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突然變醜、手腳變粗大,很可能和垂體瘤有關!

2020-12-05 騰訊網

轉自:西安市第三醫院

近日,看見幾則新聞報導,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可以警惕這種情況!

新聞1:

42歲的劉女士近半年來發現自己長醜了,鼻子變大、臉變寬,腳也變大了。以為是自然衰老,她並未太在意,可這種變化越來越明顯,去醫院檢查後才知道,這一切竟是因為腦袋裡長了垂體瘤。

新聞2:

36歲的林先生一年多來他感覺自己的相貌越來越醜,下頜突出、嘴唇腫大、皮膚粗糙,以前穿40碼的鞋現在竟然要穿45碼,睡覺鼾聲增大。一周前,在醫院檢查後得知,導致他這一系列變化的原因是大腦裡的垂體瘤。目前,醫生已通過微創手術將垂體瘤從鼻腔取出,再經過一段時間對症治療他就可能恢復以前的相貌。

細心的小夥伴們一定已經發現:面容突然變醜,手腳變粗大,皮膚粗糙……這些症狀竟然都是由垂體瘤引起來的!!!其實,生活中有些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由於對垂體瘤的症狀、危害沒有概念,導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下面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下垂體瘤的一種——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

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是什麼?

垂體瘤分很多類型,之前我們也為大家講過一些不同類型的垂體瘤及症狀。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發病率較高,佔所有垂體瘤的第三位,僅次於無功能型垂體瘤和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

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主要表現為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單純的巨人症較少見,成年後半數以上繼發肢端肥大症。而上面新聞中的兩位患者均是肢端肥大症的表現。

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為什麼會導致人變醜、手腳粗大呢?

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會導致體內產生過量生長激素(GH)。生長激素是什麼呢?是由腦垂體前葉嗜酸性細胞分泌的一種單一肽鏈的蛋白質激素,它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理功能的生長調節素。

長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時會導致體型和內臟器官異常肥大,並伴有相應生理功能異常。在青春期少年可表現為巨人症,在成年人則表現為肢端肥大症。

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導致的遠端肢體肥大患者,不僅會手腳、鼻子、嘴唇變大、頭顱及面容寬大、顴骨高,還會出現聲音嘶啞、睡眠打鼾等情況,患者舌頭和咽喉軟組織也會隨之變得肥厚,尤其是晚上睡覺時,很容易引起呼吸問題。

此外,垂體腫瘤壓迫症狀、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結腸癌等惡性腫瘤發生率也會相應增加,這些代謝紊亂性疾病和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生存質量。

怎麼判斷自己的情況是否與肢端肥大有關?

一般可以根據一些特有的跡象來自我判斷。如果近幾年來,你的鞋號越來越大、臉形發生改變、顴骨突出、額頭變寬、聲音越來越低、手指變粗、皮膚粗糙,那就可排除是否患上了肢端肥大症。

95%以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發病是由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引起所以出現上面症狀就要去正規醫院神經外科檢查了。但由於許多患者在出現肢端肥大症狀時,早期並沒有其他不適,很多人不把它當成病,從而延誤了治療。我國有許多肢端肥大症患者沒有被診斷,也沒有接受治療。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這種疾病缺乏認識,出現症狀後自己不重視,也有部分人認為面容「變醜」不是病,直到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視力下降、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才來就診,錯過了早期診治時機,十分可惜。

得了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該怎麼治療?

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治療的目的是降低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水平至正常,減小腫瘤的體積。成功治療後,許多肢端肥大症的症狀和功能將逆轉或改善(已發生並固定的骨骼變化除外)。其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外科手術、藥物治療及放射治療。

大部分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首選手術切除。目前常用的和患者比較歡迎的是神經內鏡輔助下經蝶入路微創手術,就像上面新聞2中的患者就進行了這種手術。這種手術不用開顱,利用神經內鏡技術可以從鼻孔直接到達我們需要手術的部位,保留垂體的其他部分完好無損,更精準、更安全、術後併發症小。

神經外科介紹

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以「顱腦脊髓創傷和腫瘤的微創手術、腦和脊髓血管病的微創介入手術和功能性神經外科疾病的綜合治療」為特色,並開放急性腦血管病和顱腦創傷救治的「綠色通道」。設床位50張,中心ICU 19張,ICU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檢測、監護設備和生命支持系統。科室已成為集臨床、科研、教學、功能康復和腦病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神經外科。

