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了!土撥鼠可愛?可別被它傳染鼠疫

2021-01-14 騰訊網

11月12日,兩位內蒙古患者在北京朝陽醫院被確認為肺鼠疫病例。今天早上,北京兒童醫院地下一層被封的消息不脛而走,不過在下午1點左右,該消息被官方闢謠——醫院工作人員表示沒有接到封閉通知,可以正常就診。

可見,「鼠疫病人來北京」這一事件在被各大媒體報導一番之後,依然沒有消解大眾對其的恐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按照疾病的嚴重程度、公眾危害等,將法定傳染病分成了甲、乙、丙三類,甲類傳染病只有兩個,分別是鼠疫和霍亂。事實上,這兩類疾病不但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鼠疫疫情更是每隔幾年會發生一次。

「目前為止,真正退出歷史舞臺的是天花。它過去也是甲類傳染病,但上世紀80年代人們就不再需要接種天花的疫苗了。霍亂與鼠疫依然存在,只是發病人數少,大部分是散發的案例,牧民或者非法捕獵人群為主。」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綜合科醫生李侗曾告訴本刊。

與陰森恐怖大範圍死亡的歷史事件相比,你我所面臨的現狀是,鼠疫的死亡率高,但並不是疑難雜症。它的治療方式成熟,基礎的抗生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都可使用。雖然草原疫區時常會有鼠疫感染者,也處於可檢測可控範圍內。查詢過往每年監測的鼠疫死亡數據就可得知:上世紀80年代,我國平均每年報告約20例病例,2010年以來每年只有個位數的病例報告,2018年報告數則為0。李侗曾說,「甲型傳染病的確是可怕,比如肺鼠疫的患者,如果不治療幾乎是100%的病死率。但霍亂的患者,現在就很少會死亡了。這兩個病的嚴重性都沒有過去重了。」

此次發病的牧民夫妻,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一個村鎮。有媒體報導稱,這對夫妻曾自行滅鼠,但到底怎麼會感染鼠疫尚未知情。蘇尼特左旗的北部與蒙古國接壤,是一個3.4萬平方公裡純牧業的邊境。本刊聯繫到蘇尼特左旗當地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他說,「牧民平時在草原上和牛羊相處,自然會遇到在野外跑著的老鼠,不過鼠疫也是好多年沒有聽說的事了,大家目前都在正常上班」。問及大眾目前是否有做特殊防護措施等,他則以非典為例,「鼠疫確實很可怕,但這次沒對我們產生影響。當年的非典,我們這裡都有封路,現在什麼措施都沒有」。一位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指出,此次鼠疫疫情的傳染源與2000年廣西地區爆發的隆林鼠疫不同,那次主要以「家鼠」為主,此次則為「野鼠」。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攜帶鼠疫菌的動物主要是鼠、土撥鼠等動物。換句話說,即便沒有人類患上鼠疫,這種疾病也不會消失,而是持續不斷地在各種嚙齒類動物和其他哺乳動物之間傳播,鼠類也會生病,但受鼠疫的威脅不如人類所受的情況嚴重。「這也是為何稱此次的鼠疫病例為『輸入性病例』的原因,北京不是自然疫源地,自然環境和鼠類中不存在鼠疫菌。通常情況是患者在外地感染,病人本人來到本地。」李侗曾告訴本刊。

圖 | 攝圖網一般情況下,在自然疫源地的鼠間鼠疫(鼠類之間)流行後,就會有跳蚤充當媒介把病傳給土撥鼠,有人揀到死土撥鼠想要其皮毛,在剝皮的時候被帶菌跳蚤叮咬發病。人感染鼠疫桿菌後,率先被攻擊的是淋巴系統,「通過皮膚感染的患者得的是腺鼠疫,病菌先進入淋巴或者血液,這種病治癒率高一些。但如果之後進入肺,就會轉變為肺鼠疫,歷史上所有的大規模傳播和死亡都是因為肺鼠疫,因為肺鼠疫才是人與人之間通過飛沫傳播的。」李侗曾說道。

