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港灣家園貼了張公告,隔壁浙大學生跳起來:保護我方外賣

2021-01-0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邊程壹

杭州有條泰和路,北側是港灣家園小區,南側是浙大紫金港校園。

近日,因為一紙外賣電動車禁止借道的通知,引發了爭議。

通知大意是因為浙大學生點外賣,不少外賣電動車要經過小區門前的泰和路,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隱患。業委會在徵求部分業主意見後,決定從11月20日起,禁止外賣借道泰和路。

不少學生看到這份通知表示反對,結合網絡熱點,用他們自己的言語方式成文,也張貼了幾份通知。

情況到底如何?今天(11月20日),小時新聞記者趕往現場一探究竟。

浙大學生:對面小區業委會通知不合理,無權禁行外賣車

記者上午10點半來到紫金港校區北2門。

北2門北側就是港灣家園3號門,中間隔了泰和路。港灣家園不時有居民經過斑馬線,通過北2門進入校園。

雖然還未到飯點,但記者看到已經有外賣車來往送餐,5分鐘時間裡大約經過了10輛外賣車。

外賣車會停在北2門旁邊,將餐品放在北2門門內的方桌上,從停車到送達餐品用不到1分鐘時間,送完餐就會駛離。

到了中午11點,北2門門口也開始忙碌起來,浙大校園安保和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時不時會讓速度過快的外賣車減速。

很快,北2門門內的方桌上堆滿了外賣。

位於泰和路西側盡頭的北1門也有一個外賣點。記者注意到,雙向單車道的泰和路,整條路上沒有設置紅綠燈或是減速帶。

記者在北2門遇到大三在校生小陽。

小陽的宿舍位於北2門附近,自己也常常會點外賣。她注意到這份通知是在校內論壇上。

對於小區張貼的通知,小陽說大家都反對。

「平常會點外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飯點食堂人比較多,想省點時間。如果外賣車被禁,自己要再走幾百米去取餐或是外賣員要走過來送餐,不方便,時間也浪費。」

小陽說,同學們後續張貼過多份自製的各種回應,很多人認為業委會沒有權力禁行外賣車。

港灣家園業委會:外賣電動車多曾造成事故,學生有些回應不夠尊重

關於外賣員送餐對小區居民是否有影響,記者採訪了一位港灣家園的女業主。

這位女業主的家屬是浙大的退休老師。

「業委會貼出這樣的通知,主要是因為平常外賣員送餐時車速過快,經常有撞上行人的時候,前不久就有人被撞過,自己經過的時候也有點擔心的。學生吃外賣對我們是沒影響,就是電動車有時候確實騎太快了。讓外賣員在1號門停車然後步行送餐或者學生自行取餐,就能減少安全問題。」

記者隨後聯繫上了港灣家園第三屆業委會負責人寧女士。

寧女士表示:「外賣送進來的時候,造成了多起事故,學生也撞了,老師也撞了,業委會決定把這條路上的外賣電動車給禁掉,停在1號崗那邊,然後出了這麼一份公告。這份公告,徵求了大家的意見,大多數業主認同。不是把外賣禁掉,而是放在1號崗那邊。」

「小區裡住著很多浙大的教職工,連港灣家園都是學校的,跟浙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條路本來就是我們港灣家園業委會在管理的,但是學校認為路權是學校的,不同意禁。」

對於通知貼出後引發的眾多學生的「回擊」,寧女士說她看到很多學生的反應不夠尊重。

寧女士表示,昨天下午,學校多部門領導來商談此事,沒有同意禁行外賣車。「今晚我們還要開一個徵求意見的會議,老教授和老師們非常關心這個事,也希望我們反饋一下昨天校領導來開的會議。後續怎麼辦,我們要綜合考慮學校和業主。」

外賣小哥:步行配送寧可不接單,學生自行取餐也不便

外賣小哥怎麼看?

