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湯圓現身 傳統節日為何屢成「吃奢侈」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隨著元宵節日益臨近,節日市場持續升溫,各大超市早在醒目位置擺起了「湯圓陣」。記者調查發現,今年的湯圓賣價比往年高了許多,一些高端湯圓的價格更是不菲。

  從端午節的天價粽子,到中秋節的豪華月餅,再到現在的高端湯圓,許多顧客充滿疑惑:傳統節日食品價格如此之高,是誰把傳統節日異化成了「吃奢侈」的節日?

  湯圓價格一種比一種高

  記者走訪武漢幾家大型超市發現,冷藏區都開闢了專櫃售賣各種品牌的湯圓,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選購。

  在武昌某中百超市裡,思念推出「玉」系列,6種顏色的湯圓整齊排列,讓消費者過足了眼癮;三全的「果然愛」系列水果湯圓,7種水果口味似乎在傳遞陣陣芳香。除此之外,灣仔碼頭、五芳齋等品牌推出的芝麻花生玉米湯圓,都受到了歡迎。

  當然,這些創新湯圓價格要比傳統湯圓高不少,每500克售價在15元—25元不等,相當於普通湯圓價格的兩三倍。

  但是,這並不是最貴的。記者在元祖食品專賣店看到,一款名為酷元宵的即食免煮湯圓,涵蓋了抹茶、草莓、芒果三種口味,售價48元。8顆桌球大小的湯圓,平均一顆售價6元。與之類似的另一款兔元宵,售價更高達8元一顆。

  還有更貴的。8顆湯圓、1條芝麻酥和2盒糕點組成的圓滿禮盒要221元,一款8寸大小的團圓兔湯圓售價高達160元。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湯圓的成本價其實很低,其終端零售價比成本價一般要高150%到200%,這樣就可以保證至少50%的毛利潤。但是,若成本價與零售價的差價率達到300%甚至更多,那就說明湯圓售價嚴重偏高。「這些所謂的高端湯圓就屬於嚴重偏高。」

  高價食品誰來消費?

  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是老百姓家人團聚共同過節的方式。然而近些年,這些傳統的節日食品被過度包裝,進行概念性炒作,使得傳統節日變了味,成為一些單位和個人公款消費、送禮行賄的「送禮節」。

  記者在賣場看到,陸陸續續有市民前來選購這些高端湯圓。「買這種湯圓的人實際上自己不吃,都是用來送禮,走人情。」正在選購湯圓禮盒的張偉說,自己消費不起一兩百塊錢的湯圓,但為了送單位領導,只能咬咬牙了。

  銷售人員小王告訴記者,高端湯圓的產品定位是「中高檔商務禮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每天可以賣出100多盒。購買的人有單位團體,也有個人。單位購買多半是用於送給往來客戶或各類領導,加強感情聯絡;至於個人,多半也是用於送禮,疏通關係。

  「雖然是一個短期的產品,許多食品企業都看到了這一商機,幾乎每個品牌的蛋糕店都生產了湯圓,搶佔這塊高額利潤的市場。」小王說。

  武漢市民李傑認為,天價節日食品的消費群體不可能是普通老百姓,大多數是用於走親訪友,甚至送禮行賄,以達到某種「交易」。「只要市場有需求,豪華月餅、粽子和湯圓將無法杜絕。」

  如何還傳統節日給百姓?

  華中科技大學韓東屏教授認為,「隨著對名煙、名酒、購物卡等傳統『行賄』禮品的限制越來越嚴,禮品種類也逐漸減少,高價節日食品就成了一種替代品。商家正是瞄準了這一時機,偏離正常價格的湯圓、月餅以及粽子才層出不窮。」

  韓東屏說,對藉機行賄索賄的行為要加大打擊力度,紀檢監察部門在節假日期間,特別要對公務人員進行廉政教育,並加強監管調查。若發現違規行為,要予以嚴懲。「只有將這個市場打掉,才能剷除豪華節日禮品的生存土壤。」

  武漢理工大學龍炳煌教授說,湯圓、粽子和月餅,這些符合大眾口味的民俗食品是傳統節日裡的寄託形式,體現的是一種文化傳統和百姓生活味道。但它一旦和「豪華」等字眼聯繫起來,再冠之以商業包裝和炒作的噱頭,就背離了其傳承歷史文化的本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湯圓已不在於吃,更不是在吃『包裝』。以吃湯圓的形式將濃濃的親情表達出來,這才還原了節日的文化內涵,體現了元宵節的現代意義。」

