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是一個備受考驗的年份,艱難中我們看到了更多生動面孔,就如奮力開創的城市自信面孔,還有不斷尋求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堅毅面孔,以及相信美好生活的個人期待面孔。
2020年,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歷史交匯點,「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程。在這樣關鍵的時間節點,以實幹著稱的 定地邁向新徵程。
為拼搏鼓勁,向奮鬥致敬,鳳凰網山東推出大型年度策劃——「考驗如火 淬鍊真金 鳳觀齊魯2020」,關注這一年不同群體在疫情面前艱苦卓絕的努力,聚焦山東不同層面在高質量發展大潮中的矚目成績,展現16地市和主流企業在全國新一輪發展大潮中的勇於趕超。
榮膺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20日上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泰安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參加大會,並代表560萬泰安人民捧回了沉甸甸的全國文明城市獎牌。
全國文明城市是城市的一塊「金字招牌」,也是560萬泰安人的美好夙願。
榮膺全國文明城市,泰安付出了哪些艱辛努力?贏得這一殊榮後,這座致力於突破發展的城市又將迎來怎樣的新未來?
所有這些,都值得外界進一步的期待。
城市「蝶變」點亮美好生活
全國文明城市,多少城市夢寐以求的殊榮,泰安自然也不例外。
早在2015年泰安就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度位列全國地級提名城市第12名,2019年度位列第10名。
排名不斷上升,成績的背後是泰安持續的艱辛努力。
近年來,泰安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加快民生高質量發展、實現城市高品位提升的重要舉措。
從泰安的種種布局不難看出泰安對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視——產業興市步伐鏗鏘有力,文旅融合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樣板頻出……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繞不開的一環是環境整治,以泰山景區為例,近年來泰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保證泰山環境的持續健康發展,2020年泰安、濟南兩地更是攜手共同保護泰山山脈。泰安市長張濤指出,打造「大美泰山」生態文化共同體要在生態保護上「共算一本帳」,以推動濟泰生態環境協同共治、源頭防治為重點,強化生態網絡共建和環境聯防聯治,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同步提升。
泰安還著力強化徂徠山、大汶河、東平湖等重要生態及功能重點區域規劃管理。泰山區域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泰城新拆除各類違規戶外廣告40餘萬平方米,栽植各類喬木9萬餘株,建成垃圾分類示範片區78個……
這遠非全部,針對環境容量和能耗空間已達「天花板」,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面臨更大考驗的問題,泰安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加快淘汰落後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著力抓好「四新經濟」。
科學的保護和治理,帶來的是泰安大氣質量的不斷改善。截止到2020年11月底,空氣品質優良率為66%,同比增加14.2個百分點,增加幅度列全省第5位。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身處泰山「挑山工」精神發源地的泰安,秉持攀登精神,不斷突破。
2020年以來,泰安市委領導已召開5次現場辦公會議,針對城市管理、交警、市場監管等問題現場剖析、現場解決。
文明城市的創建,不僅包含城市,鄉村也是關鍵。泰安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農村集中式生活垃圾處理覆蓋率達到100%,鄉村振興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泰安1294個行政村實現「三通」,新改建「四好農村路」1054.4公裡,新建美麗鄉村155個,鄉村美麗宜居的同時,人民生活幸福感獲得極大地提升。
而從教育到就業,從住房到醫療,從公共服務到民生配套,泰安文明城市創建切中群眾所思所盼,也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進而自覺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中來。這背後凝結著泰安人民勤勞的汗水,泰安組建了志願服務隊1.13萬支,培育「泰安小美」志願者77.86萬人,累計130多萬人次參與創建志願服務,正是泰安人民的不懈努力讓泰安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馳而不息,久久為功。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順勢而為也是借勢發展,泰安,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的新期待
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只是泰安突破發展的一個側面。外界看到,泰安不斷致力於整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尋求新時代城市發展新的動力源。
「抓發展必須抓產業,泰安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看產業強不強、有沒有後勁」,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的話語鏗鏘有力。
作為泰安的支柱產業——旅遊,泰安以多業態發展促文旅融合、夜間經濟促文旅融合、「非遺工坊」促文旅融合。
2020年5月28日,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泰安老街在泰安西部新城正式開街,成為泰安文化旅遊發展的亮麗地標和市民遊客的網紅打卡地,也點亮了泰安的「夜經濟」。
泰安市長張濤表示,近年來,泰安充分利用便捷的區位交通、豐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等優勢,大力實施全域旅遊,不斷完善旅遊要素和功能,提升旅遊產品品質,豐富文化旅遊產業鏈條,打造出了一個「宜居宜遊、生態自然文化豐富多彩」的旅遊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旅遊+體育」「旅遊+康養」「旅遊+購物」「旅遊+節慶」一系列特色旅遊項目在泰安腳下落地生根,「旅遊+」發展思路不斷重塑著泰安文旅融合的發展藍圖,訴說著「詩和遠方」的泰安故事。
不只是文旅產業,「產業興市」戰略初見成效。「雙50強」企業帶動明顯,50家工業領軍企業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360億元,增長5%左右;新增過百億企業2家;石橫特鋼蟬聯中國企業500強;生力源玻璃、潤德生物榮膺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
「產業興市」戰略助推泰安高質量發展,泰安「雙招雙引」因此目標精準。
泰安強化招商引資,策劃舉辦了泰安(深圳)投資合作洽談會、泰安(北京)項目對接會、中國泰山第五屆國際高洽會等活動,引進一批內資「十強」產業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
2020年8月26日到31日,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帶隊南下精準招商,做起泰安的「推銷員」。六天時間裡輾轉三省四地考察企業,拜會商會、企業家、大學智庫,洽談合作,籤訂合作協議,推動泰安招商引資再上新臺階。
僅泰山國際登山節就集中簽約5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248.4億元。引進了商湯科技、香港正威集團、中國華錄集團、廣東客天下等一批境內外知名大企業。
此外,泰安還乘著「省會經濟圈」的東風加速發展。
隨著「最美高速」濟泰高速通車,泰安打破限制,現在與省會濟南只有半小時通勤距離。這只是「濟泰同城一體化」的其中一步。
因地制宜的泰安在2020年1月公示了《泰安市城鄉一體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明確提出「濟泰共建大省會,打造省會城市群先行發展區」,瞄準產業、交通、文旅,推出加快濟泰同城化。
600年前的明代,泰安隸屬濟南府管轄,誰能想到600年後,兩地又因頂格戰略,看到了「再續前緣」的曙光。
種種推進發展的舉措,帶來了泰安經濟增長的優秀「答卷」,2019年泰安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計算,比2018年增長6.3%,增速在全省位居第4。
GDP的穩定增長、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泰安加速發展的有力證明,這背後也是泰安尋求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攻堅。
結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文明城市創建雖然已經成功,但泰安卻不會就此止步。榮膺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也不是終點,而是泰安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起點。藉助「省會經濟圈」建設的東風,濟泰一體化進程加快,泰安未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