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帶孩子玩迷宮遊戲,4大好處你可能從沒想過!

2020-12-03 阿瓜阿果

小小的遊戲,大大的收穫。

在一個公園的小小迷宮區,兩個小孩在走迷宮,大家很快便發現了兩個孩子不同的做法。A孩子純粹是盲目地亂走,發現回到原地時,乾脆坐在地上崩潰大哭;而B孩子發現回到原地時,便從地上抓了一把石頭。一邊走一邊丟石頭,沒多久便走出了迷宮。

其實,孩子走迷宮的表現好壞,除了跟智力有關外,還跟平時多玩還是少玩有關。因為孩子玩迷宮遊戲,會給孩子帶來4個好處,並且越早玩越受益。

1、能提高孩子的空間能力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的大腦研究專家傑伊.吉德和同事長期跟蹤400名兒童,發現嬰幼兒期孩子的大腦會生長出大量的神經元,其中包括空間定位方面的神經元,如果不常使用便會消失。走迷宮遊戲是培養孩子空間能力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當孩子進行走迷宮遊戲時,研究者發現孩子大腦裡記錄空間關係的頂葉區變得活躍。

簡言之,如果孩子經常玩走迷宮遊戲,能鍛鍊孩子大腦在空間定位方面的能力。那些經常玩迷宮遊戲的孩子,被發現在圖形或空間旋轉的測試題方面有更優秀的表現。

我認識一位小男孩,非常愛玩迷宮遊戲,不過他的迷宮遊戲是在紙上進行的。他的爸媽發現他的空間能力非常強,因為他在跟人描述某個地點時,能把那個地方的細節全部羅列。比如,如果有人問玩具屋在哪裡,他會詳細地說出玩具屋在某條馬路的第幾個紅路燈旁邊;並且在玩具屋旁邊,除了有動物園和兒童遊樂場,玩具屋前面還有一面綠色的旗子,上面印著某個動畫片的主角卡通形象。這些小細節,一般人記不住,但他就像被印在了腦袋中一樣。

2、能幫助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當一個孩子沉浸於如何找到出路,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路上的細節,比如樹木的形態、路上的小草或地上的石頭甚至沙子……這些關注,能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經常這樣做,其實跟我們小朋友平時在家裡撿豆子訓練注意力是差不多的道理。不過相比起撿豆子,走迷宮遊戲的專注力訓練結果會更強。當孩子經常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他們的專注力會加速地提高。

韓國有一位小女孩叫恩星,非常熱衷迷宮遊戲,幾乎每周都會到家裡附近的迷宮公園玩耍。父母發現她的專注力非常好,她常常玩紙箱就是大半天,並且還用紙箱創造出各種造型。大多數手工造型都是來自她的玩具,比如芭比娃娃和彩虹公主裙,並且她的手工都能立起來的!這其實是一種空間思維能力,她的媽媽認為是因為女兒喜愛迷宮遊戲帶來的好處。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想像力研究專家諾拉.紐科姆把空間思維能力比喻成「想像力的眼睛」。

3、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方面,走迷宮其實跟野外求生下鍛鍊出來的問題解決能力很相似,不過走迷宮遊戲沒有危險,野外求生常常因為存在不可控而容易把孩子推入危險的境地。這其實也是一種「自主學習力」,即當孩子身處迷宮中,因為沒有父母的幫忙,會發揮最大的能動性,想辦法讓自己走出來,這時孩子除了調動專注力,他們的大腦會絞盡腦汁給自己的行為出主意。那些平時習慣了讓父母幫忙或包辦的孩子,便有機會自己解決問題,這或許對孩子來說是個不錯的轉變。當孩子擁有了解決問題的動機和能力,孩子也會慢慢地喜歡自己獨立解決問題。

兒童心理學者Ryan Homomichl曾經做過一個美國孩子和亞洲孩子走迷宮的遊戲。他們發現,更多的美國孩子懂得在走迷宮時用上石頭和沙子作標記,相比之下,亞洲孩子能想出類似方法的只有美國孩子的1/3。這其實也可以看出,美國孩子和父母在玩迷宮遊戲這方面比亞洲孩子更普遍、更重視。

