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你怎麼還在我家?」徐崢女兒不認爸爸,合格的父母都做什麼

2021-01-11 朵媽陪娃

人在什麼時候,才會感嘆人生匆匆,過往難追?我想,大概就是當我們成年後,步入婚姻、生育子女,再看著孩子一點點像小樹苗一樣,從破土發芽到抽枝挺拔。回首過往,作為父母的我們,對於孩子人生中的每個「第一次」,多少都抱有見證參與的期待。

但往往在當下,因為各種內在與外部的原因,我們總是匆匆一瞥,過後再感嘆只能悵然錯過。

小陶虹曾在節目中聊到丈夫徐崢與女兒的相處故事,她說女兒出生後,正是徐崢工作最忙的時間,有時可能十天半個月都回不了一趟家。

為了讓女兒記住爸爸的樣子,她常常拿著徐崢的照片,告訴女兒這是爸爸,以至於女兒開始說話後,一看到相框就喊爸爸。

其後甚至因為長久不見,女兒直接把徐崢當做是陌生叔叔,當面問他:「你怎麼不回你自己家,你怎麼還在我家待著。」

有一點好笑,又有一點心酸,為了自己的事業的野心,為了家庭的物質需求,徐崢得到一些,又失去了一些。他作為一個「相框爸爸」,失去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太多的「第一次」,這些,成為了遺憾,永遠無法失而復得。

而轉頭再看小陶虹,卻有一種難得的心闊淡然,從容有序。她那時因為高齡產女,身體和精神的狀況都並不算好,也就趁此機會將外物統統放下,專心地陪女兒成長。

那幾年,與丈夫事業騰飛並行的,是她淡出公眾視野,專注於女兒與身邊的一花一草一點小物,不錯過那些不起眼的片段。

想要得到什麼,總歸需要付出一些代價,她把那部分事業的發展當做代價,換取那幾年對女兒紮實的陪伴,至少做到對自己問心無愧。

可能正因為坦然接受自己的交換,待到重新回歸熒幕,她也依舊笑意盈盈,「調侃」丈夫與女兒的趣事,而自己卻巋然不動。

說實在的,同為媽媽的我,是羨慕小陶虹的。羨慕她付出時平心靜氣,收穫時坦坦蕩蕩,仿佛在告訴全世界:我第一次做媽媽,盡力了。如果不夠好,那也留待時間去檢驗吧。

是啊,我們都是人生第一次做媽媽,如果做不到十全十美,那不也很正常嗎?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在這一年裡,無論是我與身邊的朋友,還是遠方不認識的陌生人,都共同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在惶惶不安中迎來春節,在不確定的消息裡,輾轉反側。第一次被困在家中這麼長時間,休了長長的假,只能透過明亮的玻璃窗,看看外面白晝黑夜的變化。

度過了艱難萬險的上半年,我在下半年,迎來了朵朵人生中又一個重要的「第一次」:離開幼兒園,第一次踏入小學的校門。

第一次,意味著面對的是全新而陌生的事物,而當這個事發生在孩子身上時,往往做媽媽的,焦慮感就會無限上升。到了我自己身上,那就是在入學前的那個暑假裡,反反覆覆確認的各項「開學必備」,有時看著朵朵在那兒玩,都要暗自擔心。

朵朵能適應學校生活嗎?在學校會不會跟同學處不來,被欺負呀?如果有什麼課學不好,我能不能輔導?要是考試沒考好,朵朵沮喪了怎麼辦?

我又一次陷入了「新手媽媽」的狀態,對著未知的情境,焦頭爛額。這樣的狀態,持續到朵朵背上小書包,開始小學生活。看著朵朵走進學校,開開心心跟我揮手拜拜時,我突然豁然開朗。

為人父母的過程,就是不斷見證孩子經歷各種各樣「第一次」的過程,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任何人其實都並沒有「作弊」的辦法,為人父母者能為孩子引路、參考,卻不能代替他們經歷一切。

小到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大到選學校成家立業。都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但我一直覺得,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再是親密,我們仍舊只是旁觀者,至多是一個沉默的保護者、陪伴者。

