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這些海洋巨人,它們會影響人類文明的歷史嗎?

2021-01-12 銀河系未解之謎

專家們宣布2030年將是全球溫室效應最致命的一年,但是如果他們幫助了我們,這個災難將不會發生鯨魚,這些海洋巨人卻能夠大幅降低甚至阻止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積累,它們會影響人類文明的歷史嗎?

溫室效應

據外媒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網站稱,全球氣溫比之前升高了,溫室效應正在迅速發展成全球性災難

從1880年到1970年代末幾乎百年時間,大氣溫度以每年1-1.8攝氏度的溫度上升,但誰也不知道氣候系統是不是線性變化的,最小的變化也會使氣候系統陷入混亂,

那麼什麼是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行星的大氣層因為吸收輻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溫的效應,地球大氣層,不僅包含有多數有機體呼吸所使用的氧和植物光合作用所使用的二氧化碳,也保護生物的基因免於受到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傷害,溫室效應會產生相應的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是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這些氣體是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臭氧,嘗試氧氣等組成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碳循環」將自然界中的溫室氣體拿走,將碳沉積到系統中,自然界中地球底部有巨大的碳儲量,但自從工業革命起,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導致的大氣層內二氧化碳濃度由280ppm上升至400ppm

近代隨著人口增長,相應的二氧化碳的進一步排放加劇了氣候變化,同時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比如太陽活動,地球火山運動,海洋運動和人類活動等

在太陽系中,火星和金星也有溫室效應。金星的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因此溫室效應問題相當的明顯,土衛六的大氣會吸收太陽輻射,但不會吸收紅外線的輻射,因此會有反溫室效應,使得其氣溫下降,假如真的失控地球將走向金星化。

假如溫度一旦升高到華氏2.72-3.6度,將導致從天然氣水合物中大量釋放甲烷,這將會引起騷亂,全球氣溫上升是很難控制的,但我們仍有時間改變這一狀況,因為我們正處在點燃導火索的第一階段

看起來科學家為整個過程付出了300年的時間,但是可能為時已晚,海平線以每年兩三毫米的速度在增加。山地冰川退化,中國西部乾旱地區冰川退化速度非常快,山地冰川過去50年的面積和冰量大概減少了15%-20%

我們必須立即行動,因為迄今為止,我們尚未發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方法。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方法

有哪些可能的方法能阻止二氧化碳排放量那

一種方法是,直接從空氣中捕獲碳並將其深埋在地球中,雖然這種方法理論上可以實施,但是這種方法比較複雜並且成本比較高

這使我們繼續尋找替代方案,令人驚訝的是,《自然》雜誌上的科學家們提出了簡單而精緻的建議

海洋生物學家稱:鯨已經存在數百萬年,一直以來,年長的大型鯨魚會在體內積聚碳,例如,藍鯨,灰鯨,格陵蘭島鯨,座頭鯨和其他種類的鯨

當鯨魚死亡時其頂部會沉入海底,以這種方式,一頭鯨魚平均可以儲存33噸的二氧化碳,試想一棵樹一百年也不過儲存2.2噸。

此外科學家發現,海洋中浮遊植物越多的區域二氧化碳儲存的越多,其實是鯨魚廢便含有浮遊植物生長所需的鐵和氮,鯨魚的活動有助於浮遊植物從底部吸收這些養分,使海洋表面的浮遊植物生物量提高了1%,這就是說,由於鯨魚的活動,將捕獲數億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突然出現了20億棵樹

眾所周知,人類對大型鯨魚的威脅非常嚴重,如果之前人類沒有捕鯨的話,那麼今天的130萬種鯨魚將會增加到500萬種,這種商業捕鯨行為導致這種情況沒有改變,例如藍鯨已在短短的100年內減少了99%,雖然今年有所恢復,但目前還是只有之前的3%

據介紹,只有將鯨魚數量提高到之前的400-500萬頭,才能有效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目前鯨魚仍然面對著重大的生命危險,包括船舶漁網和塑料廢物,最貪婪的捕食者,仍舊繼續破壞著星球的生態平衡,他們通過吞噬鯨魚來滿足他們的貪婪

可怕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州半島附近生活的鯨鯊,每天大約會攝入171件塑料物品。而它們正瀕臨滅絕。

拯救地球的方案

那麼為了拯救地球我們該怎麼辦?

