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去海邊遊泳左耳脹痛 原來裡面藏了枚海螺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就是這枚小拇指指甲蓋大小的小海螺,堵住了小屠的左耳耳道。

  去海邊遊了一次泳,耳朵疼了近一個禮拜。這還不是一般的疼,耳朵又紅又脹,腫得難受,甚至聽力也出了問題。19歲的慈谿姑娘小屠幾近崩潰,別人和她說話,要說得很大聲,她才能聽得見。

  小屠實在受不了了,去了趟醫院,終於找到了病根——她狹小的耳道裡,竟然藏著一隻海螺。

  海邊嬉水遊泳

  上岸後耳朵脹痛

  小屠是慈谿人,今年剛高中畢業。7月底,她和同學相約畢業旅行,去了廈門的鼓浪嶼。

  回憶起海邊的一幕,小屠還是有些留戀:那是到廈門的第二天晚上,夜色下,微微海風,白色的沙灘,幾個年輕姑娘在海邊追逐,互相潑水嬉戲。同學玩得興起,大家跳進了海裡,屏著呼吸在淺海區遊了一陣,無比暢快。

  可上岸後,問題就來了,小屠覺得左耳隱隱有發脹的感覺。她問了同學,大家都說估計是耳朵進水了,過一會兒就沒事的。

  隔天早上起來,小屠的耳朵還是脹脹的,而且還有點痛。特別是吃東西的時候,嘴一咀嚼 ,每動一下,耳朵就痛一下。因為實在太疼,小屠當天也沒了胃口,遊玩也失了興致。

  回慈谿的火車上,愛聽音樂的小屠只能右耳戴著耳機,左耳一直是休息狀態。本想著休息可能是玩得太累,回來休息幾天就好了,可左耳的情況卻始終沒能好起來,還變本加厲,又脹又疼,時不時的還像被針扎似的。

  小屠照照鏡子,看左耳的外觀沒啥兩樣,摸摸,也沒什麼腫塊之類的異常情況。

  幾天後,情況越來越嚴重,小屠的聽力也出了問題。有人和她說話,要說得很大聲,她才能聽得見。

  耳道裡一片漆黑

  原來裡面有隻小海螺

  小屠一開始怕父母擔心,一直瞞著父母,直到昨天,她疼得實在忍受不了了。昨天,父母帶著小屠來到慈谿一家耳鼻喉專科診所檢查。

  診所的胡醫生了解情況後,先用燈照了照小屠的耳道。「裡面黑漆漆的,肯定有東西塞住了。正常的應該是通透的。」

  他試著用工具掏了幾下,小屠大叫「好疼」。她說,當時感覺耳朵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撐住了整個耳道,「個頭應該蠻大的」。

  胡醫生看小屠疼痛難忍,先給她耳道裡灌了麻藥,五分鐘後再次開始準備耳道取物。這一次,醫生一邊掏,一邊和小屠聊天,試圖分散她的注意力。

  不一會兒,東西出來了,圓溜溜的一顆——胡醫生仔細一看,竟然是一枚海螺,大小跟拇指的指甲蓋差不多。

  「好奇怪,耳朵裡怎麼會有海螺?」看到這個「罪魁禍首」,所有人都驚呆了。

  胡醫生也是感慨不已,他說自己從醫30多年,耳朵進蒼蠅、蜜蜂等小蟲子的病例碰到過不少,但是夾出一枚海螺的,還是第一次碰到。他猜測,很有可能是小屠在海裡遊泳時耳朵裡滑入了小海螺。

  海螺拿掉後,小屠的耳朵舒服多了,聽力也恢復了。萬幸的是,她的鼓膜沒有損傷。

  耳道進異物

  大多發生於4到6歲孩子

  慈谿中醫院耳鼻喉科的朱小勇醫生告訴記者,進入夏季,耳朵進異物的事情,頻頻發生,光他們醫院,一天至少遇到三四起,大多發生在4到6歲的小孩身上。

  耳朵進海螺的奇事,朱醫生也沒碰到過,不過其餘稀奇古怪的異物見過不少,「比如小紐扣、小紅花之類的小玩具。小動物更多, 蚊子、 蜜蜂、 蒼蠅都有, 最多的還是小蟑螂。」

  為什麼孩子耳朵進異物的案例比成人多,而且尤以夏日為甚?朱醫生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夏日裡,不少小孩喜歡睡在地上,覺得涼快,小蟑螂之類的昆蟲,就趁機爬進耳朵。另外,小孩子互相玩耍,看到好玩的東西,怕對方搶,也會藏在耳朵裡。

  朱醫生說,成人耳朵進異物的案例還不多,目前出現的,都是用棉籤掏耳朵,結果棉籤頭落在裡面了。

  發生此類情況,趕緊去醫院

  千萬不可自行掏耳朵

  什麼樣的情況,能判斷耳朵進了異物?

