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位醫護通宵奮戰 三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

2021-01-16 浙江都市網

       深夜的手術室裡,呼吸機、心電監護等各種儀器閃爍著,三位器官衰竭患者正分別接受肺移植、心臟移植和肝移植手術。與此同時,近百位醫護人員分成三組,為這三臺高難度手術徹夜忙碌。

  上述一幕,發生在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的四川省人民醫院。「通過器官捐獻網絡分配,同一時間進行同一供體心、肺、肝多器官的捐獻與移植手術,難度極高。」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黃曉波13日告訴記者,最終三位患者重獲新生,近百位醫護人員創造了「生命奇蹟」。

  記者了解到,隨著中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器官移植當前已不鮮見,但同時進行三臺大器官移植手術,這對任何一家醫院都是巨大考驗。

  黃曉波告訴記者,11日下午,了解到一腦死亡受體可同時捐獻心臟、肝臟、肺臟後,醫院迅速搭建了一支由重症醫學中心、心外科、心衰中心、胸外科、肺移植病房、器官移植中心、手術麻醉中心組成的「超豪華」多學科移植團隊,以及一支由輸血科、臨床檢驗中心、藥學部、超聲中心組成的保障團隊。

  「在三位器官移植患者中,心臟移植患者的情況最複雜,手術難度也最高。」四川省人民醫院心外科主任黃克力告訴記者,該患者是一位56歲女性,心臟病史超30年,曾於12年前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移植手術前,其心臟大小為常人心臟的5至6倍,嚴重壓迫肺臟,「患者呼吸困難,進食困難,可以說生不如死。」

  黃克力說,供心是一個正常的心臟,與受心的大小嚴重不匹配,因此左心房、上腔、下腔都無法直接吻合,需要通過精心修剪,調整到一個相匹配的尺寸方能完成移植。「經過多學科團隊的全力協作,手術進行了八個小時,終於成功。」

  「手術成功後,術後治療和護理同樣重要。」黃曉波表示,術後患者病情變化大、波動大,病情相對不穩定、治療複雜,需要重症醫護人員的日夜守護。為此,徹夜奮戰中,近百位醫護人員分為肺移植小組、肝移植小組、心臟移植小組,分別對三位患者精準治療、精心守護。

  記者了解到,當晚近百位醫護人員的工作繁忙、瑣碎,又必須爭分奪秒:肺移植小組在術中為肺移植患者行ECMO支持,於凌晨1點護送患者回到ICU,隨後又進行監護、各項指標維護,並進行了床旁胸片、纖支鏡檢查;凌晨3點肝移植患者回到ICU,肝移植小組專人管理及維護,術後早期行肝臟超聲影像學評估功能;凌晨4點心臟移植患者回到ICU,心臟移植小組護送心臟移植患者持續IABP輔助治療,立即行床旁心臟超聲檢查,血流動力學管理、右心功能監測、器官支持等措施,並啟動「心臟移植MDT團隊每日會診程序」。

  爭分奪秒守護生命的還有護理團隊。該團隊分為A、B兩組,A組負責肺移植患者的護理,B組負責肝移植、心臟移植患者的護理。「重症醫護團隊為實現器官捐獻者的最後願望,為3名器官衰竭者重獲新生,幾乎馬不停蹄工作了50多個小時。」黃曉波說。

  記者13日在現場了解到,目前三名接受器官捐獻的移植患者病情均比較平穩,肝移植患者已經停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正在順利康復中;心臟移植患者、肺移植患者也分別在為停機拔管和脫離ECMO做準備。(完) (記者 王鵬)


