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廣東中山市三角鎮中心小學三(2)班,家長群裡的兩段聊天記錄在微信上瘋傳。
一名學生家長在班級群裡用語音大罵英語老師。原因則是因為該家長,對英語老師布置作業的行為不滿。中山警方通報稱目前該家長因涉嫌公然辱罵他人 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10日 。
不是每個家長都有這樣的文化做那個英語!
做個屁的老師!
你們老師這樣子的話,我全部投訴你們!
動不動就讓家長做作業,你幫我交學費!
<期間不時夾雜髒話>
不懂英文,無法監督孩子寫作業?
涉事家長姓楊,因老師布置了線上英文作業,但自己根本不懂英文,無法監督女兒做英文作業。於是在微信群裡發了連續的語音,表達了對英語老師的不滿,並伴有辱罵性話語。
校方表示,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和讀的能力。另外,英語老師也專門創立了一個「答疑群」,有家長對線上作業不會操作的,可以直接在答疑群和老師溝通。
甚至面對其他家長的勸說時這位家長還稱:「你們都有話不敢說,我有話就直說!」
家輔作業:愛我,你怕了嗎?
隨著涉事家長被拘留,老師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再一次把「家輔作業」問題推到風口浪尖。
罵人有錯,但家輔作業的確讓人頭疼!
時代在進步,家長也迫切地需要學習!
家長沒空 or 家長不會
【家輔作業】引發家長爆炸,大概是以上兩點原因↗
不得不承認,現代社會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對孩子作業的要求不會因為家長不會、有家長不空,就會不斷地往下調整。
那麼,在有限的時間內,基礎不好的我怎麼給到孩子更好的英語輔導?這成為了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
◆我的英語不好,該怎麼教孩子學英語?
◆我發音不準,啟蒙階段會不會把孩子帶偏?
◆口語很差,沒辦法跟孩子對話,該怎麼教?
家長英語不好,真的就教不了孩子嗎?
NO!
在我們傳統概念裡,英語啟蒙是「英語專業」家庭的特權,人們總是認為如果父母沒有紮實的專業背景、沒有一口流利的英語,是沒法開口教孩子英語的。
其實,英語啟蒙不是讓家長教孩子英語,而是讓父母陪伴孩子學英語,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引起「聽」的興趣
創造英語浸入式環境
尋找純正英語音頻,儘可能多地給孩子輸入,就像我們教孩子母語的一樣,給孩子聽一首英文兒歌,看一部原版英文動畫片等,幫助孩子磨耳朵,創建英文環境。
「輸入」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
英語啟蒙其實和母語學習一樣,先聽後說。如果孩子年齡稍大,可能會因為聽不懂而不願意聽,甚至產生畏難、牴觸的情緒。
▲ 圖源美國科學家帕特裡夏·K·庫爾的研究
互動遊戲幫助孩子加深印象
隨著孩子語言感知能力的增強,家長可以找幾個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出現的人物名稱,和孩子進行簡單的交流,讓孩子加深印象。
或者是通過一些類似競猜的互動遊戲,讓孩子搜尋這裡面出現了幾個人物,想一下主人公第一個見到的小動物是誰,這些都是 讓孩子比較有意識地去捕捉聽覺的敏感度的過程。
2、帶動「說」的興趣
繪本閱讀有利於高效「輸入」
很多媽媽說,我自己的英語也不好,我也不認識,要怎麼引導孩子讀呢?
英文繪本閱讀是簡單又高效的「輸入」方法。低齡兒童要儘量選擇簡單易懂,畫面簡潔,色彩鮮亮的繪本去吸引孩子眼球。
比如《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其實裡面的英文都很簡單,但卻是非常正宗的英文表達法。在閱讀完後,可以帶著孩子用彩色紙來做毛毛蟲,不僅能加深對繪本的印象,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發音不準?英語學習工具拯救你
多媒體普及的年代,家長完全可以藉助優質的學習工具,點讀筆、有聲繪本都是不錯的選擇。現在有很多教材和配套的點讀筆,小河馬、毛毛蟲、小達人、優彼等等,都能讓孩子聽標準的原聲,還能讓孩子跟著讀出標準的英文。
動畫配音,在遊戲中逐漸糾正發音
除了繪本的閱讀,動畫配音也能很好地激勵孩子說。找孩子經常聽並且很熟悉的原版動畫片,跟孩子一起模仿動畫片中的英文對白。
這種配音遊戲的好處是,軟體有自動的發音評分系統,不標準的發音,系統會自動標示出來並糾正。孩子可以在一遍遍的遊戲中,慢慢地去模仿動畫片中標準的發音和表達方式。
3、鼓勵「寫」的興趣
趣味方式,克服讀寫恐懼感
相信大家都有過「無窮盡的」抄寫單詞的經歷,一番「努力」下來也沒記住幾個單詞,枯燥的抄寫也不是孩子喜歡的學習方式。
不如嘗試一些有趣的方式鼓勵讓孩子拿起筆來,不管他年紀多小,畫畫也是一種寫,也是一種表達,所以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用畫畫的方式,想到什麼寫什麼,哪怕就寫abcd,只要他感受到了文字是和圖片相對應的就OK。
年齡大一點的小朋友可以做簡單的思維導圖、reading report (閱讀報告)等。
好的氛圍,增加學習欲望
同時好的氛圍和環境可以增加孩子們學習的欲望,家長可以把小朋友們畫的作品掛在家裡,或者寫過的字貼在相應的物品上,創造一種浸入式的環境,讓孩子們有成就感並且樂意動手去寫去畫。
即使孩子寫錯了也沒有關係,目的就是千萬不能讓孩子形成一種提到寫就是要背單詞、默單詞的恐懼心理。
杭州瑞思英語: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想讓孩子學好英語,父母首先得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培養和孩子之間的共同話題,加深彼此間的情感聯繫。(比如和寶貝一起完成課後小作業)。可以讓他們獲得認同感,增加學習的積極性。
擺正心態要全身心的去「陪」孩子,而不是去「教」孩子,所以大可不必有「我英語不好,肯定也教不好孩子」的顧慮。找準自家孩子的興趣點,根據孩子們的愛好做出有針對性的培養,循序漸進,就能get一個雙語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