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混響,人聲就能變好聽嗎?

2021-01-18 上和弦























本文作者:辰諳


相信喜歡唱歌的同學們都會發現,無論是在KTV裡、唱歌App裡還是在專業的錄音棚裡唱歌,只要給人聲加上一定程度的混響,原本不那麼盡如人意的歌聲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好聽起來。有的同學還喜歡在浴室或衛生間這種封閉而狹小的空間來唱歌,因為在這種地方得到的帶有混響的聲音往往也比較好聽。那麼混響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加了混響的人聲會變好聽呢?




我們都知道,在一般情況下,聲波主要是以空氣為介質來傳播的。而在室內傳播時,聲波在傳播的過程中會被天花板、牆壁和地板等吸收和反射。


我們用耳朵聽到的聲音,其實就是聲源直達聲和經過反射的聲音的混合聲。這種現象就叫做混響。


聲源直達聲和經過反射的聲音到達你耳朵時會有一定的時差。也就是說,混響不是某一時間點得到的效果,而是多個時間點的聲音共同組成的音效。



在自然界中,混響無處不在,因為只要聲源的周遭有物體存在,那麼便會對聲音進行吸收和反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障礙物來對聲音進行吸收和反射,那麼便不會有混響。


這種情況是否存在呢?也許你在跳降落傘下來的時候大聲喊叫就能體會到無混響的感受。因為這時你的身邊除了空氣之外就基本上沒有障礙物了,你的聲音不會被反射回來,而是會一直擴散到更遠的地方。



另外,你在一些做了聲學裝修的錄音棚裡唱歌時,混響也基本上不會有。因為這裡的牆壁、天花板和地板都有著很強的吸音功能,你發出去的聲音在碰到它們之後絕大部分都會被吸收殆盡,只有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部分會被反射回來。


當然,無混響基本上只是一種最理想的情況,因為自然界是由物質構成的,只要有聲音就必然會有聲音的傳播、吸收和反射。在另一個方面,自然界中也不存在只對聲音進行吸收或者只對聲音進行反射的物體。




與混響(Reverberation)相近的一個概念即是回聲(Echo)。回聲和混響的發生原理基本上一致,但回聲是一種特殊的反射聲,它的強度和時差都大到足以和聲源直達聲相區別開。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會採取50ms這樣的一個標準來分辨一般的混響和回聲,即初次反射聲與聲源直達聲之間的時差在50ms以下時,便是一般的混響;在50ms以上時,則是回聲。



一般來說,一定的混響對聲音的修飾是有利的,而回聲則往往會對聲音造成一定的破壞,太大的回聲會使人難以聽清聲源直達聲的內容。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在營造恐怖或迷幻的氛圍時,合理地使用回聲會得到不錯的效果。另外在自然界中,像蝙蝠等視力不好的生物,很多都是運用回聲來對物體進行定位的。人類也根據這一原理髮明了聲吶系統。




大家在做音頻處理或者混音的時候,也許經常會看見在一些混響插件的預置中有Room(房間)、Hall(大廳)、Chamber(隔間)、Plate(金屬板)和Spring(彈簧)等字眼。


除此之外,像Ambience(氛圍)和Non-linear(非線性)這樣的詞在很多情況下也會出現在混響的預置裡面。



這些詞,其實在大體上都代表了一種混響類型。而區分不同混響類型的標準,往往就是聲源直達聲與各個階段的反射聲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的一些屬性。


首先要提到早期反射聲。早期反射聲即聲源聲在早期碰到障礙時得到的反射波。一般來說,在早期反射聲中,初次反射聲與聲源直達聲之間的時差(也叫預延遲,英文為Predelay)能反映出空間的大小。這個數值一般在50ms以下,不然會變成回聲。這個前面有提到。



反射聲是一個逐漸累積反射波的過程,在經歷了早期反射之後,便會進入早中期反射和後期反射的階段。反射積累到一定量時,便能夠反映出空間的形狀和其他特性。在這個過程中,反射聲會逐漸地減弱。


在另一個人為設定的標準下,以聲源直達聲的響度為0dB,從聲源直達聲發出到反射聲的響度衰減到-60dB的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把其稱為混響時間(Decay)。這是除了預延遲之外,在混響的各項屬性中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參數。



除此之外,其它的一些關於混響的參數還有高低頻截止(low cut / high cut)、冷暖(cool / warm)、散射度(diffusion)、混響密度(Reverb density)和立體聲寬度(Width)等。