那些憂愁、不舍與糾結,歸根到底是父母自己的事,是我們「長憂九十九」的自我安慰。

孩子終將會以自己的方式,漸漸長大,他們會遇到新的人、新的事,他們在經歷更多「第一次」時,不再需要我們握住他們的手。

養兒育女,終為分離,珍惜他們還會主動伸來小手握住我們的每一個瞬間,才能免去那些錯失的遺憾與悔恨。

你什麼時候第一次親身體驗了「分離焦慮」呢?相信大多數媽媽都跟我的經歷類似——那就是第一次送娃去上幼兒園。

看著哭得撕心裂肺的娃,做媽媽的只能躲在門後偷偷看著,默默念著,悄悄抹把淚。

可是孩子的成長是一件必須的事,他們迎風而長,悄悄在我們的眼皮下,「呼啦」一下就長高長大了。他們童年的每個特殊時刻,都是值得用心記錄的。

所以當我帶著朵朵一起看別的小朋友第一次上幼兒園、上小學,那種感覺非常奇妙。屏幕上的孩子們,哭得撕心裂肺,在幼兒園老師的懷中如同一隻小小泥鰍,左撓右扭,伸出肉肉的小手「挽留」將要離去的媽媽:

「媽媽……不要!」其慘烈程度堪比最催淚的虐心大片。而媽媽只能遠遠站著,無奈而心疼地反覆安慰著「媽媽下課就來接你,寶貝兒。」可惜孩子依舊故我,哭聲伴隨著尖叫,只是反覆重複著「不要、不要」,她就是不要離開媽媽。

我看得心有餘悸,朵朵看得嚴肅認真。待到主持人一個一個問起小朋友們:「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你哭了嗎?」

還沒等節目裡的小朋友們回答,朵朵就仿佛打開了話匣子:「媽媽,我第一次上幼兒園肯定沒哭!」

我疑惑:「真的沒哭嗎?」朵朵好像自己也不太記得究竟有沒有哭,但是「小女子漢」的尊嚴讓她必須撐住:「我覺得我沒哭。」

一個「覺得」,似乎讓這種氣勢稍稍弱了些,但也不妨礙我們繼續觀摩「別人的人生」。

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個稚嫩天真的孩童,而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他們卻會突然化身哲學家,道出意想不到的人生真諦:

「- 那麼勇敢啊,為什麼這麼堅強啊?

- 因為長大了」

還有小男孩,把爸爸教他的話,一字一句地講給了所有在看他的人:

「爸爸送到你幼兒園,你千萬別哭。你就大步地,不要家長陪,大步地往幼兒園裡走,這就是勇敢!」

而有時候,孩子們又會重回他們的天真爛漫,把心裡話說給全國的觀眾聽:

「- 幼兒園的老師好不好呀?

- 很好,都不錯,都蠻兇的。」

他們在幼兒園中經歷分離,學會在家之外的小小世界裡蹣跚前行,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在學習與世界相處的第一次!

他們的人生,還有無數次這樣的第一次,我們扶著他們、陪著他們、看著他們,走過每一個人生的「第一次」。

這樣一部紀錄片裡特別的一集,卻有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名字——《人生第一次·我快被媽媽「搞」瘋了》。

