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的漫長崛起之路
說起日漫,很多人會想起宮崎駿。但是極少有人知道,在宮崎駿心裡,世界上最好的動畫曾經在中國。1958年冬天,生活窘迫的宮崎駿去電影院看了日本首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就像在凜冬中握住一把火:「與劇中人物的執著比起來,我為自己感到羞愧。」
國漫曾有過的輝煌,如今鮮少被提起。尤其是二十世紀中期後,時代的動蕩讓國漫歸於沉寂,即便中途出現過《大鬧天空》、《鐵扇公主》、《沒頭腦和不高興》等經典作品,也無法扭轉國漫走向衰落的命運。
1986年,國家開始引進日韓漫,國漫行業遭受到更大的衝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談起國產漫畫,能想像到的詞都是「低幼」、「抄襲」與「無聊」。被貼上諸多貶義標籤後,國產漫畫更難以被人接受。這種境遇一直持續到文化市場開放後,才有所改善,而國漫也開始踏上漫長的追趕之路。
近幾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和紙媒的沒落,漫畫的載體也順應這個趨勢,從紙上轉移到電子設備上。從讀者的角度來看,這種變化大大地降低了漫畫的閱讀成本,而漫畫直觀的呈現方式也符合了現代人逐漸碎片化的閱讀習慣。種種有利因素,讓國漫煥發了生機。
隨著讀者群體的擴大,一些漫畫平臺開始嶄露頭角。2006年成立的有妖氣原本只是個動漫交流平臺,在盛大文學的資助下,開始轉型為原創漫畫平臺,並且誕生了《鎮魂街》、《十萬個冷笑話》等超級IP。隨後,背靠著企鵝帝國的騰訊動漫原創平臺成立,憑藉著東家雄厚的資金和豐富的資源,很快佔據了市場的一席之地。與上述兩家發源於PC端不同,2014年成立的快看漫畫直接紮根於移動端,藉助條漫興起的東風,快看漫畫上線24小時就突破了30萬下載。如今,快看漫畫的總用戶數已經達到1.3億,這意味著每10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在看漫畫。
《十萬個冷笑話》
國漫平臺的活躍引起了資本的注意。2015年,奧飛動漫以9億人民幣收購了有妖氣,幫助有妖氣進行動畫影視的改編;快看漫畫繼今年1月完成2.5億C輪融資後,12月又獲得1.77億美元融資。而另一邊,騰訊、網易、新浪等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在漫畫內容領域發力,國漫市場一片興盛繁榮。
《動漫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15)》顯示,中國動漫產值規模有望在2020年突破2000億元,真正躋身世界動漫強國行列。而根據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第2季度中國移動動漫市場整體活躍人數達到8946.66萬。其中,快看漫畫以用戶滲透率46.56%穩坐動漫類APP榜首,騰訊動漫和漫畫島則分別以21.56%和10.14%的滲透率跟隨其後。
命運多舛的國漫在經歷過這麼多年的風雨後,終於在網際網路時代回歸,並一步步在網際網路陣地站穩了腳跟。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正視國漫,國漫也終於從一個小眾愛好,逐漸成為文化市場的小巨頭。在這個過程中,國漫一代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國漫一代已長成在過去,很多人會把看漫畫的人與「死宅」、「幼稚」劃等號。事實上,隨著泛娛樂的實施,動漫產業和影視、遊戲、文學產業的聯動越來越密切,而95後、00後的長成,更讓漫畫愛好者的身份從低齡化朝著全齡化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際網路動漫用戶比例最高的是24歲以下用戶,佔到48.58%;而24-30歲年齡段的用戶也佔到了21.44%。同時,在網際網路動漫用戶中,中高消費人群佔比超過40%。這表明,95後、00後已經成為動漫市場的消費主力軍。
從消費觀念來看,與他們的前輩不同,這代人在出生時,就享受了優越的物質條件和高質量教育,同時作為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成長的一代,他們擁有比上一代人更高的文化自信和對事物更獨立的判斷能力。他們不盲目追捧海外的文化,會用更加客觀的目光看待國內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物質生活的滿足也讓他們更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愉悅。快速發展的社會讓他們厭倦冗長的文字表達,直觀簡單的圖文更適合時間逐漸碎片化的年輕一代。
