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在日本這一天為「女兒節」,不妨了解下

2021-01-07 天天養生匯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在日本這一天為「女兒節」,不妨了解下

在民間一直都有「三月三,吃雞蛋」的說法,而且最常見的是薺菜煮雞蛋(薺菜,也叫地菜或地米菜)。據說是吃了地菜煮雞蛋就不會頭痛。這個習俗一直沿襲到現在。在這一天,有很多老人會用薺菜煮好雞蛋後,帶到街上去售賣。

三月三吃雞蛋的由來

相傳在楚地(指的是古楚國所轄之地,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附近區域。),人們因為風吹雨打,頭痛病很常見。三月三這一天,神農路過雲夢澤(今湖北孝感),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充飢。當人們吃了以後,頭就不痛了,因此就有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一年不頭疼」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事實上,每年的三月三這個時節,正處於早春時節。所謂「乍暖還寒」,尤其是長江中下遊流域,風還比較大,經常春雨紛飛,溼氣很重。是感冒高發時節。受北方寒冷空氣影響,甚至還很有可能出現雨雪天。氣候非常不穩定,早晚溫差較大,因此容易誘發頭痛。

雞蛋我們都知道,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對於食物匱乏的年代來說,這無疑是上等的營養食物。很多疾病或許都是因為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脂肪的匱乏有關。

而薺菜,名為菜,很多人也都喜歡當菜來吃,而且味道鮮美,尤其用用來煮雞蛋,味道清香口渴。此外,薺菜還是一味中藥,具有多種功效,有興趣的人不妨去了解一下。因此,這個時節吃些薺菜是非常不錯。尤其是薺菜煮雞蛋,具有養生保健等功效。

在日本,3月3日「女兒節」,要喝蛤蜊湯

在日本,陽曆3月3日是女兒節(或桃花節),寓意是希望女孩子健康成長的節日,有女孩子的家庭,這一天會擺上人偶、白酒、菱餅、桃花等食物來慶祝。由於這段時間,人們肝火會越來越旺盛。因此,要多吃些清肝明目的食物。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具有非常豐富的海洋資源,蛤蜊也被譽為是男性的「加油站」,而蛤蜊的最佳食用時期是2~3月,此時蛤蜊肉非常肥味美,傳說在日本女兒節食用還可以招來「良緣」。因此,有女兒節喝蛤蜊湯的習慣。

日本平安時代之前,桃花是所有花的代表。相比櫻花,當時的人們更喜歡桃花。桃花在3月上旬競相開放,所以才在3月3日這一天舉辦節日慶典,祭奉桃花。而在我們傳統文化中,桃是代表「長壽」的水果。如蟠桃,傳說是天庭王母種植,用來招待各路上仙的水果。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不能說明什麼。然而,這說明吃桃是非常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不過現在農藥噴灑過多,是否還具有這樣的功能,有待進步研究。

總而言之,無論是何種傳說,或者是風俗習慣。都表達了一點,那就是人們對於健康、長壽的渴望。在物質文化比較先進的當代,我們更加重視健康,而且有更多的財力物力來提高我們的健康水平,而傳統的飲食習慣,也是勞動人們生活智慧的結晶,可以供我們參考。

咋麼樣,開始準備薺菜雞蛋,還是準去買點海鮮去呢?趕緊行動吧!