相關焦點

  • 20歲小夥車禍去世,他把能捐的器官都捐了,7個人因此獲得新生
    一位20歲的小夥子因車禍離世,他的父母決定用器官捐獻的方式讓孩子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他捐獻了包括心、肝、肺、角膜等他所有能捐獻的器官,挽救了7個人。13日,無錫市人民醫院手術室,醫護人員、人體器官獲取組織等一起站在病床前,向一位離世的患者鞠躬默哀,簡單而又隆重的遺體告別儀式,表達對這名器官捐獻者的敬重之情。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3000多人重獲新生
    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生命傳遞,移路相隨」器官捐獻一千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感恩會邀請器官捐獻者家屬講述他們替逝者捐獻器官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對生與死的看法。據悉,這一千例器官捐獻使三千多位患者重獲新生,給三千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接受器官捐獻者向器官捐獻者親屬獻花。
  • [DDW2013]藥物聯合治療可減少急性胰腺炎患者器官衰竭
    [DDW2013]藥物聯合治療可減少急性胰腺炎患者器官衰竭
  • 腦死亡少年的逝去與新生:器官救了5位重度病患
    經過一年痛苦與漫長的等待,「餡餅」砸中了楊群,換腎的她告別了每周三次的透析,順利的話,十多天,就可以在丈夫的陪伴下回家。  同一天,43歲的B肝患者顧文雲等到了肝臟。10年前,他因腎衰竭進行了腎臟移植手術,挽救了生命,10年後,他病變的肝臟移植成功,再一次走出生命的險境。
  • 宿遷老人患「鸚鵡熱」 呼吸衰竭差點上了ECMO
    患者在康復中。突然發熱、咳嗽,迅速發展成重症肺炎,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了大半個月,其間一度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幸運的是,在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終於康復出院。年過八旬的李大爺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在鬼門關上轉了一圈,驚心動魄的背後,竟然與鳥類親密接觸有關。
  • 12位頂級專家聯手奮戰3小時,笑了……
    新冠疫情以來最難操作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武漢市肺科醫院收治了病情最重的一批患者。這些患者的肺部被病毒嚴重破壞,單價百萬元的ECMO,因為能夠替代患者的肺功能,而成為新冠肺炎患者最後的生命屏障,可以說是「最後的救命稻草」。胡明說,用了VV-ECMO的患者,約有5%可能用到它的升級模式,即VVA-ECMO。前者是為患者提供肺功能,後者是提供心、肺兩個器官的功能。
  • 一名法國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生殖器官長時間異常勃起症狀
    但與其他關注患者呼吸系統的報告不同的是,法國的醫療人員發現這名新冠肺炎患者出現了一個與男性生殖器官有關的併發症。如下圖所示,這個由《美國急診醫學雜誌》於6月27日刊登的法國病例的報告顯示,一名法國62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了生殖器官異常勃起的情況。
  • 76歲高齡患者重獲「心」生 5毫米切口更換心臟「閥門」,南通網...
    76歲高齡患者重獲「心」生 5毫米切口更換心臟「閥門」 2021-01-02 09:12:20 來源: 今年元旦,對76歲的陳老伯來說有些特別。一大早,市一院心血管內科醫護人員為住院的他送上了節日的祝福,並進行了檢查,指標一切正常。
  • 因為鄭州萬安,周口2歲腦癱兒重獲新生!
    1月5日,在鄭州萬安婦產醫院兒童康復病區,來自周口的黃女士夫妻倆聽到醫生的話,眼淚止不住地流了出來,在將近一年的奔波之後,被多家醫院診斷為腦癱(腦損傷)的兒子終於重獲新生。2018年10月,黃女士的兒子豆豆(化名)出生,這個可愛的寶寶頓時成了夫妻兩家人的天使。
  • 「南方都市報」捐獻者媽媽:將來的我,會是器官捐獻者紀念碑上的一...
    「沒有器官捐獻者,就沒有器官移植事業」,這是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經常說的一句話。2015年,我國全面廢止司法來源的器官,器官移植事業完全依靠公民自願捐獻,到了2019年底,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累計完成24112例。再到目前,有超過270萬人登記器官捐獻意願、完成捐獻器官9.4萬多個,9萬多患者重獲新生。
  • 揭秘器官捐獻協調員:曾遭圍堵 請家屬報警獲信任
    患者家屬不太清楚的是,就在他們籤署了器官捐獻同意書之後,已有3位等待已久的患者通過電腦排序獲得了移植的機會,他們連夜趕到醫院等待手術。而凌晨的手術室內,醫生們都已做好了術前的準備工作。只需五六個小時後,這3個病人就可以重新改寫生命結局。當捐獻失敗的消息傳來,他們只能無奈地離開醫院。  這些吳迪都知道。
  • 山西省已有3.4萬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30日舉行的人體器官捐獻政策與捐獻器官維護指南培訓暨山西省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髮展論壇透露,目前,我省已有3.4萬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其中今年前8個月,報名登記人數突破1.3萬人。
  • 原創歌曲《天使孩子》獻給所有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
    疫情防控,最牽動人心的就是奮戰在防控救治一線的白衣戰士,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救治患者,幫助患者戰勝自己。他們,正是人民的英雄。從你穿上白衣的那一天起,你就挑起肩上的重擔。是人們願將生命託付於你們,是你們將健康還回了人間。
  • 被恙蟲叮咬 榕三患者病危
    而在近兩周內,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連續收治三例恙蟲病感染的危重症病人。專家說,今年福州天氣熱、雨水多,給恙蟎生長提供了便利條件,今年恙蟲病患者較往年有所增多。醫生提醒,大家外出時避免在溪邊草地上坐臥休息或晾曬衣被,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如果在野外工作,可穿長袖、長褲等保護自己。 被恙蟲咬後 以為普通感冒 「真是沒有想到,被蟲子咬,差點沒命了。」
  • 通訊:3D列印鳥喙讓傷殘巨嘴鳥重獲新生
    通訊:3D列印鳥喙讓傷殘巨嘴鳥重獲新生 原標題:   新華社聖何塞8月12日專電 通訊:3D列印鳥喙讓傷殘巨嘴鳥重獲新生  新華社記者黨琦 王沛  雌性巨嘴鳥格雷西亞在中美洲國家哥斯大黎加家喻戶曉。
  • 從深淵步入光明:「禁毒扶貧讓我重獲新生!」
    從深淵步入光明:「禁毒扶貧讓我重獲新生!」遠離毒品 重獲新生 多部門的關懷救助讓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同時他也堅定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積極配合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站的管控,遠離毒品,戒斷毒癮。如今,劉某國已堅持戒毒整一年,通過扶貧工隊的貼心幫扶,他還養殖了8頭豬、3頭牛和2隻羊,加上兼職的臨時工,家庭逐步走出貧困,他也順利回歸社會。
  • 在三月初,放下執念,放開你的愛人重獲新生,從那時起
    初,放下執念,放開愛情,重獲新生,從此,三個星座中的兩個各奔東西。金牛座寶寶中的金牛座對愛情是非常固執和固執的,一旦他們相愛,他們就不會輕易離開。當他們不再堅持的時候,他們也會受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因為他們彼此選擇在一起,他們相信對方可以糾正他們,如果對方已經我行我素而沒有去顧忌他們的感情是非常悲傷的,他們會在無法忍受的時候選擇離開。
  • 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作為HIV感染者,手術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