  據悉,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國家標準,已從2010年4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對食品和化妝品銷售包裝的空隙率、層數和成本3個指標作出了強制性規定,包括包裝層數不得超過3層、包裝空隙率不得大於60%、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總和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等。

  武漢市工商局負責人王眠說,由於「標準」不是法律法規,對於違反標準的行為鑑定起來比較困難,而且執法難度較大。他建議儘快出臺類似於「商品包裝監管條例」等法規,「讓過度包裝不只停留在標準和宣傳上,而要落實在法律上,並加大打擊,才能有效遏制下一個豪華食品的出現。」 (記者徐海波)

相關焦點

  • 冬至它是一個節日嗎?為何要吃餃子、吃湯圓
    吃餃子、吃湯圓……對很多人來說,在這個時候來一份屬於冬至的美食,代表的也是對不久之後春節團圓的期盼。它是一個節日嗎?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賀冬」。也有說法認為,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在周代就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古籍中,似乎也可以找到冬至是一個節日的佐證。
  • 北滾元宵,南包湯圓?元宵節為何要吃湯圓?
    對能把所有節日過成情人節的國人,元宵節這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燈節,少不了又要被朋友圈秀一波恩愛。    十五元宵,有多久你沒和爸媽一起過呢?今年元宵又不能回家過,春節期間已經和家裡人吃過元宵了,也算是沒那麼遺憾。
  • 吃一碗傳統特色的「鹹湯圓」這個元宵節江門市民不出門一樣開心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佳節,全國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江門市民響應號召,自覺少出門,不聚會。而今天元宵佳節,他們用相互傳統元宵祝福心意,傳遞防疫信息,而更多的市民,在家裡製作具有五邑特色傳統風味的湯圓,這個元宵節江門市民不出門一樣開開心心。 居住在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的陳阿姨一早起床,就備料製作「鹹湯圓」。
  • 冬至吃湯圓,團團圓圓,吃了湯圓大一歲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
  • 五彩驛站 冬至到 吃湯圓咱厝幼兒園萌娃歡樂過佳節
    在這個傳統節日裡,親子驛站開展豐富多彩的冬至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傳統習俗,感受節日快樂氛圍。  靈水中心幼兒園:暖暖冬至日 濃濃傳統情  近日,小浯塘分園開展「暖暖冬至日,濃濃傳統情」主題活動。  除了動手搓湯圓,有的班級還組織做手工,用粘土包餃子,用貼畫做出一碗特別的湯圓。此次主題活動的開展,幫助孩子們了解冬至傳統習俗,感受了傳統節日的快樂氛圍,更讓小朋友們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們身上不斷地傳承下去。
  • 元宵節吃湯圓還是元宵 湯圓和元宵區別不同有哪些
    元宵節吃湯圓或是元宵,是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但依然有很多人分不清這兩種食物。元宵節到底吃元宵還是湯圓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元宵和湯圓究竟有些什麼區別吧!還有,元宵節吃元宵湯圓的由來傳說。  》》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 另類湯圓難敵傳統口味 品牌湯圓大打促銷牌
    另類湯圓難敵傳統口味 品牌湯圓大打促銷牌時間:2015-03-03 08:34:31來源:三秦網作者:鄭伊琛高豔編輯:白宇萍(實習生)     元宵節將至,各品牌湯圓搶佔超市冷櫃。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湯先生」也開始「賣萌」啦,推出了各種新奇口味,什麼紫薯、桂花、水果味道等,開始將消費人群放到了年輕消費者身上。
  • 本周天氣可能又要大反轉 今天又逢冬至 你吃湯圓了嗎?
    為何冬至大過年——冬至是中國24個節氣中的一個,和春分、夏至、秋分一起劃分一年四季。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哦~!冬至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離太陽是最遠噠~這天是全年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所以,冬至是預示冬季到來的一個重要節日。
  • 傳統習俗|古人喜歡重疊數節日,為何節日沒有四月四、八月八?
    古人喜歡重疊數節日,為何節日沒有四月四、八月八?作者:枯木您有沒有發現,在我國這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國度裡,老百姓還是喜歡過傳統節日。雖然近些年有些西方節日傳入國內後,受到一些年輕人追捧,然而從整體趨勢來看,西方節日和我國傳統節日自然無法比擬。
  • 貪吃湯圓肚子難受?小妙招教給你,讓你吃湯圓到心滿意足!
    貪吃湯圓肚子難受?小妙招教給你,讓你吃湯圓到心滿意足!湯圓是傳統美食,無論是平時還是節日裡,它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不過,湯圓好吃,卻不能多吃,否則容易肚子疼。那麼,吃湯圓吃多了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告訴大家幾個小妙招,輕鬆解決貪吃湯圓的問題。
