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呀,大海
1980年,中央電視臺和福建電視臺聯合拍攝了上下集電視劇《何日彩雲歸》,李谷一配唱了兩首插曲《何日才相會》《大海呀,大海》。
李谷一:大海啊大海
03:10來自知音李谷一的藝術天地
海風啊,你輕輕地吻著我們的臉龐,海浪啊,你重重地拍打我們的心房。千般的情萬般的愛,都凝聚在你身旁。啊大海呀大海,你怎能夠忘記這美好時光?
海風啊,你悄悄地捎來親人的問候,海浪啊!你默默分擔著別離的憂傷,千般的思萬般的意,都溶匯進你的胸膛。啊大海呀大海,你何日才迎來那幸福的時光?啊大海呀,大海呀!
《大海呀,大海》(音配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海呀,大海》由中央樂團創組員王玉民寫詞、田豐獨立作曲。王玉民後來擔任過中央樂團的副團長和中華文學音樂協會秘書長,李谷一演唱的電視片《四川的杜鵑花》插曲也有他寫詞的身影,歌詞是傳統的寄物抒情法,親切自然。
田豐用西洋歌曲的詠嘆調寫法,古典八六節拍增強了旋律的婉轉性和動感,雖然是低音5到高音2的12度音階,但用的是F大調,每一個音符處理講究、複雜,對歌詞處理上增加了不少「啊、呣」襯詞,增加了歌曲細膩度。旋律第一部分,音符「233,566」在每個樂句裡重疊進行緩緩下行、上行,又與下一個樂句形成不斷的反覆推進,每個樂句後面用了一個小拖腔,營造出海風吹動著海浪緩緩拍打著海岸的意境;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間用八度的拔高聯結,形成一浪高過一浪的效果;再經過一個樂句平行的「123」疊進下行、上行陳述性寫法,進入到歌曲第二部分,又是直接從第一樂段結束時的低音「6」提高八度,既是海風掀起了巨浪,也是主人公心中最痛的問詢。
另外,田豐在譜曲創作時,運用了戲曲創作中的一些手法,擴大了歌詞中的疊詞運用,把「都凝聚在你身旁」和「你怎能忘記這美好時光」寫成「都、都凝聚在你身旁,你怎能忘記這、這美好時光」,兩個「都」、兩個「這」之間用休止符進行隔離,既呼應了前面「輕輕、重重」,又增強了歌曲的問情力度。第二段歌詞「都溶匯進你的胸膛」和「你何日才迎來那幸福的時光」兩句,也做此處理。
歌曲最後以「大海呀,大海呀」結束,這一句也是用了戲曲創作的寫法,總共是六節高音旋律,樂譜在第二個「大」字的音符上標出了延長音和漸強符號,又在第二個海字的音符上標出了漸弱的符號,第一個呀的音符「607」和第二個「海」的音符「7065」,演唱過程的突然由弱轉強中加上穿插其中的兩個休止符運用,帶「65」上標註的斷奏符,特別突出了人聲的詠嘆效果,最後的「呀」用音符「6」完成七拍的連接音結束。
《大海呀,大海》演唱難度很大,需要把一首民族歌曲唱出西洋歌劇的詠嘆感覺,李谷一的演唱情緒飽滿,處理細膩,巧妙的處理每一個音符的細微變化,在婉轉的旋律中,不疾不徐、由弱漸強,情緒在甜蜜回憶與深沉惆悵中交錯,增加了歌曲的明暗對比,幾處斷聲音符,仿佛主人公內心流露的一聲聲輕嘆,進入第二段高潮處的「大海啊大海……」和歌曲結尾「大海呀,大海呀」的處理,運用了戲曲高腔的喊唱方式,製造出歌劇激情的詠嘆效果。整首歌曲的演唱,低回處婉轉深情,高潮處澎湃激蕩,在大苦大悲中傳遞出真摯的念情,戲劇衝突效果突出。特別是歌曲最後的「大海呀,大海呀」結尾,激情的問詢演唱,一氣呵成,如文學創作中問號與驚嘆號的疊加運用效果,向大海發出了深情的呼喚,表達出一定要團圓的渴望和決心。
《大海呀,大海》被收錄在中唱上海公司出版的李谷一電影歌曲《祖國春常在》專輯裡,用的是電影原聲,以後未見李谷一再演唱過。
《大海呀,大海》在後期發表時,很多刊物、網站上用了《大海啊大海》為名,估計都是根據演唱記錄,有的還標註的是宋瓏、田豐合作,這些應該都是錯誤。1980年12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建國後第一本為歌唱家出版的《李谷一演唱歌曲選》中,選登了此歌,但歌詞第二段有不相一致情況,估計是錄音時,為了增強歌曲的政治性,王玉民做了臨時改動,修改部分擴大了歌曲的內涵,也更具藝術性,《李谷一演唱歌曲選》如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作比較。
海風啊,你輕輕地吻著我們的臉龐,海浪啊,你重重地拍打我們的心房。千般的情萬般的愛,都凝聚在你身旁。啊大海呀大海,你怎能夠忘記這美好的時光?
海風啊,你默默地吻著我們的臉龐,海浪啊,你重重地拍打我們的心房。千般的思萬般的想,都溶匯進你身旁。啊大海呀大海,你何日才迎來那幸福的時光?啊大海呀,大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