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大都督」是一個什麼樣的官位?權力到底有多大?

2021-01-10 今書古風

三國時期,三分天下 。各路英雄豪傑都是歸魏、蜀、吳三國所有,而這其中因戰功能力,也有高低之分!當時魏、吳兩國都有一個職位「大都督」!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們一聽到這個稱號,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東吳大都督周瑜。當時是周瑜在東吳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周瑜「大都督」這個稱號到底是一個什麼的官位,權力到底有多大?

從周瑜領兵抗拒曹操開始,人們習慣於把東吳在前線統兵的將領稱之為大都督,其後有魯肅、呂蒙和陸遜都處在這個位置上,直到陸遜當上了上大將軍為止。

大都督這個稱呼正式出現在黃武元年,劉備率領蜀漢大軍徵伐吳國,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抗擊劉備。由於他率領的將領都是老資格,功勞大,如朱然、潘璋等人,都參加過江陵討伐關羽的戰役並立有大功,所以孫權還給了陸遜假節的待遇,為的就是讓他有威權能夠控制這些將領。

而且大都督這個官職屬於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官就可以當是臨時了)。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級將領。說直白點就是個臨時在外代表天子行駛權力的封號!而且只有東吳才有這麼大的權力!這一點卻也說明了「大都督」這個封號在東吳的無上權力,但是在魏國這個封號就很平常了!

魏國施行的是州郡領兵制,「大都督」在魏國其實就和四方四徵將軍的封號其實是一樣的,主要職責是都督地方軍事。

曹魏的都督地方諸軍事,分西線,中線,東線,北線。

北線為都督河北,重要性最弱,基本上可以忽視。西線為魏蜀前線,都督雍涼。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雍涼(或都督關中),一為都督隴右。固定配置為徵西將軍或鎮西將軍。中線為魏吳前線,都督荊州。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荊州(都督江北),一為都督江南,大約前者鎮新野或宛,後者鎮襄陽。固定配置為徵南將軍。東線為魏吳前線,分為淮南和徐青兩部分。淮南為都督揚州(廣義的應該包含豫州),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揚州,一為都督淮北。徐青的重要性要次於淮南,打的仗不多,後期廣陵一帶基本上成了無人區隔離帶了。這一線固定配置為徵東,鎮東,鎮南等。

司馬懿也曾被封過大都督

這個制度就代表了「大都督」在魏國屬於那種一方封疆大吏的封號,而且這個封號也是這些鎮守一方的將軍的一個後綴封號而已!並不能代表多大的意義!而且魏國的最高權力除了皇帝就是「大將軍」這個實權官位。「大都督」其實對「大將軍」來說還是低了幾級!

三國中為什麼只有東吳和魏國有「大都督」的封號呢?其實蜀國自劉備去世後,所有權力都在諸葛亮手中,出兵打仗也是諸葛亮領軍,作為丞相的他當時比皇帝的地位還高點,也就沒必要給自己加什麼沒用的封號了,後期姜維統領全國兵馬用的也是「大將軍」這個聽起來比較實在的稱號!所以說三國中除了在東吳,「大都督」這個官位只是一個封號罷了,而且在東吳他的權力還只是臨時作戰的時候才有用!