全人類合作保護這些鯨魚,減輕對鯨魚的許多威脅,這些威脅主要的問題就是缺乏全球的協調

當前,中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世界各國也正在積極的落實2030年的可持續發展議程

理論上每個人都認識到鯨魚對我們生存的重要性,但是這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聯合起來呼籲全人類共同參與到保護鯨魚的活動中。

提倡素食人類要對抗氣候變化,唯一的最重要的事只能是停止肉食,這個時代,多少人正在忽略素食對地球如此重要?

對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阻止氣候變化,選擇素食只是一個小舉措而已。可是,我們並不去做,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動力。

因此,我們必須計算一條鯨魚的貨幣價值,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向那些遭受重大損失的人提供補貼

垃圾分類說到底,垃圾分類,這事對於對以往丟垃圾的行為形成習慣的我們來說,會潛意識地認為,這是存在困難的,會很麻煩

不過,我們需要不斷地打破原有的自己,重塑新生的自己,如果想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還真需要身體力行去做的。如果我們做到了,就是在扭轉社會群體的人類意識。

您願意和鯨魚一起合作,為了我們的地球共同努力嗎

如果您喜歡為拯救地球免受溫室災難之害的策略,別忘了推薦我們給您的朋友

相關焦點

  • 鯨魚噴出的水柱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暗示人類在摧毀它們的家園
    鯨魚為何會噴水柱?鯨魚,雖然它們的名字中帶有「魚」字,而且它們也生活在海洋之中,不過事實上,鯨魚卻並不是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研究認為,在遠古時期,鯨魚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而且通過DNA檢測分析,發現鯨魚的祖先竟然和河馬是近親,曾經是一種有蹄類動物。不過後來因為棲息環境的變化,導致它們開始逐漸朝著海洋中遷移。
  • 被鯨魚吃了又被吐出來,是幸運嗎?專家認為它們是把人類當朋友
    但是,科學家認為,把Rainer Schimpf的存活歸結於幸運,是不合理的,因為鯨魚基本是不會吃人類,它們對人類這種食物根本沒有興趣。首先,大多數鯨魚沒有可以撕裂肉和骨頭的牙齒。不光是鯨魚,任何水生動物都需要強壯的、特殊設計的牙齒,才能將人類這種大型哺乳動物肢解,以便消化。
  • 為什麼藤壺喜歡寄生在鯨魚隱私部位?這會影響鯨魚交配嗎?
    導語:為什麼藤壺喜歡寄生在鯨魚隱私部位?這會影響鯨魚交配嗎?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嗎?沒錯,就是鯨魚,就目前人類所知的哺乳動物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龐大的身軀滋養了許多的生命。沒錯,很多紀錄片中出現的鯨魚身上都會有很多灰白色的斑點,而這便是寄居在鯨魚身體上的藤壺。看似是附著寄生,但是在很多時候已經達到了共生的現象,雖然有的時候會幫助鯨魚刮傷敵人,但是藤壺的生長對於鯨魚來說有的時候是一種痛苦,它們甚至會寄生在鯨魚的生殖器附近,這極大的造成了鯨魚的困擾,難道鯨魚就不疼嗎?為什麼藤壺會寄生在鯨魚身上呢?藤壺又對鯨魚造成了什麼影響呢?
  • 現在的鯨魚比以往的鯨魚都大?那未來它們會變得越來越大嗎
    大家可能會認為,侏羅紀時代的恐龍不是更大嗎?從獲得的一些化石來看,恐龍時代,很多動物的體型都相當龐大,這點不容置疑。但是和最大的鯨魚相比,恐龍還是遜色不少。有科學資料顯示,鯨魚在我們地球上已經存在近5000萬年,從時間來看,其實比恐龍這些古老的大型動物要晚很多,可以說是恐龍滅絕以後,鯨魚才出現。
