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年輕人都不肯種莊稼了,到外邊的世界去闖蕩,或者打工,或者創業,村裡就只剩下老人們在地裡種莊稼。留在村裡的老人們就只能夠種莊稼了嗎?就不能夠幹點別人的生意掙錢嗎?這裡介紹一位能幹的老人,他姓孫,今年將近60歲了,我們就叫他老孫。老孫只用8000元的本錢,一年卻能純賺150000元。這是什麼買賣啊,這樣的賺錢。
老孫家裡也有8畝地,由妻子為主耕種,而老孫則賣擀饃等麵食食品。老孫的麵食食品由一家大的廠家供貨,自己不需要製作,省去了機器和製作費用。開著一輛三輪車,每天在當地的集貿市場上去賣貨就行了。這種生意的好處是不需要加工製作,只需要一點點購買小食品的本錢,就可以賺錢了。
老孫為什麼要幹這樣的生意呢?他是看好這種擀饃等小食品的市場。因為當地的人都會把擀饃、蹦蹦、饃幹、饃疙瘩等食品既可以作為充飢的食品來吃,又可以作為休閒食品來吃。在當地家家戶戶都存放著這種小食品,以供家裡人隨時拿著吃。特別是當地有流傳下來,千年難以改變的習俗,就是當女人坐月子的時候,娘家都要打擀饃送給女兒家裡的,而且送去的擀饃不僅是供女兒坐月子的時候吃,而且把擀饃當做禮品來送的,所以量特別的大,因為女兒家裡收拾滿月的時候,都要給親戚回贈擀饃的。這種習俗流傳了幾千年,雖然現在坐月子女人吃擀饃的少了,但是回贈親戚的不能夠少,所以,每一家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娘家和婆家都會購買很多的擀饃的,這也是擀饃市場好的願意之一。
老孫賣的擀饃等小食品,要每天都要趕集賣貨,因為擀饃這些小食品都是當地一家大型作坊加工的,這家作坊的名氣很大的,人們購買這種火烤食品的時候,都會選擇這家的食品的,因為這家生產的火烤食品裡面加了很多的調料,例如有芝麻、小茴香、椒葉等,吃起來非常的香,而且吃起來很脆的,年輕人或者老年人都可以吃,而且是口感非常的好,所以,一說是這個廠家的食品,就會賣的很快的。這個廠家給賣自己生產的食品的人,都會在蹦蹦車上貼著自己廠家的名字,而且在包裝袋子上,也印著自己廠家的名字,這也是一種廣告,這種方式,也使得老孫的生意非常的火爆。
除了天天趕集賣貨外,老孫的主要賣貨的渠道還是附近十幾個村莊的訂貨了,這些村莊的人家的媳婦快要到坐月子的時間,婆家和娘家都會打電話告訴老孫預定擀饃。到了時候,老孫就會送貨上門的。這種預定的擀饃數量都很大,一家都要送去幾百元的擀饃的。老孫願意給農民家裡坐月子送貨的,因為這些家庭一個是量大,一個是當時就會結清貨款的。還有就是一些結婚的家庭,也會打電話訂貨的,結婚的家庭主要把這種火烤的食品當做招待客人的禮品的。
老孫的這種生意非常的好做,一個是廠家願意讓老孫這樣的人為廠家多賣食品,於是,廠家就會及時給老孫補充貨源,不需要老孫去廠裡拉貨,減輕了老孫的費用。第二是廠家儘量提供各種服務或者必須的消耗品,比如食品小袋子,都是由廠家提供的,不要有老孫購買食品袋的費用了,老孫只需要給廠家的購貨的本錢就行了。老孫攤子上的貨和送貨上門的本錢大體就是8000元左右了。
老孫說,這樣天天趕集,是辛苦了一些,但是這種生意本錢不大,而且掙錢還是比較多的,一年下來,就可以掙到15萬元的樣子。而且當地的集市貿易基本上都是下午比較旺,上午集市上基本上沒有多少人。這樣在集市貿易比較淡的時候,正是地裡的農活比較忙的時候,早上還可以幫助妻子在地裡幹一晌的農活。這樣,妻子種地,老孫趕集賣擀饃,地裡收入和生意收入兩不誤,真是個掙錢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