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身體都不好?這要分什麼情況來說了。先說一下大環境。大家都知道,南方由於氣候溫暖甚至是炎熱,而且溼度很大。所以,南方人的壽命普遍比北方人要短一些。比如,世界公認,印度人的壽命要比中國人短。而日本和俄羅斯,則因為地處北方苦寒之地,他們的身體素質要比中國人強一些,當然了,比起印度人,日本人和俄羅斯人的體質就強的更多了。這些是環境的因素。接下來再看看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都有些短命了。先看看東吳的大都督都有誰。1周瑜周公瑾。2,魯肅魯子敬。3呂蒙呂子明。4陸遜陸伯言。後面的就不說了。因為我記不起來了。以上都以三國演義來說吧。先說周瑜。由於孫策在世的時候,周瑜就是以水軍大都督的身份存在的。
因為孫策去世後,周瑜還在鄱陽湖訓練水軍呢。孫策死後,孫權繼位。但孫權知道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優點缺點他一清二楚。由於孫策說過,開疆拓土,卿不如我,舉賢任能,我不如卿。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所以,孫權把軍權一股腦的都交給了周瑜。把內政一股腦的交給了張昭。這樣一來,周瑜等一桿武將和張昭等一桿文臣。他們的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用我們的土話說就是酣暢淋漓。這樣的臣子做的太爽了。因為主公根本就不會去過分的幹涉。所以,東吳的大將大有隻認周瑜而不識孫權的感覺。文臣也是如此。在孫權看來,大都督周瑜行事霸道,有時近乎不近人情。再加上周瑜帶領東吳以弱勝強,赤壁大勝。
所以,周瑜的權力大增。說句不好聽的,要說周瑜架空了孫權,也未嘗不可。權力越大操心越多。再加上再攻取南郡的時候,周瑜身中曹純的毒箭,再加上後來的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的短命是多方面的,從單一方面來看,每一次的傷害都不足以致命。但綜合到一起,就要了周瑜的命了。周瑜死後,東吳的大都督成了魯肅。要知道,魯肅跟周瑜是同一代人。兩人是知己朋友。我們說,魯肅雖然不會武功。但在國家的戰略格局上,魯肅的戰略眼光堪比諸葛亮。也正因為如此,魯肅才提出把荊州借給劉備,讓劉備替孫權擋住曹操的南下。周瑜死後,魯肅當大都督八年。這八年也是東吳難得的和平時期。魯肅除了跟劉備討要幾次荊州未果,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戰事。雖然,魯肅擔任大都督時,沒有什麼建豎。但他在位這八年,給東吳留了兩樣東西。一,一支沒有騎兵卻敢騷擾曹魏十多年而不敗的陸軍,二,建立了大漢唯一的強大水軍。周瑜去世我們可以用英年早逝來形容。但魯肅去世就屬於正常了。因為古代人生活環境要比現在的環境惡劣的多。五十歲左右去世就不奇怪了。比如,如果我們拉肚子,喝兩顆氟哌酸膠囊就好了。
但在唐朝,痢疾卻要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命。扯偏了。魯肅死後,大都督成了呂蒙。大家都知道,呂蒙並不是壽終正寢。他是被東吳滅口的。原因很簡單,周瑜死後,東吳大都督的權力也被日益成熟的孫權一點點的收回了。在白衣渡江一事上,呂蒙沒有周瑜的公主命,卻有了公主病。他的執意追殺導致了後來劉備的復仇伐(滅)吳。所以,呂蒙必須要死。接下來的大都督就成了陸遜。但陸遜的死因是什麼?請大家查查就知道了。陸遜是被孫權幹掉的。所以,呂蒙和陸遜,他們兩個的短命是人為而不是壽終正寢的。這幾個人裡面,只有魯肅是病死的。其他的都屬於是非正常死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