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豆保衛戰」:轉基因大豆油致癌?
在進口轉基因大豆的衝擊下,我國大豆業「奄奄一息」。15年來,轉基因大豆在安全性爭議聲中,進口數量不斷攀升。日前,農業部批准發放三個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又掀起了一場無解的爭論。
黑龍江大豆協傳會:轉基因與腫瘤高度相關
央視網(記者李文學 報導)轉基因大豆從進口的那天起就與爭議相伴,這緣於人們對其「有毒」的擔憂。在至今尚無科學實驗的前提下,黑龍江省大豆協會一份與腫瘤高度相關的分析報告,讓人觸目驚心。
「之前我們對轉基因大豆的安全性持審慎態度,但看到《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後,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說,我國一半以上的食用油為大豆油,而大豆油市場90%以上的份額被轉基因大豆油所佔領,「涉及面太大了,必須正視」。
《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50萬,因癌症死亡約250萬。全國每天有8550人成為癌症患者,平均每1分鐘就有6人被確診為癌症,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癌症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據中國抗癌協會專家推測,腫瘤發病誘因,與環境氣候、當地飲食風俗等有一定關係。」王小語說,「我依據自身在糧食行業20年的工作經歷,卻發現致癌原因可能與轉基因大豆油消費有極大相關性。」
轉基因與腫瘤的相關性,國外早有披露。2010年,由俄羅斯全國基因安全協會和生態與環境問題研究所Alexei Surov博士等科學家聯合實驗,選擇農業中廣泛應用的含有不同比例轉基因成分的普通大豆,餵養具有快速繁殖率的坎貝爾倉鼠2年,結果證明,轉基因生物對哺乳動物有害。研究人員發現,食用轉基因食品的動物將失去繁殖能力。
2012年9月,法國凱恩大學的Seralini等科學家,在《食品化學毒物學》雜誌公布的研究結果稱,通過為期兩年對200隻實驗鼠進行的分類試驗,他們發現,用轉基因玉米NK603和被「Roundup」(商品名「農達」)汙染的飼料餵養的實驗鼠,容易患腫瘤及內臟損傷。
王小語介紹,河南、河北、甘肅、青海、上海、江蘇、廣東、福建等地,基本都是我國轉基因大豆油的消費集中區域,這些區域同時也是我國腫瘤發病集中區。黑龍江、遼寧、浙江、山東、湖南、湖北、貴州等地基本都不以消費轉基因大豆油為主,不是腫瘤發病集中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