記者在北2門外遇見一位「藍騎士」小哥。他表示現在由於疫情防控,外賣都放在北1門、北2門的桌子上,學生自行來取。

「禁行外賣電動車不合理。我一天這麼多單要多走多少路?我寧可不接。就算讓學生自己去取,北2門還算近,北1門的學生怎麼辦?」

「我平常一天50多單,差不多30單左右都是往學校送,學生點外賣的量不小,就算到了晚上八九點,放外賣的桌子都是滿的。」

「食堂再好也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口味,但外賣商家能。」

不過,小哥也說:「如果說要外賣電動車規範行駛,不要橫衝直撞,同時放慢車速,我覺得我們騎手都會配合的。但是,這條路禁行我不贊同。」

記者實測,如果學生要步行到港灣家園1號門取餐,不騎自行車或者電動車,正常步速,從距離較近的北2門出發,單程要3分半左右。泰和路最西側的北1門,步行過來,單程要6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取餐一個來回,要多花7-12分鐘。

記者注意到,中國政府採購網上有一則2016年的「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泰和路改造工程中標公告」,採購單位為浙江大學。

今天一早,「浙大紫金港校區港灣家園」微信公眾號發出通知,業委會參加了19日下午召開的多方協調會,「決定暫緩執行禁止外賣電瓶車駛入泰和路的計劃,靜觀校方加強泰和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效果。」