4、能很好地鍛鍊孩子的情緒力

當一個孩子在迷宮中找不到出路時,焦慮和著急會讓一些孩子憤怒,繼而崩潰大哭。所以走迷宮不僅能看得出一個孩子的情緒力狀況,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還能鍛鍊孩子的情緒力。當孩子出現憤怒時,比如有些父母會告訴孩子「憤怒會讓困難變大」,就像美國紐約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蓋伊.溫奇曾經分享的一個踢球門實驗,當人經歷挫折或失敗時,不良情緒會讓孩子從內心裡覺得球門似乎變小了。對走迷宮的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一些孩子走不出迷宮時,如果以負面情緒應對,會加大孩子內心對困難的壓力。當父母正確引導,幫助孩子以合適的情緒對待,能鍛鍊孩子的情緒力。

一般來說,孩子們的迷宮遊戲常常有3種方式:

一種是實地迷宮,比如一些公園的迷宮區;

還有就是紙上迷宮,小朋友可以通過抓筆在迷宮圖中畫出走出迷宮的路經;

除此之外,父母們還可以陪孩子在家裡玩,比如父母可以在家裡的某個地方藏上一個玩具,媽媽或爸爸在紙上畫出家裡的平面圖,然後在圖上標記出玩具所在的位置,讓孩子看著家裡的平面圖尋找。

雖然第3種方式可能沒有實地迷宮刺激和好玩,但同樣也有助於孩子上面4種能力的提高。

溫馨提示:孩子玩迷宮遊戲的適合年齡

一般來說,孩子3歲後就具備學習簡單地圖的能力了,所以迷宮遊戲可以從孩子3歲後開始,不過因為年齡過小容易害怕,最好有父母陪同;一開始,爸媽們也可以從家裡的藏玩具迷宮遊戲或紙上的迷宮遊戲開始。

所以,即使小小的事情,只要經常做,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的收穫。小小迷宮遊戲也是如此。

