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域出現稀奇海狗,長鬍鬚如同雷達,洄遊可關閉一半大腦小睡

2020-12-01 雪靈谷自然地理

山東青島紅島海域出現一隻頭像狗的稀有動物,在海面上跳來跳去,它不怎麼怕人,見船來還十分調皮,隔老遠用前肢拍打水面。船上的都沒見過這東西,大家猜測很像海豹。

但動物專家辨認後認為,從外貌與體態來看絕對不是海豹。大家知道,海豹、海獅與海狗的外形很像,就連臉上的神情也十分相似。但是,海狗的毛髮更加細軟蓬鬆,頭部更短更圓。青島這次出現的動物很有可能就是北海狗

北海狗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偶爾會出現在中國北方海域,但它們不常住,是洄遊途中被風浪衝向中國沿岸的。據報導,1971年,青島近海曾經捕獲到1頭北海狗;1989年,江蘇省如東縣又捕獲1頭重40公斤的北海狗。此後一直沒有報導,直到今年又被漁民發現。


01頭像狗,重達500斤,長鬍鬚如同雷達,能感知周圍環境的變化

北海狗是海狗亞科下北海狗屬物種,也是體型最大的海狗。北海狗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徵,就是頭像狗,鼻子很短,僅略微突出於嘴部。此外,成年雄性北海狗的頭頂長有一個冠,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白。

雄性北海狗體長1.5-2.1米,尾巴很短,不到10釐米;體重驚人,重達200-270公斤;雌性北海狗體長要稍微短一些,也就1.5米左右,體重只有雄性的一半,約為110-140公斤。一看數據,北海狗的體型還算大,但和北海獅比起來,的確有些袖珍。

長長的鬍鬚,一根根向下耷拉著。你可別小看這些長鬍鬚,它如同一臺精密的雷達系統,能隨時隨地感知周圍環境的變化。這不僅能讓北海狗輕易找到食物,而且能避免獵食者的偷襲。

兩條鰭狀肢,大而厚,邊緣如刀鋒般輕薄,中段厚實隆起,通體漆黑,在海中遊動時,靈活異常。後鰭肢可曲向前方,藉此能在陸上行走,不過速度很慢。

北海狗是恆溫動物,全靠其厚厚的皮毛與一層厚厚的皮下脂肪來進行保暖。

北海狗長著厚實的毛皮,體表有長長的針毛,之下覆蓋下的濃密而柔軟的絨。雌性北海狗全身覆較淺的灰褐色貼身皮毛;而雄性北海狗身上長著深褐色皮毛,而且脖子長滿長毛,如此一來,在打鬥時鬃毛就能保護其脖子不被咬傷。

皮下厚達15釐米左右的皮下脂肪,就像厚厚的棉被包裹全身,能鎖住北海狗體內的熱量,同時隔絕外面的寒冷,從而保持身體溫度的恆定。


02洄遊幾千公裡,從不靠岸,還會關閉一半大腦小睡一會

北海狗作為群居動物,白天多在海水中覓食,一到晚上就遊到岸上睡覺。每年都喜歡去旅遊——洄遊,旅遊時也是成群結隊的。

每年洄遊時,都要耗費半年多的時間,整個航程要走2000-5000公裡。在洄遊過程中,北海狗從來就不喜歡靠岸休息,也是是害怕人類,一般與海岸保持約10-15公裡遠的距離。

北海狗擅長遊泳。在海裡,通過這對鰭狀肢來來回回划水,用搖擺著的尾巴控制左右方向,北海狗的遊動速度可達20-25公裡/小時。縱身一躍,展開雙鰭,一擺尾巴,就能潛至水下80米。

到了陸地上,鰭狀肢則成了北海狗撐地爬行用的兩根拐杖。儘管北海狗在陸地上行動十分笨拙,但比起海豹來,那要快多了,最快速度可達每小時8公裡。

據《當代生物學》雜誌介紹,北海狗會在海洋中遊行時,能關閉一半大腦來小睡一會。但它一到上岸睡覺,則恢復到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交替的狀態。


