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雷彥鵬
編輯 成靜衛
兩瓶飛天茅臺早已躺在購物車裡,19:55左右,張碩找到一個網絡比較好的空間,準備再碰碰運氣。
精確到秒的時間軟體懸浮在訂單頁面,從20:00:00開始,張碩不停地刷新著頁面,點了幾十次「提交訂單」按鈕,頁面提示依然是「購買失敗」。
一分鐘過去了,商品頁顯示:該地區已售光。
「又沒搶到……這也太坑了!」
攝影:市界
這是近期張碩最可能以1499元買到飛天茅臺的渠道,即使每個帳戶被限購不能超過兩瓶。十幾天來,搶購時間從每天早晚各一次,變成了僅晚上八點可以搶購,他均無所獲,但仍想試試。
在貴州茅臺董事長李保芳拉開的控價戰中,飛天茅臺先是進入了Costco、物美等商超,10月份又開始在天貓和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銷售。不過,消費者發現,搶茅臺比搶春運火車票還難。
搶不到——再正常不過。在多個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酒友群」裡,每到搶購時間點的前後,群友們相互提醒著、討論著,可搶到的終歸寥寥。一有人搶到,就有人加價收購。
近幾個月,500ml裝的53度飛天茅臺市場價經歷了暴漲暴跌,高點時達到3000元/瓶,低點時到了2200元左右,不過,不管怎麼波動,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想以1499元的廠家指導價買一瓶真品飛天茅臺,比登天還難。
不管什麼渠道,能以1499元買到,就意味著賺到。「轉手就是好幾百,也不損失什麼,比上班掙錢快。」張碩告訴市界。
01
1499元=買不到
2019年上半年,飛天茅臺的價格一路飆升,「一天一個價」,甚至「上午一個價、下午一個價」。到8月底,一批價最高時達到了2700元/瓶,市場價也水漲船高,在3000元有過逗留。
在這前後,茅臺啟動了系列控價的措施,開價格會、放量、拓展直銷渠道。
進商超、與電商合作,應該是1499元的飛天茅臺離普通消費者最近的時候,不過,商超與電商設置了各種門檻,飛天茅臺變成了這些平臺引流的工具。
即使有了這些平臺的購買資格,還是需要搶購,再加上放量實在有限,只不過杯水車薪,真正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少之又少,最終,唱主角的依然是炒作者。
有一組數據可以作為近期價格波動情況的參考。位於北京國貿的貴州茅臺醬香系列酒體驗中心,銷售各類茅臺酒及系列酒,市界記錄了不同時段這裡銷售的飛天茅臺的價格。
8月6日,價格飆升階段,2019年出廠的飛天茅臺零售價為2599元;9月29日,中秋與國慶之間,一系列控價措施落地階段,跌勢唱主調,零售價2299元;10月9日,長假結束,電商渠道搶到的概率太小,市場回暖,漲到了2499元;10月17日,又回到了2599元。
僅供參考
雖然波動幅度不小,但市場價格始終遠遠高於1499元,並且在國慶之後上漲明顯。
市界走訪發現,北京賣飛天茅臺的各類菸酒超市、商貿公司、經銷商很多,但是1499元的價格是不存在的,基本上都在2300元開外。