就此事,記者今天多次聯繫浙大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截止發稿尚未得到答覆。

此事後續進展如何,小時新聞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浙大學生暑假在海南抓了只蟲,還和「鎮院之寶」有關!
    昨天,本次實習指導老師、浙大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的張傳溪教授告訴記者,還有一些昆蟲他都沒見過。抓到這隻翔葉䗛的是浙江大學植物保護專業二年級本科生朱逸驍,當時他看見身邊的盆栽上有一片綠色的葉子在動,抓起來一看竟然是翔葉䗛——在模仿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的擬態界,它可算是「頭號人物」。
  • 父親浙大當宿管兒子浙大讀博 每天一起吃午晚餐
    本文圖均為錢江晚報 圖6 年前,他一句 " 上吧 ",讓兒子堅定了到浙大讀博士的決心;3 年前,兒子又用一招,將父親從湖北老家 " 騙 " 到浙大當了一名宿管。他叫熊武,今年 53 歲,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藍田學園當宿管,而他的兒子熊興鵬,出生於 1989 年,則是 2012 級浙大的直博生,主修蔬菜學。今年是熊武來浙大之後的第三個春節。
  • 遊客在浙大草坪開臺涮火鍋 校方:不會封閉校園
    另一位保安擔心,那些掛在樹上的風箏會不會還拖著長長的線,晚上騎車的學生會不會不小心刮到?  還有一位年輕保安告訴我,下午草坪上人太多,有個年輕媽媽光顧著拍照,把放風箏的孩子弄丟了,等她發現孩子不見,急得在人群中哭了起來。後來他的同事幫忙報了警,又趕緊用對講機呼叫全校保安,讓他們幫忙留意一個走丟的男孩子,後來在離草坪五六百米的小東門發現了男孩。
  • 高中學生吃膩食堂集體叫外賣 學校擋門杜絕送貨
    叫一份外賣。許多辦公室白領族的生活方式,如今蔓延到了高中的孩子們身上。17日記者走訪了幾所高中,發現叫外賣甚至外出吃飯的學生數量不少,市區某高中一個中午居然有近百名學生沒有在學校食堂吃飯。  現場 近百名學生叫外賣下館子     還沒到中午下課時間,記者在某高中的後門口就看到了好幾檔送餐人員,從必勝客到肯德基,從美食達到隔壁小店,品種多樣。閒聊中,必勝客的送餐員小劉告訴記者,「今天來送的是一份4人份的外賣,加上8元外送費,總計收費100元。」另一名美食達的送餐員則表示,他幾乎每天都要來送上3-5份外賣。
  • 一個療傷止痛的港灣,一個尋找自我的精神家園:黃姚古鎮
    那是一本遺失了千年的詩集,是一個療傷止痛的港灣,是一個尋找自我的心靈家園。當工作不堪重負,當生活四面楚歌,當思想陷入迷宮,黃姚古鎮就是一個可以投奔的地方。她以自己的古樸寧靜、大度包容,如慈母張開雙臂擁抱負傷歸來的遊子。
  • 山東一外賣員火了,車後貼張紙,為了送外賣賣掉法拉利
    自從外賣平臺誕生之後,很多人都在感慨現在的網絡實在是太強大了,有了外賣平臺後,我們平時吃飯也不用出門去飯店點菜了,只要動一動手機就能叫外賣上門,方便又便宜。外賣平臺的出現還催生出了一大批外賣員,這些外賣員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收入可不低。
  • 竺可楨為何十次請辭浙大校長
    尤其新中國成立前的部分,完整地記錄了一位大學校長的教育理念、辦學情懷,以及戰火硝煙裡執掌一所高校體會的五味;而其長校浙大13年間的去與留,直可謂遍歷周折,費盡思量,頗引人懷想。1935年12月9日,平津各高校發起「一二·九」抗日愛國運動,得到全國各地學生的響應。12月24日,「浙江大學校長郭任遠,因阻學生遊行,被迫辭職」。
  • 這兩天 離校幾個月的浙大本科生終於返校
    上午,記者來到了浙大紫金港校區東門,這是該校區學生返校的指定校門。學校大門已經封閉,留有兩個出入口,並標識了一米線。 據了解,校門開放時間為8: 00-22:00,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送學生車輛及人員不得進入校園。送學生車輛可在各校區指定校門附近道路臨時停車下客,但須即停即走,避免擁堵。
  • 浙大「學霸餐」不僅是1份盒飯,還是1份信仰,惜時如命,只為學習
    浙大「學霸餐」不僅是1份盒飯,還是1份信仰,惜時如命,只為學習!我們都知道對於現在餐桌上面的安全,一直都是國家這些年以來非常重視的,除了對於市場蔬菜肉製品的嚴格監督以外,那麼對於那些高等學府也就是大學生們的食堂,餐桌上面的安全也是非常的重視的,特別是在這些年來,我們也知道網絡盛行的時代,在網絡上面訂餐平臺的推廣下也有很多的學生,他們已經紛紛不願意在學校裡邊食堂吃飯了,都喜歡在網上叫一些外賣,儘管有些學校禁止學生拿外賣,可是仍然阻擋不了學生們翻圍牆,物業或者說是把外賣裝進書包裡帶到學校吃
  • 寶雞鬥雞中學貼公告:能否住校看成績
    寶雞鬥雞中學貼公告:能否住校看成績時間:2016-08-30 10:15:48來源:華商報作者:丁瑜編輯:李國敏(實習)     「如果成績不好,排名靠後,那麼住宿問題只能自己解決。」近日,寶雞市鬥雞中學一則《公告》讓部分家遠、又不夠條件住宿的學生犯了難,家長認為此舉不合理。