關鍵字:迷宮遊戲、親子遊戲、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親子)心理諮詢師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改善兒童注意力,寓教於樂的迷宮遊戲
    迷宮遊戲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給他們買過。我再孩子4、5歲時就經常給孩子買這種迷宮大冒險,孩子也很喜歡玩,經常拿著筆在上面亂畫。儘管很多時候她找不到正確的路線,但是仍舊樂此不疲。對於迷宮遊戲,大多數父母買它們主要是鍛鍊孩子的智力,促進孩子的想像力、空間感發育,其實,迷宮遊戲也是一種非棒的可以改善孩子注意力的訓練方式。在第一章《什麼是注意力》中我們專門介紹了衡量注意力是否優秀的四個維度:注意力的廣度、注意力的穩定性、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轉移。而這每一個維度的有效發揮都與我們的視覺能力息息相關。
  • 媽媽,我是小紅帽,你當大灰狼好嗎?孩子常玩角色扮演遊戲好處多
    孩子童年最喜歡的遊戲——角色扮演最近,若蘭迷戀上了「角色扮演」的遊戲,一會兒是小醫生,一會兒是小廚師,一會兒變成了消防員,一會兒又變身為交通警察... ...每個人小時候都是「戲精」,都曾玩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而且似乎天生就會這類遊戲。
  • 如果你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建議讓他試試這本遊戲書
    相信不少父母都遇到過上面這三種情況吧?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還磨磨蹭蹭,並不是沒有方法應對,而是你沒有找到好方法,如果你家孩子有上面這種情況,我建議你讓他試試這本遊戲書:《法國專注力養成思維訓練》我是怎麼知道這套書的呢?
  • 讓孩子「科學玩遊戲」,這真的可能嗎?
    讓孩子「科學玩遊戲」,這真的可能嗎?,這時你想做什麼?你就大概會明白孩子的做法了。如果孩子直接和你說自己想玩遊戲,你是絕對不會給孩子手機的。所以如果下次孩子再提出這樣的要求,你不妨直接問他,你是不是想要玩一會兒遊戲呢,那就玩一會兒吧。把這個問題公開化之後,很多問題反而容易解決了。
  •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沙子?玩沙好處多,爸媽別再嫌棄啦!
    玩沙不僅是一種遊戲,對孩子更是有諸多好處: 促進感官知覺發展 在*孩子玩沙的過程中,沙子質地的大小、粗細、乾濕等都會給孩子以直觀的感受。
  • 擔心孩子玩手機遊戲上癮?心理學家告訴你:家長的預防比糾正有效
    而且很多專家已經為遊戲正名:孩子玩遊戲並非墮落,有時候還能提高他們的反應能力,甚至有人認為"遊戲高手比遊戲玩得一般的孩子智商更高。"01玩遊戲雖然有好處,可父母還是擔心,寶媽:孩子上癮了怎麼辦?表妹的兒子樂樂剛上小學,孩子以前是外公外婆帶大的。
  • 媽媽用紙箱做了3個迷宮滾珠玩具,和老公孩子一起玩,看誰速度最
    今天教大家用快遞紙箱做一個非常好玩的迷宮滾珠兒童玩具。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還能讓你家的小寶貝遠離手機的危害。 這款玩具的做法其實非常簡單,不妨多做幾個,父母可以陪寶寶一起玩遊戲。
  • 「拔蘿蔔」遊戲讓十歲孩子癱瘓,這些親子遊戲會傷娃,家長別玩了
    很多家長都希望和孩子的感情得到升華,陪伴著孩子成長,讓孩子有更快樂的童年,陪孩子玩很多的遊戲來增進和孩子的感情。能讓寶寶開心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遊戲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對寶寶只有好處。有個叫亮亮的男孩,十歲,在年初的時候和叔叔玩這個遊戲,原本亮亮玩得非常開心,突然聽到「咔」一聲,亮亮就大聲哭了起來,一直在喊著脖子痛,於是家裡人就帶亮亮去醫院檢查,經過檢查之後,亮亮的頸椎受到嚴重的損傷,最後的結果是全身癱瘓,以後都要靠輪椅過生活。
  • 宅在家可以帶孩子這麼玩!
    比如:用膠帶在地上畫出一個迷宮,讓孩子從起點找到迷宮出口;在繩子上系好鈴鐺,然後把繩子綁在房間各個角落,讓繩子形成縱橫交錯網絡。讓孩子在不弄響鈴鐺的前提下,穿越障礙從房間中走出。這種遊戲體驗感非常nice,孩子一定很喜歡!不過,遊樂場收拾起來有些麻煩,寶爸寶媽們可要費費心哦~
  • 「日本語」在迷宮般的大阪梅田站,辦一場真人迷宮逃脫遊戲
    大阪梅田站一直被日本人稱為現實版大型迷宮,而有一家公司就決定在軌道交通運營時間結束後在車站裡玩一場真人迷宮逃脫遊戲。去過大阪的人可能知道大阪的軌道交通有些複雜。由於整個梅田車站總面積達到 15 萬平米,很多初來乍到的大阪的遊客可能一下車就開始迷路。舉個例子來說,假如從阪急梅田站下車想去淳久堂書店大阪本店,你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我是從 2 樓的閘機出站好還是 3 樓的閘機出站好,一旦選錯了「通關」路線,就意味著梅田站迷失之旅的開始。
  • 家長常幹的這些事兒,會一步步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在早期教育專家看來,造成孩子專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環境、親子關係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等。袋鼠麻麻就看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明明孩子在低頭玩玩具玩得很認真,家長卻不時過來打斷。一會奶奶過來說,寶貝渴不渴啊;一會媽媽過來說,寶貝要不要去尿尿啊;一會爺爺過來說,要不要爺爺陪你一起玩啊……這樣,就很容易傷害孩子的專注力。