之所以混響有那麼多不同的類型,其實主要就是這些參數在某個或某幾個維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人聲加混響就會變好聽是很多人的直觀感受。尤其是在KTV等場所裡,很多人甚至會把混響開大到出現回聲。甚至,很多K歌設備和場所的默認設置就是特大混響和回聲。加了混響人聲就能變好聽似乎是個共識。箇中緣由,筆者覺得,一是混響給直達聲提供了反射聲,豐富了聲音的層次,使之變得更加飽滿;二是較大的混響能模糊掉直達聲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能掩蓋掉直達聲的一些瑕疵和不足之處;三是自然界中的聲音都是有混響的,習慣了自然界聲音的耳朵更加傾向於帶有混響的聲音。當然,雖然混響在演出、K歌、音樂製作甚至音頻製作中幾乎是必選項,但混響並不是越大越好或越多越好。在大多數情況下,過大過多的混響(差不多可以算回聲的那種)不僅不會讓人聲變好聽,反而還會讓人難以聽清唱的內容而使人感到不適。事實上,只有恰如其分的量的混響才能起到修飾和美化聲音的作用。混響雖好,也不要過量哦。





2020年10月「沉浸式」聲音設計集訓班⬇️

相關焦點

  • 混響加到什麼程度,人聲才能變好聽?
    相信喜歡唱歌的同學們都會發現,無論是在KTV裡、唱歌App裡還是在專業的錄音棚裡唱歌,只要給人聲加上一定程度的混響,原本不那麼盡如人意的歌聲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好聽起來。有的同學還喜歡在浴室或衛生間這種封閉而狹小的空間來唱歌,因為在這種地方得到的帶有混響的聲音往往也比較好聽。
  • 音效卡唱歌能變好聽嗎?網紅馮提莫告訴你答案
    鬥魚一姐馮提莫不僅在國內受到大家歡迎,最近馮提莫在韓國也火了,特別是韓國的主播都紛紛模仿提莫《學貓叫》,當初馮提莫剛開始只是一名遊戲主播,後來因為唱歌好聽,轉型為歌唱主播才真正的紅火起來。可以說很多粉絲被提莫實力唱功,可愛的外表對她圈了粉。
  • 人聲有哪些混響設置技巧?
    混響可以為人聲賦予神秘的空間感,其中混響空間類型的選擇以及參數的設置會對音頻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介紹如何調整你的人聲混響。一些專業的混音工程師會告訴你他們會圍繞著主唱為中心製作混音,因為人聲一般在中央位置,主唱所選擇的混響將會不僅影響到人聲的聲音效果,而且還會影響整個混音效果。
  • 如何調節好混響?
    調整得當的混響應該是:(1)聲音流暢自然、開揚靚麗、飽滿渾厚,有較好的「生成空間感」。仿佛有一種餘音繞梁的感覺。事實上,使用廳堂或房間混響效果,模擬餘音明顯的自然混響效果,是混響處理簡單而又有效的方式。
  • 用變聲器能實現唱歌的效果嗎?會讓嗓音變好聽嗎?
    如何在唱歌的時候讓自己的嗓音變得好聽,這個問題不知道是否正在困擾著你,很多的網絡直播主都有這樣的期待,希望能夠使用一款強大的變聲器軟體來將自己的聲音變得非常的好聽,這樣給粉絲帶來的直播體驗一定是更棒的。那麼,變聲器軟體能夠做到這些嗎?
  • 製作人基本功:混響
    每當你載入一個混響插件,或使用硬體混響時,總會看到各種混響類型(Type)。有的是基於算法模擬(通過內置的延遲處理來還原經典的數字混響),或者 IR(即脈衝響應,利用真實錄製的聲學空間採樣來實現混響效果)。有的類型代表某種聲學環境,有的是模擬一些經典的硬體混響設備。
  • 混響參數你知多少?
    直達聲與早期反射聲之間的延遲時間   LPFTHRU1KHz-16KHz,THRU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   HPF70HzTHRU,32Hz-8kHZ高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   Reverb Plate 模擬鋼盤類混響系統,適應性很廣,特別是人聲,鼓和打擊樂  參數數值範圍說明   Rev.Time2.4s0.3-30s混響時間   High Ratio0.70.1
  • 直播唱歌人聲美化 客所思DK2黑金堡壘直播音效卡熱銷-客所思 播逗DK2...
    ,沒有磁性呢,這其實就是「混響音效」造成了巨大差別,你需要選擇一款好音效的音效卡。近日,網絡直播K歌領域先行者——「客所思」廠家,推出了一款具有全新「颶風」音效的直播音效卡——客所思 播逗DK2黑金堡壘直播音效卡,憑藉業內12年的技術積累,調試出全新「颶風」混響音效,主播們能夠任意選擇喜歡的混響方案,秒變「聲音大咖」,為自己的直播增添精彩。它是一款多功能數字音效卡,手機電腦通用、支持雙向通話藍牙技術、直播功能豐富,還是10年老品牌,全國上市後很受主播歡迎,一起來看看。
  • 「混響」到底有幾種?不同類型的混響效果探索
    通常來說,混音師會在工程裡疊加多個混響,在各個音軌使用不同的混響配置,而最後會用一個房間混響來處理總軌,將所有聲音放進同一個空間裡,達到聲學一致性。弦樂組、某些人聲聲部也可以使用。更加極端的一種叫做「教堂」混響,完全模仿自然的超長混響衰減,非常強烈的回聲。很顯然,這比較適合風琴、合唱團等類型。相關插件:個人比較喜歡Sonnox Reverb Hall,因為它的聲音非常清晰乾淨,你還可以用內置的EQ來調節聲音。