1499元的渠道也有,不過,永遠沒貨。
在北京,有茅臺官方背書的銷售終端主要有自營店、專賣店和經銷商等。這三者的不同之處在於,自營店是茅臺的子公司,專賣店和經銷商是茅臺的合作商;相同之處在於,都要按照1499元的價格銷售飛天茅臺,自營店自不用說,專賣店、經銷商與茅臺有相關合同約定。
當然,最大的相同之處是,幾乎買不到。
超市貼告示飛天茅臺售完
在位於西城區德外橋附近的老自營店,貴州茅臺四個大字下的玻璃門緊鎖,門上布滿了灰塵。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市界:「沒貨,關門了。」
在這家自營店的側面,是貴州茅臺集團北京辦事處。其銷售部的工作人員告訴市界,可以打電話在茅臺大廈的老自營店預定。
在銷售部辦公室隔壁的片區經理辦公室,市界見到了片區經理劉偉,他告訴市界,現在只能在茅臺大廈和西客站北廣場的自營店預約到飛天茅臺。
市界分別探訪了茅臺大廈與西客站北廣場的自營店,發現兩者的預約方式各不同。
茅臺大廈自營店的工作人員告訴市界,工作日早上九點開始預約,九點半左右結束,「每天有30個名額,一個人可以買兩瓶,只接受電話預約」;預約到之後,自己來繳費取貨。
市界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多次嘗試預約,從早上9點到中午12點,每次是「正在通話中……」
西客站北廣場的自營店,同樣是一個人最多可預約兩瓶,但是每個月只在某一天之內接受預約。「只預約一天,把一個月的量就預約完了」,該店的工作人員告訴市界,每個月預約的日期不定,要看門口貼的通知,沒有其他通知渠道。
如果說自營店還有一絲希望的話,那經銷商和專賣店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在西客站北廣場自營店兩公裡外的西客站南路,有一家專賣店正在從「國酒茅臺」向「貴州茅臺」進行店面升級改造。店裡工作人員告訴市界,有的話會按指導價賣,但是沒貨了。「我們家2019年的量都執行完了,現在不預約了,只能等2020年的酒到了。」
經銷商處也類似。在朝陽區的一家茅臺特約經銷商處,其總經理楊琪告訴市界:「我們家已經預約了400多個人,具體什麼時間有貨,我也說不清楚。」
意外的是,該店裡有2017年出廠的飛天茅臺現貨,售價高達3000元。
02
「不能說的秘密」
「為什麼現在才賣2017年的飛天茅臺,2019年的產品是不是也囤著等到兩年後再加價出售?」對於顧客的質疑,楊琪答道:「我們家2017年的貨是從外面接的,不是我們家的。」
2018年年初,飛天茅臺的出廠價從819元上調至969元,官方指導價從1299元漲至1499元。也就是說,在2017年,當年出廠的飛天茅臺在官方終端渠道售價為1299元。兩年後的現在,上述經銷商處的售價,已翻了2.3倍。
今年6月份,李保芳組織召開了全國經銷商聯誼會會長會議,要求經銷商嚴格遵守廠商合同約定,認真落實公司穩價政策,嚴守1499元的價格底線,嚴禁高價銷售、囤貨惜售,保證銷售渠道暢通。
貴州茅臺董事長李保芳
問題是,對於2019年出廠的飛天茅臺,專賣店、經銷商處都表示沒貨,那他們的貨都去哪兒了,為什麼市場上又有那麼多高價貨?