文章來源:神經外科 王濤

稿件編輯:畢 禎

稿件審核:宮浩翔

相關焦點

  • 「史瑞克」變醜警告:警惕垂體瘤!
    突然視力下降同時視野缺損,或是無故變醜「史瑞克」上身,下頜突出肢端肥大,都要警惕是否得了垂體瘤,儘早到醫院檢查。「這是一例少見、高難度的複雜TSH垂體腺瘤患者。」接診的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郭文龍表示,垂體促甲狀腺激素腺瘤是垂體瘤的一種,但發病率低,據文獻報導,發病率在百萬分之一。和其他垂體瘤類型不同,此類型垂體瘤富纖維化,質地通常較韌,血供也較豐富,因此手術切除難度較其他類型垂體瘤要高得多。同時,對於有海綿竇侵襲或者鞍上侵襲的,手術全切率和甲亢緩解率更低,手術難度更大。
  • 容貌改變、肢端肥大,當心垂體瘤在作怪!
    容貌改變、肢端肥大,當心垂體瘤在作怪!肢端肥大症是因生長激素過度分泌引起的,起病緩慢,因身體的改變逐漸發生而未引起重視,直至有嚴重的器官或代謝改變才會被發現。通常表現為手足厚大、面貌粗陋、頭痛疲乏、腰背酸痛,患者常說鞋帽、手套變小,必須常更換。當症狀明顯時,開始出現臨床典型面貌——頭皮過度增生額部出現深皺褶、鼻子肥大、皮膚多油脂、大量出汗、手指伸屈幅度下降、記憶力下降、雙手麻木,女性患者有月經紊亂、閉經及不孕等症狀。男性患者早期性慾增強,以後減退發展成陽痿。生長激素瘤如果發生在兒童身上,就會表現為巨人症。
  • 重慶美女突然變醜 嘴唇腫大手腳也變粗了
    26歲的女子原本樣貌清秀,突然面容變醜,手腳變粗,原以為是「歲月催人老」,沒想到脖子也跟著變粗,月經還紊亂。11月1日,在全球「肢端肥大症認知日」這天,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垂體瘤聯合診療中心得知,該女子被診斷患有肢端肥大症,罪魁禍首就是大腦裡長了個垂體瘤,激素分泌過盛導致。新橋醫院垂體瘤聯合診療中心米香醫生介紹,該女子原本在廣州打工,這次特意回鄉就診。
  • 容貌莫名變醜可能也是病 警惕肢端肥大症
    原標題:容貌莫名變醜可能也是病 警惕肢端肥大症 (Getty Images供圖)   ●可能是顱內垂體生長激素型垂體腺瘤導致的肢端肥大症,主要表現為面部、手、腳和內臟器官的過度生長   ●不少患者因為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一種病,從而延誤了治療;及早發現,及時手術切除,可使生長激素恢復正常,面容可逐漸恢復   很多人都認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材的改變,手腳自然會增大,容貌自然也會改變。
  • 垂體瘤是什麼 垂體瘤竟帶來這些危險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臨床上有明顯症狀者約佔顱內腫瘤的10%。男性略多於女性,垂體瘤通常發生於青壯年時期,常常會影響患者的生長發育、生育功能、學習和工作能力。臨床表現為激素分泌異常症群、腫瘤壓迫垂體周圍組織的症群、垂體卒中和其他垂體前葉功能減退表現。
  • 手指變粗、面容「發福」,別忘了做這項檢查
    【垂體瘤患者為何越來越多】 腦垂體在許多人看來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只有黃豆大小的它卻扮演著大腦司令部的重要角色。人所有的生理活動幾乎都離不開腦垂體分泌的各種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甲狀腺素、生長激素、泌乳素、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等等。
  • 多年頭痛,口鼻變大,竟然是腦殼長瘤!
    個子長得高、手長得大還可能是長了腦腫瘤。結合MRI影像和內分泌等檢查,診斷為生長激素型垂體瘤。 什麼是生長激素型垂體瘤 生長激素型垂體瘤是垂體瘤的一種類型。生長激素型垂體瘤會使患者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從而導致肢端肥大、容貌改變;還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如壓迫視神經,可造成視力下降;腫瘤體積變大,可導致劇烈頭痛。
  • 面容突然變醜 小心肢端肥大症
    2020-04-20 11:08圖文來源: 新華報業網 今年36歲的小趙近一年時間發現自己的面容無緣無故地發生了改變:顴骨增高,鼻翼增寬,嘴唇增厚,手指指節也變得粗大起來
  • 手腳變大,相貌變醜,可能是肢端肥大症作祟