03進食不咀嚼,直接吞下,還常找石頭吃

北海狗從來就不愁吃,它的食物來源十分廣泛,主要以各種中小型魚類為食,如鱈魚、鯷魚、鯡魚、毛鱗魚,也吃各種海蟹與貝類。

相對小巧的體型給了北海狗一些靈活和速度方面的優勢,加上它聽覺和嗅覺靈敏,可在清澈的海水中識別獵物;即使在渾濁的水中,它們也有特別的技能,它能利用聲吶回聲定位來捕捉獵物。

北海狗看起來笨重,其實別人還是很聰明的,它一般在傍晚時捕食,這樣一來就避開了與鯊魚、虎鯨相遇。捕食時,北海狗會潛入水下,悄悄地跟在魚的後面,隨後衝上去咬住。即使是遊得很快的鱒魚、狼魚、東方鱈魚,北海狗也追得上。

北海狗進食沒法咀嚼,多是囫圇吞棗,直接吞下食物。這由不得它,因為北海狗的牙齒不行,僅僅用來咬住獵物,卻不能撕咬和磨碎獵物。可見,它們頂多也就填飽一下肚子,根本就享受不到食物的美味。

食物不咀嚼,便咽下肚子,自然就會增加胃的消化困難。所以,北海狗為了讓胃裡的食物儘快消化,只能吞食一些石頭來幫助磨碎胃裡的食物。

04有的海狗有上百個「老婆」,而有的一個沒有,只好去打企鵝的主意

每年5月底,雄性北海狗就到達繁殖地。有趣的是,北海狗一般能通過太陽的位置以及海水散發的氣味,回到自己所出生的島嶼上。洄遊回來後,它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爭奪地盤。

為了爭奪一小塊風水寶地,不得不餓著肚子時常與兄弟彼此驅逐。當然,如果咆哮不能趕走對方,它們就會大幹一場。沒辦法,佔到一個好位置,就有許多「妹子」從海裡上岸來找自己。

7月初,也就在雄性北海狗領地爭端平息之後,雌性海狗就來了。上岸後,雄性海狗吸引雌海狗前來泡水乘涼,然後就把雌海狗納為自己的「後宮」。

地盤好、個子大的雄性北海狗,一隻就霸佔了80-150隻雌性海狗。而那些體型比較弱小的北海狗,很多時候只能找到1-2隻雌性海狗作為自己的「太太」。最可憐的是那些單身北海狗,不僅沒「老婆」,還要遭人欺侮。

最有意思的是,科學家發現一些剛剛成年卻還沒有爭到交配權利的年輕雄性海狗,它們在欲望的驅使下,成群結隊去打企鵝的主意。

05幼崽一生下來就沒有爹,跟著母親生活4個月

多數雌性北海狗上岸後,首要的任務是分娩。肚子裡那隻小寶寶,已經和母親一起出海了近12個月。產仔過後不到一周,雌性海狗又重新發情。

北海狗的懷孕期比人類還長,通常為12個月,胚胎在卵子受精後的頭5個月內並不發育。一般交配之後,雌性海狗在第2年才產下幼崽,很明顯,孩子它爹不是如今的大叔,而是去年那個大叔留下的孩子。也就說,孩子一生下來就不知道誰是他爹。

幼崽出生後,皮毛呈純黑色。母海狗照料幼崽2天後,就必須下海捕食,靠多吃點東西來恢復體力。不用擔心,母海狗會按時回到岸上給幼崽餵奶,而且照顧幼崽約4個月。

奇怪的是,那麼多幼崽擠在一起,母海狗是怎麼找到自己孩子的呢?這個不用擔心,它們是靠幼崽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與叫聲來分辨的。