不對啊,明明是媽媽快被你們「笑瘋了」。

相關焦點

  • 徐崢《摩登年代》告訴你,有個鬼靈精的女兒是種什麼感覺?
    【《摩登年代》,有個鬼精靈的女兒是種什麼感覺?】一個行走江湖多年的浪子,突然有一天跑出來一個孩子叫他爸爸會是怎樣的感受?從開始很討厭甩都甩不掉,到後來發現小孩很機靈越看越像自己,再之後又知道不是自己親生的,又是怎樣的感受呢?徐崢用一部電影,詮釋了這種感受。
  • 徐崢女兒:娛樂圈的第二個王文也?
    近期,隨著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影片中的很多演員再次走進了觀眾的視野,雖然其中的一些演員戲份不多,但是這些演員的表演都十分出彩,留給了觀眾深刻的印象。
  • 小陶虹爆料徐崢當導演原因,曬女兒自製頭花賀卡,自稱幸福的寶媽咪
    近日,小陶紅曬出了女兒的一組近照,並且在下面配文表示,你一天天的漸漸長大,我一點點的珍藏起來,我一直都是幸福的寶媽。照片中有徐小寶親手給媽媽做的頭花,製作的相當精巧,看樣子是費了不少心思,雖然款式很簡單,看起來卻很好看,頭花顏色的搭配也非常不錯,可見小寶的眼光很好。
  • 徐崢女兒被嘲「最醜星二代」,母親陶虹評價:你長得不醜,也不美
    徐崢女兒被嘲「最醜星二代」,母親陶虹評價:你長得不醜,也不美作為演藝界的元老級人物,徐崢和陶虹已經退居二線做起了導演,徐崢參與導演的多部作品獲得大眾認可,比如《我不是藥神》、《囧媽》、《瘋狂的外星人》等等。在最近的一部作品《我和我的家鄉》中,徐崢還邀請了自己的女兒徐小寶友情客串,沒想到幕後花絮曝光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不養兒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喜劇奇幻電影爸爸是女兒
    你有沒有看過那種靈魂互換的電影,一般是男人變女人,窮人變富人,醜人變美人,但今天我要講的這個故事不一樣,更特別也更有意思,爸爸變女兒,我強烈建議大家跟家人一起看這部電影,尤其是那些不知道怎麼跟親人搞好關係的朋友,看到最後你多少會有點收穫,老王和小王是一對父女,整天女兒對他愛搭不理
  • 【我的叔叔作文】我敬佩的保安叔叔
    我家住在萬科,萬科的物業管理、社區風貌、小區治安是有口皆碑的,這些都離不開我們小區保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下面我來誇誇我們小區一面普普通通的保安叔叔。  記得那是2008年的冬天,又一次,我和爸爸一起開車回家,為了能讓我趕快回家做作業,爸爸停好車後,立即拔下鑰匙,急急地往家趕……,已經是深夜了,小區裡靜悄悄的,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早已進入了夢鄉,只有散落在小區裡點點閃爍的路燈還在盡職地工作。
  • 6歲女兒問:媽媽你趴爸爸身上幹什麼?媽媽的回答,父母都該學學
    #性教育#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6歲女兒問:媽媽你趴爸爸身上幹什麼?媽媽的回答,父母都該學學 一個和諧令人羨慕的家庭,有恩愛的夫妻,有可愛的孩子。一日三餐四季,日日生活在一起,在平淡的瑣碎間享受彼此的愛意。
  • 好爸爸的故事:漂亮叔叔為什麼要挑撥,好爸爸和笑匠的關係?
    如前面所說,小可曾經確實是好爸爸的學生,她平常也偽裝得足夠清純無害,但能勾引得了好爸爸的女人,可不是什麼沒有心機的主兒,漂亮叔叔調查到,小可在跟好爸爸之前,曾經做過京城紅粉會所的陪酒女郎,偶爾也會下海陪陪客人,最重要的是,小可和兄弟團的一位成員醜男松鼠曾經有過那麼一段運動關係,後來,摳門的醜男松鼠不願意給小可圈養費,小可才會與醜男松鼠分道揚鑣。
  • 怎麼療愈不被父母認可的童年創傷?
    「我總感覺爸爸對我叔叔家的孩子比對我好,他經常跑去叔叔家聊天,對堂姐堂弟也很溫和和關心,會給他們買好吃的好玩的,對我總是一臉嫌棄和冷漠的樣子,也很少買東西送給我,他和他們的關係比和我的關係親密。」學會建立起自己的評價體系如果你是那個總被父母貶低、否定、打擊的孩子,你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更快樂?講講我自己的故事。前兩年的春節,我和我媽都去了四川老家,她看到了一年多沒有見的我女兒小巴掌。之後,我們各回各家,一天視頻聊天。
  • 85後爸爸為女兒做100多件玩具,這3種爸爸,是女兒幸福的底氣
    孩子的童年是非常有限的,但很多父母因為生活壓力,能夠真正意義上去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並不多。但卻有一位85後的爸爸可以說是實力"寵娃",他是來自河南鄭州的一名手工達人名叫張帥,而他做的手工作品都是給女兒的玩具。之所以想著給女兒做玩具,是因為張帥在2018年的時候看了國外的一則視頻,視頻中的外國爸爸用紙箱為他的孩子製作了玩具,而且深受孩子喜歡。
  • 養女兒,這2件事媽媽別管,必須爸爸來做
    不是說奶奶不好,但是隔代教育總是差點味道,加上隔代其實也容易溺愛,所以她後面做啥都是隨心所欲,包括嫁人,嫁人的時候是遠嫁,父親反對了,說不靠譜希望在家裡,不然晚點也行,回家吧,這個男孩靠不住。結果她沒聽,現在就很後悔了,可是日子是自己選的,沒辦法只能咬牙堅持了。
