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你變腿精-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導言
如果你生活中經常感到腰酸背痛,還沒做什麼事情就覺得累,雙腿浮腫,冒涼氣,四肢發冷,尿少而清,月經總是後推,量少,小腹脹痛,經血色深血塊多…
有以上任意一條,都要引起注意,相信一定也有人跟你說這是因為你的身體太寒了或者你的腿太寒了。
腿是寒氣大本營
火在上,寒在下,身體的寒氣是往下走的,腿是人體的交通要道,主血的3條陰經皆匯集於此:足太陰脾經(脾統血),足厥陰肝經(肝藏血),足少陰腎經(腎生血)。
我們都知道氣血為人之根本,對於女人來說更是尤其重要,氣血充盈則面若桃花,豔如桃李,氣血虧虛則面色萎黃,神疲乏力。
腿寒不止會誘發老寒腿,它的危害比宮寒還要可怕,會誘發很多疾病。
比如以下幾種!!
婦科問題
腿部一旦受寒,就會出現血瘀,氣血難以下行,直接導致女性經期推遲,經量減少,痛經甚至閉經等,氣血瘀滯於盆腔,就會形成盆腔息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問題。
衰老
中醫認為,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足跟,其中足跟為「四根」的根本,俗話說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死。只有雙腿健康,經絡運行通暢,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
溼氣重生
現代人大多溼氣重,總的來說,脾主運化水溼,脾虛的人溼氣都重,小腿又是脾經的主要陣地,故而脾虛所致的水腫主要體現在腿上,像小腿肚發酸發脹,雙腿乏力,下肢水腫粗大,多是水溼聚集的表現。
上熱下寒
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病很流行,十個人當中九個都有,這個病就叫上熱下寒。正常來說心火應該下行,溫暖我們的下半身,腎水要往上走,滋潤我們的上半身,但是由於久坐和飲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擋了,咋辦?只好反彈上去唄,於是就出現了上熱下寒的情況。虛陽上浮,上焦火的不行,陰盛於下,下焦寒的不行。腿部的六條經絡——脾經,肝經,腎經,胃經,膽經,膀胱經,主管人體的分泌和排毒,所以腿部受寒淤堵,上半身的臟腑就容易出問題,也就是說,保養腿部就等於保養臟腑。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驅寒呢?
從根本上說,大多的亞健康問題都是生活方式病,想要改善身體狀況一定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那什麼是好的生活習慣呢,老祖宗早就在黃帝內經裡面教過我們。
一、夏天晝長夜短,宜夜臥早起。晚上可以在11點左右入睡,超過這個時間就算熬夜了,陰極陽生,晚上睡覺其實是養陽的過程,而熬夜會消耗陽氣,長此以往陽氣不足就變成我們常聽說的陽虛體質,虛則生寒,所以陽虛的人一般比較怕冷。
早上在五六點天亮的時候就應該起床了,最晚不要超過7點。年輕人這段時間最好不要睡懶覺哦,這個時候起得晚反而不利於陽氣生發,影響一整天的精神狀態。
二、動則生陽,陽氣內存則邪不可幹,腿寒的人最好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就像太陽升起,葉片上的露珠會消散一樣,人體內的陽氣足寒氣也會慢慢消散。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白天就像春夏一樣,處於升發狀態,所以運動時間選在日出之後到日落之前最為適宜。
三、平時腿寒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尤其晚餐忌食寒涼或者滋膩味厚,難以消化的食物,如海鮮,豬肉,豆腐,牛奶,粳米,香蕉,西瓜等,如果實在忍不住想吃,可以放在早餐或者中餐的時候吃。
四、平時要做好保暖,尤其在空調房間或者地鐵這類冷氣開的很足的地方。
五,如果你不能很自律或者因為忙於工作沒辦法養成好的習慣,又想要身體好,就需要定期疏通經絡了。經絡和穴位相當於身體自帶的中草藥庫,《黃帝內經》有言「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絡通則百病不生。
所以對於腿寒的人平時可以做以下幾點來改善
1.多做瑤浴。兩廣一帶分布的少數民族瑤族生活在多雨多霧的大山,但卻是知名長壽民族,當地流傳出來的瑤浴配方有很好的祛溼驅寒效果,還可以消除水腫,促進代謝,預防婦科病。
2.艾草泡腳,艾草有溫經,祛溼,散寒的功效,同時還可以殺菌消毒
3.佰草火龍灸,添加三年以上的艾草以及多種名貴中藥,採用納米碳化技術製成,相對於傳統的艾灸滲透性和火力更強,散寒效果更好。
4.配合藥油疏通腿部經絡,按揉刺激腎俞穴,湧泉穴,氣衝穴
請善待自己!
從現在開始,好好愛自己!
體態決定健康,身姿曼妙,
內心富足,外在豐盛,做自己的女神!
- The End-
迭雅中國
四美文化倡導者
美與健康生活方式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