    肢端肥大症是一種隱匿的慢性進展性內分泌疾病,患者就診時病程可能已達數年甚至10年以上。肢端肥大症的主要病因是體內產生過量的生長激素。95%以上的肢大患者是由分泌生長激素的垂體腺瘤所導致的。
  • 容貌變醜 腳丫變大 快查「僅佔體重十萬分之一的它」
    如果它的激素分泌功能失衡,肢端肥大症就會找上門來,患者體貌受到影響,如面容寬大、顴骨高、手腳粗大等,還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面容寬大、顴骨高、手腳粗大,都是肢端肥大症在外貌上的表現,這是一種起病隱匿的慢性進展性內分泌疾病。公開數據顯示,肢端肥大症患病率約為40-125例/百萬人,年發病率為3-4例/百萬人。
  • 男子臉突然變大容貌變醜,去醫院一查嚇蒙了!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收治了一位臉部和手部格外寬大,唇舌十分肥厚的患者。奇怪的是,該患者 5 年前並不是這個樣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的樣貌 " 變醜 " 了呢?8 年前,劉先生體檢時查出血糖高,當時被診斷為 "2 型糖尿病 "。雖然做了降糖治療,但是血糖一直控制不佳。
  • 得了垂體瘤怎麼治?一定要動手術嗎?李鼎鋒教授答疑解惑
    垂體瘤,顧名思義,就是一組從垂體前葉細胞發生的腫瘤。在很多人看來,腦子裡長了瘤應該趕快切了。其實不然。垂體瘤屬於良性腫瘤,比較溫和,進展慢,多數患者的症狀不嚴重,因此,絕大多數患者無需治療,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比例更低。查出垂體瘤,別輕易動刀,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患者,盲目切除很可能會對其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 301醫院教學病例:McCune-Albright症候群;垂體生長激素瘤
    14歲家人發現患者較同齡人身高增加明顯,並逐漸出現眉弓高突、顴骨突出、口唇厚、鼻翼變寬、聲音低沉、手腳粗大等,但是顏面左右不對稱,左側顴骨高於右側,並逐漸明顯,無局部疼痛、紅腫等。15年前(28歲)於當地醫院行頭顱CT未見異常。30歲開始出現多汗、竇速,無心悸、腹瀉、消瘦、情緒急躁等,間斷服阿替洛爾。性發育啟動時間不詳。
  • 面目全非與身份證不符,竟是垂體腫瘤「作妖」!華山醫院金垂體多...
    聽到結果,36歲的小石和家人當時懵了。  「元兇」小如黃豆藏在垂體  經當地醫生推薦,小石慕名來到上海,就診於著名垂體瘤臨床診療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金垂體」多學科融合診療中心。  內分泌科副主任葉紅英教授解釋:庫欣症候群屬於臨床疑難雜症,病因複雜,需通過嚴密內分泌評估、影像檢查明確病因所在,才能針對性治療。
  • 腦垂體瘤的早期症狀 預防腦垂體瘤的方法有哪些
    另外,還可能有因腫瘤周圍的正常垂體安排受壓和損壞引起不同程度的腺垂體功用減退的體現;以及腫瘤向鞍外擴展壓迫附近安排結構的體現,這類症狀最為多見,往往為病人就醫的主要原因。1.激素分泌過多症候群(1)PRL瘤:女性多見,典型表現為閉經、溢乳、不育。男性則表現為性慾減退、陽萎、乳腺發育、不育等。(2)GH瘤:未成年病人可發生生長過速,巨人症。
  • 警惕了:肥胖,可能是這些疾病引起的!
    ·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 多囊卵巢症候群是會出現雄激素過高、持續無排卵、卵巢多囊改變,還有其他一些激素水平異常,肥胖是其一個特徵之一,這與雄激素增多和胰島抵抗有關
  • 年輕姑娘兒得了肢端肥大症生長激素過多導致變胖變醜
    牟博士說,就連明太祖朱元璋也可能患有肢端肥大症,因為根據史書記載他「下巴奇長、厚嘴唇、鼻子大……」。  肢端肥大症,是垂體生長激素分泌型腺瘤所引起的隱襲性疾病。早期症狀雖然比較複雜,但只要留心觀察,患者和家人還是很容易識別的。
  • 肢端肥大症發病難察 多年未見面貌大變需警惕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王海軍教授介紹說,調查顯示,肢端肥大症從發病到確診的平均時間為6~8年,且是非特異性症狀,不易被病人和長期生活在一起的親屬注意。  「實際上,幾乎所有病人一進門,我們就能從外貌特徵上明確識別出來。病人自己也反映,近年來朋友或親屬常表示幾年沒見,發現其相貌變化好大、皮膚變差很多等。但他們沒有往疾病上聯想,反而可能選擇減肥、改善皮膚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