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廣東電網梅州平遠供電局多措並舉保供電

2021-01-09 騰訊網

近期以來,我縣持續出現低溫天氣,企業和居民用電增多,南方電網廣東梅州平遠供電局按照「保民生、保重點、保穩定」原則,多措並舉,確保電網運行安全。

不久前,東石鎮太陽村鍋叾村村民小組等高寒山區出現了零下5度的極端寒冷天氣,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平遠供電局東石供電所員工冒著嚴寒開展線路、設備特巡等工作,滿足群眾用電取暖需求。

東石供電所副所長 陳偉:我們東石供電所針對今年比較特殊的極端天氣,成立一個抗冰的應急分隊,進行了高低壓線路和設備的運維、特巡。

在做好線路巡查維護工作的同時,東石供電所員工還到用戶家中宣傳安全用電常識,提醒他們在極端天氣下要安全使用電器。

東石供電所副所長 陳偉:發了一個宣傳手冊,當場還教用戶如何安全用電,確保家電不會發生故障。

東石鎮太陽村 村民:(天冷)保暖器、電熱器等全部開著了。東石供電所來我們這裡檢查(線路),用電達到了安全。

據了解,面對持續出現低溫天氣,平遠供電局提前部署、主動出擊,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全縣各供電所開展轄區重要設備和線路特巡及紅外測溫,以及監測用電負荷,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全力保障全縣供電安全穩定。同時,該局結合線路設備巡檢,深入到用戶宣傳安全用電、科學用電、節約用電知識,保障人民群眾安全用電。供電部門提醒廣大市民,低溫天氣要注意防寒保暖並做好安全用電,合理使用空調、取暖器等大功率電器,避免超負荷用電。

