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龜在微博上有點火。
#海龜在海裡有多卑微#
的話題引發廣泛討論。
有多卑微呢?
讓我們來採訪一下虎鯨同學。
對於上面2張動圖,
許多網友發出了
「哈哈哈哈哈」的手動笑聲。
更有幽默的網友
為兩位主角配上字幕:
還有網友腦洞大開,
將虎鯨和海龜
比作生活和自己,
得到許多共鳴和點讚。
那麼對於海龜,
你了解多少呢?
這個廣為大家熟悉的海洋生物,
如今卻在全球僅剩7種,
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紅色瀕危物種名錄。
今天我們就來重新認識一下
瀕危的海龜,
以及適合飼養的普通寵物龜~
海龜小知識
存在
最早的龜類存活在距今2億多年前,是比蜥蜴、蛇和鱷魚還要早的爬行類物種。除了北冰洋海域外,其它全球海域中均有海龜的身影。
「我是玳瑁,我不知道為什麼人們為了得到我的殼要如此傷害我,是我做錯了什麼嗎?」
「不開心就擺臉色,開心就撒歡了遊泳。」——玳瑁
種類
世界上現存的海龜有七種,分別為蠵龜、綠海龜、稜皮龜、玳瑁、肯普氏麗龜、麗龜和平背海龜。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以上7種中的6種認定為瀕危或易危。玳瑁和肯普氏麗龜被評為極度瀕危。
「我只是想要開心的生活。」——蠵龜
「什麼也不能阻擋我,我要拼命長大!」——蠵龜
飲食
海龜是雜食性動物,多數以水母為主要食物來源,但不同物種有不同的偏好。
平背海龜只食水母,一隻重達900公斤的平背海龜每天可以吞噬掉和它體積一樣重的水母;成年綠海龜是唯一只吃植物的海龜;加勒比玳瑁龜主要覓食尋常海綿綱,但此海綿非彼海綿,是海洋中的多細胞生物!鑑於珊瑚礁與海綿的競爭關係,玳瑁吃海綿十分有益於維持珊瑚礁生態系統健康!蠵龜主要吃龍蝦、海膽和螃蟹等甲殼類動物。
由於海龜喜歡吃水母,它們常常錯把丟棄在海洋中的塑膠袋當做水母吞入肚中,無法消化無法排出,導致最後不幸死去。
「別看我現在小,長大後我可是龜鱉類中最大的一種呢!」——稜皮龜
流淚
海龜在進食的同時也吞下海水,攝取了大量的鹽。在海龜淚腺旁的一些特殊腺體會排出這些鹽,從而造成海龜在岸上的「流淚」現象。
「我喜歡吃水母,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我的腸胃很難受...我不知道我怎麼了...」 ——綠海龜
「你們知道我是很溫順的~」——綠海龜
面臨的主要威脅
別看海龜性格溫和,好像很容易被其它動物欺負。事實上,一隻成年海龜幾乎沒有天敵,甚至可以和鯊魚進行周旋。
海龜面臨的威脅多是人類造成的,包括漁具和塑料垃圾的纏繞,沿海環境破壞,偷獵以及氣候變化等。
「我的同伴越來越少了,我很擔心...」——肯氏龜(大西洋麗龜)
「真美!我希望這樣美麗的景色一直都在。」——太平洋麗龜
如今海龜越來越少,
要是大家幸運在海上碰到,
遠遠地欣賞就好。
如果真的喜歡龜類,
也有許多適合飼養的寵物龜。
曾經有人研究城市養寵人群,
發現養寵人群中
有61.74%的人養狗,
有19.13%的人養貓,
有6.09%的人養龜。
可見龜已成為不少家庭的萌寵。
接下來一起認識常見的5種寵物龜。
寵物龜欣賞
草龜
草龜的身體大都是長橢圓形,龜甲微微隆起。
大家要是想飼養草龜的話,就要準備一個小盆,在裡面裝一點水,注意,在盆裡裝的水不能沒過草龜的腦袋。因為大部分的烏龜,都不能長時間的在水中呼吸,如果你讓水沒過了它的腦袋,它會憋死的。
不過話說回來,大家養草龜,真的很省時。不用天天餵它吃東西,也不用帶著它去散步,大家說,是不是很方便?
黃喉擬水龜
這種烏龜身上的顏色偏黃色,跟那些身上顏色偏綠的烏龜不同,對了,草龜身上的顏色就偏綠色。
我們再來看這種烏龜,這種烏龜的身體素質很好,幾乎不會生病。而且它不挑食,不管是魚肉還是豬肉羊肉,它都吃。當然了,那些素食它也會吃,只不過吃的比較少而已。
對了,它的價格比一般的烏龜價格要稍微高一些。大家要是想養它的話,最好準備一千塊錢。
東部錦龜
這種烏龜就更不挑食了,它是雜食性烏龜,幾乎什麼都吃,不管你餵給它蔬菜還是肉,它都吃。
這種烏龜特別聰明,它很會與人相處,把它養在家裡,會給主人帶來很多快樂的。只不過,它跟貓咪一樣,不太喜歡白天出來,更喜歡在晚上出來。所以大家要餵它吃東西,看它吃東西的話,也只能在晚上。
巴西紅耳龜
這種烏龜的腦袋兩側,有一點紅,所以它才被人稱作是巴西紅耳龜。這種烏龜不屬於陸龜,它屬於水龜當中的一種,水性比一般的烏龜都要好。這種烏龜也不容易生病,非常好養活。
當然了,它也是有缺點的,它太活潑了,經常會亂跑,讓人找不到。對了,它對自己的居住環境也有些要求。溫度最好能在20-32度之間。
密西西比地圖龜
這種烏龜也被簡稱為地圖龜,它身上的顏色特別好看,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養這種龜的話,大家就要多費點心思了。它很容易得軟骨病,而且餵它吃太多含有營養的東西,它也會生病。
無論是海龜,
還是家養的寵物龜,
都是大自然中的珍貴生命,
值得我們認真愛護~
說了這麼多,
你最喜歡哪種龜呢?
- End -
參考資料 | 國家海洋預報臺官方、寵物稍息、微博等
2020年11月20-22日,期待相聚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