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12月13日,由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委會、中國臨床腫瘤協會前列腺癌專家委員會、上海市抗癌協會、上海市泌尿腫瘤研究所、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北京健康促進會、復旦大學前列腺腫瘤研究所主辦、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承辦的「第十屆泌尿腫瘤國際論壇暨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委會2020年會、中國臨床腫瘤協會前列腺癌專家委員會2020年會」在杭州萬豪酒店會議中心順利召開。大會首次將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委會各個學組的學術會議整合到大會中,讓大家享受到了一站式密集的學術「轟炸」。在這個全球新冠疫情大背景下,與會專家的熱情絲毫沒有受到限制,線下會場依舊座無虛席,海內外專家線上線下即時參會,與會人數再創新高。
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委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前列腺癌專委會主任委員、上海泌尿腫瘤研究所所長葉定偉教授開幕式致辭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張旭教授開幕式致辭
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會長周利群教授開幕式致辭
國際國內泌尿腫瘤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和團隊在線上線下雲聚素有「人間天堂、絲綢之府」之城的古城杭州,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英國Royal Hallamshire醫院,美國Cedars-Sinai醫學中心、Moffitt腫瘤中心、約翰霍普金斯Sidney Kimmel Comprehensive 癌症中心、Mayo Clinic醫學中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Ronald Reagan醫學中心,加拿大Princess Margaret腫瘤中心,澳大利亞Peter MacCallum腫瘤中心,韓國Asan醫學中心、韓國天主教大學St Mary’s醫院,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維也納總醫院等國際知名腫瘤中心專家學者和團隊與會,並獲得了歐洲泌尿外科協會(EAU)秘書處的大力支持,同時首次受邀參會的國際專家也將作為第三批國際專家入駐「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為該平臺注入強勁驅動力。
大會繼續秉持時效化、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以「國際水準」結合「中國特色」,通過線上線下的主題演講、學術報告、手術決策、共識解讀、轉化醫學,新時代多學科協作模式等板塊,多角度、全方位展現2020年國內外泌尿男生殖器腫瘤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診療理念和先進技術。
在泌尿腫瘤大師論壇、前列腺癌中西一線牽、前列腺癌精準專場、泌尿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的革新、泌尿腫瘤手術的實景決策等板塊中,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見仁見智,結合各自的科研進展和臨床經驗傳道授業,盡顯大師本色。作為每年大會的「保留曲目」和年度「收官大戲」,2020國際泌尿系統腫瘤年度回顧如約而至。海內外專家分別從包括NCCN、AUA、EAU、ASCO、CSCO等在內的國內外學術會議出發,總結概括了泌尿系統腫瘤全年的進展以及未來的展望。作為年度泌尿男生殖系腫瘤領域的總結性盛會,大會頒發了2020年度中國泌尿腫瘤特別貢獻獎、傑出青年獎、護理天使獎,CSCO前列腺癌診療指南金牌講師、示範單位;戰「疫」抗癌先進個人,「中國泌尿腫瘤MDT100佳」,中國泌尿腫瘤MDT卓越中心、卓越導師、卓越醫師、卓學醫師等獎項,表彰在2020年度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各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以此為全年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2020 MDT卓越中心授牌
CSCO前列腺癌診療指南示範單位授牌
2020 護理天使獎頒獎
2020 中國泌尿腫瘤傑出青年獎
2020 中國泌尿腫瘤特別貢獻獎
在開場主旨報告——亞太前列腺癌的回顧與展望中,大會主席葉定偉教授指出: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前列腺癌研究都已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而亞洲地區的前列腺癌研究在近年來屢屢佔據「高光時刻」。葉教授團隊長期深耕前列腺癌領域,立足中國,放眼亞洲。近期,接到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Reviews Urology雜誌約稿,並發表題為「亞洲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學與基因組學」的文章,引起國內外高度重視。文章指出,在亞洲不同地區存在流行病學特徵顯著差異,且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類發展指數相關,日本和以色列的前列腺癌死亡率下降,但泰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前列腺癌死亡率上升。日本的前列腺癌篩查逐漸降低了轉移可能性和死亡風險。基因組學方面,東亞人群前列腺癌中ETS融合率、PTEN缺失率均低於西方人群,而CHD1突變和FOXA1突變富集率高。儘管單核苷酸多態性對前列腺癌風險的貢獻隨種族而顯著變化,但中國人和高加索人之間DNA損傷修復基因的種系突變率相當。睪丸激素代謝的藥物基因組學特徵可能導致東亞男性和高加索男性之間對於去勢治療反應差異。總而言之,亞洲流行病學和基因組學的多樣性定義了亞洲前列腺癌的獨特疾病特徵,考慮到全球性的地區和人種異質性,葉教授建議進行更深入的前列腺癌轉化研究以制定針對不同種族的精準治療策略。