在某電商平臺,有不少飛天茅臺的賣家,有散瓶零售的,價格多在2200~2400元之間,當然,也有原裝整箱售賣的,價格更高。
市界從多個賣家處了解到,散瓶的渠道來源,多是在商超放量期間,從買到的人手裡收來的;整箱裝的,貨源多是專賣店及經銷商處。
「散瓶是前段時間物美超市收的,一個人限購2瓶,我們收回來的;原箱裝的是經銷商渠道的貨,每一箱的批號都可以列印出來,加蓋公司公章,寫上假一賠十……」昌平區的一位賣家告訴市界。
9月下旬,茅臺投放在物美、華潤萬家、大潤發等商超的飛天茅臺開賣,引發搶購。儘管有各種條件的限制,但是隊伍還是排成了長龍,而黃牛緊盯著隊伍裡以1499元搶到的「幸運兒」。
當時,在海澱區學清路的物美超市,有夫妻雙雙請假去搶茅臺。不過他們不是真正的消費者,要麼囤著待漲,要麼以1800元賣給黃牛。
一瓶飛天茅臺,一個轉身就能賺至少300元;夫妻倆如果搶到4瓶,就可以賺至少1200元。
飛天茅臺酒
王鳴是大興區的一個酒商,據他稱,自家的散瓶貨也是從物美超市消費者手裡收回來的,他店裡的飛天茅臺零售價為2380元;而整箱裝的貨源是專賣店,售價為14700元(一箱6瓶,每瓶合2450元)。
為了表明自己的產品是正規渠道,王鳴告訴市界:「我們支持去專賣店結帳、提貨。」
王鳴所說的這家專賣店,位於北京的南邊,是茅臺官方授權的專賣店,擁有全國統一編號。王鳴告訴市界,按照他給的價格,可以隨時去這家專賣店提貨,如果量大,需要提前告訴他以備貨。
「我領著你去提貨結帳,全程你跟著我,結帳的時候不要太聲張。酒從店裡拿,單子也是從店裡開,但是在店裡不能提價格……貨你放心,只是不按1499元的價格。」王鳴告訴市界,他經常去這家店裡拿貨,不只是飛天,還拿王子酒等茅臺系列酒,「我相當於他們的分銷商,就是他們的酒我去賣」。
同是這家專賣店,市界表明想購買飛天茅臺後,卻被工作人員告知,2019年的飛天茅臺售價為1499元,但是沒現貨,需要到店預約登記。「得等好幾個月,因為已經預約了好幾千人了。現在預約年底拿貨可能夠嗆,今年的計劃量已經執行完了。」
這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套路?
在北京東五環的一家銷售茅臺的商貿公司,其總經理楊剛告訴市界,自己店裡銷售的飛天茅臺也是來自經銷商和專賣店,「專賣店的貨多得很,都給我了你肯定買不到」。據他透露,他在專賣店的拿貨價高於1499,所以他店裡的售價更高,散的2250元/瓶,整箱2450元/瓶。
當被問到專賣店真正按1499元賣給消費者的比例大概有多少時,楊剛說:「有5%就不錯了」,他告訴市界,這是行業裡「不能說的秘密,經銷商和專賣店都一個樣」。
長期在鄭州經銷白酒的王鵬,對行業內的這些「秘密」早已覺得不稀奇。他告訴市界:「如果專賣店有貨,就得按1499元賣,他只好沒貨了。」囤貨和高價轉手出去會賺得更多,所以,「很少量的在專賣店賣,做做樣子,應付廠家檢查」。
03
控價,看上去很美
在貴州茅臺成為「東方神水」和「股王」的過程中,經銷商始終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這裡不得不提已經落馬的原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他一手打造了茅臺的經銷商體系。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山西朔州假酒案衝擊著白酒行業,茅臺也賣不動了。半年過去了,才銷售了不到700噸,離全年2000噸的銷售計劃還差得很遠。
袁仁國臨危受命,組建了茅台歷史上第一支營銷隊伍。他下死命令,只問結果,為茅臺打開了銷路。
貴州茅臺前任董事長袁仁國
在2001年上市的時候,貴州茅臺的銷售人員不過130人,而經銷商和代理商達300多家,公司產品的銷售主要依賴於這300多家經銷商。依賴程度有多大?2000年,最大的5家經銷商的銷售額,佔了貴州茅臺銷售總額的13%。