本刊查詢國家標準文獻,目前中國有11個自然疫源地,大部分都屬於「牧區」。其中,位列第八的「錫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便在兩例鼠疫患者的家鄉附近。「牧區病」一般由於聚落小,人口分散,當地人習慣遷徙,傳染病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如今,由於人口的流動性,傳染源進入城市後的威力則不堪設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兩位鼠疫患者在當地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於11月3日由救護車轉至北京朝陽醫院急診室搶救。這也是這些年鼠疫防控的新課題:隨著人類活動的流動性增加,該如何加強源頭的監控。李侗曾告訴本刊,「在自然疫源地,每個部門間會監測不同野生動物間的鼠疫情況,哪些動物會攜帶鼠疫,比如看到屍體就會立即進行處理。傳染病也有網絡直報體系,比如患者去看病,需要及時和醫護人員提到是否接觸過野生動物,如果有,就要報『疑似』病例,立馬做隔離措施。但這兩個案例比較特殊,一開始只按照肺炎進行的治療」。傳染性疾病一般的傳播途徑分別是呼吸道、消化道和血液。作為感染科的醫生,李侗曾需要將所有的患者當成潛在的傳染病患者。就拿此次的肺鼠疫患者為例,由於肺鼠疫通過呼吸道傳播,醫生們必備的防護措施就是N95的口罩以及勤洗手——口罩為了防止飛沫,手部清潔是為了防止手碰觸其他可接觸到呼吸道的部位,比如鼻子等。 而針對鼠疫病人的隔離,醫院也有專門的「負壓病房」。李侗曾說,「這個病房有內外的壓力差,病人呼吸的氣體出不了這個房間,也就做到了徹底隔離。如果醫護人員要去有鼠疫的疫區,則需要穿全身的防護服,避免被跳蚤咬。」抗生素的存在,也是對現代鼠疫可控的有力武器。「潛伏期的病人就會有傳染性,所以潛伏期就應該要吃抗生素。但過去沒有藥,只是把密切接觸者做隔離罷了,現在是既吃藥又隔離。而且通過抗生素,傳染性都會得到控制,比如肺鼠疫病人的肺可能沒法保住,但細菌可以被消滅」,李侗曾說。此外,如今旅遊景區的土撥鼠(旱獺)成為新晉網紅動物也是讓人擔心的一點,鼠皮毛裡普遍存在的昆蟲很容易叮咬人類,而現在散發的病例主要和土撥鼠有關。2014年,甘肅玉門市的鼠疫爆發中,患者於同年7月16日死亡,原因也是將土撥鼠抓來剁碎了餵狗。當時玉門當地排查出與患者密切接觸過的151人,進行全部隔離。雖然生吃生剁土撥鼠的行為較為罕見,但僅僅是接觸野生鼠類,也會帶來風險。

我們採訪了一位2016年9月在玉門參與馬拉松的「跑友」於翮,當時已經是玉門鼠疫結束後的第二年,但他在入住酒店後發現房間桌子上的紙條上赫然寫著:此地發生過肺鼠疫的疫情,希望各住宿人員注意環境和衛生情況。他告訴我,「一分鐘前我還覺得這個酒店乾淨整潔,一轉眼就立馬感知到空氣中布滿了看不見的各種細菌。」他聯繫前臺後被告知,現在疫情早已受控制,一切沒問題。他心裡依然忐忑不安,去小賣部買東西時又在牆上看到了鼠疫的宣傳畫,大小不一,都在科普鼠疫的傳播途徑以及之前的鼠疫疫情因何而起等等,於翮放鬆了下來,「尤其是當地人滿不在乎的態度,降低了我的恐懼感。」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相關焦點

