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可能宜居的星球上的條件。在覆蓋著廣闊海洋的行星上,生命可以以類似海洋環境居民的水生生物的形式存在。在一個有著強大的引力和稠密的大氣層的世界裡,可能存在著體型巨大、力量強大和極有可能具有攻擊性的生物(由於生活條件惡劣)。在冰冷的世界裡,也許只有細菌才有可能存活,為了生存,它們可能正在形成巨大的生命網絡。
碳沙文主義
這個術語是一個假設的結果,即外星生命,如果它存在,必須類似於地球的生命形式,特別是負責生命代謝化學過程的基本分子主要由碳表示。很明顯,這種生命形式是與我們最相近的,因此地球人很難想像另一種不同的生物化學,我們不會試圖改變這些傳統觀點。
「碳沙文主義」限制了我們對其他生命形式的想像,但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們說,類似地球的生命形式不存在於宇宙的其他地方。
奧蕾莉亞與藍月亮
這是電視藍波製作有限公司和一個由美國和英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合作的一個項目,由國家地理頻道贊助。奧蕾莉亞和藍月亮代表了一顆行星及其衛星的假想例子,它們可能是外星生命的家園。
科學家們表示,像奧蕾莉亞這樣的行星也許會在大約10年內被發現。這顆行星極有可能圍繞一顆紅矮星旋轉,畢竟,這些恆星是最常見的(佔所有恆星的80%),而且離地球相對較近(50光年遠)(要探測距離更遠的行星,我們需要使用更強大的望遠鏡,而目前還無法建造這種望遠鏡)。紅矮星是較冷的恆星,它們產生的光還不到太陽的十分之一。
這是一顆紅矮星,在它的周圍,我們有一個類似地球的旋轉行星,叫做奧蕾莉亞。液態水是碳生命形式在其表面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屬性,為了讓液態水存在,這顆行星必須離它的恆星足夠近,甚至比我們的行星還要近得多。我們知道,紅矮星比太陽冷得多,因此,在強大的引力作用下,這顆行星不會繞著它的軸旋轉,而是總是朝著它的主恆星的一側旋轉。因此,它將無法呈現晝夜變化或季節變化。
以前人們認為,圍繞紅矮星旋轉的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形式,因為行星的一半會讓大氣凍結,另一半會讓大氣蒸發。
但是,英國氣象局(英國國家氣象局)的科學家利用地球上的天氣模型表明,液態水可以存在於一顆不圍繞地軸旋轉、位於紅矮星附近的行星上。
奧蕾莉亞黑暗的那一半沒有亮度,溫度也不可能升到零度以上,這些都是非常不利於生命存在的條件。根據氣象模型,被照亮的那一半有一個永久的巨大氣旋,颶風和暴雨不停地發生。不過,有可能在黑暗和風暴之間存在一個氣候更溫暖和穩定的地區,在這裡,根據科學家的說法,生命是非常可能存在的。
在暴雨區形成的河流,會向這個方向流動,所以有大量的水庫。這裡會出現什麼樣的生命形式?
如果我們假設奧蕾莉亞的大致年齡是50億年,那麼它可能是以下幾種生命形式的家園。其中最主要的是刺扇,這些奇怪的生物看起來像植物,但它們實際上是會捕捉陽光的動物。他們正在為太陽下的一個地方而戰,那就是紅矮星。它們的行星不能旋轉,所以它們自己移動尋找更好的位置。刺扇的高度可達10米,它們的翅膀向太陽伸展,以獲得產生糖的能量,它們那設計簡單的心臟通過身體運輸營養。你不相信他們能嗎?想想地球上類似的生命形式:珊瑚、水母和一些貝類。它們也利用其他的生命形式生活;它們的俘虜進行光合作用並產生必要的能量,這就是所謂的共生。
據世界頂尖生物學家和生物力學專家稱,奧蕾莉亞的生命將取決於刺扇。但是還有其他的生命形式,例如,狗牙根屬(Cynodon)的物種是地球上最大的掠食者,它們能長到4.5米高,和一頭水牛一樣重。狗牙根屬物種在身體結構上與動物完全相似。
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們認為,「奧蕾莉亞」生物很可能遵循與地球生物相似的生物學規律。因此,奧氏生命體有五種感官和相應的器官是合乎邏輯的:眼睛、耳朵、鼻子、皮膚和味覺傳感器,所有這些器官都必須位於身體的前部,因為環境是由動物從前部感知的。這些生物擁有儘可能靠近傳感器的大腦或某種類型的計算中心也是很常見的,長脖子能讓身體保持靜止,而身體的這一部分會移動去尋找獵物。腸道佔據了很多空間,但它們必須被包含在一個穩定的位置,比如腳。腿也必須足夠長才能快速追趕獵物。
地球上的生物也選擇了同樣的適應方式。遊泳或移動的方式並不多,在數百萬年的過程中,生物也採用了類似的移動方式。據科學家說,在其他行星上可能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同樣的進化過程也能在奧蕾莉亞創造生命形式。
一些主要專家研究的第二個假設對象是藍月亮,它是一顆虛構的類木行星的天然衛星,幾乎完全被水覆蓋,大氣密度非常大。這些條件使科學家們能夠提出,在這顆衛星上存在著與鯨魚大小相當的飛行生物。
藍月亮的大小應該與地球相當,但根據模型,它的表面大氣壓力是地球的三倍。它與月球相關的一個特徵是沒有極地冰蓋,稠密的大氣和海洋表面減少了溫度的波動。
從理論上講,大氣中過量的氧氣會導致翼展達到10米的飛行鯨的肌肉力量增加,數十億的浮遊藻類和苔蘚漂浮在這片「空氣」中,它們是飛行鯨的食物來源。
無碳的生命形式
這個星球上的大多數生命形式由碳、氧、磷和硫組成,但在2010年,科學家們發現了不需要氧的生物體。
根據另一種生物化學方法,最有可能扮演構建結構原子角色的候選者是矽,它的性質類似於碳,但是矽原子有更大的質量和半徑,它們以更複雜的方式形成雙或三共價鍵,這可能會阻止生物聚合物(包括生物體的聚合物)的形成。儘管關於外星非碳生命存在的主要假設是基於矽,但這種生命的種類可能比碳生命少得多。這是因為矽化合物可能沒有碳化合物那麼多樣化,但如果是這樣,那麼矽生命形式可能與我們熟悉的生命形式非常不同,因此我們幾乎沒有機會去推測「矽」外星生命形式可能是什麼樣子。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learning- Tycho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 Tycho
審核:天文志願文章組-
終審:天文志願文章組-PN結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原文來自:https://www.learning-mind.com/this-is-what-potential-alien-life-might-look-like/
(必須保留原文連結!!,請自行插入原文連結)
本文由天文志願文章組- Tycho翻譯自learning的作品,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運營者刪除。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天文在線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獲取更多天文和天象信息,請長按二維碼掃描並關注我們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