幼崽經過1年的成長後,體色慢慢轉化為灰褐色。當小海狗渾身披覆著灰褐色毛皮時,標誌著它長大成年了,可以開始獨立生活了。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海狗幼崽一般要在母海狗保證其有吃有喝的情況下,才能保持其細密牙齒的健康生長。只要母海狗停止對幼崽的撫養,或者停止食物供應,海狗幼崽的牙齒便會暫停生長。

結語

北海狗面對的天敵是鯊魚、虎鯨與北極熊,北海獅和北極狐偶爾也會捕食北海狗幼崽。如今,它最主要的威脅是人類,由於人類對北海狗毛皮的欲望,使得這個物種幾乎滅絕。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當代生物學、大自然雜誌、科學之友雜誌、科學通報雜誌、中國科學報、大自然探索、動物學雜誌

相關焦點

  • 青島海域出現海狗,長鬍鬚如同雷達,洄遊可關閉一半大腦小睡
    山東青島紅島海域出現一隻頭像狗的稀有動物,在海面上跳來跳去,它不怎麼怕人,見船來還十分調皮,隔老遠用前肢拍打水面。船上的都沒見過這東西,大家猜測很像海豹。但動物專家辨認後認為,從外貌與體態來看絕對不是海豹。大家知道,海豹、海獅與海狗的外形很像,就連臉上的神情也十分相似。但是,海狗的毛髮更加細軟蓬鬆,頭部更短更圓。青島這次出現的動物很有可能就是北海狗。
  • 極地肥獸,長著電熱毯皮的北海狗
    圖2:在草地上曬太陽的北方海狗雷達鬍鬚,電熱毯皮北方海狗又名北海狗,為海狗亞科下北海狗屬的物種;它們生活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北海狗是海狗科裡身形最大的一種,猶如海狗中的擎天柱,是其他海狗口中「老大哥」一般的存在——成年的雄性北海狗體長2.1米左右,體重驚人,約270kg;雌性體長略短,從頭至尾為1.5米左右,體重只有雄性的一半,為136kg。
  • 鰻魚群洄遊至青島近海 漁民出海"截回"滿艙鰻鱗
    初冬,又到鰻魚最為肥美的季節,記者了解到,近期黃海出現鰻魚漁汛,大量的鰻魚途經我市近海海域向濟州島方向洄遊,漁民們當然不會錯過收穫時機。前天記者在我市北部最大的漁業碼頭田橫島山東頭碼頭看到,約一百多餘艘漁船浩浩蕩蕩,朝發夕歸,帶回上萬斤的鰻魚,單船單趟收入達6000多元。
  • 雷達系統,貓咪鬍鬚有什麼作用?
    振動可以安全地連接到敏感的肌肉和神經系統,將周圍的信息直接傳送到貓的感覺神經上,給貓一種更強烈的感覺,幫助貓探測並對周圍的變化做出反應就像貓咪的雷達一樣。貓的觸鬚可能是鼻子和上嘴唇兩側最突出的。你也可以在每隻眼睛的上方看到較短的鬍鬚(有點像眉毛)。但是你知道貓的下巴和前腿後面也有鬍鬚嗎 ?
  • 澳大利亞海域的魔鬼魚:體型可長達8米,如同飛毯卻性格溫順
    澳大利亞海域的魔鬼魚:體型可長達8米,如同飛毯卻性格溫順大家都知道,在海洋當中,生活著許許多多非常奇怪的生物,它們往往形狀各異,看起來也是特別的讓人感到害怕,而我們今天要說的蝠鱝就是其中之一,蝠鱝有著極其獨特的外形,
  • 憨態可掬的海狗
    憨態可掬的海狗海狗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哺乳動物,因其體型像狗,因此得名海狗;包括2屬8種。體長150-210釐米,體重21-26千克。皮毛較濃密、光滑,又稱「皮毛海獅」。體呈紡錘形。頭部圓,吻部短,眼睛較大,有小耳殼,體被剛毛和短而緻密的絨毛,背部呈棕灰色或黑棕色,腹部色淺,四肢呈鰭狀,適於在水中遊泳。後肢在水中方向朝後,上陸後則可彎向前方,用四肢緩慢而行。
  • 海狗油的功效與作用
