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為2021年1月9-10日(具體請以當地教資公告為準),本文整理教師資格面試題答案-2020下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試題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2020下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試題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來源於網絡】
結構化(幼兒)題目解析
一、認知類
【題目來源】1月10日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結構化面試考題
【考題一回顧】遊戲貫穿幼兒學習始終,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1.提煉、提出觀點
我認為「遊戲貫穿幼兒學習始終」這句話是正確的。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和知識。《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指出:「幼兒園應當將遊戲作為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2.分析論證
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符合其身心發展的活動,也是幼兒自發的學習模式。遊戲符合兒童身心發展需要,是促進他們兒童身體、智能、道德品質、情感、創造性發展以及成長的重要手段。如追逐遊戲可以增強幼兒體質;科學遊戲可以提升幼兒科學探索能力;《丟手絹》可以發展幼兒的反應能力等;
在遊戲中幼兒更能夠主動、積極地探索,相反非遊戲化的活動、教學會扼殺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不利於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甚至會讓幼兒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幼兒的可持續發展。
3.落實解決
遊戲貫穿幼兒學習始終,讓孩子在學中玩,作為老師可以這麼做:
(1)在遊戲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學習。例如,幼兒在角色扮演區假扮媽媽餵養娃娃,假扮醫生給病人看病。他們通過扮演遊戲中的角色,知道了角色的特徵、發展了想像、促進了社會化、發展了語言。
(2)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加入遊戲的形式。例如,數學活動《9的分解與組成》中,教師可以以遊戲的形式開展:播放一段音樂,當音樂停止時,帶有數字寶寶的小朋友要躲進與其數字相加是9的數字小屋;還可以套用「點兵點將」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回答問題。
(3)可以將學習和遊戲進行緊密結合。教師教會幼兒認識物體的形狀、色彩、大小、輕重等特徵,了解結構造型技能;幼兒在玩搭積木、串木珠等的結構遊戲中鞏固所學知識。
(4)家園共育。教師也要引導家長認識到遊戲的重要性並掌握在家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習的方法。例如,玩「小熊吹泡泡」遊戲,可以建議他們去追泡泡,觀察泡泡飛舞與消失的有趣現象。
【題目來源】1月10日 山東省濟南市 結構化面試考題
【考題二回顧】關於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1.提煉、提出觀點
幼兒園小學化是教育部明令禁止但時有發生的一個問題。部分幼兒園自身專業性不足又迫於家長壓力從而錯誤地讓幼兒過早地學習小學的知識,這會給幼兒學習帶來很大的危害。學前教育機構應遵循兒童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發展規律,促進兒童素質的全面提高,杜絕提前使用小學的教材和照搬小學上課模式的「小學化」。
2.分析論證
小學化的危害:幼兒學習小學知識難度較大,容易受挫,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不利於幼兒後期的學校學習;枯燥的小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繫不足,會引起幼兒厭學情緒,而只注重知識的小學化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身體健康也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
小學化的原因:在當代應試教育大環境的影響下,部分幼兒園及老師科學保教理念及能力不足,又受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和幼兒過早面臨升學壓力的影響下進行小學化教育等綜合因素造成了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
3.落實解決
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可以這麼做:
(1)各地教育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出臺措施規範學前教育,淡化其濃重的應試功利色彩,讓幼兒教育回歸本位,加大監管力度,對幼兒園進行不定期抽查。
(2)幼兒園遵循教育規律,轉變教育理念,將教學重點從學習外語、拼音識字轉向重點培養孩子真善美的價值觀、與人相處的能力、創造力與想像力等。
(3)家長們也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潛在危害,改變以往的功利和焦慮心態,真正還孩子一個寬鬆、快樂的生活環境。
(4)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教育觀念的提升,即明確幼兒教育需要什麼,要做什麼;教育方法的改進,即通過更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5)完善幼小銜接機制,避免幼兒面臨升學壓力。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