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篇——大豆+苜蓿的進口依賴,即將成為歷史!

2021-01-11 騰訊網

中國是大豆+苜蓿的進口大國,確切地說,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家。

量化為數字:

大豆對外依賴度高達84%

優質苜蓿自給率僅為64%

且無論是大豆,還是苜蓿,中國最主要的進口源國家,都是M國。

中國大豆對外依賴之重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中國在2000~2019年,大豆對外依賴度由39.85%提高到約84%。

以2019年為例,當年我國大豆產量1965萬噸,消費量10534萬噸,進口量8851萬噸,進口佔消費比84%,為歷史第二高峰。其中從M國進口的大豆為1694萬噸。

中國大豆緣何難以自給自足?

以中國目前的人口和耕地面積計算,不可能使主糧和大豆同時自給自足。

例如2017年,中國累計進口大豆9554萬噸,達歷史巔峰。如果這個數量全部實現本土供給,則需要在1.2億畝大豆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增加7.7億畝耕地。

而同期,中國耕地總面積僅20.23億畝,其中稻穀、小麥的種植面積分別是4.53億畝、3.6億畝。如若實現大豆自給自足,則需要佔用全國44%的耕地,比例脫離現實。

大豆需求何以如此巨大?

中國人對大豆的需求,一大部分源自對肉蛋奶需求的飼料轉化。

中國每進口1噸大豆,可以榨油0.18噸、生產豆粕0.8噸。

豆粕是畜禽飼料中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約52%用於家禽、29%用於豬、7%用於肉牛、6%用於奶牛等飼養。

為緩解大豆進口的重度依賴,中國積極尋找優質的蛋白源替代解決方案,苜蓿草,便是其中之一。

苜蓿草產不足需

作為奶牛等草食動物的重要優質飼草,苜蓿草,特別是紫花苜蓿,自2009年至今,迎來前所未有的振興發展。

我國優質苜蓿自給率只有64%。據農業部《全國苜蓿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2020年我國優質苜蓿缺口預計達180萬噸。

新型飼料蛋白源解決方案,大勢召喚!

中國每年需求約3.6億噸飼料蛋白。

除大豆、苜蓿草外,如果可以找到一款能夠自給自足的飼料蛋白源作物,不僅可以大幅化解目前中國在對M進口貿易中的被動處境,更可以在夯實國內肉蛋奶穩定、充足供應的同時,切實對症人畜爭糧矛盾,捍衛糧食安全。

黃棒君重磅官宣:

黃棒菜,一款頂尖實惠的飼料植物蛋白源

替代大豆、苜蓿的超理想選擇!

高蛋白保障

粗蛋白含量最高的蔬菜和飼草

◆每100克黃棒菜乾物質

蛋白質含量37.23克

高於大豆蛋白質含量(35克/每100克)

高於紫花苜蓿蛋白質含量(21%~36%)

可消化蛋白質含量高達71%~74%

降低禽畜腸道消化壓力

乾物質肽粉,用於飼料添加

分子量為800道爾頓

實力替代抗生素

◆乾物質鉀含量約為香蕉20倍

◆乾物質β-胡蘿蔔素約胡蘿蔔1.4倍

◆維生素髙達每公斤622毫克

◆富含18種胺基酸

黃棒菜營養元素所具備的藥用功能:

1、高效殺滅腸道有害菌和病毒

2、促進腸絨毛生長和更替

3、增加消化吸收面積

4、緩解平滑肌痙攣,減少腹瀉

5、降低腸道炎症反應

6、提高營養物質吸收速度

7、增強動物免疫力

8、增強對病毒性傳染病抵抗力

黃棒菜是優秀的替抗類飼料添加劑原料

增產增重,有例有真相

◆提高蛋白利用率

乾物質蛋白質含量約為37~45%

遠超國家蛋白質飼料標準中的蛋白含量

降低養殖成本約40%

◆增加產量

以黃棒菜乾物質3千克,混入奶牛日糧餵飼

2~6泌乳月,試驗組比對照組增奶1.7千克

提高6%

◆提高成活率

增強家禽、家畜、水產動物免疫力

提升仔豬、仔雞成活率

◆提高混合青貯品質

黃棒菜與玉米、小麥混合青貯

提高秸稈的粗蛋白含量3.3倍

黃棒菜,一款閃閃發亮的寶藏蔬菜!

一年多茬,一次定植30年收益

追加一句:種養一體,才是王道!

