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外到底有什麼?關於外星生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21-01-08 前瞻網

為什麼我們沒有收到外星人的消息?科學家們不知道,但他們確實有一些想法——Space.com資深作家Mike Wall在他的新書《Out There: A Scientific Guide to Alien Life, Antimatter, and Human Space Travel (For the Cosmically Curious)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2018年)中回答了這個問題和其他更多的問題。Space.com通過電子郵件採訪了Wall,討論了這本書、以及我們將在什麼時候首次看到外星生命、他會如何為推測性的問題帶來具體、科學的答案等。

你為什麼決定寫這本書?

Wall: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時代。對外星生命的研究已經從科學邊緣變成了科學主流,而由SpaceX和Blue Origin等公司領導的私人太空飛行革命讓我們有可能認真地考慮移居火星和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

我覺得我想把這種興奮的感覺傳達給讀者,讓他們知道他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未來很可能會將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認為是一個轉折點,在這個轉折點上我們對人類在宇宙中地位的理解產生了變化,並開始尋求擺脫地球並進軍太陽系。

你覺得最吸引人的話題是什麼?

Wall:我一直對尋找外星生命最感興趣。畢竟,這是科學界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在宇宙中我們是孤獨的嗎?

從這個大問題中又產生了很多次要問題。如果我們不是孤獨的話,那麼,在銀河系和更廣闊的宇宙中,生命又有多普遍呢?外面的生命是怎麼樣的呢?僅僅是如微生物般「簡單」的有機體,還是在技術上足夠聰明並且能夠以某種方式與我們接觸的生物?如果這些生物存在的話,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找到它們呢?需要什麼樣的證據才能說服所有人(或幾乎所有人,說服全部人是不現實的)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呢?社會會對這個消息作何反應呢?

你的書裡有很多假設的情況。在回答這些思辯性的問題時,你是怎樣發揮現有現實研究的作用的呢?

Wall:你必須根據地球上發生的事情來推斷,因為我們目前只有這個數據集。比如說,我們知道生命在38億年前就在地球生根發芽了,這表明微生物的出現並不是那麼困難。我們還知道,在那之後的30億年裡,地球上的生命仍然是微生物,這似乎表明,向多細胞生物的進化可能是一般生命形式的一個嚴重障礙。

而且,如果外星生命存在的話,它也很有可能是碳基的,並且以液態水作為溶劑,這似乎是一個很合理的猜測,因為這就是地球這裡發生的情況,而且複雜的碳化合物和水在整個宇宙中都非常普遍。

但是你不會想把地球上的例子作為唯一可能的形式,這是毫無道理的,我們知道的太少了,太陽系內外的外星世界的多樣性也太驚人了。所以,以開放的心態包容其他有依據的猜測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我在整本書內都基本做到了這一點。

你認為我們會遇到外星生命嗎?你認為在什麼情況下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發生?

Wall:我認為會,並且我認為這將會很快發生。我懷疑微生物在整個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也有多種可能適合居住的外星環境,從金星的雲層到火星的地下,再到土星衛星恩克拉多斯和木星衛星歐羅巴的海底。

我想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我們會在地球後院的某個星球上發現微生物生命的證據,我們還可能在大致相同的時間內發現附近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中有攜帶生物特徵的氣體,當然,這只是一種直覺,但是我對此很樂觀。

不過對外星智慧生命的發現,我比較持著不可知論的態度,對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很難對它做出任何預測。

為什麼聰明的外星人會保持沉默?

Wall:對於費米悖論,我不認為有任何一個特定答案,這可能是多種因素組合造成的結果。

例如,我敢打賭,在宇宙中擁有智慧的外星人是罕見的,因為從微生物很難進化到多細胞生物和技術智能生物,而且智慧物種一旦達到一定程度的技術能力後就很可能會毀掉自己(例如構建一個原子彈/極大地改變行星的氣候)。

然後還有廣闊的宇宙空間。如果「先進」外星人在宇宙中是零星分布的話,那麼他們的信件或星際飛船得花很長時間才能抵達我們這裡,而且也不能保證時機是否合適。例如,我們可能在30億年前,或者1億年前,或者500年前收到了一個信號,但我們完全錯過了它。

還有一個動機問題:我們不能假設所有的外星文明都想與他們的鄰居接觸,許多文明可能會為了自身安全而保持沉默,他們害怕被那些有殖民意識的物種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那些有殖民意識的物種可能會一舉將他們滅絕。

當然,最令人沮喪的答案也是最簡單的一個: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

你認為我們也應該保持安靜嗎?

