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效應仙女座新視頻 介紹多個潛在種群棲息地

2021-01-16 52PK單機遊戲

   《質量效應:仙女座》距離發售只有兩周,我們在了解完故事背景小隊成員和武器能力後也終於要著手了解仙女座群星的一草一木了。在剛剛發布的這段宣傳片中,BioWare就向我們介紹了八個潛在的種群棲息地,雖然風景各異,但都充滿了生機。

  作為尋路者的一員,我們的主角二人組在《質量效應:仙女座》中的初始任務就是跟隨隊友一起在仙女座中尋找適合銀河系生物生活的星球。初步的目標共有八個,每個星球的生態環境也差別非常大,有海洋居多的,也有遍地沙漠的,甚至還有植被泛濫的。視頻中最後一個星球則是我們的最初探索目標,相信在那裡也會發生更多奇特的故事。

  《質量效應:仙女座》將在3月21日發售,登陸的平臺為PS4,Xbox One以及PC。

 

相關焦點

  • 新聞丨《質量效應:仙女座》玩家評分4.3分 被噴是「屎」
    《質量效應:仙女座》不僅是《質量效應》系列中媒體評分最低的一部,同時也是玩家評分中最低的一部。如上圖,Metacritic上,《質量效應:仙女座》(PS4)玩家評分只有4.3分,刷新了BioWare開發遊戲中史低記錄。
  • 海南長臂猿增添新家庭 棲息地擴大
    新華社海口8月23日電(記者周旋、黎多江)記者從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的海南長臂猿保護國際研討會上了解到,海南長臂猿再添新家庭,由原有ABCD四個家庭群,增加為ABCDE五個家庭群,種群棲息地也有擴大。目前,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已由20世紀80年代歷史低位的7隻左右,恢復至現時超過30隻。
  • 海南這個瀕危物種喜添新成員!種群數量增加到33隻
    2020年8月18日早6時31分,中國林科院科研人員通過紅外自動相機,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打炳村東崩嶺監測拍攝到兩隻海南長臂猿同框照片和視頻,且錄到了雄猿的鳴叫聲。經辨認是一雄一雌成年海南長臂猿,證實新形成了E群,並確定海南長臂猿棲息地已經擴散到距原棲息地霸王嶺林區斧頭嶺10公裡的東崩嶺。該監測結果與2020年1月人工監測的結果已相互印證。
  • 遺傳學家:有害突變積累能使新冠病毒崩潰,促進病毒種群滅絕
    Jensen與Michael Lynch在文中表示,對於新冠病毒而言,在患者人群中誘導突變消融的產生能夠促進消除病毒,有利於發現潛在治療方法。同時,利用種群遺傳學理論對於解決當前全球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有重大作用。
  • 青海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將編制出臺《青海雪豹保護規劃...
    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加大執法保護宣傳、提升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開展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不斷加大對雪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野外監測和救護等工作,使高原旗艦物種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2017年,共救護雪豹4次,救活了2隻,尤其是雪豹『凌雪』赴京治療,全社會對雪豹的關注度大大增強。」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負責人齊新章介紹。
  • 我國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現狀
    從50年代就開始對獼猴進行捕捉,加之其棲息地的不斷縮小,使中國獼猴的種群大量減少,至今尚未得到恢復.此外,羚羊、野生鹿及其他可用做裘皮的動物及魚類等資源,由於過量狩獵、捕撈,物種種群數量大量減少,甚至滅絕。第四,生境喪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樣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生境破碎化是在人為活動和自然幹擾下,大塊連續分布的自然生境,被其他非適宜生境分隔成許多面積較小的生境斑塊、島嶼的過程。
  • 傳質量效應合集已跳票 * 怪獵崛起無染色球 * 渡神紀怪物介紹 * 原神錢都用國外了?
    傳《質量效應三部曲重製版》跳票到2021年《質量效應三部曲》復刻版目前還尚未官宣,不過遊戲一直爆料不斷。此前的消息顯示本作將在2020年10月發售,不過據外媒報導,《質量效應三部曲》復刻版的發售窗口可能被推遲到了明年。
  • 戴源曹路寶出席麋鹿種群及其棲息地管理研討會
    中國江蘇網6月8日訊 6月7日,鹽城市委書記戴源主持召開麋鹿種群及其棲息地管理研討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科學設置麋鹿保護和棲息地管理的有效路徑,確保麋鹿種群安全持續生存與繁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仙女座在夜空中處於什麼位置?
    仙女座在天球坐標中的赤緯跨度為21.7度至53.2度,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區而言,仙女座位於天頂附近。仙女座的面積非常大,相當於滿月的1400倍。為了找到仙女座,可以先找到大熊座的北鬥七星。然後,沿著北鬥七星勺口那兩顆恆星的延長線,可以找到一顆亮星,這就是北極星。
