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兩年前,我第一次去西枝江釣魚的時候,我去的是西枝江馬安段水塔的草地處,就是木棉草地的對面,那也算是個熱門的釣點了,因為那時有釣友用竹子做了個框,擋住了水浮蓮,形成了個相當於帶洞的釣位,當時馬安草地的魚情,可以說魚情暴躁一點都不為過,當時草地那裡一字排開的釣魚人,沒有一個不是狂拉的,斷竿切線那是太正常不過了,如果那時你要說你在西枝江釣魚空軍了,那我真的很懷疑你,是不是去錯了地方!
(大師中鯪魚,馬上大彎弓)
當時我釣魚只僅在淡水、大亞灣附近,當我第一次看到此情景時,可把我高興壞了,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馬上找了個角落自己開竿作釣,為什麼我要找一個沒人的位置?因為那時的釣魚技術真的很菜(雖然現在依然很菜),實在不好意去和大師們擠位置,雖說當時我技術很不堪,不能和大師們相比,但當天一下午也斬獲了兩條麥鯪和一條紅眼。我那短節的3.6m第一次讓我體驗到了麥鯪的衝擊力!
(我初探馬安草地,下午的魚獲)
當時我開餌都是非常簡單,就是我以前去水庫常用的配方,就是918大野戰+花生餅粉+粘粉,如此簡單而已,都還沒有想到專門開鯪魚餌這樣的想法,尚能有所收穫!也正是那個時候,我才真正的對土鯪、麥鯪引起了極大的興趣,當天旁邊的那一排的大師們都是十幾斤,幾十斤的魚獲,可見魚情有多好!多吸引人!其本問不出來的!大師們當時基本上都是狂拉不斷!
(大師在狂拉的圖片,太珍貴了)
然而,時隔兩年之後的今天,西枝江釣魚,無論是上遊還是下遊,白天釣魚,基本是小羅非,小白條,還是就是清道夫,白條也就算了,西枝江的太陽非,清道夫,可以說是釣魚的的噩夢,想釣到鯪魚已經太難,我上周連釣兩天西枝江,一天一條三指大的土鯪 ,然後就是小非,小白條,和去年的光景已是大大不同,去年在馬安,丘屋園等基本都龜不了,魚情也不至於現如今的慘澹情景,前些年的樟樹潭段很多大鯿魚,現在也只能釣些太陽非,小白條之類!
(上圖是釣友樟樹潭段一天的魚獲 )
西枝江的惠東上遊春花村段,在去年的時候,我還能狂拉到土鯪鯽魚之類,這個位置,我今年去了兩次,無一例外,下底沒口,水面全是小白條,而且白條還不大,比筷條都小的那種,我用了2號的袖鉤來拉白條,由於鉤還是大了,跑魚的情況非常利害,今年這兩次,時間間隔是很長的,第一次是在三月份左右,還有一次就是昨天,白條還是以前的白條,小小的白條,一點變化也沒有?
(昨天西枝江中山古寺段,下底全白條,被迫拉小白條)
很多釣友都說現在西枝江的魚是真越來越難釣了,看來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親身體驗,很多釣友都償試到了在西枝法江打龜的情況,當然,夜釣可能還略有收穫,據說西枝江夜釣多少還是有所收穫的,但是白天,就真的沒有辦法,龜聲一片!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西枝江為什麼現在魚越來越難釣,甚至無魚可釣,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是被我們釣魚的人釣完了嗎?說是被釣魚的人釣完了,你們相信嗎?平常我們去西枝江釣魚,每次都帶走了多少魚呢?答案我想應該否定的!就我而言,每次釣魚所帶回家的真的不多,再者說,本身魚獲就很一般!
(西枝江的土鯪都哪去了?)
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呢?我想很多釣友都見過,西枝江每天都在網魚,各種網魚,地籠,更有堪者在夜間無人監管的時候,下一圈網後,再開電船電魚趕魚,這種情況之下,哪裡還能有魚可釣?再加上外來魚種繁衍飛快,清道夫,羅非,太陽非泛濫!
(現在西枝江已經很容易釣到清道夫,明顯比去年多)
本地魚種生存環境更加艱難,能存活下來人太少,所以魚就越來越少,越來越難釣了!我真的很擔心,在以後,可能也只是望著江水,釣釣小太陽非,釣釣清道無的份了!釣友們你們怎麼看呢?最近你們在西枝江的魚獲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