葉定偉教授 《亞太前列腺癌的回顧與展望》大會主旨報告
接下來的大會主旨報告,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周利群教授帶來了《當今世界UTUC研究進展——中國與世界》,從上尿路上皮癌的起病機制、患者特徵、預後模型、根治性手術等角度,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上尿路上皮癌國內外的研究進展包括無創診斷、輔助治療、基因新靶點的探索、UTUC存在的人種差異,周利群教授指出我國國內UTUC的研究不斷進步,但與世界仍有差距。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張旭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膀胱前列腺肌(VPM)重建技術對RARP術後即刻尿控的影響和效果分析》主旨報告,張旭教授指出機器人手術操作穩定、術野清晰,術中可精準識別VPM並保留該解剖結構,VPM重建技術有助於前列腺癌患者術後即刻和早期尿控恢復,其影響術後尿控具體機制需要進一步探索。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委會候任主任委員李長嶺教授從最新的一線和後線方案的研究數據更新,為大家詳細介紹了2020晚期腎透明細胞癌與非透明細胞癌治療免疫和靶向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周利群教授 《當今UTUC研究進展—中國與世界!》大會主旨報告
張旭教授 《膀胱前列腺肌重建技術對機器人前列腺癌根治術後即刻尿控的影響和效果分析》大會主旨報告
李長嶺教授《晚期腎癌治療進展》大會主旨報告
首部基於中國人群的前列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指南《CSCO前列腺癌診療指南》正式發布。指南編寫組組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前列腺癌專委會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教授表示,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特徵與歐美國家不同且呈現出區域不平衡態勢,本版前列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指南,首次以中國人群研究數據為基礎 「量身定製」治療方案,這意味著更符合國人特徵的前列腺癌多學科規範化綜合治療將「有章可依」。國內前列腺癌區域診治水平極不平衡,目前通行的前列腺癌治療指南,絕大多數的引用數據源於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相關指南共識基於國人數據的研究引用情況也相當缺乏,更不用說推出「國際水準」和「中國特色」的治療指南。為此,由葉定偉教授牽頭、匯聚全國數十家頂級泌尿腫瘤診治中心的80餘位專家,編寫了首部基於中國人群數據的前列腺癌診療指南,在結合國際前沿前列腺癌診治指南共識的基礎上,廣泛引用基於中國人群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涉及學科覆蓋了泌尿外科、放射診斷科、病理科、放射治療科、核醫學科等,為國人提供了精準規範的前列腺癌多學科治療 「樣板」方案。
櫛風沐雨十載,在主任委員葉定偉教授的帶領下,亞太前列腺協會、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委會、中國臨床腫瘤協會前列腺癌專家委員會、上海市泌尿腫瘤研究所將整合泌尿男生殖系腫瘤領域優勢資源和力量,踐行跨平臺「創新合作,發展共贏」思想,認清國內區域不平衡的現狀,立足新時代MDT診療模式和網際網路大數據平臺,繼續探索更適合和方便於國內泌尿腫瘤患者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模式,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健康中國」戰略添磚加瓦。「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還處於黃口之年的泌尿腫瘤國際論壇,將進一步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紐帶,這在推動多邊合作的當下意義尤顯特別。
中國前列腺癌健康管理睪酮管理項目 項目組長葉定偉教授致辭
中國前列腺癌健康管理睪酮管理項目啟動儀式
中國前列腺癌健康管理睪酮管理項目首批30家核心單位
姚欣教授《新型內分泌時代mHSPC初始治療優選》 專題報告
周芳堅教授 《重建和康復在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中的價值和挑戰》 專題報告
刑金春教授《多種保留尿控功能的手術技巧集錦及經驗》專題報告
李寧忱教授 《前列腺癌慢病化管理及快速達到療效如何有機結合》專題報告
朱剛教授 《機器人輔助在腎癌手術治療中的應用與挑戰》專題報告
史本康教授 《腎部分手術的縫合及重建技巧講演》專題報告
齊雋教授《晚期腎細胞癌治療新格局下中國患者一線方案的優化選擇》專題報告
2020 最佳手術視頻頒獎
2020 SGOS、CACA-GU、CSCO-PC榮譽牆
大會線下參會400餘人,線上觀看人數超過35000人次創歷史新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