  • 杭州爸爸掀女兒被子拍「床照」,女兒拿起剪刀反抗!網友:忍不了了!
    女兒感到很委屈,都成年人了,父親直接把床上視頻發群裡,這無疑讓自己丟了面子。到了晚上,女兒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生悶氣。父親又不敲門就進來掀被子,女兒馬上拿起剪刀對峙。這讓母親嚇得立馬報了警。
  • 「凍齡爸爸」走紅,與女兒像情侶,女兒霸氣回應:這是我親爹
    其實凍齡的不僅僅是我們所看到的明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凍齡的男神,就比方說最近一段時間有一位網友曬出的自己和爸爸的合影。「凍齡爸爸」走紅,與女兒像情侶,女兒霸氣回應:這是我親爹因為網友曬出了自己和父親的合影,但是評論區裡卻直接炸鍋,表示這兩個人看著怎麼都不像,分明就是男朋友根本就不是爸爸,甚至還在懷疑這位網友是放錯了照片!
  • 《小爸爸》:「合格」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教育子女的首要條件要考慮到自己是不是個合格的父母,能不能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真正成為他們的領路人和陪伴者,只有做合格的父母,才能有合適的方式方法讓孩子能夠理解父母,並且樹立強大的信心毅力,和父母成為最好的「朋友」。
  •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徐崢女兒也進娛樂圈!出道搭王俊凱演獻禮片,外貌被指越來越像爸
    就有網友發現在徐崢執導的《最後一課》預告片裡,居然出現了徐崢和陶虹的女兒徐小寶。徐崢女兒參演電影的片段曝光後,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質疑徐崢女兒是不是要進娛樂圈了,羨慕星二代無論是追星還是逐夢演藝圈都太容易了,有個導演爸爸就能參演大電影。
  • 別再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了
    前陣子同事說了件不怎麼光彩的事,她的女兒今年八歲,從小多是由丈夫照顧,丈夫能夠耐心地對女兒說一小時的話,經常對人得意地說:「女兒是我上輩子的情人」,但對同事的態度是:話都沒說完,電話就掛了。比如,睡覺時,不讓媽媽上床,只能自己抱著爸爸睡。
  • 徐崢女兒長得醜被同學罵哭,陶虹對女兒說的話,值得家長學習
    所有的父母來說,孩子都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所以自己傾盡所有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希望自己孩子的未來可以走得坦坦蕩蕩,不要因為自己的原因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拼的不再是自己,而是拼的父母。我們都知道陶虹和學生兩個人憑藉《春光燦爛豬八戒》結緣,從兩個人的顏值上來講,可以說是好白菜被豬拱了,之前在採訪陶虹的時候,就有人問,希望女兒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陶虹表示女兒無論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都非常的高興,似乎並沒有對自己的女兒抱有非常不切實際的希望和幻想。
  • 5歲女兒走路常「扭屁股」,爸爸覺得不對,脫去衣服後很生氣
    孩子都渴望家庭的溫暖,希望爸爸媽媽好好在一起,這樣一個家庭才是完整的,也是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才更有安全感。如果父母離婚,孩子無論是跟著父親還是母親,之後父母再婚,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孩子走路老扭屁股,知道原因後父親怒了小李有兩個孩子,兒子3歲,女兒5歲,前年因感情不和,和老婆離婚了。
  • 「你不醜也不漂亮,但你是獨一無二的」影后陶紅這樣教育女兒
    這時陶虹笑了笑對女兒說或:「你不醜也不漂亮。但你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人都無法複製」。這句話讓女兒突然開心起來,蹦蹦跳跳的走開了。網友誇陶虹是情商高的女人,的確如此。如果我們只是誇孩子漂亮,要麼不符合客觀事實盲目自信,要麼助長孩子虛榮攀比的心理。陶虹把這個問題帶離了討論外貌的層次,直接 討論起了女性的自我認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美醜不應該只有一套標準,自信遠比美麗更重要。
  • 為什麼家有女兒的爸爸都是女兒奴,心理學家這樣回答
    但是好像小李更疼女兒,沒事總會聽到他訴說女兒的趣事,兒子的卻很少聽到他提起。有的同事好奇還會問他,你怎麼很少聽到你說兒子啊!小李總會說,那小子可調皮了,別給我添亂就謝天謝地了,還是女兒好,體心。生孩子還是女兒好啊!經常聽到很多人說想生兒子,覺得女兒沒兒子好。兒子可以傳宗接代啊,女兒大了早晚的別人的。可是,既然兒子比女兒好,為什麼不是疼兒子多過女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