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 大理潘正偉
五月下旬到海稍,
漫天熱浪似火燒。
心懷虔誠仰先烈,
記憶重回苦歲月。
楊家大院降神兵,
敵人膽寒又心驚。
紅軍橋下水湍激,
長徵精神永不息。
附註:
說起賓川縣,知道的人可能不多,至於新莊,知道的人那就更少了;而說到雞足山,那就是老幼皆知了,畢竟雞足山是中國十大佛教聖地之一。
雞足山就在賓川縣境內,新莊是賓川縣喬甸鎮海稍村委會的一個小村莊。
1935年11月,在湘鄂川黔根據地的紅軍二、六軍團從湖南桑植向西南出發進行長徵。1936年4月19日夜晚,紅二軍團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的率領下,沿迤西大道佔楚雄南華縣過英武關,突襲祥雲後進入賓川與紅六軍團會合。4月20日拂曉時分,負責攻城的紅二軍團與賓川守城之敵展開了激烈戰鬥,血戰近6小時,攻破賓川縣城所在地州城鎮。紅二、六軍團長徵過賓川前後共4天3夜,沿途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宗旨和抗日救亡主張,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新莊村坐落於海稍水庫東岸,有山有水、美景自然天成、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民風淳樸,當年紅二、六軍團長徵途經新莊時,僅有6戶人家的新莊村民,向紅軍輸送了4名青年入伍參軍,他們分別是楊世昌、楊世何、楊炳、楊震四名同志,這四位新莊人,把他們的一生獻給了共產主義事業。後來,為了緬懷他們,當地村民在後山修建了烈士墓,種了一片映山紅,豔豔似火的映山紅,寄託了對英烈的永久的思念和追憶。
2019年5月18日,為弘揚長徵精神,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以紅軍長徵的偉大壯舉和可歌可泣的不朽功勳為榜樣,進一步凝聚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激發乾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鑄就起攻堅克難、求實創新的意志,奏響趕超跨越、加速發展最強音,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徵精神,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切實把各項工作推上新的臺階,我們一行人身著紅軍軍服,踏著革命先輩的足跡,重走了當年紅軍進入賓川新莊的路段,徒步往返6公裡。一路上,旗幟飄揚,紅歌嘹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揚長徵精神,牢記革命歷史,堅定理想信念,在以後的工作中,從我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為建設健康富足和諧美麗新家園、穩步實現中國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大理詩人潘正偉有幸參加此次革命教育活動,特記之。
作者簡介:
潘正偉,筆名大理潘正偉,雲南祥雲人,2008年在雜誌上發表第一首詩,得稿費95元人民幣,現居大理古城。《大理文藝》首席主稿人,《西南文學選刊》特約撰稿人,代表作品《永平霽虹橋懷古》與北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並稱為「古今驚濤駭浪四大名作」。「人生終極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氣」是詩人畢生為人處世的座右銘。
責任編輯:大理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