  • 飼養網紅萌寵土撥鼠要當心!咬傷後或被傳染鼠疫
    原標題:土撥鼠 網紅萌寵帶來諸多危險土撥鼠作為網紅寵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一些網購平臺上主要出售的土撥鼠有很多種。而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飼養這類寵物存在被傳染鼠疫等疾病的風險。
  • 鼠疫「重現江湖」,你還敢玩土撥鼠嗎?
    於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把這種野生動物劃為「寵物」一列,一些西部地區的旅遊路線上,還會設置投食野生土撥鼠的項目。 何止土撥鼠?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人類的「寵物圈」和「飲食圈」都在不斷擴大,草原黃鼠、羊駝、爬行動物、老虎獅子……都有人敢摸、敢養、敢吃。然而,不顧自然規律,肆意佔用可愛的外表、放縱貪婪的味蕾,很可能會遭遇自然的懲罰。
  • 那隻你又親又抱的土撥鼠,能傳染鼠疫你知道嗎
    說白了就是鼠疫沒斷過,在內蒙古幾乎每年都有鼠疫病例,只是大家關注的少。在哥看來,所謂的「北京鼠疫」不可怕,可怕的是下面這種。旱獺,也就是土撥鼠,如今典型的網紅萌寵,最出名的就是那隻「啊啊啊啊」。可多年前它們就被認定是最為常見的鼠疫傳播者。不僅旱獺自己,其身上的跳蚤也是鼠疫的高危傳播者。可想而知,人們在旱獺生存環境周圍,被感染鼠疫的概率有多高。歐洲中世紀差點讓人口死絕的黑死病,起源就是旱獺傳過去的鼠疫。碰到它們本該退避三舍,可現實中呢?來,摸一摸抱一抱,整個人都被暖化了。有人愛心爆滿起來,甚至來個親親。
  • 土撥鼠?可愛?可它真的「很毒」
    土撥鼠,不少人被它呆萌的樣子所吸引,被網友親切的稱其為「土肥圓」。甚至有人在網上求購土撥鼠,要把它們當寵物養起來。網絡上還出現了如何飼養「土肥圓」攻略。疾控君聽到這些事不禁為網友捏了把冷汗!這是用自己生命在養萌寵啊!
  • 鼠疫還沒滅絕?別看土撥鼠長得萌萌噠,卻容易攜帶鼠疫菌|新科普
    可在貓狗豬牛身上發病,也會通過蚤類傳染給人2019年11月陳安國介紹,因鼠疫菌侵入人體的途徑不同,也就是患者首先感染的部位不同,鼠疫病可表現為不同病型——以經由淋巴腺感染的腺鼠疫、經由肺部感染的肺鼠疫以及經由血液感染的敗血型等,這3個病型最常見也最險惡。
  • 網紅萌寵土撥鼠隱患:傳染疾病風險,銷售資質模糊
    傳染疾病存隱患 鼠種進口資質不清土撥鼠 網紅萌寵帶來諸多危險土撥鼠作為網紅寵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一些網購平臺上主要出售的土撥鼠有很多種。而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飼養這類寵物存在被傳染鼠疫等疾病的風險。買土撥鼠後當心被咬傷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自從近年來一個「土撥鼠吶喊」的動圖在網上走紅後,很多人愛屋及烏,試著養起了土撥鼠寵物。
  • 土撥鼠好萌想吸?它可愛卻也很危險!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段關於「土撥鼠吼叫」的視頻:一隻像小熊一樣壯的土撥鼠站立著,對拍攝者發出「啊——」的吼叫不少人因為這個視頻對土撥鼠產生了興趣,還覺得它萌萌的,有點想養!不過,這個視頻中土撥鼠的叫聲其實是人為配音的,而且真實的土撥鼠是一種很危險的動物。到底危險在哪兒呢?今天的「玩具明星愛動物」將告訴你答案土撥鼠很萌嗎?的確。雖然它的相貌和老鼠有些相似:大臉尖嘴、小耳朵,呆呆的眼神:但是因為生活在高海拔寒冷地區,有著厚厚的皮毛和脂肪,看起來要臃腫肥胖許多,加上蓬鬆的尾巴,還真是有幾分可愛。
  • 鼠疫這種病已大大減少,但旅遊時別接觸野生土撥鼠
    那麼鼠疫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播?感染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預防?鼠疫屬於嚴重的細菌感染,通常可以致命,這種疾病有時又被稱為「黑色鼠疫」或「黑死病」,它是由一種名為鼠疫耶爾森菌(Yersinia pestis)的細菌菌株引起的。這種細菌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動物體內,通常通過跳蚤傳播給人類。鼠疫在衛生條件差、過度擁擠和齧齒動物數量眾多的地區最容易爆發。
  • 大家爭相飼養的網紅萌寵,竟是鼠疫的傳染來源?
    鼠疫這個詞貌似已經極少出現在現代人的耳朵裡了,人們對於它的可怕之處也知之甚少,實際上,它曾讓很多人聞風喪膽,甚至曾讓歐洲變成了人間地獄! 鼠疫是致死性極高的惡性傳染病,被列為中國甲類傳染病之首,又被稱為「一號病」,我國甲類傳染病僅兩種,「二號病」為霍亂...
  • 抖音快手上投餵土撥鼠成流行?專家:不可取,可能傳播鼠疫
    在高原上撫摸、投餵土撥鼠,成為近來旅遊短視頻博主的流行動作之一。拿出準備好的白菜、饅頭、黃瓜和飲料等,看到土撥鼠因為想吃東西而不斷上下扭動,嘴巴不停嚼動,一些短視頻博主認為,土撥鼠這樣的行為很可愛呆萌。事實上,這群動物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萌寵。
  • 那隻被你玩壞了的土撥鼠,能傳染鼠疫你知道嗎?