  朱醫生說,最明顯的症狀 ,就是耳朵疼痛。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耳朵遇到水,會感覺不舒服。

  耳朵進異物,怎麼辦?

  朱醫生說,肯定是第一時間要拿出來。 不過,自己不要亂取,最好的建議還是趕緊去醫院。

  「耳道呈現S形,外耳道很狹窄,沒有專業的工具,很難取物。用一般的手電筒,也無法照射到裡面的情況。如果操作不當,異物在耳道裡呆的時間長,有可能造成鼓膜損傷,變成中耳炎。小孩中耳炎,嚴重的話還會造成鼓膜穿孔,會影響聽力。」

  醫生取物,除了用工具,還有一些討巧的辦法。比如,耳道進了昆蟲,可以利用它們趨光性的特點。拿手電筒從耳外往裡頭照,昆蟲就會循著光線爬出來。也可以試著甩頭或單腳跳,異物有可能會被彈出來。

  朱醫生說,千萬不要自己用棉籤或耳勺去掏,萬一用力過猛、方法不當,會導致異物進入更深的位置。

相關焦點

  • 女孩海裡遊了次泳 耳朵裡躲進只小海螺(圖)
    就是這枚小拇指指甲蓋大小的小海螺,堵住了小屠的左耳耳道。  去海邊遊了一次泳,耳朵疼了近一個禮拜。這還不是一般的疼,耳朵又紅又脹,腫得難受,甚至聽力也出了問題。  小屠實在受不了了,去了趟醫院,終於找到了病根——她狹小的耳道裡,竟然藏著一隻海螺。  海邊嬉水遊泳  上岸後耳朵脹痛  小屠是慈谿人,今年剛高中畢業。7月底,她和同學相約畢業旅行,去了廈門的鼓浪嶼。
  • 山西截獲入境活體寄居蟹 藏身海邊撿的海螺中
    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近日從臺北至太原的MU5012航班上,截獲一名旅客從海邊撿拾的海螺。二枚海螺裡有二隻寄居蟹,這是山西首次截獲活體寄居蟹。圖為被截獲的海螺,其中藏有寄居蟹。受訪者提供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6日對外宣布稱,該局工作人員近日從臺北至太原的MU5012航班上,截獲一名旅客從海邊撿拾的海螺。二枚海螺裡有二隻寄居蟹,這是山西首次截獲活體寄居蟹。據了解,該旅客在臺灣海邊遊玩時拾獲二枚海螺,便將其和一些貝殼放在一盒土壤中,想帶回家養育觀賞。
  • 海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食肉性的海螺,能像毒蛇一樣注射毒液
    小時候的我們是在各種故事當中認識到了海螺,特別是較少去到海邊的小夥伴,更是將海螺、貝殼當做寶貝,小時候也喜歡將海螺放在耳邊,據說這樣能夠聽到大海的聲音,當然無論我怎麼嘗試都沒有聽到。世界上大多數的海螺都是溫柔的動物,但是也有少部分是食肉的海螺,對你沒有聽錯,海螺當中也有肉食性的品種,當中它們並不是吃腐肉而是捕食其他的海生生物。這種海螺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雞心螺」。
  • 51年收藏近三百枚海螺 聽說四大名螺都被他集齊了
    與其他漁民不同的是,除了在捕魚過程中收穫水產品,他的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了收集海螺上。「51年裡,前前後後共收集了近300枚海螺。」指著一屋的海螺,老楊帶著些自豪感,「很多都非常珍貴。」海螺收藏充實了他的漁民生涯老楊的父輩都是漁民。到老楊這一代,自然也沒能「免俗」。17歲時,老楊就下了海。
  • 海螺尾部裡,是「黃」還是「屎」?到底能不能吃?別傻傻不知道
    海鮮具有豐富的營養,而且味道鮮美,,所以很多人都比較喜歡使用,特別是一些住在海邊的人,更是三餐都離不開海鮮,像魚、蝦、蟹、海螺都可以敞開肚子隨便吃,現在很多內地的吃貨十分羨慕。不過眾多的海鮮雖然口感鮮美,但是吃起來的話就10分麻煩,特別像那些魚蝦蟹,裡面還有眾多魚刺,一不小心就被卡到喉嚨,這樣讓很多內陸的吃貨吃起來都小心翼翼的,很不暢快,而像海螺這樣沒有「內藏陷阱」的海鮮就倍受眾多吃貨的喜歡,不過你知道海螺尾部裡,是「黃」還是「屎」?到底能不能吃?別傻傻不知道。
  • 常見的5種海螺,很多人傻傻分不清,都吃過的,是海邊長大的吧
