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腦癱的周帥39歲,雖然行動不便,但有著和正常人一樣的智力和情感;自幼雙目失明的萬俊24歲,有著令人羨慕的嗓音,他的歌聲充滿力量;患有智力障礙的陳成林60歲,雖然智力像十幾歲的孩子,但他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動手能力很強。他們都是重慶市第二社會福利院的殘障院民。
2018年5月,周帥、萬俊、陳成林3人和另外8名殘疾人一起,在福利院社會工作者的指導下,組成了一支特殊的志願服務隊——螢火志願者服務隊。
螢火微光,溫暖你我。兩年多來,福利院螢火志願者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140餘次、服務3000多人次。2020年11月,「心向螢火·以能助人」特困殘障人士志願服務項目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中獲得了銀獎。
他們有一顆助人的心
周帥從小生活在重慶市兒童福利院,成年後轉到重慶市第二社會福利院生活,這裡的多數人都有著和他相似的經歷。周帥性格開朗,愛和人交往,院民之間鬧些小矛盾、小誤會時,他都會主動找雙方談心幫助化解。雖然表達費力,但是從他嘴角擠出的每一句話都讓對方心悅誠服。福利院社工科科長告訴記者:「周帥就像院裡的『和事佬』,院民都願意和他交流。」
「雖然手部痙攣不能用筷子,但在我們的幫助下,他能熟練地使用電腦和手機。」福利院休養區主任吳偉告訴記者,「周帥的殘疾只是肢體上的,智力和心理都和正常人一樣。」
因為能夠熟練使用電子設備,周帥通過上網學到很多知識,也了解了外面的社會。他喜歡瀏覽關於志願服務的報導, 他說:「志願者們無私幫助他人,還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種精神令人敬仰。」
「成立螢火志願者服務隊的想法是周帥提出來的。」福利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彤告訴記者,「當時我很驚喜,這是院民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體現。為了支持他的想法,院裡專門成立了一支螢火志願者服務隊,開展『心向螢火·以能助人』特困殘障人士志願服務項目,並由專職社工專門進行指導。」
不同於一般人參與志願服務,殘障人士參與志願服務需要克服自身生理或心理上的很多障礙,而且需要藉助團隊成員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發揮團隊整體作用。福利院社工唐少莉告訴記者:「雖然身體殘疾給他們開展志願服務出了不少難題,但一直在努力的他們從未想過放棄。」
做志願服務是快樂的
2019年1月,螢火志願者服務隊第一次開展志願服務。他們的工作是為院裡的元旦晚會布置會場。行動前,社工和志願者們坐在一起,商量會場布置方案。
會場布置需要用到什麼物品,桌椅怎麼擺放,誰來做拉花,誰來吹氣球……所有這些,志願者們都想得非常周到,而且進行了周密安排。在社工的協助下,周帥擔任總策劃,每個志願者也都承擔了力所能及的職責。「老頑童」陳成林負責吹氣球,患有智力障礙但身材高大的李強負責掛拉花,周帥坐在輪椅上指揮……忙碌中的他們興奮而快樂。唐少莉感慨地說:「從前布置會場時他們最多是來搭把手,這回他們成了真正的主角!」
會場布置順利完成,元旦晚會也如期舉行,萬俊還代表螢火志願者服務隊上臺為大家獻唱了歌曲。
志願者服務隊布置會場的行動在院裡獲得一致好評,螢火志願者們的幹勁也更足了。他們又主動要求承擔院內特定區域的衛生清潔和院民垃圾分類指導服務。
每次清潔衛生時,負責清潔牆壁的李強一塊磚挨著一塊磚地擦拭,生怕漏掉一塊沒擦到;陳成林負責垃圾清運,推著裝有垃圾的小車跑來跑去,忙個不停;負責掃地的志願者們把犄角旮旯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指導垃圾分類是志願者們遇到的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先是社工帶著志願者們在院內學習區分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放什麼類型的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綠色代表廚餘垃圾,藍色代表可回收再利用垃圾……」螢火志願者們一邊聽社工講解,一邊小聲默念。一遍一遍地重複記憶,一遍一遍地實際操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志願者們不但能夠熟練地進行垃圾分類,而且還能指導其他院民合理分類,並向院民傳授有關垃圾分類的常識,院民們紛紛對他們投來羨慕和讚賞的目光。
