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防的生活知識?

2021-01-10 百度經驗

我們生活到地球有時候會不高興起來,那麼地球就會給我們帶來可怕的地震,現在很多地方出現地震,特別是我們國家很多省市在地震帶附近,所以要了解這方面的生活常識,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到就是我自己的一些經驗和總結。

第一、我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地震其實最可怕的不是開始的那個時間,因為地震一開始最強烈的時候,不過維持十幾秒鐘,這時候你應該冷靜的儘量想好自己的如果進入安全地帶,而不是匆匆忙忙的到處亂跑。

第二、我們在地震的時候,經常會在家裡面或者是單位,這時候都是高樓大廈,外面還不如室內安全,所以我們這時候應該找一些柔軟的物體保護住自己的頭部,因為頭部的安全是全身安全的最主要的事情。

第三、我們在地震的時候要注意快速的找到安全的地方,比如桌子底下,我們的床底下,或者是洗手間裡面,這些地方十分安全,地震一般不會破壞到這些地方,而且這些地方夠有物體保護,所以相對安全很多。

第四、大家記住一點,我們在躲避地震的時候,要儘量把自己要害的部位保護起來,不要讓自己的身體受到最大的打擊,這樣你才可以第一時間得救,保護自己的身體要側重於頭部、心臟、關節等部位。

第五、我們在躲避地震的時候,千萬要縮小自己被傷害的面積,也就是說能將自己縮成一團是最好的,這樣就算有物體砸下來,那麼因為你面積很小,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很好的躲開危險,面積越大自然受到的威脅越大。

第六、地震來的時候會十分的突然,所以你要知道一些地震到來時候的身體反應,比如我們會出現一些頭暈和噁心的徵兆,或者出現一些身體遲鈍和麻木的感覺,一旦有這些感覺應該立即想辦法保護自己。

第七、我們知道地震一旦到來,那麼就會造成很大的破壞,救援人員進入地震區救人,也是需要不少的時間,所以我們儘量靠近有水源和食物的地方,儘量保證自己可以喝到水,吃到食品,等待救援人員的救助。

