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疫多與旱獺有關,人穿了旱獺皮毛製成的衣物會被感染鼠疫嗎?
感染鼠疫桿菌的途徑有三種:第一種是通過接觸染疫動物或被帶菌跳蚤叮咬感染,這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感染後先表現為「腺鼠疫」。如果沒有有效治療,鼠疫桿菌入血,引起鼠疫菌血症,經血循環入肺,引起「肺鼠疫」。這種類型的肺鼠疫稱為「繼發性肺鼠疫」。
-
土撥鼠可愛?可別被它傳染鼠疫
霍亂與鼠疫依然存在,只是發病人數少,大部分是散發的案例,牧民或者非法捕獵人群為主。」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綜合科醫生李侗曾告訴本刊。 與陰森恐怖大範圍死亡的歷史事件相比,你我所面臨的現狀是,鼠疫的死亡率高,但並不是疑難雜症。它的治療方式成熟,基礎的抗生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都可使用。
-
鼠疫這種病已大大減少,但旅遊時別接觸野生土撥鼠
鼠疫傳播途徑通常跳蚤的叮咬會導致人感染鼠疫,這些跳蚤以前曾吸食過受感染動物的血液,如老鼠、大鼠、兔子、松鼠、花慄鼠和土撥鼠等。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易咬人,野生的還有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此外,鼠疫也可以通過與受感染的人或動物的直接接觸或通過食用受感染的動物來傳播,遭到受感染家貓的抓傷或咬傷也可能被感染。但大家無需感到恐慌,最致命的腺鼠疫或敗血症鼠疫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十分罕見。
-
鼠疫在現代並不可怕,不如把敬畏留給自然
2019 年 11 月 12 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在北京朝陽醫院被確診為肺鼠疫。最新消息是其中一名患者病情穩定,另一名患者病情危重,但未進一步惡化。鼠疫是我國甲類傳染病,而肺鼠疫又可以在人和人之間傳播,所以相對腺鼠疫來說危害更大。這次的鼠疫事件,不禁讓人聯想到2003年的「非典」事件。
-
鼠疫重要宿主!避免感染,請離網紅土撥鼠遠點
劉少英介紹,新晉「網紅」喜馬拉雅旱獺被稱之為「土撥鼠」。在動物學上,旱獺屬於松鼠科,與松鼠等為近親。 喜馬拉雅旱獺之所以被當成鼠疫盯防重點,與鼠疫的傳播方式有關。現已查明的鼠疫傳播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
鼠疫重要宿主!!!避免感染,請離網紅土撥鼠遠點
旱獺是鼠疫重要宿主目前,我國有11個鼠疫疫源地,多數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區。在四川有所分布的鼠疫宿主(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蟲、病毒等提供生存環境的生物)主要是喜馬拉雅旱獺和青海田鼠。其中,喜馬拉雅旱獺主要生活在高原草場等處。劉少英介紹,新晉「網紅」喜馬拉雅旱獺被稱之為「土撥鼠」。
-
雲南3歲兒童感染鼠疫 確診腺鼠疫極小人傳人可能
據云南省傳染病院院長董興齊介紹,雲南的鼠疫屬於家鼠鼠疫,老鼠死亡以後,死老鼠身上的跳蚤開始逃離屍體,尋找其他溫血動物,如果人經過死老鼠附近,或不經防範把死老鼠撿起來處理掉,就很容易被帶有鼠疫的跳蚤叮咬進而被傳播鼠疫。所以防控的第一環節就要滅跳蚤。 第二環節就是消滅傳染源即滅鼠並要保持周邊環境衛生。
-
普通人是怎麼感染鼠疫的
腺鼠疫最常見,但是危險度比肺鼠疫低,一般沒有傳染性。而肺鼠疫患者則有很強傳染性,而且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死率比較高。 鼠疫桿菌從淋巴結或者肺部擴散到血液中,就可能成為敗血症型鼠疫。敗血症型鼠疫比較少見,但是最兇險,病死率高,患者如果搶救不及時,可能發病後1到3天內死亡。敗血症型鼠疫因為皮膚下出血而出現瘀斑,皮膚呈現紫黑色,因此,中世紀歐洲暴發鼠疫後稱之為「黑死病」。
-
已致8人死亡!鼠疫離我們有多遠,家有老鼠會感染嗎?
,目前已確診36例,8人死亡。傳播途徑可歸為三大類:1.鼠蚤叮咬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由此可將動物身上的病原體(鼠疫耶爾森菌)傳播給人,形成「齧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2.呼吸道感染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帶有大量的鼠疫耶爾森菌,可經呼吸道飛沫形成人際間傳播,並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3.經皮膚傳播接觸傳播。健康人破損的皮膚黏膜與病人的膿血、痰液或與患病齧齒動物的皮肉、血液接觸可發生感染。
-
2個華人勞工被逐回國後,東北死了6萬人!|鼠疫桿菌|土撥鼠|勞工|...
他們離開俄國時其實已經是鼠疫桿菌攜帶者,也是此次疫病的發源。同他們一起登上火車的「不速之客」,正是他們身上攜帶的鼠疫桿菌。他們不知道,大哥的2張「貂皮」,其實是感染了鼠疫桿菌而病死的旱獺(俗稱土撥鼠)毛皮。
-
北京突發鼠疫?別信謠言!不必驚慌!