    對於人類來說,海狗油是非常有價值的。它提取自海狗的脂肪,然後被用各種方法加工成保健食品銷往國內外市場。目前世界上採擷海狗油的大部分海狗來自於太平洋的北部海域。那裡天氣寒冷,空氣新鮮,生態環境極少汙染,海狗品質也非常優良。海狗油的功效與作用因此也非常廣泛。海狗一般一胎只產一仔,並且七八年才進入成熟期,如今已經被列為瀕危保護動物。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海狗可以連續幾周拋棄快速眼動睡眠
    在海上,動物可以關閉對恢復性睡眠階段的需要,同時不出現任何明顯的不良影響。A northern fur seal pup catches a nap.像鯨魚和海豚一樣,北方的海狗為了保持低警覺度,關閉了大腦的一半以上,以便睡眠。研究人員曾經想知道鯨魚和海豚能否在水中跳過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他們也曾認為,海狗能夠提供研究快速眼動睡眠而不會引起睡眠中斷的方法,而睡眠中斷會對其他哺乳動物的類似研究造成混淆。
  • 海洋的瑰寶---海狗油
    很多人都對這一物種很是陌生,甚至有的時候,會產生這樣的一種想法,那就是海狗跟海豹其實是同一物種,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之所以對此種物種比較陌生,主要原因便是距離所產生的差異感。海狗雖然分布範圍較為廣,在南方跟北方均有分布,但其總數較為少,再加之,海狗所處環境較為惡劣,它們出現在我們視角範圍內的活動也同樣減少了,自然而然我們對海狗這一物種就比較陌生了。
  • 海獅海狗接連生子 青島海昌極地八周年三喜臨門(圖)
    7月22日,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海狗拉東順利誕下一隻小海狗,極地大家庭再添新成員。據悉,7月10日和7月14日,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還分別降生了海豚、海獅各1隻,3隻小寶貝的出生讓景區8周年生日三喜臨門。目前,這3隻小傢伙身體健康,並且都已開始進食母乳,在1年後將陸續斷奶。
  • 海獅與海狗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畏懼黑暗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海獅與海狗的介紹。海獅海獅因雄獸頸部生有很多如獅子般的鬃狀長毛,且叫聲很像獅子的吼聲而得名。海獅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和南極海域。海獅既有身體上長滿細密絨毛的毛皮海獅,也包括體型很大,常破壞漁網、危害漁業的北海獅,以及常被訓練參與各種表演的加州海獅等。它們每年中有2/3的時間在海上漂泊巡遊、索餌覓食,海獅主要吃魚和烏賊。與鯨類相比,海獅(也包括其他鰭足類)對海洋的適應能力並不強,它必須在陸地上繁育後代。毎到生殖季節,海獅們就會陸續返回自己的故鄉,也就是它們出生的地方,離海登陸及交配繁殖。
  • 海狗肉-海狗油-海狗鞭-小海豹,目標在變,威脅卻不只盜獵
    海狗肉-海狗油-海狗鞭-小海豹,獵人的目標一直在更迭。斑海豹在中國面臨的威脅除了盜獵,還有棲息地的快速減少,沿海劇烈的人類活動改變了自然環境以及全球變暖。如果順利長大,它會洄遊到北太平洋和北冰洋,再返回遼東灣這片斑海豹最南端的故土繁育後代,生生不息。2019年1月中旬,一場盜獵打破了這一切。和其餘99隻被盜走的斑海豹幼崽一樣,「1號」被關在了一個遠離海洋的廢棄窩棚裡,光線昏暗、擁擠不堪。100隻斑海豹幼崽,這相當於遼東灣斑海豹全年繁殖量的一半以上。
  • 神奇的海狗油