    生活中愛吃海鮮的小夥伴不在少數,魚蝦蟹蚌更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有些人愛吃深海魚,有些人愛吃蝦肉,有些人喜歡吃扇貝海鮮,不過小編還喜歡吃「海螺」,經常去海邊玩耍的朋友會發現,待潮水退去,沙灘上往往會有各種各類的海螺、海星、螃蟹等,很多小夥伴會撿一些好看的海螺殼留作紀念,但對一個吃貨來說
  • 星太奇:同學們海洋神奇大冒險,歡聲笑語背後卻藏著悲傷
    星太奇:同學們海洋神奇大冒險,歡聲笑語背後卻藏著悲傷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海邊,鬆軟的沙灘上同學們都按奈不住的激動的心情,於是在小女孩的引導下,大家進入了海洋開始冒險,星太奇帶著一個氧氣泡潛入了大海,小桂子使用換氣海螺也成功進入了海底,然而高茜使用的是一個仙女貝殼,非常的漂亮,最後同學們都潛入了海底,開心的探索著充滿神秘的海洋,但是在歡聲笑語的背後,卻隱藏著小女孩的悲傷
  • 51年集齊300枚海螺 聽說他還把四大名螺集齊了
    51年的捕魚生涯,他的關注點更多地放在收集海螺上,前前後後共收集了300多枚海螺。老漁民一生寄情海螺出身漁民世家的楊元順從17歲就開始打漁,在漁船上搖櫓,打漁生活比較單一,但是為了謀生,只能漂在浪裡。「我每次看到漁網上有海螺,就迫不及待地撿起來,海裡的東西太稀少了,不像山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海螺要不要吃尾巴?裡面到底是「黃」還是「屎」,看完後才明白
    海螺要不要吃尾巴?裡面到底是「黃」還是「屎」,看完後才明白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交通的便利,即便是不住在海邊也能夠輕鬆吃到海味,如今菜市場上販賣的各種各樣的海鮮都讓人眼花繚亂。所以我們想要吃海鮮還是很方便的,那麼菜市場中也經常會賣一些海螺,不過相對于田螺,如果不是生長在海邊的人對海螺一定不了解,有的人在吃田螺的時候是連尾巴一起吃的,那麼這海螺要不要吃尾巴呢?而有的人認為海螺的尾巴是「黃」不是「屎」,所以是可以吃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在生活中,其實是有人不喜歡是海螺的,因為他們覺得不乾淨,但是當真的嘗過之後,妥妥的一個「真香」現場。
  • 海螺也有毒?這種螺碰一下都不行,如果在海邊看到千萬不要撿
    住在內陸的人總是會十分住在海邊的人,因為在大家的腦海裡,海邊可以做太多浪漫的事情了,比如說海邊看日出日落,在沙灘上散步,還有就是在沙灘上撿貝殼。確實是,在如今這個溫飽問題沒有那麼突出的年代,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即使不是藝術家,人們也經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
  • 青島海邊沙灘現「天書」作者原來是海螺
    原來,入冬以後,青島近海的海水溫度遠高於氣溫,退潮後小海螺一時沒有感到溫度變化,還在沙灘上覓食;等它們感受到溫度下降時,才急匆匆到處躲藏,於是沙灘上就留下了這些神秘的圖案。至於小海螺為什麼會「畫」出這樣的圖案,這些「天書」還承載著哪些信息,可能還是一時難解之謎。
  • 一種藏在沙子裡的美味,外形很像蚯蚓,只有住在海邊的人才能挖到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美食是一種藏在沙子裡的動物,很多人都在想是不是蚯蚓,並不是蚯蚓,而是一種蟲子,只有住在海邊的人才能挖到。有人說,海洋是我們人類最後的狩獵場。海洋遼闊無際非常美麗,但帶有很多神秘色彩,海洋裡面還隱藏著許多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光是海洋裡的動物就多的數不勝數,住在海邊的人會趁著潮漲潮落,到海邊沙灘趕海。一次趕海就能獲得很多海產品,比如藏在沙子裡的小魚小蝦、貝類和海螺。
  • 原來海邊人吃「海星」,是這樣吃了,切了半天后,我看「傻眼」了
    推薦語:如果要想豐富一下自己的見識,我感覺最好的方法就是到陌生的地方去旅遊,遊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欣賞到不一樣的風景,增長一下自己的見識,而且還可以吃到不一樣的美食下文轉載自作者:李小胖美食達人那天最適合到海邊去遊玩了,這個時候海邊有很多的海鮮,價格也不是很貴,不過一定不要去那些風景區