  • 質量效應仙女座圖文攻略 系統介紹+全章節劇情流程(131)
    接著返回到那個控制臺前,下載上面的信息,得知研究所撤離時帶著阿瑪拉離開了這座星球。
  • 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在廣州開啟新生活
    園區20日開放自駕區亞洲象新區,還原象群原生態棲息地。(完) 劉衛勇 攝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擁有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目前共養育30多頭亞洲象。園區20日開放自駕區亞洲象新區,還原象群原生態棲息地。
  • 衛星圖中的糞便汙跡揭示南極帝企鵝新棲息地
    圖片來自英國南極調查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7日銷消息,在一項新研究中,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科學家從太空圖片中發現了南極洲企鵝活動的新線索。這些企鵝的糞便汙跡表明,它們建立了一些新的棲息地,但這些地點大多位於可能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
  • 衛星圖中的糞便汙跡揭示南極帝企鵝新棲息地
    分析結果表明,南極洲的帝企鵝棲息地比之前認為的多了近20%。根據8月4日發表在《生態與保護遙感》(Remote Sensing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雜誌上的研究,這一發現既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因為所有這些新棲息地都位於可能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
  • 山雀種群的影響力效應
    提示:從山雀種群的「影響力」效應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之間產品的標準和規格、型號之爭,也存在著同樣的道理,當同一類兩個不同標準型號的商品推上市場後,即使某一個商品技高一籌,但如果當影響力不如其對手時,必然會有被擠出市場之虞。
  • 種群數量增長至5群33隻
    海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周亞東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8月18日,中國林科院科研人員通過紅外自動相機,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打炳村東崩嶺監測拍攝到兩隻海南長臂猿同框照片和視頻,且錄到了雄猿的鳴叫聲。經辨認是一雄一雌成年海南長臂猿,證實新形成了E群即第5群,並確定海南長臂猿棲息地已經擴散到距原棲息地霸王嶺分局斧頭嶺10公裡的東崩嶺。
  • 剛剛,海南宣布這個世界瀕危種群喜添新丁
    經辨認是一雄一雌成年海南長臂猿,證實新形成了E群,並確定海南長臂猿棲息地已經擴散到距原棲息地霸王嶺林區斧頭嶺10公裡的東崩嶺。該監測結果與2020年1月人工監測的結果已相互印證。E群海南長臂猿的發現和孩子的誕生,也讓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增加到33隻。
  • 仙女座、獵戶座、御夫座的由來,看看它們的神話故事
    仙女座仙女座在仙后座以南、英仙座與飛馬座之間。它離仙王座也很近,是六個「王族星座」之一。仙女座的a星和飛馬座中的3顆亮星,構成了秋夜經常高掛在天空的「飛馬一仙女大方框」,這個大方框是秋季上半夜空中極為顯著的星座標誌,位於仙女座頭部。
  • 海南長臂猿喜添幼猿 種群數量恢復至5群33隻
    陳家煜 攝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8月18日,中國林科院科研人員通過紅外自動相機,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打炳村東崩嶺監測拍攝到兩隻海南長臂猿同框照片和視頻,且錄到了雄猿的鳴叫聲。
  • ...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發布三江源或保有我國最大的歐亞水獺棲息地
    參與報告撰寫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介紹,在淡水生態系統中,水獺往往作為頂級捕食者出現,並常因棲息地破壞和汙染非常敏感而被當成淡水生態的指示物種,同時也被視為區域河流、溼地、湖泊等水生環境保護的旗艦物種。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於自然環境保存完好,河道水系發育完整,食物資源充足,使得歐亞水獺種群得以迅速恢復。
  • 秦嶺野生豹種群穩定,活動範圍不斷擴大
    最近,陝西省龍草坪林業局和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在興隆嶺和天華山豹子種群的重要走廊地帶拍攝到野生豹子照片,表明種群活動範圍正在擴大,已經建立了穩定的豹子種群。秦嶺被譽為中國的「生物基因庫」,野生動物種類豐富,在中國乃至東亞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陝西省林業廳繼續加強秦嶺生態恢復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