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上,寒在下」,寒氣是往下走的。寒氣進入人體後,會從臀部往下沉,一直到大腿、膝膕窩、腳,所以,腿是寒氣大本營!
一、腿是寒氣大本營
「
腿寒會誘發「老寒腿」,但腿寒的危害可遠不止於「老寒腿」,它甚至比宮寒還可怕,會誘發各種疾病。
1、婦科疾病
腿部一旦受寒,就會血瘀,氣血就難以下行,直接導致女性經量減少、經期推遲、痛經甚至閉經等,氣血瘀滯於盆腔,就會形成盆腔息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
2、心臟病
人體血液運行依靠動脈和靜脈。腿部靜脈回流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而腿寒會影響小腿肌肉的收縮功能,積存廢棄物的靜脈血就難以經由毛細血管、小靜脈、靜脈回流到心臟,長此以往,會誘發心臟病。
3、溼氣叢生
溼為重濁有質之邪,類水屬陰,人體下部亦屬陰,同類相求,故而,溼邪為病,多傷及人體下部,像常見的水腫、溼疹等病下肢較為多見。
另外,小腿是脾經的主要陣地,脾主運化水溼,故而脾虛導致的水腫主要體現在腿上,像小腿肚發酸發脹、雙腿乏力、下肢水腫,多是水溼聚集的表現。
4、上熱下寒
寒主收引凝滯,腿寒,血液就會產生滯留,導致腿部循環不暢,腿部的能量就被阻隔,多餘出來的能量往哪裡去呢?只好往上走了,上半身就會火氣過重,人就容易上火,時間長了,上熱下寒的體質就形成了。
5、衰老
中醫認為,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腳根,而「四根」的根本是腳根。「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只有雙腳健康,經絡傳導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
反之,若長期腿寒,腿部與大腦之間指令傳導的速度和準確性就會下降,繼而累及全身健康,影響壽命。
二、灸腿的好處太多了
1、引火下行:
有些灸友反饋自己艾灸後容易上火,大概是因為用火補陽過度,艾灸傷陰了所以容易出現灸後上火的現象,因此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症狀。
2、潤肺濡腸:
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與肺腑相對應的反射區,且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此,艾灸通過經絡傳導刺激,能達到促進氣血循環、調節臟腑的功能,滋潤乾燥的臟腑以及器官。
3、滋陰補腎:
腿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都是陰經,艾灸即可滋陰,尤其是那些陰虛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陰交、太溪、湧泉。
4、調理手腳冰冷:
雖然氣溫還沒有大幅度降低,卻已經有灸友反饋手腳冰冷,可見是腎陽虛比較厲害了。陽虛即寒氣重,寒凝則氣血凝滯,氣血傳遞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氣、促進氣血循環,從根本調理手腳冰涼。
三、艾灸多灸腿,更是養全身
經過腿部的6條經絡——脾經、腎經、肝經、胃經、膀胱經、膽經,主管人體的分泌和排毒,所以,腿部受寒淤堵,上半身的臟腑就容易出問題,也就是說,保養腿部就等於保養臟腑。
灸腿也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增強抵抗力:
1、血海:血海是生血和活血化瘀的要穴。
2、足三裡:可增強脾胃的運化生血能力,脾胃差、體虛者更要做!
3、三陰交:健脾益血,通調肝脾腎三經,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4、太溪:清熱生氣,滋陰益腎。
5、湧泉:引血歸源,引火下行,陰陽不調、體寒易上火!
6、太衝:疏肝解鬱,行氣活血,肝氣瘀滯者!
人體內部就是一個獨立的循環交通系統,裡面流通的是精氣血的相互作用結果,運行通暢,則身體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