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保有對奇妙萬物的好奇心,無論在哪皆可旅行。點擊「關注」,和筆者仰望,一起探索身邊的「花鳥魚蟲、山嶺河流、星辰大海」吧!本期主題:提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你肯定想到「鐵觀音」,其實安溪不只「鐵觀音」有名,山也特別多,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山如此多的「茶都」安溪
安溪,被稱為「茶都」。 「夫安溪,巖邑也。」康熙十二年(1673年),泉州知府王者都為新編修的《安溪縣誌》作序時,劈頭便交代境域多山的地理形制。福建林密山峭,安溪尤甚。
那安溪究竟有多少座山?實在數不清。全縣3057.28平方公裡的土地,其中90%以上是山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934座。安溪鐵觀音的發源地西坪鎮,總面積150平方公裡,卻只有1平方公裡的平地。「開門就見山」、「地無三尺平」、「隔山不同風」是安溪地理的真實寫照。
福建乃至全國名為筆架山何其多,本文提到的是泉州市安溪筆架山。
安溪向來有內外安溪之分,以湖頭鎮的五閬山至龍門鎮的跌死虎山為界,西部稱內安溪,東部稱外安溪,外安溪地勢相對平緩,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串珠分布其間,平均海拔300至400米,內安溪平均海拔600至700米,地勢高峻,以山地為主。
在安溪縣城廂鎮路英村峰巒起伏的大山中,有三座山峰格外引人注目,即穩固山、中尖和犁頭標,因中峰低而兩側峰高,形如筆架,故又稱筆架山。
筆架山怪石嶙峋,樹木幽森,流水潺潺。現在有路通到中尖,但由於地勢陡峭,路道難行,很少有人能爬到山頂,這也為筆架山增添幾分神秘色彩。
歲月悠長,略顯神秘的筆架山更常見於文人學者的筆觸之下,讓他們心有所感,筆有所依。
名茶中的極品——鐵觀音
「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品種名。
鐵觀音茶,中國傳統名茶,屬於青茶類(烏龍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讓奉召赴京師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攜茶相贈。方苞品後,自感為茶中珍品,遂轉獻乾隆,乾隆召見王士讓詢茶來處,王細說茶之來源,乾隆細觀茶葉形似觀音臉重如鐵,便賜名為「鐵觀音」。
鐵觀音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
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是經久不衰的十大名茶之一,鐵觀音的胺基酸含量十分豐富,其口感入口爽滑有蘭花香,香氣濃鬱回甘有償,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鐵觀音因品質優異,香味獨特,各地相互仿製,先後傳遍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烏龍茶區。
鐵觀音原產於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發現於1723—1735年。
中國鐵觀音有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4大產區,於民國八年自福建安溪引進木柵區試種,分「紅心鐵觀音」及「青心鐵觀音」兩種,以福建產制歷史最長,產量最多,品質最好,樹屬橫張型,枝幹粗硬,葉較稀鬆,芽少葉厚,產量不高,但制包種茶品質高,產期較青心烏龍晚。其樹形稍,葉呈橢圓形,葉厚肉多,葉片平坦展開。尤以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巖茶聞名於海內外。
安溪造出了揚名海內外的鐵觀音,鐵觀音成就了茶葉大縣安溪。安溪這樣一個小小的縣城,在鐵觀音之名的傳播下而成為中國茶葉的重點縣。說起鐵觀音,大家都會聯想到安溪。
優質鐵觀音茶葉生長所需條件
優質鐵觀音生長基本位於海拔300至1000米之間,過高的海拔反而不利於鐵觀音茶樹的生長。安溪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在這樣的海拔高度上,常年雲霧繚繞,漫射光多,溫度適宜,空氣清新,無工業汙染,富含氧離子,讓鐵觀音茶葉含有較豐富的胺基酸。例如,內安溪的感德的高山茶園,山地紅黃土壤,蘊含豐富的礦物質,獨特的氣候環境非常有利於茶樹生長。
從製作技藝來看,安溪鐵觀音製作技術的確是一門與眾不同的學問。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安溪鐵觀音傳統製作工藝中竟多達11道——涼青、曬青、搖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復焙、復包揉、文火慢烤、揀箕。
還有,最開始的選材非常關鍵,選擇一芯三葉的茶葉,且葉片均勻飽滿,色澤油潤軟亮,更易製得佳品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是一種珍貴的天然飲料,含有較高的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鹼,具有抗衰老、抗動脈硬化、防治齲齒、清熱降火等功效。
正所謂「好茶不是偶然」,喜愛喝茶的筆者給你推薦這家店,他們家賣的特級蘭花香鐵觀音,真材實料,茶師匠心製作,有權威機構檢驗合格,喝得放心。
茶友評價「香濃味甘,湯色清澈透亮」,好評如潮,價格實惠。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以下連結去看看吧!
請問你平時常喝哪種茶呢?歡迎您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