Wall:這是SETI(地外文明搜尋計劃)界內爭論不休的話題,我認為雙方都有優點。當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是對的,他強調說,我們不知道先進的外星人可能會怎麼看待我們,或者想對我們做什麼,所以,向銀河系發射信號可能會招致我們自身的毀滅。

但同樣也是事實的是:我們已經以一種被動和分散的方式向外廣播這些信號差不多有一個世紀了。所以,也許先進外星人早就已經知道我們在這裡了,他們只是在等待我們表達想要交談的信號,或者我們是值得交談的、「有資格加入『銀河俱樂部』」的信號。

我還沒有完全決定站哪一邊,但我可能更傾向於開放,因為給外星人發信息的嘗試已經發生了,毫無疑問,這些信號也還會繼續發送出去,畢竟要想讓近80億人保持在線狀態並關閉電視廣播是很難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地球之外有沒有外星人?外星有生命存在嗎?
    人類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仰望並觀測星空,思考人類的起源,探索地球以外的世界。那麼,地球之外有多大,外星有生命存在嗎?我們通過什麼方法來尋找地外生命呢?人類探索星空的歷程自從我們人類出現在這個星球之上,我們一直在追問著三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是誰?我們從什麼地方來?我們要到什麼地方去?
  • 不要以地球的標準去討論外星生命?
    幾乎每一年都有關於外星生命的值得懷疑的發現,但最終都以缺乏確鑿證據而告一段落。2020年關於外星生命的較重大消息之一,有科學家稱,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磷化氫被認為是金星可能潛在生命的證據。《自然-天文學》曾有一篇論文稱,研究人員在金星大氣雲層中探測到屬於磷化氫的光譜特徵,估算其豐度為20ppb。
  • 找到新的「地球」?四季皆有,你這次真的有外星生命嗎
    現在我們的航空技術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航天科技產品被送到太空去探索地球之外的新生活環境或新生命!之前,美國宇航局是最強大的人類航天機構,他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為全人類的太空探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在人類科技已經在我們地球周圍的宇宙中發現了近1000個顆衛星!
  • 外星生命就存在於地球之外,但我們的理論正在讓我們遠離他們
    別的星球上的生命跡象和我們以往所認知的有很大的不同,以至於我們可能辨認不出來任何他們留下的生物特徵。近幾年關於什麼是生物特徵,哪些行星可能適合居住,以及進一步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這些理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我們真正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用我們現在的理論知識去解釋一些數據,而不是依靠那些未來的想法。這對於那些參與尋找外星生命的人來說是一個大問題。
  • 地球之外,真的有生命存在嗎?美國科學院院報:可能有10億顆地球
    銀河系擁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雖說在這些恆星中究竟有多少比例的恆星,與太陽有著相似的大小、溫度、光度至今都沒有定論,但是據科學家們推測,在宇宙中至少存在5%~20%與太陽類似的恆星。當然,想要繁衍出類似於地球類似的文明,這些恆星起碼要具備像地球這樣的宜居條件,比如與地球相似的溫度條件,液態水的存在,才能給類似的地球生命提供支持。
  • 有科學家懷疑,在太陽系之內或存在外星生命,就在木衛二上
    在這茫茫之中,人類一直都在試圖尋找到與之一樣的高級文明。但是長達兩個世紀的尋找之中,人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外星文明。雖然說人類並沒有真正的找到了什麼外星文明,但人類科學家還是在宇宙之中找到了一些能夠證明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
  • 地外生命或已遍布宇宙!天文學家找到線索,地球生物或來自外星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自從人類產生了關於外星生命的想法之後,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人類。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前蘇聯和美國作為兩個超級大國率先開始探索地外生命,到目前為止已經將近70年了,仍未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難道外星生命真的不存在嗎?想必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但依然有少部分人堅持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
  • 「第二地球」奧裡裡亞在哪裡?上面真的會有外星生命存在嗎?
    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和適合宜居的系外行星,在不斷的探索中發現了很多的系外「超級地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克卜勒452b,因為與地球的高度相似,人們對其給予了厚望,認為上面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就算是沒有誕生出智慧生命,那也是一個理想的星際移民星球。
  • 外星生命探索展登陸上海:解剖外星人引關注(圖)
    2500年過去了,哲學家看似肯定的話題仍然是猜想,我們還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證明在地球之外的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真的會有外星人嗎?我們會找到他們嗎?他們來自哪個星球?長著什麼模樣?他們是我們的朋友還是令人驚恐的敵人……  6月11日起到8月31日,一場「外星生命探索展」在上海科技館舉行。
  • 宇宙這麼大,你一定好奇過太陽系之外的世界,這篇文章帶你暢想外星生命
    碳沙文主義這個術語是一個假設的結果,即外星生命,如果它存在,必須類似於地球的生命形式,特別是負責生命代謝化學過程的基本分子主要由碳表示。奧蕾莉亞黑暗的那一半沒有亮度,溫度也不可能升到零度以上,這些都是非常不利於生命存在的條件。根據氣象模型,被照亮的那一半有一個永久的巨大氣旋,颶風和暴雨不停地發生。不過,有可能在黑暗和風暴之間存在一個氣候更溫暖和穩定的地區,在這裡,根據科學家的說法,生命是非常可能存在的。在暴雨區形成的河流,會向這個方向流動,所以有大量的水庫。這裡會出現什麼樣的生命形式?