志願者們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協助老人安全乘梯,為老人讀書讀報,參與組織院內殘疾人運動會……這支特殊的志願者服務隊,為重慶市第二社會福利院注入了一股鮮活的新生力量。
他們也能服務社會
相比服務院內的殘疾人和老年人,到院外開展志願服務對螢火志願者來說是個更大的考驗。第一次「走出去」開展志願服務是在2019年5月,當時,重慶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和巴南區圖書館聯合舉辦了一個殘障人士創意作品畫展,在這次畫展上,螢火志願者服務隊擔負了引導和解說的任務。
楊悅負責這次畫展的現場解說。她曾患有應激障礙,經過一段時間治療,病情有了很大好轉。為了做好這次解說,她事先準備充分,把解說詞背得滾瓜爛熟。在社工的指導下,她還根據解說內容設計了語速和手勢,並反覆排練和預演。
畫展當天,不少市民前來參觀。螢火志願者們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從門口迎賓到進出場引導,再到現場解說,一切都十分流暢、順利。
「現場解說時,楊悅雖然有些緊張,但她講得非常動情。」唐少莉回憶說。講解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傾聽,結束時人們紛紛向她伸出大拇指,誇道:「你真棒!」
20歲的螢火志願者李娟患有智力障礙,心理年齡像個孩子。畫展結束當晚,她特意穿著志願者服裝回到房間,向其他室友炫耀自己的經歷,高興地說:「我,今天是一名志願者了。」
志願服務精神凝聚起奉獻力量
「被他們自強堅韌的精神所感染,越來越多的職工願意與螢火志願者共同參與志願服務。」李彤告訴記者,「目前,院裡已經有53名工作人員加入了螢火志願者服務隊。」
記者了解到,為了鼓勵大家參與志願服務,重慶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制定了志願服務激勵獎勵制度,對志願服務採取積分制管理,年度積分最高的5名志願者可獲得「螢火之星」稱號。院裡不僅為他們頒發獎狀,還會幫助他們實現一個小願望。2019年,周帥被評為「螢火之星」,得到了一臺心儀許久的收音機。
採訪結束時,周帥用手機敲下了這樣一段文字:「在眾人眼中,我們或許是只會接受別人饋贈和幫助的群體。其實,我們也想用自己的能力證明,我們也能幫助別人,希望用自身微弱的光芒照亮自己、溫暖他人。」(文內殘疾人姓名均為化名)
短評
願更多「螢火」閃爍光彩
本報在推出關於重慶市第二社會福利院螢火志願者服務隊相關報導的同時,有一些體會與廣大讀者分享。
螢火志願者服務隊的行動令人感動。螢火志願者服務隊用生動的實踐告訴人們,他們並不單純是需要關愛、照顧的弱者,他們同樣有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願望與能力。他們用行動挑戰著軀體的極限,用行動影響著同伴的心靈、改變著大眾的看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他們的每一次服務都讓人讚嘆、令人感動。
螢火志願者服務隊的成長令人欣慰。從報導中我們看到,這些長期受照顧的特困供養對象,在發起和參與志願服務的過程中,並不是滿載艱辛和痛苦,而是充滿了朝氣和執著、洋溢著陽光和快樂。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在志願服務中體會了奉獻、贏得了肯定、得到了成長,更收穫了幸福、自信和尊嚴。
要創造條件讓更多「螢火」閃爍光彩。重慶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對殘障特困供養對象開展志願服務堅定給予尊重支持、提供相關保障,不僅滿足他們的生存需要,而且也在滿足他們的心理、社會、生態等更多層次需求。這完全符合我們黨關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原則和目標。有條件的地方應該學習借鑑重慶經驗,創造條件、搭建舞臺,促進服務對象在更多維度得到發展。
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期待在龐大的志願服務隊伍中能夠看到更多「螢火志願者」的身影。(張麗霞)
來源:2021年1月8日《中國社會報》
原標題:《明亮而溫暖的螢火之光——記重慶市第二社會福利院螢火志願者服務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