相關焦點

  • 除了總督之外,歷朝歷代還有哪些官職是屬於地方上權力最大的?
    州正式替代郡,成為第一級的行政區劃,而隨之州刺史和州牧就成為地方上權力最大的官職。三國三國承漢制,在地方上依然採用州、郡、縣三級制。州作為三國的一級行政區劃,州設州刺史或州牧,因此在三國州刺史或州牧依然是地方上權力最大的官職之一。那麼為什麼會說之一呢?很簡單,因為在三國時期還有一個不是正式的行政區劃的行政機構,那就是「都督區」。
  • 三國時,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身體都不好?
    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身體都不好?這要分什麼情況來說了。先說一下大環境。大家都知道,南方由於氣候溫暖甚至是炎熱,而且溼度很大。所以,南方人的壽命普遍比北方人要短一些。比如,世界公認,印度人的壽命要比中國人短。
  • 三國時期的封禪是什麼樣的?
    秦永洲在《三國時期正統觀念簡論》認為從秦始皇「推始五德之傳」,自以為水德後,就拓延出一種新的正統價值觀——自命正統。劉邦、王莽、劉秀等均步其後塵,推始五德、假造符瑞,渲染自己受命而王,自覺樹立自己的正統形象。東漢末,劉焉見「益州分野有天子氣」而領益州牧,袁術得傳國璽而貿然稱帝,都反映了這種正統價值觀念。
  • 三國時期,太守、刺史和州牧哪個官職更大?依據是什麼?
    郡守起源於漢景帝時期。秦始皇實行郡縣制,把天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史記》稱有四十個郡,《晉書》稱有四十個郡),郡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區劃,郡下設縣,縣下設鄉,鄉下設亭。郡長們。稱郡守到了漢景帝時期,將郡守改為太守。在三國時期,太守仍然是一郡的最高長官。司吏出現於漢武帝時期,最初並非行政官,而是監察官。秦確立郡縣制後,每郡設監察御史一人,監察郡縣政務,有權向中央報告。
  • 十三爺胤祥在雍正時期權力有多大,不僅是鐵帽子王,還不用避諱
    當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胤禛勝利後,他最大的支持者十三阿哥胤祥可以說受益非常大。在雍正一朝,胤祥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雍正沒有人能和他對抗。我們看一下胤祥噹噹時到底有多大的權力。雍正繼位後的第二天,便任命胤祥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同日晉升為和碩怡親王。這對胤祥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胤祥在康熙晚年的時候並不受寵,被康熙冷落了十幾年的時間。
  • 三國錦鯉慘變烤牛,古代綠帽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三國錦鯉慘變烤牛,古代綠帽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來京路上 他撿了兩個小孩 一個皇帝
  • 魏蜀吳三國時期,世界其他國家是什麼樣子?日本窮到讓人發笑!
    三國時期是繼春秋戰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分裂的時代,這時期將星如雲、謀士如雨、人才輩出。從黃巾起義到司馬炎滅吳一統中國的百年時間裡,華夏大地幾乎沒有一年不打仗,一時多少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場。後來三國時期這段歷史被羅貫中以小說的形式寫入《三國演義》,幾百年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
  • 漢代的刺史是個什麼官,擁有多大的權力?
    古代各王朝地方行政單位時有變更,因此地方官的叫法也各異。比如郡守和刺史是地方行政長官,但在性質上又有所不同。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職官的區別。秦統一全國後,推行郡縣制,各郡縣長官也有了統一的正式名稱:郡的長官叫郡守或郡太守。
  • 三國有四位「衛將軍」:除了司馬昭,另外三位分別是誰呢?
    到了漢末三國時期,衛將軍與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皆開府(即設將軍府),置官屬,掌握禁兵。由此,非常明顯的是,衛將軍因為執掌京城禁軍,顯然是位高權重,甚至可以和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相媲美了。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有四位「衛將軍」:除了司馬昭,另外三位分別是誰呢?一、司馬昭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說《三國演義》為子尚),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
  • 三國志11:東吳四大都督,最強周瑜毫無爭議
    三國時期的江東地區,人才輩出,臥虎藏龍。自孫氏統轄江東以來,前後共出現4位絕世之才,後人將這四人稱之為「東吳大都督」,這四人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各有經天緯地之才,在三國志11中他們的能力也很好地體現了出來。四位都督,才能不一,你認為哪一位最強呢?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基本能力吧!1.周瑜周瑜,字公瑾,是東吳的第一任大都督。