相關焦點

  • 希望、通威、安佑等豬禽飼料漲50-200!農業農村部:大豆進口正常...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中國是大豆的進口大國,受國際疫情影響,我們的大豆進口是不是受到了影響?豆油的供給會不會不穩定?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大豆是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主要用於榨油和提供豆粕的飼料。去年,我國進口大豆8851萬噸,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的85%左右。其中從巴西、美國、阿根廷的進口的比例分別為65%、19%和10%。
  • 苜蓿是雞鴨鵝的飼料,是牛羊豬的配料。哪種苜蓿更好!
    今天給大家分享牧草「苜蓿籽」哪種更好,養雞、鴨、鵝,牛、羊、豬,各用什麼苜蓿種子?苜蓿作用營養價值最高的牧草之一,分為三種:紫花苜蓿,黃花苜蓿和黑苜蓿。黑苜蓿一般多種於內蒙大草原,適應於土地肥沃的黑土地,並且相對比較喜水。黑苜蓿播種多以脫光的種子比較容易生長,由於溼地種植相對播種要多些種子,每畝地撒種百斤左右。
  • 玉米、大豆未來幾年在畜禽飼料行業裡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增加了國際市場的恐慌情緒,在國際貿易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受美國高粱出口數量和幹玉米酒糟(DDGS)進口反傾銷反補貼稅等制約,展望期內高粱、幹玉米酒糟(DDGS)等玉米替代品大規模進口的可能性不大。 2019年,我國大豆產量1810萬噸,是大豆連續第4年增產,為近年最高水平。
  • 苜蓿草中國大量從美國進口,價格比糧食還貴?養殖戶:我無奈啊
    苜蓿草作為一種優質飼料作物,其蛋白含量約佔總乾草質量的17%-20%,作為一種反芻動物獲取蛋白質的優質粗飼料,苜蓿草被譽為「牧草之王」。  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已被行業首肯,但是國內苜蓿產量和品質不能完全達到養殖戶的要求,於是無奈之下只能大量進口。  我國進口苜蓿草主要來源:美國、西班牙、加拿大等國。
  • 以苜蓿為主配製肉牛全價催肥飼料配方
    1、苜蓿型苜蓿乾草65%、小蘇打0.5%、瘤胃舒0.1%、隆越興牧肉牛催肥飼料2.5%、玉米32%、2、苜蓿-大麥型苜蓿乾草77%、小蘇打0.5%、瘤胃舒0.1%、隆越興牧肉牛催肥飼料2.5%、大麥20%3、苜蓿-全棉籽型苜蓿乾草55%、小蘇打0.5%、瘤胃舒0.1%、隆越興牧肉牛催肥飼料2.5%、玉米32%、全棉籽10%4、苜蓿-菜籽餅型苜蓿乾草58%、小蘇打0.5%、瘤胃舒0.1%、隆越興牧肉牛催肥飼料
  • 畜牧飼料篇——牛吃上好草,中國人才能喝上好奶!
    2018年,我國優質苜蓿總供給量為300萬噸,其中,國產180萬噸,進口120萬噸,自給率僅60%。 2、嚴冬之痛 我國適合冷季耕作的草地,只佔全年種植草地面積的24.3% ,有超過75%的牧區牲畜冬季缺草。
  • 進口期貨大豆指定加工廠名單公布 快看那些地區可加工進口大豆
    每日糧油3月10日消息,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首批符合期貨監管要求的11家進口期貨大豆口岸、6家進口期貨大豆交割庫及651家進口期貨大豆指定加工廠,從公布名單涉及的地區來看,包括黑龍江、北京等地均可加工進口大豆。
  • 飼料成本上漲,中小牧場面臨更大壓力!
    飼料成本上漲目前,奶牛成品飼料裡主要包括豆粕、玉米、菜粕、棉粕等大宗原料,草料中會用到苜蓿、燕麥草、青貯等。2020年一整年,不少飼料價格普遍上漲。就拿玉米來說,2020年整年間價格一路向上,全國玉米均價已漲至近6年內歷史新高,較年初暴漲700元/噸,較2017年歷史低點上漲超1000元/噸,年底均價已經達到2500元/噸。
  • 貿易摩擦美國大豆被加稅 我們吃的食用油會漲價嗎?
    【進口美豆將漲價,市場份額或被巴西、阿根廷替代】2017年我國進口美國大豆3285.4萬噸,佔我國大豆進口量的34.4%。據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王明利分析,進口美國大豆成本增加25%,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可能使我國大豆市場價格提升10%至15%。
  • 3月7日熱搜詞:代表帶毒食品進京 進口轉基因大豆
    據360新聞熱搜詞榜單提供的數據顯示,代表帶毒食品進京、進口轉基因大豆、福建新鮮空氣等成為今日網友關注的焦點。代表帶毒食品進京昨天上午,全國人大浙江團進行小組審議。討論中,全國人大代表、海寧市華豐村書記朱張金打開包,拿出了一袋花生米。他數了10顆,扔進會場的玻璃杯裡,用冷水一衝,短短幾秒鐘,整杯水都變成了黑色。
