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對於喜歡外出旅行的遊客來說,除了欣賞景區優美的風景之外,不少人還是奔著要觀賞風格獨特古建築的念頭去的,像河南內鄉就有這樣一個特別的村子,全村建築清一色的都是用石頭建造,從基石到屋頂,從院牆到廁所,找不到一塊磚頭的存在,就像一個渾然天成的石頭城堡一樣,屹立了300多年,這樣一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風的存在,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像這樣獨特的村子,中國境內還有不少。
在我國廣州市番禺區管轄下,有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村子--大嶺村,這裡不僅是明清時期番禺「崗尾社十八鄉」傳統聚落的代表,而且靠山環水,是一個典型的水鄉村落,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有一個名副其實的『豪宅』,如果說吳埡石頭村是特別的,但是接下來要說的這個地方就更加特別,相對於這裡的建築材料來說,石頭就顯得有點窮酸了。
因為這裡獨特的地理位置,作為一個漁村,這裡的人們最不缺的就是海產品,尤其是像生蠔這種貝類海鮮,在這裡更是常見,一般來說,人們只會吃掉生蠔裡的肉,至於生蠔殼,一般都會將它當垃圾一樣丟掉,但是,這裡的人們卻因地制宜的將它當成建築材料,用生蠔殼蓋成了一棟房子,從這點看來,可謂是『壕氣十足』。
原本這裡的居民也是將生蠔殼丟棄在路邊的,但是有一些人發現,在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打之後,那些不起眼的生蠔殼仍然堅固如初,這種比土木更加廉價且堅硬的材料,就這樣開始出現在了人們的房屋之上。
他們將生蠔殼製成磚頭,在建造房屋的時候,尾部向下45度排列整齊,而填補縫隙的粘合劑則用的是蒸熟的糯米和黃泥混合物,以現在的角度來看,生蠔殼的化學成分是一種天然的碳酸鈣材料,不僅結構穩定,而且耐腐蝕,排除這種建築材料的天然優越性,不得不佩服的就是當地人獨特的修建技術。
在這樣雙重因素的加持下,使得這棟『蠔宅』歷經600多年歲月的洗禮,仍舊屹立不倒,這才有了今天這樣一個獨特的打卡景點。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版權聲明:圖片來自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