    據新華社報導,7月4日,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報告了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而在7月6日,蒙古國衛生部報告稱,巴彥烏列蓋省烏蘭呼斯縣發現1例疑似鼠疫病例,一位15歲男孩食用了家裡牧羊犬捕來的一隻旱獺肉後,發生渾身發熱症狀,初步診斷為疑似鼠疫病例。
  • 北京突發鼠疫?別信謠言!不必驚慌!
    無防護的人員荒野宿營、考查、施工、軍事活動時進入野鼠鼠疫疫區,極有可能會因疫蚤叮咬而感染;在疫區狩獵(捕捉旱獺)則會因接觸含鼠疫菌的血肉而直接獲病。家鼠鼠疫多由野鼠傳至家鼠或家鼠本身攜帶鼠疫菌,家鼠身上的跳蚤在吸食過含有鼠疫的血液後再叮咬人,就可以將鼠疫傳染給人」。總之,對於鼠疫不可掉以輕心。
  • 抖音快手上投餵土撥鼠成流行? 專家呼籲:不可取,可能傳播鼠疫
    拿出準備好的白菜、饅頭、黃瓜和飲料等,看到土撥鼠因為想吃東西而不斷上下扭動,嘴巴不停嚼動,一些短視頻博主認為,土撥鼠這樣的行為很可愛呆萌。事實上,這群動物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萌寵。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發文指出,「喜馬拉雅旱獺(俗稱土撥鼠)是傳播鼠疫的主要宿主之一。旱獺所攜帶的菌株是我們國家已發現的菌株中致病力最強、最容易導致死亡的菌株。」
  • 養只土撥鼠當寵物?疾控專家:當心危險
    因為網上一個「吶喊」的動圖,土撥鼠作為網紅寵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一些網購平臺,土撥鼠銷售非常火熱,有的商家一年能賣上千隻。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易咬人,野生的還有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 外形可愛!
  • 鼠疫在現代並不可怕,不如把敬畏留給自然
    2014年7月,甘肅省玉門市一村民在當地發現了一隻死掉的土撥鼠,隨即把土撥鼠剁碎餵狗,其後感染鼠疫死亡。2012年9月,四川甘孜州一村民剝食土撥鼠後感染鼠疫而死亡。由此可見,接觸野生土撥鼠可能是造成這三起鼠疫感染的原因。鼠疫現在還活躍嗎?
  • 蒙古2人吃土撥鼠感染鼠疫,500人受到影響,感染後可在24小時內死亡
    據《每日星報》7月1日報導,蒙古的兩兄弟在吃了齧齒動物的肉後染上了致命的鼠疫。據說,這些人吃了土撥鼠而感染疾病,而在這個國家,食用動物的內臟被認為對健康有益。 27歲的Pansoch Buyainbat和17歲的兄弟正在蒙古西部Khovd省的不同醫院接受治療。哥哥處於「危急」狀態。
  • 養只土撥鼠當寵物?疾控專家:當心危險
    因為網上一個「吶喊」的動圖,土撥鼠作為網紅寵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一些網購平臺,土撥鼠銷售非常火熱,有的商家一年能賣上千隻。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易咬人,野生的還有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外形可愛!
  • 土撥鼠 網紅萌寵帶來諸多危險
    土撥鼠作為網紅寵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一些網購平臺上主要出售的土撥鼠有很多種。而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飼養這類寵物存在被傳染鼠疫等疾病的風險。買土撥鼠後當心被咬傷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自從近年來一個「土撥鼠吶喊」的動圖在網上走紅後,很多人愛屋及烏,試著養起了土撥鼠寵物。8月16日,北青報記者在多個網購平臺及二手交易平臺搜索「寵物土撥鼠」,會出現多家出售活體土撥鼠的店家。
  • 土撥鼠不可愛,攜帶了最烈性傳染性細菌,被政府列入滅殺黑名單
    土撥鼠,去年很紅。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少人被它呆萌的樣子所吸引。以至於很多人甚至在網上求購土撥鼠,要養起來。土撥鼠不可愛,被列入滅殺黑名單在某度百科上,是這樣定義土撥鼠的。土撥鼠,旱獺(ta三聲)屬,又名土屬撥鼠草地獺,又叫哈拉、雪豬、曲娃(藏語)。在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與鼠類相似,是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是陸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動物。旱獺體型粗大肥壯,頸粗吻闊,耳小眼細,四肢粗短,利爪堅硬,松尾短扁。
  • 養倉鼠、龍貓小心染鼠疫
    什麼叫做鼠疫?龍貓身上也可能有鼠疫桿菌嗎?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一般先發生在鼠類以及其它野生齧齒動物之間,藉助鼠蚤叮咬傳染給人。病原體可借飛沫傳播,也可因為被病鼠或病獸咬傷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