    這一奇特現象引起世界醫學界的關注並很快解「謎」。原來生活在零下40-70℃北極高寒水域的海狗脂肪中含有大量強力清除血管汙垢的「3A」物質,即歐米茄三型不飽和脂肪酸。各自主掌不同的功能,對人體的健康做全方位的貢獻,缺少其中一種就有了嚴重的缺陷DPA(DocosapentaenoicAcid 二十二碳五烯酸)是一種自然界中罕見的強力抗血管硬化元素,能保持動脈血管壁的柔軟,提升血管壁的彈性,修復血管壁損傷,對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特具功效,尤其對於清除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防止動脈血管硬化的現象,從而預防心肌梗死、腦中風。
  • 海狗油的功效與作用 女人吃海狗油的功效與作用
    海狗油的功效與作用1、海狗油能增強血液循環,降低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可預防癌症。2、海狗油可輔助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3、海狗油具有促進大腦及神經發育的功效。4、海狗油具有滋陰補陽、補血益氣、美顏美膚、強身壯骨的功效。
  • 如何區分海狗、海獅、海豹?它們有何區別?
    導讀:如何區分海狗、海獅、海豹?它們有何區別?很多對海洋生物不熟悉的人可能第一次見海獅、海豹、海狗的時候,經常會認錯,這三種動物都是以陸地上的食肉猛獸命名,加上外形長得十分相像,比如都有鬍子,身上披著濃密的短毛,就連臉上的神情都十分相似。
  • 貓的鬍鬚的作用 貓的鬍鬚的作用是什麼
    喜歡養貓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貓咪的嘴巴兩側都有著很長的鬍鬚,你知道貓的鬍鬚有什麼作用嗎?貓鬍鬚的作用就像雷達,可以識別和感知物體,貓鬍鬚不僅僅是一種裝飾,而且是貓的一種特殊感覺器官。貓鬍鬚根部有極細的神經,稍稍觸及物體就能感知到。
  • 浙江舟山海域首次發現瀕危物種花鰻鱺
    浙江舟山海域首次發現瀕危物種花鰻鱺2013-03-28 15: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舟山晚報        瀏覽量: 1845 次 我要評論 平時生長在江河、湖泊內的魚,近日出現在朱家尖一張張鰻苗的網裡。這條舟山漁民從未見過的魚,經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專家鑑定,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花鰻鱺。
  • 為什麼貓有鬍鬚?
    晶須是貓的GPS和雷達系統。「它們是貓如何感知世界的強大而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如何工作每個厚晶須都充滿了微小的超敏感神經,可幫助您的貓判斷距離和空間。她的決策方式如下:這個盒子太小而不能進入裡面嗎?我需要跳多遠才能到達那個櫃檯?
  • 合肥迎來兩隻人工繁殖的海狗(圖)
    而因為海狗媽媽過分緊張,小海狗剛出生時不會餵食,也不讓人靠近,直到20多個小時後,小海狗才找到媽媽的乳頭吃上一口奶,此後一直很健康,現在體重已經有27千克,身長也有近1米了。」  2個月後可以表演  因為珍貴,小海狗這次離開父母來合肥安家,一路上也是受到了貴賓級的待遇。
  • 關於貓咪鬍鬚的一切,讀懂了就不被貓咪欺負了
    快來看看吧~貓鬍鬚又稱做「感覺毛」感覺毛不單指貓咪的鬍鬚,只要是生物身上作為體感作用的毛髮都可稱作感覺毛;大部分哺乳類動物的感覺毛都是長在臉上,不過也有少部分是長在四肢。貓咪鼻子兩側的鬍鬚平均來說一邊是12根12根是平均數字,當然也有貓咪有更多根鬍鬚;而鼻子兩側的鬍鬚也是所有鬍鬚裡長度最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