  • 廈門動物冬至也吃「湯圓」,萌萌花樣暖心過寒冬
    導報訊 (記者 吳舒遠 通訊員 陳美林 文/圖)今天是傳統節日冬至,都說冬至大如年。這一天人們喜歡以水餃、湯圓和羊肉湯等食物來驅逐寒冷,慶祝冬至,象徵團團圓圓的美好祝福。入鄉隨俗,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的動物們也同樣吃上動物保育員精心準備的水果「湯圓」,同享人類的節日喜悅。
  • 「唐朝仕女」吃湯圓組圖走紅 創作者系漢服設計師
    「唐朝仕女」吃湯圓組圖走紅   創作者系一名漢服設計師 曾查閱大量文獻並以唐俑為靈感  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畫面中,一位唐朝女子對面前的一碗湯圓欲拒還迎,令人忍俊不禁。  「唐朝仕女」吃湯圓祝福元宵節  3月2日是傳統佳節元宵節,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突然走紅網絡,上萬網友點讚評論,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的官方微博也都進行了轉發。
  • 元宵節吃湯圓,四種湯圓用心學起來,每一種口味都點讚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時間是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傳統節日,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春節慶祝活動又推向了一個高潮,過了正月十五,年就過完了。元宵節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元宵活動有包括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湯圓賞月,放煙火,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等傳統民俗表演,不過今年這些活動都沒有了。我們就在家吃湯圓,湯圓又叫做圓子、湯糰,浮圓子等,由糯米製成,有不包餡的,也有包各種餡兒的,象徵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幸福健康,元宵節象徵著慶祝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嚮往!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
  • 還在煮著吃湯圓?試試這個方法,簡單好做,不用花高價就能吃甜品
    推薦語:水煮的湯圓家人說什麼都不想再吃了。可酒釀湯圓,紅糖版湯圓也全都吃過了。也吃膩了。這可怎麼是好呢。下文轉載自作者:豬豬美食遊記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過元宵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兒。湯圓不僅非常的好吃,而且也代表著團團圓圓,那麼在過元宵節的時候,除了要吃湯圓之外,很多人也都會去看燈展的,可以說氣氛是非常熱鬧的那麼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在做湯圓的時候都會把湯圓直接放在熱水中,將它煮熟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煮出來的湯圓就特別的容易爛掉,如果水燒開了,在裡面放上一些涼水,一般只需要加三次涼水,這樣的話湯圓煮出來不僅非常的好吃,而且也是特別美味的,但是今天我給大家分享湯圓的另一種做法,我們不用水煮
  • 湯圓造句和解釋_湯圓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湯圓(tāng yuán)。即湯糰。有的地方則專指無餡的,用水煮熟加糖吃的糯米粉小糰子。湯圓在教材中的例句:1、結果,每一隻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已卻消瘦了許多。(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4、 母雞)湯圓參考例句:1、冬至吃一碗熱呼呼的湯圓,一年又要過去了。2、圓鼓鼓的荔枝,瓤肉飽滿、晶亮,潔白如糯米湯圓。
  • 元宵節吃湯圓的傳說 傾聽元宵節吃湯圓的神話故事
    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 冬至到,吃湯圓!原來上海人喜歡吃這些餡的湯圓
    今天是冬至節氣,天氣漸冷,上海人就會煮上一碗熱騰騰、圓滾滾、軟糯糯的湯圓,一口咬下去,軟糯的外皮下包裹著或香甜或鹹鮮的內陷,瞬間治癒了冬日的睏乏。其實現在的湯圓很「花心」,小布搜羅到了各種不同口味的湯圓,看看哪個才是你們的最愛吧!
  • 學兒歌、包湯圓,綠洲花園幼兒園「迎冬至」系列活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12月21日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接起,素有「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視作一個較大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了解冬至的來歷,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自我服務意識,感受集體勞動的樂趣,綠洲花園幼兒園開展了「濃情冬至 溫情相伴」的迎冬至系列活動。小班組的老師通過故事、圖片、觀看動畫《冬至的由來》、為孩子們傳唱了「冬至」兒歌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來歷、習俗等傳統文化知識。孩子們在歡快的「賣湯圓」歌聲中開始了快樂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