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漢,尤其是東漢時期,外戚是活躍於政治舞臺上的比較強大的力量。而在三國時期,外戚力量卻有些銷聲匿跡。不過在東吳還是有一支比較強大的外戚勢力——全氏,是東吳第二任皇帝孫亮的妻族。孫亮並沒有親政的機會,全氏卻成為東吳實力最強盛的外戚勢力。那麼全氏是怎樣崛起的,又是怎樣衰亡的呢?
在江東集團以及東吳政權中,全氏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家族。全氏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人物是全柔,是揚州吳郡錢塘縣人。全柔在漢靈帝時期被舉為孝廉,後來被州牧闢為別駕從事。說明全氏在當時有相當的政治影響力。在孫策進入江東之後,全柔馬上起兵依附孫策,算是江東集團的元勳之一;後來全柔還做過車騎將軍(孫權)長史,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程度和後世名氣不符的人物。
全柔的兒子全琮更是東吳的重要人物。全琮與陸遜、朱然取得過「石亭之戰」的大捷;在東吳位至右大司馬、左軍師,可以說是東吳軍隊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之一(左大司馬、右軍師是朱然);全琮本人還是孫權的女婿,妻子是孫權與「皇后」(有實無名)步練師的大女兒孫魯班。全琮在東吳的風頭可謂是一時無兩。
孫亮的皇后全夫人,以及全夫人的父親全尚,與全琮沒有直接的親屬關係。但與全琮至少是同族的關係。按《三國志集解》中的說法,全尚是全琮的侄子。換句話說全夫人是全琮的侄孫女。而孫亮與全夫人之間的結合,也與孫魯班有很大的干係。
孫權執政後期有一次影響巨大的政治事件——「二宮之爭」,孫魯班是這場黨爭當中的重要人物。「二宮之爭」簡單來說是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鬥爭。孫和的母親琅琊王夫人與孫魯班有矛盾,於是孫魯班一直詆毀琅琊王夫人與孫和,另外給自己找別的靠山。孫和的對手孫霸當然是一個;潘夫人、孫亮母子也是孫魯班靠攏的對象。
潘夫人是孫權的寵妃,在《拾遺記》中的說法是「江東絕色」;孫亮是孫權的小兒子,老來得子非常受疼愛。從孫權賜死孫霸的情況來看,孫霸似乎並不受寵,只是制衡孫和的工具人而已。於是孫魯班將寶押在孫亮上。她以夫家的侄孫女全夫人(有一種說法名字為全惠解)嫁給了自己的弟弟孫亮,「亮遂為嗣。」可見孫魯班對孫亮上位起到的作用。
全氏一門在東吳本來就是軍事豪族,儘管全琮去世,他的後代在軍中也有相當的地位;全夫人作為太子孫亮的妃子,背後有長公主孫魯班的支持;另外全尚的妻子還是東吳宗室孫峻的姐姐,孫峻是孫權指定的五大託孤大臣之一。可以說全氏在東吳根深蒂固、盤根錯節,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
孫權去世後孫亮順利即位,但是他手中並沒有權力,權力在諸葛恪、孫峻、呂據、滕胤(另外一個託孤大臣孫弘被諸葛恪、孫峻所殺)的手中。在沒有真正控制朝政的時候,外戚的權勢的來源其實是皇權的延伸。而孫亮這個小皇帝根本沒有權重,全尚等外戚的權重當然也就無從說起。
而後孫峻殺死諸葛恪(史料上有兩種說法,一是孫亮授意,一是孫亮不知情,小編傾向於後者),控制東吳朝政;孫峻去世之後,其堂弟孫綝控制朝政;滕胤、呂據與孫綝爭鬥失敗,呂據在江北自殺(當時呂據正在北伐),滕胤被孫綝攻滅。至此孫權策劃的五大託孤大臣全部身死,反而是孫綝這個名單之外的人選成為權臣。
直到這個時候,全氏的勢力才擁有興起的機會。全尚代替滕胤成為太常、衛將軍,關鍵的是擁有錄尚書事的權力。等於說孫綝、全尚共同執政,不過孫綝的權重恐怕是要更大一些。那麼孫綝為什麼會分權給全尚呢?小編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孫綝執政名不正言不順,他希望拉攏盟友支持。全尚是孫亮的老丈人,也是孫綝的堂姐夫;第二、孫亮的年紀越來越大,在政治上的權重越來越高,全尚就是他布置的棋子,孫綝被迫接受。
至此全氏作為外戚終於有了一定的規模,全氏子弟手握兵權、宿衛宮廷,「自吳興,外戚貴盛莫及。」在孫綝控制朝政的情況下,全氏外戚反而成為孫亮的嫡系力量。不過全氏衰亡的過程也非常迅速。
在東吳權臣當道的同時,曹魏內部也出現軒然大波,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引起淮南地區的大規模兵變。揚州都督諸葛誕與東吳聯合反叛司馬氏,東吳派出援軍接應諸葛誕,文欽、唐諮、全端、全懌等人率領三萬大軍抵達壽春,受到司馬昭的包圍;朱異等人率領五萬大軍支援壽春,但是因為缺糧撤退,被孫綝斬殺。朱異是東吳名將,孫綝擅殺大將的舉動導致他的名望受到打擊。
於是孫亮聯合孫魯班、全尚策劃發動兵變除掉孫綝。孫亮讓全尚的兒子全紀傳遞消息,特意囑咐全紀不要讓他的母親,也就是孫綝的堂姐知曉。沒想到全尚還是把消息洩露給妻子,全尚妻子又告訴堂弟孫綝。於是孫綝先下手為強,反而攻滅全尚等人,廢黜孫魯班。全氏家族遭遇大變,帶領宗族渡過江北投奔曹魏;在壽春還有全端、全懌、全靜等全氏子弟,也出城向司馬昭投降。至此全氏外戚復歸衰亡。
在三國時期外戚的力量並不強盛,多為輔政大臣的舞臺。全尚以外戚的身份幹政,全氏宗親貴重一時,在三國時期也是比較特別的存在。不過全氏的失敗也十分迅速,政治上的失敗讓全尚遭受滅頂之災;軍事上的失敗讓包括全琮一支的全氏勢力遭到慘重的削弱。
而在政變失敗之後,孫亮被孫綝廢黜,孫休被扶植為東吳的第三任皇帝。全氏的靠山可以說是徹底崩塌,徹底失去外戚的身份。孫亮的地位尚且不能保全,何況是失去全尚以及全端等人的全氏殘餘勢力。全尚家眷先被流放到零陵郡,而後被孫綝追殺。曾經顯赫一時的全氏外戚就徹底崩塌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