  • 海洋動物是如何睡覺的?魚兒會閉眼嗎?而鯨魚睡覺就是在夢遊!
    人類作為陸生動物,對海洋是很陌生的。大航海之前,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基本是一無所知!工業革命的到來,使製造業爆發,人們也可以製造出用於航運和潛水的設備!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從未停息,包括對海洋生物的了解!事實上,人們對海洋生物的認識少之又少!如果再問更偏一點的知識,人類就更陌生的。
  • 鯨落是鯨魚對海洋的饋贈,鯨爆卻是鯨魚留下來的「生化武器」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後,它的屍體會成為寶貝。一頭成年藍鯨,體長可超過30米,是個龐然大物。骨架會成為小型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同時它散發出去的氣味,會吸引眾多的魚類。藍鯨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可是讓它們垂涎三尺的。藍鯨的皮肉被分食之後,甲殼類生物正式登場,它們會分解藍鯨的骨頭。
  • 鯨魚重量可達200噸,如此笨重的鯨魚,它們是如何完成交配的?
    前言古語中曾經記錄過「鯨落」一說,這是一種對大自然的絕美的回饋,死掉鯨魚的龐大軀體會掉落到海底,海洋裡面數不清的生物會撕咬鯨魚的肉,很快碩大的鯨魚身軀就會被一大群一大群的魚類給撕咬殆盡,鯨魚的骨架會成為珊瑚或者魚類的棲息地。可見,鯨魚是一種偉大的生物,所以,千百年來,無數的仁人志士,把這種「鯨落」比喻成一種高尚的節操,和無私奉獻。
  • 海洋中最為弱小的藤壺,為何成了海洋霸主鯨魚的噩夢?
    說到藤壺,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要是說到鯨魚,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形態優美的鯨魚從水中高高地衝出,然後劃一個完美的曲線,在水花四濺中,又回歸了大海!看到這樣的美景,大家認為鯨魚這是在表演嗎?不,它們的真實目的你可能猜不到,它不是在表演,更不是在運動,它是在想擺脫附著在它身上的寄生蟲,藤壺!
  • 鯨魚一次排洩200升,明明汙染海洋,為何被認為「價值連城」?
    從血緣關係來看,鯨魚的祖先和河馬等是「姊妹」,大約4000多萬年前,它們離開了陸地,開始朝著海洋生物的方向演化。至於鯨魚為何會選擇入海生活,從恐龍時代「小體格」崖蜥演化成海洋「巨無霸」滄龍的過程來看,一般都是與氣候環境變化導致棲息地縮小、食物減少,同時陸地上競爭太激烈了,受到其它動物的「排擠」,所以為了自尋活路,才去往了海洋。
  • 他們解剖這條鯨魚的肚子,發現它們即便遠離人類,也無處可逃...
    最近,在挪威海岸西部,發現了一條巨大的鯨魚擱淺在挪威西部Sotra Island海岸沙灘上 。當時在被發現的時候,這個溫柔的巨人已經奄奄一息...就是這樣,這種神秘而美麗的海洋霸主,擱淺死在了沙灘上,腸胃中全是人類製造的海洋垃圾。
  • 鯨魚數量反彈有益海洋生態系統
    大型鯨魚數量的增加對保持海洋環境健康十分主要。一項新研究指出,鬚鯨和抹香鯨數量的回彈有助於強健全球海洋生物網。一直以來,人們對鯨魚的生態角色和重回海洋可能對漁業產生的影響爭論不休。科學家注意到,許多大型鯨魚的種群數量開始增加。但很多人並不同意這會對海洋生態產生影響。
  • 如果把人類放到遠古時期,也會變成巨人嗎?
    如果我們把現如今的動物和過去的它們相比,會很明顯感覺到它們的體型差異。 比如:如今的蜻蜓體型很小,但在石炭紀時巨脈蜻蜓的翼展達到了1.5米。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由於缺乏大型食肉動物,所以這些物種沒有天敵。再加上當時地球上氧氣含量很高,達到了35%左右,使得昆蟲能夠吸收更多的氧氣,而這也能夠幫助它們維持較大的體型。
  • 它是鯨魚中最兇猛的存在,卻對人類十分友好,為什麼會這樣?