相關焦點

  • 地震小知識:幼兒園如何預防地震安全?
    地震小知識:幼兒園如何預防地震安全?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09-30 14:40:30 幼兒園是孩子聚集較多的場所,地震時正確的避震措施十分重要。作為幼兒園的領導和教師,在地震來臨時,一定不能驚慌失措,要有序地組織孩子撤離、防震。
  • 唐山5.1級地震:那些地震中必須掌握的知識
    早上起床看到央視新聞的一條新聞:河北唐山古冶區於今日6時38分發生5.1級地震。聽到這個消息,不禁讓人想起了1976年的大地震。事啊,自然災害總是無情的,就比如說今年的新冠和洪澇。當然,地震在地球上可以說是非常普遍的,近年來,許多地方都出現過大大小小的地震,大一點的有汶川大地震等,小一點的更是不計其數。那麼,當地震出現時,我們需要掌握什麼知識才能減少傷害呢?地震前的預兆一般來說,畢竟有規模的地震來臨前,會出現以下預兆:1.地下水一般會發生突然的升、降現象,井水也會有打旋、冒泡、變味等現象。
  • 預防常識——地震預防小常識
    地震預防小常識1.突發地震,如果在室內,要及時躲到兩面承重牆之間,如廚房、廁所等狹小空間,千萬不能在窗戶、陽臺附近停留,不能使用電梯。2.如果在公共場所,應躲到離自己最近而且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櫃下、舞臺下,絕對不能停留在高樓下、狹窄的胡同等危險地方。
  • 買只倉鼠能預防地震?
    據說倉鼠走俏的原因是有一個住在土耳其震區的孩子在家裡養了一隻小倉鼠,大地震發生的前一天晚9點,這隻小倉鼠就開始在籠子裡鬧騰,上躥下跳,煩躁不安,6個小時以後就發生了8月17日凌晨的大地震。後來人們注意到每次地震前小倉鼠就會出現異常反應,這一發現不脛而走,大家紛紛搶購倉鼠備用。
  • 《地震知識一卡通之地震應急避險》圖書正式出版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主編的《地震知識一卡通之地震應急避險》防震減災科普圖書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社會公開發行。近年來,四川省地震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科學普及重要論述精神,在前期編纂出版《四川省防震減災知識學生讀本》(幼兒版、小學版、初中版、高中版)和《四川省防震減災知識「七進」讀本》(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寺廟)等近20本防震減災科普讀物的基礎上,再次啟動了《地震知識一卡通》系列科普圖書創作,著力打造防震減災科普品牌。
  • 常德市地震告訴我們:地震離我們很近,這些防災知識人人須知
    我是一個生活在湖南省的80後,湖南地處中部,地震似乎離我們比較遠,但就在前不久湖南常德發生三級左右的地震,地震雖不大,但給每個人都敲響了警鐘,自然災害不是你能猜測和把握的,真哪天有像汶川一樣的大地震發生在你身邊時,你有自我防禦和保護家人的能力嗎?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一些基本防災知識,下面介紹一些防地震災害的知識。
  • 唐山再度地震,學習防震知識,地震來了不要慌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河北、天津、北京、遼寧等地均有震感。國家地震網孫士鋐介紹,1976年之後,唐山地區5級左右的地震曾數次出現。
  • 2021上海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關於地震的那些知識
    2021上海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當地震來的時候,從理論上來說,人們是先感覺到左右搖晃」,這道判斷題出來時,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正確還是錯誤,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地震。今天中公教育的小編就帶著這個問題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地震相關知識。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地震是什麼,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衝擊,產生彈性震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縱波和橫波之分。縱波的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 地震、洪災|防災減災知識手冊,請收好!
    防災減災知識手冊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0年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河北省人民政府已啟動三級應急響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官方網站數據,截至7月10日14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27省(區、市)3385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195.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81.5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3萬間房屋倒塌,26.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98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95.9億元。
  • 地震防災小知識
    地震防災小知識 2020-12-29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防震減災日,談談地震「冷」知識
    據統計,1900年以來的120年裡,全球共發生8.0級以上特大地震106次,造成超過220萬以上人員死亡,你一定知道地震,但可能不知道那些有關地震的冷知識,聽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非天然地震研究室主任蔣長勝來講講吧!「月震」、地震大不同蔣長勝介紹,不僅在地球上會發生地震,在月球上也會發生月震。
  • 小網友們探索地震奧秘 體驗地震科技
    5月10日、11日,活動組織了近50名小學生分別走進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科技館和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與地震工作者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地震監測流程、參觀地震科普展室、了解地殼運動等相關知識,進一步加深了對地震的了解,掌握了防災減災知識和自救互助技能。
  • 防災減災丨這些地震知識,你應該知道!
    防災減災丨這些地震知識,你應該知道!今年5月9日至15日是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這些地震知識,請務必牢記!一、什麼是地震?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 全國防災減災日:你不知道的地震冷知識
    2020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一起看看那些你可能不知道地震冷知識!【標題一】不僅地球會地震,月球上也會有「月震」在1969~1972年期間,美國太空人在月球周圍著陸點先後放置了6臺地震儀,阿波羅12號、14號、15號和16號獲得了月震記錄並傳回地球。月震與地球上的地震有很大的不同!
  • 地震那些事,這些關於地震的知識你應該知道,請收好
    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河北、天津、北京、遼寧 等地均有震感。萬幸的是,此次地震沒有造成明顯震害和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很多網友在第一時間,就從各種渠道了解了這次地震的消息。那麼你會解讀地震報告嗎?這幾個地震概念你要知道震源:地球內部巖層破裂引起震動的地方稱作震源。
  • 萬一地震怎麼辦?20個字的口訣教你小常識
    2016年5月10日下午,書院社區在北門村文化禮堂開展了「5.12」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活動
  • 地震知多少?如何預防與自救?
    7月28號,記者在蘭州國家陸搜基地地震模擬體驗小屋,切身感受了6級地震震感,救援人員介紹,發生地震時,若在平房或底層住宅內,需儘快前往室外空地避險。如果當時正好身處高層房屋內,需做好防護就近避險。利用承重牆、堅固的承重物或廁所等小空間形成的三角區,能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體對人體的傷害。
  • 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地震冷知識
    地震災害是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顛覆性因素。據統計,1900年以來的120年裡,全球共發生8.0級以上特大地震106次,造成超過220萬以上人員死亡。臨近全國防災減災日,帶您一起看看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有關地震的冷知識。月球上的「月震」與地球上的有很大不同不僅在地球上會發生地震,在月球上也同樣會發生月震。
  • 肇慶市地震監測中心舉辦防震減災知識專題講座
    9月10日上午,肇慶市地震監測中心與肇慶市委黨校聯合舉辦防震減災知識專題講座,邀請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鍾貽軍進行「地震災害風險管理」專題授課。肇慶市委黨校市縣處級領導幹部任職培訓班的35名學員參加了講座。
  • 地球母親又開始「發火」了,地震預防小知識可要牢牢地記好!
    隨著人們對於地球的不斷破壞,地球也是不堪重負了,地震、颱風、海嘯也是隨之而來,有人形象的把這些自然災害比喻成為地球在清理人類!雖然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是有幾分道理的!那麼對於這些自然災害,我們人類應該怎樣避免才能減少自身受到的傷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