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即便是在觀測條件最好的夜晚,人類肉眼可見的恆星大約只有2500顆,而且,這些星星都是離地球不超過1000光年的恆星。然而,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廣闊無垠,僅僅地球所在的銀河系,擁有的恆星就至少有1000億顆,而人類肉眼可見的恆星實際區域,僅相當於銀河直徑的1%。
既然宇宙中有這麼多的恆星,既然銀河系如此浩渺,許多問題自然被提了出來,比如,在外太空真的有其他智慧生命嗎?如果真的存在除地球以外的宇宙文明,那麼外星人究竟在哪裡?
其實,考慮到宇宙的壽命,沒有人能夠否認宇宙之中還有其他類似於地球的智慧生命存在。銀河系擁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雖說在這些恆星中究竟有多少比例的恆星,與太陽有著相似的大小、溫度、光度至今都沒有定論,但是據科學家們推測,在宇宙中至少存在5%~20%與太陽類似的恆星。
當然,想要繁衍出類似於地球類似的文明,這些恆星起碼要具備像地球這樣的宜居條件,比如與地球相似的溫度條件,液態水的存在,才能給類似的地球生命提供支持。關於這個問題,《美國科學院院報》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在類似太陽恆星中,類似太陽的恆星中,像地球這樣的宜居行星比例為22%,也就是說,宇宙中起碼有10億顆行星,很有可能存在類似地球的文明。
早在100多年前,英國科幻作家威爾斯就在他的著作《大戰火星人》一書中,生動描寫了火星巨人入侵地球時的景象,不過這個科幻作品的結局卻出人意外。那些手持外星光武器的火星巨人,雖然在戰鬥力水平上遠勝於地球人,然而他們卻不具備對於地球上病菌的免疫能力,最終火星巨人被地球細菌所打敗。
由此可見,人們對於外星人存在的幻想,並非近幾年科幻作品中才出現的。繼續向前追溯,其實早在16~18世紀,就有許多哲學家、科學家曾推測,或許在不同的每個恆星上面,都有不同於地球生物,甚至遠勝於地球生物的高等生物存在。
比如在1820年,德國數學家高斯為了火星人取得聯繫,他曾提出這樣一個建議,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平原上,人們畫一個巨大的直角三角形,在這個三角形的三條邊上再畫三個正方形,三角形裡面種小麥,正方形裡面種松樹,如果在遙遠的宇宙真的有火星人存在,那麼當他們看到這個,並非自然形成的智慧圖案時,他們必然會與地球人主動聯繫。
還有美國天文學家提出的「火星運河」一說,這位名為洛維爾的天文學家,為了探究火星人的存在,自己出資建造了天文臺,他聲稱在自己多年的觀測中發現,火星上有綠洲與沙漠存在,他還出版了三冊《火星及其運河》書籍,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只可惜他的這個推測在1971年5月30日被徹底否定,因為,這一天美國向火星發射了水手9號探測器,探測器傳回的7000多張照片表明,發現他所謂的那些火星上的運河、沙漠,其實只是一些光線造成的視覺錯覺。
很顯然,從幾百年前開始,人類就一直在苦苦的思索考慮,外星夥伴到底在哪裡,地球人又該如何與外星人建立某種真實聯繫?為了找到外星夥伴,人類為此做了諸多努力。1960年4月18日,美國啟動了「奧茲瑪」計劃,美國天文學家的三個時間內,用26米的射電望遠鏡,在21釐米波段監聽了150個小時,然而該計劃第1次一無所獲;1972年到1975年,該項計劃又監測了太陽附近的650個恆星,仍然一無所獲,最終這一項接收外星人無線電信號的計劃失敗。
由於一直接收不到外星人的任何信號,人類又反其道而行,開始主動向外太空發送地球人的信息。1972年到1973年,美國先後向太空發射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飛船,率先對木星進行考察,為了試圖讓可能存在的外星木星人知道地球人的存在,這兩艘飛船都各自攜帶了一塊「地球人名片」。
這塊兒用鍍金鋁板做成的地球人名片,可以保證在數一年內不會發生變形變質;在鋁板上面,清晰的刻有男性,女性地球人的站立裸像,科學家們還根據太陽、恆星的比例繪製了地球的位置示意圖,他們一直期待著這張地球人名片可以被外星人獲得並且獲益。
1975年11月,美國利用射電望遠鏡向2.4萬光年外的球狀星團發射了電信號,由於距離遙遠,人類也只能期待5萬年後地球人能夠收到外星人的信號。1977年,美國又在發射的旅行者號飛船上,攜帶了名為地球之音的唱片,與地球人名片相比,唱片的內容更加豐富。
該唱片攜帶了地球人的照片、圖表、55種不同語言的問候語、地球上人類動物活動聲音、地球人所使用的古典現代音樂的。據說該唱片經過美國特殊製造包裝,裡面的內容在外太空可以保存10億年之久。然而這個旅行者號至今已經飛行了將近40年,人類至今沒有收到任何與外星人相關的蹤跡。
近幾年,地球人為了更加高效的尋找外星生命,更是啟動了一系列宇宙空間計劃,比如2009年美國的克卜勒計劃,2015年歐洲空間局實行的達爾文計劃。雖說至今沒有得到任何與外星人相關的回應,但是在這宇宙之中,地球絕對不可能只是高等智慧生命唯一的棲居地,只要繼續探索外星,人類必然會有重大發現。那麼,人類又該如何對外星人的認知更加深一步?或許,讀科幻小說是一個有趣的途徑。
在中國科幻界,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水平帶入世界級的劉慈欣自然不能不提,劉慈欣先生的小說《三體》,既是一部激動人心的文學作品,更是幫助人類認識到外星智慧文明的絕佳書籍。這是一部中國現象級科幻巨著,《三體》系列小說由三部組成,它主要講述了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數百年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以及兩大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這部超過90萬字的科幻巨著,在提醒著人類該如何面對宇宙、面對地球、面對不同的宇宙文明。對於人類而言,對於地球而言,如何與不同的文明相處才是人類探索外星文明的永恆主題。在當今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諸多科學技術崛起的同時,相信有朝一日,人類總能夠尋覓到外星文明的軌跡,那麼,劉慈欣的這部科巨著,或許就是有朝一日地球文明與外星文明的真實寫照。
《三體》系列的作者劉慈欣先生以其天馬行空、瑰麗雄奇的想像力,為我們描繪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宇宙戰爭,最為難得的是,他還與現實相對應,這也是《三體》突破科幻圈、火遍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原因。
《三體》有多火?美國歐巴馬就是《三體》忠實粉絲,為了追書,讀到《三體》英文版的最新內容,歐巴馬甚至讓白宮給劉慈欣發郵件要最新樣本。臉書總裁、被稱為最年輕億萬富翁的扎克伯格,也是《三體》的愛好者。國內就更不用多說,馬化騰、雷軍、潘石屹等商界大佬,都是《三體》的粉絲。
在中國倡導了數十年的文化輸出之後,終於結出碩果,而《三體》很顯然是碩果中最鮮豔的一朵花。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三體》,筆者向大家強力推薦,因為,這本書已經突破了科幻的範疇,通過閱讀這套書,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馬上就要到618了,這本中國最牛科幻巨著,如今只賣79元,也就是兩盒好煙或一頓飯錢。而用這筆錢,卻能讓你享受一次精神洗禮的盛宴,還在等什麼?點擊下方橫條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