  • 生長在海邊,小主來告訴你這才是海邊人家吃的家常便飯
    小主也是愛吃海鮮,所以每次聽到有同事羨慕我說生在海邊真好的時候我也覺得很幸運,也很幸福能生在有海鮮吃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一句話,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句話說的是很有道理的,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吃的最多的東西就是海鮮了。這個周末邀請我的同事們和我一起回我的家鄉品嘗一下家中的特產。作為這次招待的小主,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說說這海邊人家最常吃的「家常飯」。
  • 最毒的海螺:看起來人畜無害卻比眼鏡蛇還毒,碰到就有生命之憂
    這個動物就是雞心螺,雞心螺屬於一種海螺,生活在深海之中,雞心螺外表類似雞心,因而得此名。雞心螺大概有20釐米長,看起來人畜無害,實則隱藏著劇毒,說到它的毒性,就連眼鏡蛇都比不過,毒性比眼鏡蛇的毒性更加致命,不過雞心螺攻擊的方式比較特別,要是不小心碰一下基本就完蛋了,其毒液是無藥可解,因此在遇到時要避而遠之。
  • 這種海螺味道鮮美,卻是「有毒」的,買海螺時一定避開它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一種海螺,這種海螺裡面的毒素比河豚還要毒,一旦誤食後果不堪設想,如果大家在市場上見到,千萬不要買。只是今天我們要講的這種海螺和普通的海螺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它的毒素是非常大,我們不小心吃進去是沒有解藥的,因為這些毒素都是針對我們神經系統的一些毒素,一旦入侵我們的神經,就會出現一些神經麻痺的症狀,死亡率非常高。
  • 一夜醒來左耳聽不見了 醫生從患者耳朵裡挖出一大塊發黴物
    前幾天,家住杭州的李女士像往常一樣衝完涼上床睡覺,第二天起來,發現自己左耳幾乎完全聽不見了。她趕緊拿出手機上網查詢,網上都說這是「突發性耳聾」,很難治,搞不好聽力會永久性喪失,她立刻趕到杭州市中醫院就診。
  • 上行道帶你認識佛教裡的法器之海螺法螺
    說起海螺大家都不陌生,去河裡海邊一抓一大把,是美味的食物,也是人們喜歡的裝飾品。而在佛教裡,海螺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法器哦!上行道裝藏用品 小海螺看看這些天然的白海螺是不是很可愛呢?這種是用來供曼扎盤、裝藏用的。
  • 澳洲9歲男孩在海邊踩到石頭魚,直接送進醫院,險些喪命!
    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澳洲9歲男孩在海邊踩到石頭魚,直接送進醫院,險些喪命!澳大利亞海灘的美麗舉世聞名,炎熱的夏天,澳大利亞人如何抵禦海灘的誘惑?去海邊享受清涼休閒。走在長灘上,吃一個美味的冰淇淋,和孩子在水裡玩,遊泳,和朋友聊天,享受陽光,懂做生意的也可以去海邊撿點海貨。生活簡直太美好了。然而,風景如畫的海邊。潛伏著許多未知的危險,如果你不注,甚至有生命危險!
  • 萌寶密探:海邊的清道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哈嘍~我是寄居蟹是十足目歪尾次目寄居蟹總科和陸寄居蟹總科的概稱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裡容易發現擁有「海邊的清道夫」之稱我剛出生時本體較為柔軟,易被捕食長大後,必須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房子就向海螺發起進攻,把海螺弄死、撕碎吃掉原來殼子的主人,佔為己有所以又稱又名「白住房」、「幹住屋」我主要以海螺殼、貝殼、蝸牛殼為寄體寄居的最大螺體最大直徑可達15釐米以上但由於生態環境惡劣我們有時候甚至需要用瓶蓋來充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