  • 為什麼小孩子總喜歡跟大孩子玩?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小孩子總喜歡跟大孩子玩?這完全是出於小孩子對大孩子的崇拜心理。對於2—4歲的小孩子來說,喜歡做大孩子的「跟屁蟲」,不愛跟自己同齡或比自己小的孩子玩,是一個較普遍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孩子選擇玩伴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改變,0到2歲的孩子喜歡和大人在一起玩,2到4歲的孩子喜歡跟比自己年齡大的孩子玩,4歲以後,孩子會越來越喜歡與同齡人一起玩。
  • 這樣的建構玩具你玩過嗎?
    讓孩子拿著它去測量家裡的任一物體,然後比較下它們的長度,這麼有意思的小活動,所有的孩子都會樂此不疲。 迷宮:很多孩子喜歡玩迷宮遊戲,那就讓他們用樂高自建一個迷宮吧,建議最好在紙上畫出想搭建的圖案(要留出入口與出口的位置),然後在積木板上進行實施
  • 國慶帶孩子去哪兒玩,成都最新親子娛樂勝地,嗨玩一整天!
    國慶帶孩子去哪兒玩,成都最新親子娛樂勝地,嗨玩一整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國慶長假,父母想出去玩一玩好好放鬆放鬆,孩子們想有更多有趣好玩的娛樂。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風景優美、娛樂多多的遊玩勝地,既能讓家長悠閒遊樂,又能讓孩子們盡情暢玩,還能加深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懷著激動的心情打開了地圖,仔細一看,不是太遠,就是只能看看風景,沒多大意思。
  • 玩遊戲的好處!於小涵原創作文
    這是所有遊戲的開場白。我和所有人一樣,聽到這個聲音後就興奮緊張,進入遊戲後,就算是天塌了也渾然不覺。有好幾次為了玩遊戲,都和爸爸爭論,爸爸每次都很生氣,逼問我遊戲有什麼好玩呀?為了對付他,我開始總結玩遊戲的好處。遊戲可以創造。唯有創造才是快樂(羅曼羅蘭語)。
  • 孩子經常玩數獨,對大腦發育有這3個好處,輕鬆「玩」出高智商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一個高智商,卻不知道如何去提升。其實,現在有一個很火的智力遊戲「數獨」,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這3大好處,讓孩子輕鬆「玩」出高智商,做一個聰明過人的寶寶。
  • 父親節陪孩子玩遊戲吧,這4款硬核創造類遊戲推薦給你
    父親節,爸爸們其實可以放下平時的架子,來嘗試做一個「慈父」——比如陪孩子玩一玩遊戲。遊戲這個話題在父母們看來一直很敏感,也往往會成為導致破壞父子、父母關係的導火索。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遊戲都是洪水猛獸,選擇一些有趣而又具有創造性的遊戲,不僅能幫助孩子發揮他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更可以為你們帶來一段美好的親子時光。
  • 想讓寶寶更聰明,抓住孩子三個大腦發育重要階段,陪孩子玩遊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孩子在有意識的時候就會特別的愛玩遊戲,1到2歲的孩子是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一定要抓緊孩子的發育時間多陪孩子玩遊戲。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並附有改造它的時間。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不但可以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到東西,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有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 研究表明: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育兒路上有4件事請媽媽放手
    文|全文共216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你有沒有過帶娃崩潰的時候?有沒有過不停地抱怨娃爹不負責任,只知道玩手機的時候?在你喋喋不休地抱怨之下,如果娃爹真的站起來說要帶孩子,你會踏實安心的去臥室休息嗎?還是依然形影不離地跟著他們,又或者豎起耳朵來聽著外面的動靜?我想後者居多吧,因為我也曾經這樣一位「無所適從」的老母親。
  • 孫莉帶兒子戶外玩滑板車:父母帶孩子去戶外,究竟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父母都喜歡帶孩子在戶外玩呢?其實,這其中的好處甚多。當和家人一起玩的時候,帶孩子去戶外,支持他們在戶外多跳動,玩耍,也非常有助於孩子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整個家庭都會在戶外活動中受益。 讓我們來看看戶外運動都有哪些好處? 1. 幫助寶寶晚上睡得更好 研究表明,如果嬰兒白天有新鮮空氣和陽光,他們晚上會睡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