記者:鷺軍、迎輝、鄧秀桃

製作:平遠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南方電網廣東汕頭供電局設備特巡不知倦 保障可靠供電
    【騰訊新聞廣東汕頭2月28日訊】近段時間來,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拓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但加強疫情防控的弦仍不能松,對醫療機構及防控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供電服務保障,仍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訊員 蔡怡佳 黃彬佳 李爽 蔡佳佳 連立加 報導開展特巡 設備健康助戰「疫」南方電網廣東汕頭供電局變電管理一所對重點變電站和保供電線路開展特巡工作,確保關鍵時刻電網安全和疫情防控重點單位及部門供電可靠,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興仁供電局:應對低溫寒冷天氣「保供電 保民生」
    連日來,黔西南州興仁市境內迎來新一輪降溫寒冷天氣,興仁供電線路和設備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確保轄區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南方電網興仁供電局按照「三個保證、三個不發生、一個杜絕」的目標要求,主動應對,積極防範,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做好低溫寒冷天氣防範工作,確保興仁市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 廣東電網公司佛山高明供電局:智能配電柔性多狀態開關示範工程投運
    廣東電網公司佛山高明供電局:智能配電柔性多狀態開關示範工程投運 發布時間: 2021-01-08 00:00:00   來源:南方電網報  作者:   南網報訊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首個應用於現有配電網的智能配電柔性多狀態開關示範工程在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順利通過試運行
  • 南網貴州畢節市郊供電局:黨員突擊 抗冰保電
    受持續低溫雨雪凝凍天氣影響,貴州畢節部分地區供電線路出現了覆冰現象。為做好低溫凝凍期供電服務保障工作,確保百姓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1月7日,畢節市郊供電局輸電管理所提前部署,周密謀劃,在抗冰保電中發揮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組織黨員服務隊隊員前往海拔2300米的火石山,為35千伏溪野線開展人工除冰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保電網安全、保民生、保生產,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 廣州供電局以「簡快好省」的電力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加速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李少輝、聶金秀、記者羅勉報導 7月15日,廣州電網220千伏航雲站110千伏至景泰線路工程正式投產,將進一步提升白雲、荔灣、越秀等區域的供電能力。同時,廣州815項配網度夏項目全部高效投產,新建配變897臺,增加約66萬千瓦供電能力,相當於新增一個荔灣區的用電。
  • 鹽米古道上的平遠往事(上)
    位於粵東與江西、福建交界處的平遠,其鹽米古道是南粵古驛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廣東八條縱橫古驛道之一「梅州古鹽道」(平遠段)。據「大粵網」刊載的入選理由是:「清朝至民國期間,廣東多鹽少糧,江西少鹽多糧,而兩省大山橫亙,水路不通,想要通商,便只能走陸路。為了一日三餐,粵贛兩地客家人,用自己的腳步和肩膀,踩出一條條鹽糧貿易通道。」
  • 用生命照亮山村——追記南方電網畢節威寧供電局因公殉職員工...
    事件回顧:12月7日15點50分,畢節威寧供電局岔河供電所副所長(主持工作)肖正平和員工鄒明剛、董銀貴在完成岔河鎮迎江村橋邊組戶變關係清理、開展用電宣傳等供電服務工作後,返回途中在岔河鎮金鐘村劉家臺子不幸發生車禍,肖正平、鄒明剛不幸遇難,董銀貴受傷。車禍發生後,岔河鎮派出所民警和衛生院醫務人員、岔河供電所員工及時趕往事故現場搶救。
  • 潮州電網年供電量首次突破百億千瓦時大關
    陳培希 攝 南方電網廣東潮州供電局立足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大局,不斷加大投資,加速電網建設。「十三五」以來,潮州供電局累計完成電網固定投資建設55.11億元,建成投運了一大批電網項目。
  • 保春耕,同戰「疫」:中化農業多措並舉助力春耕「零延遲」
    中化集團農業事業部作為央企骨幹、農業領域「國家隊」,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以及國資委部署要求,多措並舉,針對疫情期間農資供應,提出了細緻詳細的春耕應對措施,保障各地春耕備耕紮實推進,保障春耕備耕「零延遲」。發揮全球供應鏈優勢,保供應,穩價格為了應對疫情形勢下春耕期間的農資供應,中化農業事業部率先提出「提早謀劃、迅速啟動,全力保供、及時保供」四大應對策略。
  • 多措並舉,嚴打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
    目前,廣東各地「禁野令」及配套法案的相關進展如何?違法抓捕、交易野生動物及其相關製品的力度如何? 近年來,廣東省出臺多項措施保護野生動物,又因疫情防控要求逐步加大涉野違法活動處罰力度,在深圳等地陸續開設線上舉報渠道,拓寬線索收集渠道。
  • 念三逸創吳公修繕祖墳園山儀式在廣東梅州蕉嶺舉行
    2019年5月28日上午,念三逸創吳公修繕祖墳園山儀式在廣東梅州蕉嶺舉行。受梅州蕉嶺念三逸創吳公後裔宗親理事會邀請,廣東英德吳氏宗親吳文彬、吳祖勤、吳開見、吳阿義等人,與來自茂名信宜、廣西柳州、湖南平江、江西於都興國、福建永定、清遠清城,以及梅州蕉嶺縣和平遠縣的宗親,計有500多人參加了活動。
  • 鹽米古道上的平遠往事(下)
    《尋烏調查》中「梅縣到門嶺的生意」一節寫道:「十年前惠鹽多,三四年前潮鹽多,這是因為商人包辦路線不同的緣故。現在又是惠鹽多,則因八尺、中坑等處反動派對紅色區域封鎖,阻塞了潮鹽的路的緣故。鹽到門嶺後,一直通往興國。」 據《明史》記載,贛州在明正德二年(1507)改行廣東鹽,粵贛間的鹽道存在超過了500年歷史。
  • 興義供電局獲評南方電網公司2018-2020年度服務文化示範單位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發文表彰2018-2020年度文化示範單位、示範點,興義供電局獲評南方電網公司2018-2020年度服務文化示範單位,實現了「零」的突破。其中,該局系統運行部調度自動化班獲評南方電網公司2018—2020年度班站所文化示範點榮譽稱號。
  • 當5G遇上電網,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那5G與電網這兩大超級基礎設施在新時代路口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8月18日,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新一代5G智能變電站——500千伏鵬城變電站完成改造後不久,就迎來深圳市工信局、5G聯盟、華為、媒體代表等,現場調研鵬城變電站「5G+全棧國產化+智能電網」應用示範等情況,感受5G技術對電網基層工作帶來的巨大改變。
  • 貴安供電局力抓「兩項行動」護航企業項目高質量用電
    為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重大項目有序推進,今年以來,貴安供電局圍繞生產經營業務,開展黨支部「鼓幹勁、攻難關、保落實」、黨員「當先鋒、做表率、創業績」行動,將黨建工作與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確保全局各項決策部署有效落地,向著創建國內一流水平電網企業目標邁進。
  • 國網甘南供電公司召開2019年社會履責及2020年春節保供電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國網甘南供電公司重點就2020年春節保供電具體開展情況、春節期間電網運行情況、供電服務等方面向媒體做了詳細通報。記者就2020年春節期間保供電的詳細措施、農牧村地區電力應急搶修、供電服務及安全用電等方面進行了提問。針對記者提問,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做了詳實的回答。
  • 樂安縣教體局多措並舉紮實推進主題教育
    縣教體局拓寬工作思路,整合資源、創造條件,對學校東校門前右側30米處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的小山丘進行剷平並進行硬化、劃定停車線,為學長家長提供了100多個停車位。有效解決了學生家長停車難問題,緩解了校門口道路的交通壓力,使行車秩序與停車秩序得到了明顯改善,得到周邊居民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 南寧供電局貼心服務,助力「甜蜜事業」發展
    南方電網廣西南寧橫縣供電局六景供電所為當地的企業服務,主動呵護「甜蜜事業」。主動走訪,悉心呵護甜蜜事業綿長發展坐落於橫縣良圻鎮的廣西糖業集團良圻製糖有限公司,是橫縣三大製糖廠之一。2018年,該公司開始以甘蔗渣發電進行供電,裝機容量達6000千瓦時,基本可以滿足糖廠生產生活需求。可到了生產季,該公司月用電達480萬千瓦時,而且對供電穩定性有很高的要求。
  • 颱風「鸚鵡」移出廣東 未來幾天我省仍多雷雨天氣
    鑑於2號颱風「鸚鵡」已移出廣東境內,對廣東大部地區風雨潮影響明顯減弱,根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和省防總有關規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決定於14日18時結束防風應急響應和海洋災害應急響應,並要求湛江、茂名、雲浮、陽江等地做好後續降雨及次生災害防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