2017年12月,在茅臺營銷二十年會議上,袁仁國用一組數據表達了對經銷商們的感謝:茅臺的經銷商隊伍從1998年末的146家,已經發展到了2000多家(國內經銷商、專賣店等客戶),其中海外代理商104家,市場覆蓋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
茅臺的出廠價與市場價相差很大,中間肥了不少經銷商。不過,茅臺能締造神話,經銷商更是功不可沒。
2012年,限制「三公消費」的政令與塑化劑風波接踵而至,茅臺遭遇重創,甚至一度守不住價格線出現倒掛。
在當年的經銷商大會上,袁仁國要求經銷商對飛天茅臺的零售價不能低於1519元/瓶,而團購價不能低於1400元/瓶。「一定要沉著,一定要挺住,誰低價賣酒取締誰,毫不含糊。」
經銷商與袁仁國站在同一條戰線,艱難穩住了飛天茅臺的價格。
在袁仁國前面,茅臺的「一把手」是季克良。季老爺子一直主張「要讓老百姓喝得起茅臺酒」,可袁仁國並沒有延續他的主張,將茅臺帶上了奢侈品的道路。
2018年年初,袁仁國還在任,那時還只是總經理的李保芳就呼籲經銷商,不要隨意炒作、抬價,斷送大好形勢。「要多為別人想一想,不要只考慮個人,一味尋求暴利。」同年5月,茅臺閃電換帥,李保芳成為新任一把手,「酒喝不炒」成了茅臺新主題。
長期以來,茅臺採取的是區域總經銷+特約經銷商的渠道模式,後來發展了自營店模式,但是經銷商體系仍然是重頭。
不能忽視的是,經銷商可能正在變成茅臺的敵人。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告訴市界,茅臺現在最大的敵人是從廠家到消費者之間的利益炒作集體,而由於茅臺的配額制,區域總經銷具有壟斷性,所以經銷商是這個集體中最大的角色。
李保芳上任後,對功勞簿上的經銷商開始動刀。
河南許昌,一家茅臺酒專賣店
三季報顯示,2019年1至9月,貴州茅臺國內外經銷商減少了628家,其中,減少醬香系列酒經銷商494家。由此可推斷,前三個季度,已有134家茅臺酒經銷商被清理和淘汰。
如果再算上去年被清理的經銷商,這個數字會更大。2018年,貴州茅臺減少了608家經銷商,其中茅臺酒經銷商437家。不到兩年時間,已經有1236家經銷商被清理,其中茅臺酒經銷商達571家。
不只處罰、取消違規經銷商,在中秋當天,李保芳還「暗訪」了貴州六盤水的一家茅臺專賣店,並放話「茅臺酒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炒的」。
在8月份的價格會上,李保芳表示,茅臺將開展常規檢查、突擊抽查、交叉巡查和暗訪督查,打擊經銷渠道囤貨居奇、哄抬物價、虛假交易、捆綁搭售、轉移銷售、售貨不明等六種惡意擾亂市場秩序、嚴重損害茅臺品牌形象及消費者利益的違約行為。
茅臺與經銷商之間的關係,儼然變成了一場「貓鼠遊戲」。
在這前後,茅臺集團營銷公司掛牌成立,近期又繞過經銷商直接與商超、電商合作,加大直銷力度。不過,2019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批發渠道收入為577.67億元,同比增長19.53%;而直營渠道收入為31.03億元,同比減少了19.82%。
用白酒行業專家田卓鵬的話說,目前的這些直銷動作,只不過是解渴一時,並不能因此解渴。
關於茅臺酒價格為什麼快速上漲,李保芳有一段論述:首先,是供需矛盾突出;其次,是收藏投資所致——茅臺酒既有金融屬性,又有投資屬性;第三,選擇銷售時機帶來的囤貨惜售;第四,固定渠道銷售,讓市面上看不到茅臺酒,造成一瓶難求的現象愈演愈烈。
茅臺酒產能稀缺,供不應求,這眾所周知,而囤貨、惜售、炒作,加劇了稀缺性。
李保芳不可能不知道,並不是因為固定渠道銷售,讓市面上看不到茅臺酒,而是市面上到處都是茅臺酒,只不過價格已飛天。
重慶的一個黃牛告訴市界,他1900元左右收貨,2280元左右出貨,只不過一天一個價。10月中旬,他在朋友圈發了一段開車的小視頻,並配文:喜提新車一枚。
在那些「酒友群」裡,收貨的價格已經漲至2100元左右,還有人不停發布著「求貨」的消息。張碩現在還會卡著點試試運氣,不過,他只能算個小買手,卑微地站在茅臺炒作鏈的最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