  • 混響也是大學問,自然混響與數字混響的區別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兩種用於模擬混響的數位化方法。第一個就是:暴力法,也叫強制法。混響效果是一種時變效果(即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效果)。也就是說混響效果其實跟我們所演奏的音符沒有什麼關係,無論我們演奏的音符怎麼變換,我們所得到的混響效果依然是相同的。
  • 演唱級音效 K歌更好聽 客所思KX1傳奇版唱歌音效卡首測
    隨後,打開混響,選擇KTV或流行模式,能夠很明顯感受到聲音被額外增加了厚度和深度,仿佛正置身於KTV包廂和演唱大廳裡唱歌,人聲更飽滿、細節豐富,充滿磁性,音域更寬廣,讓人越唱越自信。客所思KX1傳奇版唱歌音效卡—可接48V大振膜話筒同樣的人聲,卻能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和聽感,音質的提升力度十分明顯,出色的混響讓人充分享受愉悅的唱歌體驗。
  • 音效卡,真的能讓難聽的聲音變得好聽嗎?
    中老年人——音哥,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篇名為《主播們用什麼樣的音效卡,好的音效卡可以拯救五音不全的你》的文章,文中稱,一款好的音效卡,可以讓五音不全人,唱歌變得好聽。相當一部分人,信以為真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音平商城從兩點,來告訴大家,不要指望一款音效卡、麥克風,讓你的歌聲變得更好聽如果你用幾百幾千塊錢的麥克風、音效卡, 就讓歌聲變好聽了,那麼春晚為什麼還要假唱?人家的設備還沒你的貴,沒你的專業嗎?如果你用幾百幾千塊錢的麥克風、音效卡, 就讓歌聲變好聽了,為什麼還會請「百萬調音師」做後期?
  • 玩轉音效卡的混音和混響
    艾肯音效卡icon在QQ群裡語音聊天,偶爾會出現卡麥和聽到回音,這種情況就是「混音」或「內放」。明確第二點:混音是功能,混響是效果。混響效果是為了優化人聲或伴奏。同樣以「客所思」為例。在這款音效卡上,我們可以使用「效果種類」「效果音量」「效果時間」這個3個主要效果參數來製作出「混響效果」。
  • 如何在yy中將自己的聲音變得好聽,這3種方法最常用!
    影響直播質量的因素很多,其中直播主的聲音是否好聽往往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那麼我們該怎樣將直播時的聲音變得更好聽呢?下面,我將有難到易介紹三種解決方法:最難的方法:練習聲音的發生方式不同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聲音是否更好聽,那些電臺直播的人聲音之所以好聽,它們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聲音的穿透力強。
  • 混響到底有幾種?不同類型的混響效果探索
    你是否曾經點開過混響插件的預製文件夾,然後看到類似Chambers, Halls, Plates, Rooms, Springs 這樣的預設文件夾? 這些文件夾裡包含了各種不同的混響設置- 有的是來自於自然的聲音響應, 有一些則是人工的.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這些混響,聽聽他們的聲音吧。
  • 聲音的空間感主要體現在混響上,快速掌握混響的製作效果
    聲音的空間感體現在混響上,混響主要是還原聲音當時錄製的效果,不管是在自己房間內還是在音樂廳中聽到的效果,混響帶來的現場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KTV中我們聽到的音響效果等等,在au中我們可以使用效果器輕鬆實現不同的混響效果
  • KTV唱歌好聽的秘密,看歌手怎麼做?
    大多數想那一首歌好聽就以為自己能唱,但其實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歌,歌手也是一樣。適合自己是最重要的!法則一按音域選歌一般人的音域大概在8-10度左右,除非你非常能唱,儘量選中等音域的歌,就可以駕輕就熟。男生的歌比女生的歌要音域要寬一點。如果你的音域很窄,可以從女生的歌下手。不要選音域太寬的歌,例如《洋蔥》前面非常低,後面又高得要死,有16度的跨度。
  • [思維拓展]物理名詞解釋之-「混響」
    聲波在室內傳播時,要被牆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礙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礙物吸收一些.這樣,當聲源停止發聲後,聲波在室內要經過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後才消失,我們就感覺到聲源停止發聲後聲音還繼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叫做混響,這段時間叫做混響時間.混響時間的長短是音樂廳、劇院、禮堂等建築物的重要聲學特性.   對講演廳來說,混響時間不能太長.我們平時講話,每秒鐘大約發出2~3個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