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溫馨提示】: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2020教師資格考試幼兒面試備考資料,教師資格備考備考的道路還很漫長艱辛,福建中公教育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本著持之以恆的耐久力向著自己的目標進發!
在教師招聘或者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幼兒「告狀」行為出現的原因及其應對策略會以結構化問題進行考查,需要大家對該現象進行分析,並指明解決策略。
從幼兒的情感發展水平看,幼兒的高級情感開始形成。幼兒的高級情感是指由幼兒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引起的社會性情感。兩歲左右,兒童的高級情感開始萌芽。幼兒的高級情感主要體現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個方面,而幼兒的告狀行為主要就是受道德感的影響。
針對「告狀」行為出現的原因以及應對策略,我們在作答時可以圍繞以下觀點進行展開:
1.「告狀」行為產生的原因:
(1)道德感主要是由自己或別人的舉止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準而引起的情感。幼兒道德感的發展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進入幼兒園之後,幼兒在集體生活環境中,接觸不同的人和物,慢慢地由主要依賴成人的評價,發展成為開始自己獨立進行評價。除了評價自己,就是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評價,因此會產生「告狀」行為。
(2)隨著自我意識和人際關係意識的發展,中班幼兒比較明顯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他可以因為自己在行動中遵守了教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他們不僅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幼兒即產生相應的情緒。所以,中班幼兒的「告狀」行為比較突出。
2.解決策略:在幼兒教師的一日工作中,時時刻刻都會面臨幼兒的「告狀」,幼兒的這種行為看起來事小,但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關係,因此對於幼兒這一頻繁常見的「告狀」行為,教師正確地引導對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極其重要。
(1)要了解幼兒「告狀」的動機,然後分清類別來處理幼兒的「告狀」行為,不同的「告狀」行為類型要有不同的解決策略,做到「對症下藥」。例:若是幼兒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力,而不斷的「告狀」,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就應該給予幼兒足夠的關注,使其在集體生活中感受到關愛;如果幼兒是因為行為規範和價值取向相背離,而產生「告狀」行為,教師應該出面,予以糾正。
(2)其次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減少「告狀」行為。如果幼兒一遇到問題,就第一時間去尋求教師的幫助,這對其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勢必會產生不利影響,長此以往,還會阻礙其社會性發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後,嘗試自己獨立的進行解決,而不是一味的依賴成人。
(3)最後教師要仔細傾聽幼兒的「告狀」,克服厭煩心理,尊重幼兒,認真地處理幼兒的「告狀」行為。教師不能因為幼兒頻繁的「告狀」而產生厭煩的心理,而是應該將幼兒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進行看待,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適宜的做出指導。
推薦閱讀:
2020福建教資幼兒結構化面試:幼兒園在區角養小白兔,但有些小朋友很害怕,你怎麼辦?
2020福建教資幼兒結構化面試:晨檢發現一個小朋友胳膊上有淤青,怎麼辦?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福建中公教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