  • 小店外賣做不起來?5個動作逆襲隔壁老王!
    不少餐飲老闆都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外賣戰場越加激烈,同時消費者對於外賣的品質和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於沒雄厚資金的小店來說,想要在外賣戰場中站穩腳跟,殺出重圍,則更加考驗餐飲餐飲老闆對於店鋪的規劃能力。不少老闆經常問:我家小店沒資金也沒什麼技術人才,現在外賣單量怎麼做都起不來,怎麼辦?
  • 「保護秦嶺家園 愛護珍稀動物」活動激發孩子們爭當「小衛士」
    (閻良區西飛四小舉辦「保護秦嶺家園 愛護珍稀動物」主題活動現場)「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這四種珍稀國寶被稱為『秦嶺四寶』,主要生活在陝西的秦嶺山脈中,他們對自然生態環境非常敏感。」6月19日,一場生動有趣的「保護秦嶺家園 愛護珍稀動物」主題隊會活動在閻良區西飛四小舉行。
  • 用「一根繩子」「一塊空心磚」「一根雪後斷枝」 浙大教授告訴學生...
    浙江大學吳昌聚副教授從工程力學專業基礎課角度出發,以創新為主題為浙大竺可楨學院的學生,演繹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課堂實錄日常生活中創新無處不在 連如何修剪樹枝也需要創新「來,我們請這位同學吹口仙氣,看看這根繩子會發生什麼變化?」吳教授拿出一根彎曲的繩子,其幽默的開場逗笑了學生。前排一位男生,輕輕吹了口氣,彎曲的繩子像被施了魔法,瞬間直立起來。
  • 浙大首次將舞龍舞獅課納入了體育課選課系統
    每逢佳節,各地都少不了這樣的場景:十多位身形壯碩的漢子身著紅色或黃色套服,手舉木棍,頭頂巨龍,跟隨「龍珠」來回遊走,扭、揮、仰、跪、跳、
  • 浙大今明兩天上萬名本科生報到 ,這樣東西成為「救星」
    據悉,浙大學生報到,採取自願報到原則。浙大一個年級省內學生有三千人左右,由此推算,這兩天報到的學生,數量不少。據介紹,浙大接下來學生報到日程分別如下:5月4日到5月5日,省內本科生; 5月6日到5月8日,博士、碩士研究生; 5月9日到5月10日,省外本科生; 5月12日以後,疫情嚴重地區學生,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昨天中午,氣溫35℃,記者到浙大紫金港校門實地探訪。
  • 流浪貓享有溫暖待遇,浙大解決校內貓咪過冬問題,教會學生善良
    大學是所有人都嚮往的理想港灣,從一開始我們就被教導著,就好像考上了大學之後人就自由了! 好像考上大學之後我們就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控主其實一直很排斥老師之間的這種說法,因為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 浙大宿管阿姨年近半百還在苦學!英語水平遠超一般人,引學生膜拜
    前不久,浙大的一位宿管阿姨在朋友圈火了,原因是大家發現,這位年近半百的宿管阿姨,竟然在工作之餘認真練習英語,比在校的大學生都用功。這位宿管阿姨名叫郭紅萍,是今年年初才入職浙大的。她看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衣著得體,端莊大方,若非淡藍色的工作服和胸口掛著的工作牌,能證明她確實是宿管阿姨,相信多數人都會誤認她是學校老師。
  • 北大因一隻流浪貓,連貼12張告示,並告誡學生:不要餵食此貓
    北大校園內一隻流浪貓卻被貼告示不讓餵食,這是怎麼回事呢。它經常趴在學生公寓附近,很多學生在看到它後,它都會叫得特別大聲來吸引學生,學生就以為他是因為飢餓才會叫聲不斷,就對它進行投喂。香波每天就這樣靠著這一方法每天都吃的特別飽,還吃的不錯。但是學生在投餵它後都會想摸一下它,可它卻是個極壞脾氣,每次都抓傷學生。所以在他蹲守的地方貼了12張告示告誡其他同學這隻貓是會抓人的,不要進行投餵和撫摸。
  • 不允許餵食學生撫摸,北大流浪貓因抓人被連貼12張告示,引網友熱議
    近日,北京大學,流浪貓香波因多次抓傷人,被連貼12張告示公示。據悉,香波很聰明,常衝著學生叫,以此來「騙吃騙喝」。但香波脾氣不好,不允許餵食的學生撫摸它。於是,僅10月份香波就已抓傷好幾人。北大貓協忍無可忍,將香波罪行羅列,提議大家勿投喂。因告示原因,無一人投餵香波,這下子香波徹底蔫了。你會主動投餵流浪動物嗎?
  • 北大因一隻流浪貓,連貼12張告示,並告誡學生:不要餵食此貓
    據了解該貓咪的名字叫香波,還特別聰明但是性格卻特別暴躁。它經常趴在學生公寓附近,很多學生在看到它後,它都會叫得特別大聲來吸引學生,學生就以為他是因為飢餓才會叫聲不斷,就對它進行投喂。香波每天就這樣靠著這一方法每天都吃的特別飽,還吃的不錯。但是學生在投餵它後都會想摸一下它,可它卻是個極壞脾氣,每次都抓傷學生。所以在他蹲守的地方貼了12張告示告誡其他同學這隻貓是會抓人的,不要進行投餵和撫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