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明新風潤民心
——玉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升國旗儀式
「講文明話、行文明路、辦文明事、做文明人」活動啟動儀式
玉門鎮東渠村美麗鄉村示範點
初秋時節,沿著鐵人大道而行,目之所及,一處處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益廣告很是醒目。「有了這些公益廣告,自己稍有一點不文明行為就會臉紅。」常有玉門人這樣說。
如今,在玉門市,從鄉村到城市,從線上到線下,玉門人的價值取向與文明素養正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綻放異彩。
2016年,玉門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確定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奮鬥目標。目標一確定,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真抓實幹。玉門市委、市政府緊盯上級工作要求,相繼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門工作機構,明確專職工作人員,確保了創城工作正常運行。同時,根據工作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充實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志願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和誠信建設領導小組等相關工作機構力量,明確成員單位職責職能,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了組織保障。研究制定了《玉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18—2020年工作規劃》,分年度、分階段對創城工作進行了總體規劃和部署;制定印發了《玉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制度》,為落實創城工作任務提供了制度保障。
玉門市根據每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縣級)變動情況,及時調整工作任務分工,形成年度工作方案,適時印發《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資料上報清單》《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實地考察清單》等,作出階段性部署。建立了創建資料分批次上報審核、實地專項督查和常態化測評的工作機制,強化了創城工作任務的有效落實。
營造便民利民環境
打通斷頭路、修建停車場、改造排汙管道、修復損毀設施……玉門市將文明創建與民生工程推進緊密結合,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玉門市把棚改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隨著棚改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棚戶區居民實現了「以小換大、以舊換新、以危換安」的新居夢。棚改,改的是住房,變的不光是棚戶區居民的生活,還有這座城市的面貌和品位,更是騰出了發展新空間。
家住玉門市新市區鐵人路社區農民新村的查秀珍和楊玉城夫妻,原來都是玉門鎮中渠村的村民。2017年,查秀珍在兒女的幫助下,從沒有暖氣、沒有廁所的棚戶區小平房搬進了乾淨敞亮、設施齊全的新樓房,生活變得安逸方便。查秀珍告訴筆者,以前住在舊房子裡,做什麼都不方便,兒女們也總是跟著操心,如今,居住條件好了,心情也好多了。
針對市區老舊散居樓院房屋外牆陳舊、供暖管線老化等問題,玉門市充分整合利用歷年棚改結餘資金,對市區老舊散居樓院房屋的外牆保溫、上下水、供暖管線等設施進行維修改造,切實解決了群眾水不暢、暖氣不熱的問題。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玉門市在持續抓好棚戶區改造的同時,加快安置房所在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道路交通、汙水管網、小區硬化亮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數十輛身著黃色「外衣」的嶄新校車停靠路旁,車頭大大的「校車」字樣格外醒目。這些校車解決了農村寄宿學生往返乘車的問題。
在安全設置上,所有校車都有統一的標準,均配備了GPS定位和全程監控系統;都有醒目的顏色和標識,安裝了專用停車信號臂、安全報警器、專用學生座椅、安全帶等安全保障設施,舒適性和安全性達到國內最高標準,為接送學生安全上下學提供了有力保障。
玉門市採用「政府投入、部門監管、公司化運營」的模式,由政府投資購買新校車、公開招聘駕駛員,由具有專業資質的校車公司進行統一的運營管理。根據道路、學生分布等情況,這批新校車共設有5條接送線路、19個站點,分別接送在新市區就讀的花海、獨山子、小金灣、赤金、清泉、昌馬、柳湖等鄉鎮學生,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坐上校車。