  • 大豆暴漲66%,中國明年為何還要再進口1億噸?
    據日經中文網1月11日最新報導,根據芝加哥期貨(近期合約),國際大豆價格目前已經漲至約13.65美元/蒲式耳(約合1.62元人民幣/斤),較2020年3月上漲66%,創下近6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據悉,大豆價格出現瘋漲的主要原因是受拉尼娜現象導致的高溫乾燥影響,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國家紛紛推遲種植大豆,預計將造成一定的減產。
  • 養豬業瘋狂擴張正在自吞苦果:玉米供應趨緊 飼料廠缺貨
    雖然疫情依舊,但毫無影響,目前國內水產養殖的生產能力和規模已經成為不可預測的數據,這將導致各種資源的消耗。除了土地,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市場將首當其衝。 從飼料原糧市場看,雖然目前養殖業尚未完全恢復,但今年以來我國大豆進口有所回升,甚至趕超07年的水平,預計全年將首次突破1億噸。
  • 中金公司:8月美國中西部乾旱影響大豆生長 全球供應邊際收緊
    中國大豆需求旺盛,進口量增長強勁,下半年依賴美國供應。我國大豆對外裡依賴度高達85%,2020年3~8月我國共計進口大豆5122萬噸,同比增長15%。隨著我們對巴西大豆採購量的增加,巴西大豆庫存由33百萬噸下降至19百萬噸,未來6個月我們將更多的依賴美國大豆的進口。建議關注未來6個月我國向美國大豆的進口情況以及巴西以及阿根廷新作的種植情況。
  •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稱轉基因大豆與腫瘤高度相關
    原標題: 「大豆保衛戰」:轉基因大豆油致癌?  在進口轉基因大豆的衝擊下,我國大豆業「奄奄一息」。15年來,轉基因大豆在安全性爭議聲中,進口數量不斷攀升。日前,農業部批准發放三個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又掀起了一場無解的爭論。
  • 玉米、大豆價格漲勢加速度 後續畜禽飼料價格是否會再次調動?
    而央視新聞表示,今年玉米收購價格突破1元/斤,同比上漲32%,期貨、現貨價格均創歷史新高。業內認為,短期來看,玉米價格將繼續保持堅挺走勢,但漲幅逐漸收窄。中長期來看,在進入12月以後即將迎來新一輪玉米上市高峰期,玉米價格或再度出現回落走勢,長遠來看,在玉米供需缺口較大的背景下,玉米價格很難出現前幾年的持續暴跌現象,明年價格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 劉永好自曝新希望飼料含轉基因迷霧:價格低廉被廣泛採用
    而此次面對記者的追問,新希望生產的飼料在多大程度上含有轉基因成分?其豬、禽、奶三大產業鏈是否主要完全依賴自產飼料而導致產品全部間接含有轉基因成分?這顯然是劉永好不願意說明白的一件事。  在公眾對於轉基因作物安全性充滿疑慮的背景下,劉永好左右為難。公開談論,有可能對新希望造成嚴重後果,如產品遭到抵制、股票下跌等。然而迴避談論,新希望作為上市公司,又涉嫌隱瞞重大事實。
  • 黑龍江豆協:轉基因大豆與腫瘤高度相關
    據央視網報導,在進口轉基因大豆的衝擊下,我國大豆業「奄奄一息」。15年來,轉基因大豆在安全性爭議聲中,進口數量不斷攀升。日前,農業部批准發放三個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又掀起了一場無解的爭論。
  • 臺灣地區:氟蟲腈疑來自進口飼料
    2017年9月27日,據中央社臺北訊,雞蛋氟蟲腈農藥殘留問題引發關注,臺灣地區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許輔26日表示,臺灣地區的雞飼料有高達9成是進口,蛋雞可能經由飼料攝取氟蟲腈而殘留在雞蛋上,農委會將在一年內提出研究報告。
  • 大豆進口數量下降成本上升 食用油要漲價了嗎?
    對於普通消費者可能還不太情況,目前我國消費是食用油中,豆油佔據主導地位,其他油品的價格大都以豆油價格作為參考,而豆油的主要製作原料就是大豆。目前,我國大豆消費約為1億噸,其中有9000多萬噸都是進口過來的,因此,大豆進口的變化直接影響國內食用植物油市場。
  • 黑龍江大豆協會稱轉基因與腫瘤高度相關
    2012年9月,法國凱恩大學的Seralini等科學家,在《食品化學毒物學》雜誌公布的研究結果稱,通過為期兩年對200隻實驗鼠進行的分類試驗,他們發現,用轉基因玉米NK603和被「Roundup」(商品名「農達」)汙染的飼料餵養的實驗鼠,容易患腫瘤及內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