  • 「烏紗帽」原本只是普通帽子,為何後來卻成為官位的代稱?
    那麼,烏紗帽到底是哪個朝代發明出來的?烏紗帽又為何被視作是官位的別稱? 其實在春秋時期,無論男女都習慣用「絲」或者麻質的「巾」,用來包頭或者是扎頭髮。 到了先秦和兩漢時期,上流貴族間開始流行佩戴帽,那個時候的帽更像頭巾。
  • 三國的左慈為什麼被稱為「仙人」? 歷史上的左慈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的左慈為什麼被稱為仙人? 歷史上的左慈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在我國歷史上的東漢末年時期一直到三國時期,這一天下大亂的時期存在著很多傳奇般的歷史人物,基本上每一個有名人物都有著自己的傳奇經歷和故事,所以這也是為何很多後世都會喜歡談及其雙漢和三   原標題:三國的左慈為什麼被稱為「仙人」? 歷史上的左慈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 三國名將裡誰的兒子最出色?唯有他超越了自己父親,名字聽著耳熟
    王翦、王賁、王離三代人的經歷就是「將門虎子」的典範,而三國時期是一個不輸於戰國時期的又一亂世。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武將雲集群英薈萃,那麼那些著名武將的後代有分別有著什麼樣的成就呢? 首先我們來看蜀國的五虎將,五虎將之首的關羽被後世人稱為關聖帝君,是忠肝義膽的代名詞。關羽是最早跟隨劉備打天下的武將之一,面對曹操許下的高官厚祿,關羽並不理睬,而是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劉備的身邊。
  • 三國時期名將坐騎名字各個霸氣,周都督你是來搞笑的嗎?
    三國時期,名將輩出,大戰不斷,一些精彩的片段都離不開各種良馬名駒的配合。英雄輩出的年代,他們各自的坐騎也就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好像王健林的奧迪車一樣。名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名馬也就不是什麼稀罕物。小編梳理出了名將的戰馬,每一匹名字都很霸氣,除了周都督的以外。赤兔馬所乘之人——呂布、關羽。
  • 尚方寶劍的權力究竟有多大 有這柄劍可以為所欲為嗎
    在很多的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名詞就是尚方寶劍,這劇中尚方寶劍是非常牛的存在,拿著他就相當於皇上親臨,甚至可以先斬後奏,那麼在歷史上這柄劍真有這麼厲害嗎?尚方寶劍經常出現的電視劇,應該是《少年包青天》,在劇中有這樣一幕,龐太師親自帶來了皇帝御賜的尚方寶劍所有人都跪下了,因為見劍如見君,但是八王爺卻拿著一柄先帝御賜的金鐧故而不跪。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尚方寶劍真的是有著莫大的權力,如果八賢王沒有金鐧怕是也要跪下,其實在歷史上尚方寶劍出現的時間很早。
  • 三國殺:為什麼陸遜的皮膚總有一隻鹿?名字的諧音只是一個原因
    #三國殺移動版#三國殺這款遊戲吸引人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桌遊玩法、文化內涵等等。有許多玩家都被三國殺中精美的武將皮膚吸引。經常玩三國殺的玩家應該都發現了,陸遜的皮膚,總是會有一頭鹿和他同屏出現。這裡小編以三國殺移動版為例:三國殺移動版中陸遜、界陸遜、神陸遜包括經典皮膚在內、共有8張皮膚,有鹿的皮膚總共有4張,佔了一半的數量。為什麼陸遜的皮膚總有一隻鹿呢?小編認為有三個原因。首先就是陸遜的名字諧音了。陸遜,字伯言,原名陸議。他是三國時期吳國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中有無數戰爭代表作,比如與呂蒙打敗關羽、與周魴大敗曹休、夷陵之戰火燒連營七百裡大敗劉備等。
  • 東漢三國時期的太守,刺史,州牧各是什麼官?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對東漢、三國時期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想必一定聽過太守,刺史,州牧這些官職,但大部分人搞不清楚這些官職到底是幹什麼的,今天夜讀史書就來為大家一一解讀。要詳細說清楚這個話題,首先還是得來說說東漢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
  • 三國志11東吳四都督究竟孰強孰弱?周瑜:你可知曉我外號火雲邪神
    單從演義來看,整個三國實際上就是曹操和劉備在雙雄爭霸。相比之下,孫權方的存在感一直不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東吳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了,東吳的四位都督從綜合能力看反而要比五虎將、五良將更勝一籌。那其中究竟誰的能力更優呢?由於四位大都督所任職的時期有所不同,阿鴦便結合《三國志11》給他們排個高低吧!
  • 三國五虎上將中誰是最被高估的一個
    在《三國演義》中蜀國的五虎上將簡直是BUG一般的存在,完全打破了三國的實力平衡,但在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的情況下劉備最終還是沒能得到天下,顯然五虎上將都有被高估之嫌,然而其中最名不副實的是誰,丸子妹今天跟親們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