校車投入使用後,給廣大在城市讀書的農村寄宿學生提供了安全、放心、舒適的乘車環境,徹底解決了他們乘車難、乘車貴、乘車遠的問題。2018年,玉門市在原有15輛校車的基礎上籌措資金410萬元購置10輛校車,為在城區寄宿就讀的2158名農村偏遠鄉鎮學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校車。
「小廁所,大民生」。廁所問題不僅關係城市環境改善,也關係居民素質提升、城市文明進步。近年來,玉門市把「廁所革命」作為一項關係城市文明、惠及民生的工作常抓不懈。如今,在城區步行不超過15分鐘就能解決「方便」問題,而且這些公廁設施齊全,乾淨衛生。
2019年,玉門市計劃投資539萬元新建公廁34座、改建2座。統一製作安裝公廁標識標牌,招聘16名公廁管理員對城區公廁全天候保潔。至目前,城區公廁共計51座,均達到二級以上標準。這批公廁都建在市區比較繁華的地帶和十字路口,如高速口、步行街北口、清泉路東口、玉泉湖橋頭、經一路口、玉澤湖公園、老城郵政十字等處,設施齊全,使用方便,便於市民如廁。
打造綠色文明城
走進玉門市新市區,映入眼帘的是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規劃整齊的綠化帶、寬敞美麗的休閒廣場、乾淨整潔的居民小區。
玉門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倡導環保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綠色發展。
今年以來,玉門市完成城區主次幹道綠化種植及鮮花移栽擺放工作任務,新引進銀杏、法桐、北美海棠等苗木花卉10餘種,提高了綠化檔次。積極推進玉澤湖公園4A級生態景區提升建設,目前,完成林帶、荷花種植等生態景觀建設,景區東大門、十三將士歸玉門主題雕塑建設正在快速推進。同時,大力開展環衛保潔提檔升級行動,狠抓網格化環衛保潔機制落實,持續提高城區機械化清掃率,堅持每天定時進行6次道路灑水抑塵及噴霧作業。
全面推行城市網格長管理制度,將城區環衛、綠化、市政設施監管全部納入網格長工作職責範圍,確保市政設施運行中的問題在第一時間發現並交辦處理。強化城市道路病害常態化排查整治,優化出行環境;加強淨化水廠、汙水處理廠動態監管,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公示,確保城市供水安全、排水通暢。
2018年,玉門市入選「2018美麗中國?生態城市與美麗鄉村」名單。
從「滿城轉」到「一處跑」
過去到政府部門辦一件事,需要來回跑、多頭跑、重複跑,部門多、流程繁、周期長……以往,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群眾和企業到政府部門辦事似乎「一直在路上」。
「一處跑、跑一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後,群眾和企業只要進入市民服務中心「一個門」、到綜合窗口「一個窗」,就能辦成事。
玉門市撤銷了分散的10個行政服務分中心,集中至新建的3200平方米的市民中心服務大廳統一辦公。2017年10月16日市民中心正式啟用,設置不動產登記、項目聯合審批、公共資源交易、人社民政等9個功能區、124個服務窗口,進駐40個部門的167名工作人員,集中辦理572項行政審批類事項和90項公共服務類事項。同時,提供商務自助、證照免費複印、圖書閱覽等一攬子政務便民服務,實現群眾進一扇門到一個窗口就能辦成事。至目前,市民中心服務大廳累計接件102.62萬件,辦結102.51萬件,日均辦件量2530件,辦結率99.98%;14個鄉鎮(街道)公共事務服務中心累計受理事項3.52萬件,全部辦結,群眾滿意度達到99.2%。
2018年6月1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調研玉門市「一處跑、跑一次」改革工作,並給予「玉門的改革應群眾需求而生、為解決問題而變,打破了行政服務壁壘,構建了信息共享體系,是真想辦、動真格,在我省『放管服』改革中率先破了題」的高度評價。
讓文明因子傳承下去
「一言一行講文明,做人做事講誠信」「前進一步,文明一大步」「多一句禮貌用語,增一縷人間春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文明標語,讓人如沐春風。
玉門市充分利用廣告牌、建築圍擋等載體設計製作宣傳標語3200餘條、宣傳畫1600餘幅,利用單位及商業門店電子顯示屏、計程車頂燈、樓宇電視等常態化播出,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文明城市氛圍,使文明城市創建深入人心。
玉門市組織開展「文明創建我志願、文明創建我引領」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幹部職工進一步認識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意義,不斷發揮黨員和幹部職工的示範作用,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創建。
(博 智 鄭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