    然而在眾多鯨魚種類中同樣存在一些兇狠的角色,它們甚至還可以以鯊魚為食,例如虎鯨。據了解虎鯨在海洋中幾乎是霸主般的存在,只要它們在一塊區域出現後,那塊區域短時間內是不會有鯊魚敢靠近的。因此有網友想知道,如果一個人不慎掉入海洋中,這時他周圍又出現了虎鯨,虎鯨會攻擊人類嗎?
  • 嚴肅的問題:海洋中到底有多少鯨魚尿?
    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生活著成千上萬種的生物,但是大海的霸主永遠屬於鯨魚。它們龐大的身軀讓所有的海洋生物都為之畏懼,驚人的食量註定它們需要一個驚人的生態鏈才能滿足。由於人類的濫殺濫捕,鯨魚的數量已經在快速的減少,保護鯨魚已經是當務之急。然而畫風突然一轉,既然鯨魚的身體這麼大、吃得這麼多,那麼它的排洩物有多少呢?
  • 澳大利亞出現鯨魚集體擱淺事件,已有25頭死亡,它們為何想不開?
    一個人終結自己的生命可以出於很多方面的原因,而且這些原因一般不難發現和理解,因為人是有思想和意識的動物,可以通過推理得出問題的答案。但是動物終結自己的生命,這種現象往往是匪夷所思的,因為它們並不會產生過於複雜的意識和思想。根據報導,上個月澳大利亞的西海岸發生了一起鯨魚集體擱淺的事件。在該事件中,有大約270頭鯨魚集體擱淺,當人們發現這一情況時已經有25頭鯨魚死亡了。
  • 死一條鯨魚養活12490個生物體,鯨落到底是給海洋多大的回饋
    一鯨落萬物生一頭鯨魚的死亡往往意味著其他生物的誕生。當一頭鯨魚在大海中死亡之後,它的屍體將會從海底落下,它所留下的地方都會給予其他生物足夠的回饋。可以說鯨落是溫暖的,是唯美的,用它的生命來回饋大自然,在黑暗冰冷刺骨的海洋中,它就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那什麼是鯨落?鯨落又有什麼重要的價值?鯨魚生前又會對海洋做什麼?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鯨魚。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海洋「高音」,身長29毫米,聲音卻比鯨魚還強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擁有生物較多的星球,還養育了人類這種高級生物,是特別神奇的一個星球。但是你知道嗎?雖然地球上的生物有很多,但是不為人知的生物也有很多,今天我們就說一下科學家在日本海岸發現的一種隱藏生物,其聲音比鯨魚聲音還強,就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 上百噸重的鯨魚,它們的祖先也是龐然大物嗎?
    鯨魚的演化是較為奇特的,哺乳動物多是生活在陸地上,鯨魚的祖先也是如此,但是它們卻又重新返回了海洋。DNA中有一些轉位子,它們可以複製並插入其它基因中,這種過程是隨機的,因此轉位子插入到基因組的同一位置的機率是很低的,而現代鯨魚和現代河馬及一些反芻類動物的轉位子卻插入到基因組的同一位置,除了解釋為它們有親緣關係,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 青島鯨魚出沒,防鯊網在?海洋世界跑出來的?鯊魚還是鯨魚
    青島鯨魚出沒,防鯊網在?從海洋世界跑出來的?海豚還是鯨魚 甚至還有人問 鯨魚是不是從 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裡 遊出來的? 這些問題, 官方都回應啦! 是鯨魚還是海豚? 青島海產博物館業務部王主任做出這樣的判斷:「從背鰭看,鯨類的可能性大」。
  • 海洋動物也會得潛水病嗎?
    如果一隻海洋動物潛入千米以下的海水深處,它所承受的壓力可以達到數百個大氣壓。那麼,人們有理由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海洋動物有這麼高的抗壓能力?海洋動物的身體組織如何適應水下的壓力變化?這些問題已經被科學家研究和討論了很多年,因為這項研究有助於幫助人們潛入更深的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