它憨態可掬,卻是鼠疫菌最穩定的儲存庫,帶菌率高,剝皮取肉過程中很容易感染人。因此,要儘量避免獵殺食用旱獺,特別是在疫區。不獵殺食用土撥鼠就安全了嗎?也不是。我國內地平原地區和城市地區不是鼠疫自然疫源地,大眾無須「談鼠色變」。但消滅鼠害工作仍不可放鬆:一則,鼠類可攜帶多種病原體,全世界已知人鼠共患病有百餘種,我國就有24種,包括病毒病、立克次體病、螺旋體病、細菌病和寄生蟲病5大類。目前最常見的有流行性出血熱和鉤端螺旋體病,也能威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抖音快手上投餵土撥鼠成流行?專家:不可取,可能傳播鼠疫
在高原上徒手餵土撥鼠,儼然成為一項流行的「標準動作」。「呆萌土撥鼠」「超可愛的土撥鼠」等是這些短視頻的關鍵詞,更有網友認為,通過親手餵食土撥鼠,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體現。短視頻曬出徒手餵土撥鼠,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內蒙古出現2例鼠疫死亡病例 鼠疫怎麼預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份以來,地處北疆的內蒙古已累計出現2例鼠疫死亡病例。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從19世紀下半葉從雲南、孟買開始,最後匯聚於北滿(偽滿洲國),爆發。其後有山西鼠疫,東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歐亞非其它地區的鼠疫,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才銷聲匿跡,全球先後死於鼠疫者達數千萬。 我國是深受鼠疫影響的國家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鼠疫得到有效控制。
-
土撥鼠不僅僅是可愛的表情包,也可能是你的「黑色死神」
然而,鼠疫的致病力卻很強,僅僅幾個細菌就可使人致病。鼠疫耶爾森菌主要寄生於嚙齒類動物,如旱獺(土撥鼠),倉鼠等,傳播媒介以鼠蚤為主。 蚤因吸吮了受染動物的血液而變為有傳染性。病菌在蚤腸內大量繁殖,直至蚤前胃腔全被菌堵塞,而使食物無法通過。餓蚤極力吸血時,先將前胃內容物從吻注入宿主傷口,繼而吸血造成傳播。
-
抖音快手上投餵土撥鼠成流行? 專家呼籲:不可取,可能傳播鼠疫
拿出準備好的白菜、饅頭、黃瓜和飲料等,看到土撥鼠因為想吃東西而不斷上下扭動,嘴巴不停嚼動,一些短視頻博主認為,土撥鼠這樣的行為很可愛呆萌。事實上,這群動物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萌寵。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發文指出,「喜馬拉雅旱獺(俗稱土撥鼠)是傳播鼠疫的主要宿主之一。旱獺所攜帶的菌株是我們國家已發現的菌株中致病力最強、最容易導致死亡的菌株。」
-
馬達加斯加鼠疫肆虐致36人死亡 病例多發於偏遠山區
2017年10月9日訊,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暴發鼠疫,已有30多人死於這種疾病。馬達加斯加幾乎每年都會出現鼠疫,但今年的疫情多發於人口聚居區,而且患者大多感染致死率較高的肺鼠疫。目前,為了遏制疫情蔓延,馬達加斯加政府採取了大學停課、禁止公眾集會、暫停探監等措施。
-
我家有老鼠,我會感染鼠疫嗎?
這兩天小編的微信群被北京2例肺鼠疫病例新聞刷爆,小夥伴們都在熱議,如果自己小區或家裡有老鼠,會不會感染上鼠疫?別慌,聽小U細細講。首先,什麼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齧齒動物間流行,偶爾也能引起人間流行,有肺鼠疫、腺鼠疫、敗血病鼠疫三種類型。鼠疫的傳播方式有: 1. 接觸或食用患有鼠疫的動物,如剝皮、煮食等; 2. 被感染鼠疫耶爾森菌的跳蚤叮咬; 3.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鼠疫桿菌從淋巴結或者肺部擴散到血液中,就可能成為敗血症型鼠疫。敗血症型鼠疫比較少見,但是最兇險,病死率高,患者如果搶救不及時,可能發病後1到3天內死亡。敗血症型鼠疫因為皮膚下出血而出現瘀斑,皮膚呈現紫黑色,因此,中世紀歐洲暴發鼠疫後稱之為「黑死病」。
-
土撥鼠不可愛,攜帶了最烈性傳染性細菌,被政府列入滅殺黑名單
土撥鼠,去年很紅。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少人被它呆萌的樣子所吸引。以至於很多人甚至在網上求購土撥鼠,要養起來。土撥鼠被列入滅殺清單是因其原罪!土撥鼠的原罪:攜帶一類致命病菌,奪人命在我國的傳染病中,危險等級最高的傳染病有2種:霍亂、鼠疫!而土撥鼠就是鼠疫重要的傳播載體。1910年,東北鼠疫,東北1400萬人口,最終死亡6萬餘人,感染者不計其數,僅傅家甸死亡就超過總人數1/4。一時橫屍遍野,疫水橫行。
-
內蒙古確診一例鼠疫,這些防範知識您一定要掌握
就在一周前的6月30日,我們的鄰國蒙古發布消息稱,該國西部科布多省車車格縣出現1例被初步診斷為鼠疫的病例。目前患者已被隔離治療。據介紹,這名27歲的牧民因非法捕食旱獺後身體出現不適後送醫院治療,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有關部門已對其33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觀察,科布多省局部地區已採取戒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