涅槃重生的國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迅速被年輕一代接受。當前的國漫與過去以日本二次元文化為核心的日漫不同,日漫大多講述虛擬、架空的故事,而國漫則更多取材於現實生活。在國漫APP巨頭快看漫畫上面,許多故事都是出自對現實的思考。以它的頭部作品《整容遊戲》為例,這部作品結合現代社會女性追求美的現象,講述一個時尚雜誌的女員工使用整容 app 時,發生的一系列考驗人性的故事。這部漫畫最終收穫了112.67億的熱度,而在快看漫畫,評論和點讚的記錄保持數分別是驚人的8萬條和208萬。對於年輕一代來說,能在漫畫與現實中找到共通點,並與有共識的人進行互動,是當前國產漫畫帶給他們的重要意義。
快看漫畫頭部作品《整容遊戲》
這種群體認同感和強烈的交互欲望,有力地推動了國漫市場的繁榮。而漫畫產業背後的巨大想像空間,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漫畫的產業鏈條中找到了歸屬感。一個漫畫IP形成後,隨之衍生的周邊產品往往會成為粉絲的精神寄託。藝恩2016年的數據顯示,94%的動漫用戶在ACG上有付費行為。在這種良性循環下,動漫平臺和平臺作者可以獲得更好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漫畫產業衍生的遊戲、影視,也符合了年輕一代的精神消費需求。《十萬個冷笑話》就是由漫畫到動畫,從而推出了自己的周邊。目前,十萬個冷笑話推出的第二部大電影,票房已經超過1.33億。快看漫畫的多部爆款今年也進入影視開發階段,其中,《快把我哥帶走》等真人劇已殺青。而作為付費動畫時,這部作品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1220.5萬,電影版權也出售給了萬達影業。可見,獲得這一代年輕人認可後,漫畫IP的產業延伸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國漫一代的長成,讓國漫市場迸發了強大的生命力。而資本的湧入和知識付費時代的到來,則讓國漫市場的持續發展有了基本的商業保障。
90後百萬年收入漫畫家誕生與國漫的辛酸史一樣,漫畫家的生活也十分不容易,剛畢業的漫畫家更是窮得可憐。隨著日美漫的衝擊,許多國漫作者為了過得好一點,只能轉行。堅守畫漫畫的,就靠著一格漫畫20、30元的低生活水平維持生存。
漫畫家的生存窘境讓國漫市場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一方面,物質方面得不到滿足的漫畫作者,很難堅持不懈地去創作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創作者越來越少的國漫市場,也很難吸引到用戶。
隨著國漫讀者群體的養成,為內容付費成為讀者的共識。而網際網路的發展,也讓漫畫創作者找到了機會。在漫畫載體依賴紙張的時代,由於市場上的漫畫雜誌數量少,受眾也相對小眾,雜誌訂閱數不過百萬級別。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市場容量逐漸擴大。
對於創作者來說,讀者群擴大就意味著消費的內容容量擴大。在雜誌時代,漫畫的市場容量一年不過100多部,許多心系畫畫的作者的作品很難被看到。進入到網際網路平臺階段後,平臺巨大的消化能力,和便捷的投稿渠道,讓更多漫畫愛好者能夠在網絡上展示自己的作品。開放性的漫畫平臺,降低了新人入行的門檻,只要有繪畫基礎,有好的故事,就可以創作投稿,從而走上職業漫畫家之路。
而在與讀者互動方面,網際網路大數據的反饋機制,也比雜誌時代郵寄「讀者反饋信」迅速得多,數據的價值解讀和利用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創作者能及時看到讀者的意見和建議,更好地對作品的呈現方式進行優化,從而更易催生爆款。
在這樣充滿機會的背景下,漫畫家的境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快看漫畫的籤約作者慄子liz曾經對漫畫家這個職業望而生畏,就是因為在她印象中,畫漫畫是一份和清貧劃等號的工作。但是在快看漫畫上開始連載作品後,她目前每個月光是稿費就已經有2—3萬,加上版權開發,版稅以及衍生品銷售分成,生活可以過得十分體面了。
慄子liz
事實上,漫畫家從一份「收入不夠,用愛來湊」的職業,到現在漸漸步入正軌,與十年間大量漫畫平臺的共同探索是分不開的。如今,各大漫畫平臺正在紛紛為進一步提升行業效率做改進,以推動作者和平臺共同的良性發展。
以快看漫畫為例,在漫畫家孵化方面,推出了 「製作人+經紀人」的服務模式。在平臺內,製作人會結合市場和運營,幫助作者梳理每一話的看點和矛盾、懸念,針對腳本和分鏡提供意見、進行修改,定期分析數據,總結劇情得失。而經紀人則針對作品,為作者制定全生命周期的商業開發計劃,包括出版、影視、遊戲等各個環節。目前,已經湧現出一批年收入過百萬的90後漫畫家。
電影《一代宗師》裡面有一句臺詞:「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憑一口氣,點一盞燈。」對於歷經坎坷的國漫,和那些曾經貧困潦倒還堅持畫畫的漫畫家來說,這句話可以說很意味深長了。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關注網際網路和科技創業。公號南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