  • 科學家:外星智慧生命不存在?人類就是奇蹟,他們發現了什麼?
    關於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智慧生命一直是人類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因為我們一直堅信宇宙就像是一個海洋,而各個星球就像是海洋中的島嶼一樣;  如果我們生活的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普通的一座小島,而在這座小島上生命又如此的繁榮,甚至還出現了像人類這樣複雜的智慧生物;  因此我們也堅信,在宇宙中的某些島嶼上應該也有生命
  • 揭秘外星生命有幾種形態?
    這意味著在其他行星上居住的外星生命也會有人形特徵,可能類似於地球上的生物,但外星人的種類也是多樣化的,人形只是其中一種智慧形式,不排除其他非智慧生物。  趨同進化現象相當普遍,不同的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由於適應相似的環境而呈現出表型上的相似性:  什麼是趨同進化?
  • 地球大氣中的微生物,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外星生命嗎?
    太陽系中的生命當然,地球大氣中的生命已經面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而在地球之外,它們更是只能在大氣層中繁衍。一個關鍵約束條件是,儘管我們已經充分了解地球表面是微生物生存的天堂,但是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的表面環境對已知的生命形式十分不友好。哪怕在遙遠的過去,這些地方可能適宜生命居住,但現在則不然。例如,在金星上,一個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地方是金星的大氣層。
  • 外星生命線索?研究表明,這類外星行星更有可能孕育生命!
    人類一直在尋找系外生命的方向上不遺餘力地探索,奈何技術以及運氣有限,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沒有任何頭緒。而且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塵土飛揚的外星行星可能有更好的機會孕育生命。什麼是「塵土飛揚」呢?簡單來講,就是「塵埃」,研究外星世界潛在可居住性的科學家研究了許多關鍵因素,包括溫度和成分,在一篇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變量,它可以指示生命是否可能存在於外行星:塵埃。塵埃現在,我們知道塵埃在地球和火星的氣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外星神犬》——原來地球上的狗狗,都是外星的神秘間諜!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和狗狗有關的電影,閒暇時間,一起陪毛孩子看看吧《外星神犬》導演:JohnHoffman編劇:JohnHoffman、ZekeRichardson主演:JohnHoffman/連姆·艾肯/莫莉·香儂/凱文·尼龍推薦理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小男孩歐文家養的狗哈勃居然是一條"外星狗",而"外星狗"本來是要來侵略地球
  • 時間之外的地球往事,世界的盡頭,關於南極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發現冷知識,傳播冷芝士,增漲你姿勢。我是很冷很冷的狐狸弟弟,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是南極,這裡是世界的盡頭,也是地球最後一塊淨土。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南極冷上加冷的有趣話題。1、「南極」其實是「北極」的反義詞,這不是廢話嗎?不是,在希臘語中「Arctic北極」,指的是「有熊的領地」,「Antarctic南極」,指的是「沒有熊的領地」。
  • 冥王星上拍攝到的「蝸牛」,為何引發科學界爭議,是外星生命嗎?
    冥王星自從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後,如今的地球只有八大行星的存在,但是對冥王星的研究依然沒有停止,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的一張衛星圖像顯示,不少人認為冥王星上可能出現了「生命」,並且發現了一隻「蝸牛」,那這到底是不是生命,是真的「蝸牛」嗎?科學家爭議不斷,我們來看看情況。
  • 外星生命可能一直隱藏在月球或火星等巖石物體的最深處
    在新的美國科學人文章當中,阿維·勒布認為若要尋找外星智慧,我們探索的方式應該把重點放在無線電和雷射掃描外星的信號上,這位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從來不會刻意迴避討論關於外星生命的話題。宜居帶條件最具孕育生命的潛力阿維·勒布提出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已經發現,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類太陽恆星的宜居帶中存在系外行星生命,宜居帶是恆星周圍最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區域,因此孕育生命的條件在這邊是被科學家認為最具潛力的,他還在文章中寫到,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式(Drake equation)量化了我們銀河系要接收到另一個文明傳出的無線電訊號的可能性。
  • 寒武紀大爆發後,章魚疑似來自外星,科學家給出證據
    筆者 東邪如果你有對比過陸地生物和海洋生物的區別,就會發現陸地生物的形態遵循一定的規律,即使是兩個不同的物種,它們在身體構造上也比較相似,例如貓和狗都是脊椎動物,都是哺乳動物,都是用四肢行走的動物。但是在海洋中,除了魚類之外,其他種類的生物的形態千差萬別,例如海馬和鰻魚,海蛇和珊瑚等等。
  • 木衛二上疑似有深度達100公裡的海洋,難道外星生命一直近在眼前
    太陽系內存在著很多顆的行星和天然的衛星,這些星球中僅僅只有一顆星球孕育了生命。那便是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不過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提升,人類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居住在地球上了,人類渴望尋找到外星生命,渴望和外星人交流,也渴望能夠去到遙遠的,太陽系之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