相關焦點

  • 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的傳說
    陰曆三月三,特別是湖北江漢平原地區,都有一個風俗習慣,地米菜煮雞蛋,吃了頭不疼。三月三這天才效果最明顯。關於這個風俗習慣的傳說,有一說是和華佗有關係,華佗頭疼,自己不得治。有天,夫人採來薺菜(就是地米菜)回來,原本餵豬,華佗一看,芥菜小毒,有降肝火,涼血解毒功效,於是,隨手丟了一把正在煮石滾蛋的鍋裡。煮好的石滾蛋清香撲鼻,湯色碧綠,華佗吃了兩個,喝了一碗湯。過了一天,頭疼病好了,那天剛剛是三月三。於是留下了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治療頭痛的風俗習慣。
  • 三月三女兒節,日本人如何為女孩子們慶祝?
    每年的三月三日,是日本的女兒節。女兒節的日文名稱為「雛祭り(ひなまつり)」。因為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所以又稱「桃の節句(モモのせっく)」,是日本民間五大節日之一。有女兒的家庭,爸爸媽媽會為女兒擺放階梯狀的陳列臺,由上至下,擺放穿著和服的人偶,這種人偶被稱為「雛人形」(ひなにんぎょう)。
  • 掌握這幾個技巧,煮出Q彈、好吃、有營養的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
    今天農曆農曆三月初二,每逢三月初三,我們當地人們都會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為家人煮上一鍋地米菜煮雞蛋。我們這邊叫地米菜,又叫薺菜。在民間有「三月三,薺菜賽靈丹」的傳說,據老一輩人說,在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去山裡或者菜地旁採摘一些新鮮的地米菜,把地米菜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雞蛋等食材,煮上一鍋,全家每個人都吃一碗,可以保證一年當中身體健康,不生病。地米菜,藥用價值很高,有歸肝脾經,有清熱利溼、明目的功效;含有大量的纖維素,使用後可增加胃腸蠕動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 農曆三月三,家家戶戶用薺菜煮雞蛋吃,這種草在湖南叫地菜子
    今天我要說的植物就是薺菜,因為今天要吃薺菜煮雞蛋,薺菜在湖南一般叫:地菜子。薺菜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南方分布比較廣泛,在路邊,池塘,河邊都能找到它的蹤跡。薺菜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及各種礦物質,新鮮的薺菜嫩葉和嫩莖能做菜吃,一般用來清炒,還可以用來包餃子,做湯等。在湖南,小孩們有可能不認識薺菜長什麼樣,但是一定聽大人說過地菜子煮雞蛋,而且是每年的農曆3月3日都會吃,也就是今天。
  • 先秦至唐繁盛一時的三月三上巳節已在中國沒落,現卻成日本女兒節
    日本女兒節今天是農曆的三月三日,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今天是一個什麼日子,其實三月三日是我國古代一個隆重的節日——上巳節。然而,反觀日本每年的三月三日,百貨商店會設立專門售賣人偶的攤位,貨架上還會堆滿年糕和米花糖,大街小巷都充滿著節日的氣息,那是他們在慶祝他們的「女兒節」。那個先秦至唐繁盛一時的上巳節幾乎消失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反而在日本發展成了家人歡聚在一起,共同慶祝的女兒節,這是為何?
  • 廣西壯族三月三吃什麼食物:10種傳統美食+節日特色小吃
    趁著「三月三」,跟著小南南一起去尋覓一下吧,去到這些地方一定要品嘗一下哦!歡迎友仔友女們跟小南南分享更多民間特色美食~  據了解,在農曆「三月三」這一天,南寧、柳州、百色、河池、崇左、來賓、欽州、防城港等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一些漢族地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殺雞宰鴨,喝酒慶賀,甚至比過春節還隆重。
  • 歷史上的今天:今日本是唐朝的上巳節,被日本學走後演變成雛祭日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三月三踏青的故事,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小編就帶你們看看唐朝的今天是什麼節日,主要是做些什麼,為何這節日被日本人學走成了他們的雛祭日?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三月三的節日,中國已經很多年沒有人來舉辦慶賀了,在了解日本的雛祭日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由中國古代起源的上巳節。
  • 一鍋薺菜香
    事實上,薺菜還有一種好吃法——下火鍋。它特別配香辣味道的牛肉、羊肉火鍋。若去了油葷辣湯鍋易煮得稀爛,吸了滿身辣油,像小龍女被人糟蹋了。而茼蒿呢個性太強,加點米粉做成菜糊,面上澆一小勺熱豬油就獨立得嚇人,完全沒必要湊熱鬧。      來,把洗淨的張牙舞爪枝葉支稜的薺菜夾一筷子進去試試?它渴望濃油的滋潤,濃鬱的油湯欣喜它解膩的小清新。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找對了伴,口味有無限新可能。
  • 家鄉的三月三,地米子菜的特別味道
    今天三月三呢!你咋過的呀?大家碰面就這麼問候,仿佛不認真過,就對不住三月三似的。在我們這裡,三月三是有講究的。有些什麼講究呢?第一,早晨起來,要去地裡挖一些地米子菜。地米子菜學名薺菜。我們這裡沒有專門種地米子菜的,它就是一種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野菜。把地米子菜洗乾淨,不需要除根。把洗好的地米子菜放鍋裡,加水,再放幾個雞蛋。
  • 日本的主要節日之女兒節篇
    屬於「五節句」之一的「桃之節句」(桃の節句)本來在農曆的三月初三,明治維新後改為西曆3月3日。父母會為女兒設置階梯狀的陳列臺,由上至下,擺放穿著日式和服的娃娃,這種娃娃在日本稱為雛人形。女兒節--簡介日本女兒節這一天,家有女孩的人家都要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祈求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
  • 日本的女兒節怎麼過? | 日本傳統
    翻看手機上的日曆,小編突然發現了自己好像遺漏了一個寫作素材,那就是日本的女兒節。女兒節早於三八婦女節五天,同樣是一個美麗且值得慶祝的日子。喜歡日本的小夥伴們可能對於每年5月5日日本男孩節比較有印象。凡是女士優先,小編今天也發揮下紳士風格,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男生節,今天我們的重點是女兒節。
  • 日本女兒節,一個專屬女孩的節日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女兒節(ひな祭り)。女兒節在日語裡被稱為「雛祭」,又稱為雛遊、偶人節、上巳、桃花節,是專屬於日本女孩子的節日。雛祭是日本民間五大節日之一,原本與中國一樣在農曆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改為了西曆三月三日。
  • 日本小鎮擺放3萬人偶慶祝女兒節,是當地人口的五倍
    3月3日是日本女兒節,日本的父母會為女兒設置階梯狀的陳列臺,由上至下,擺放穿著和服的娃娃,而這種娃娃在日本被稱為雛人形。而德島縣勝浦町收集來自日本各地家庭不要的女兒節人偶(3萬個),把全町裝飾得繽紛十足。
  • 日本女兒節融入現代風
    隨著時代變遷,如今的日本女兒節融入了更多現代元素,也成為日本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縮影。     中國源·現代風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裡的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曆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很多日本人認為,女兒節源自中國,在融合了日本本土文化之後才形成了今天的節日。
  • 通訊:日本女兒節慶典活動精彩紛呈
    新華網東京3月3日電(記者錢錚 劉贊)又到三月三,日本傳統的女兒節。日本各地在女兒節前後都舉行精彩紛呈的特色慶典活動,不少活動已成為當地旅遊業的新名片。  東京都臺東區2日中午在隅田川邊舉辦了放流人偶的活動。小女孩在家長陪同下,女學生們三五成群,把紙繪的人偶投入隅田川,祈願無病消災。
  • 《四季便當》:女兒節和手鞠壽司
    到了二月底,商家撤空冬季商品,換上春天的色彩,迎接三月三女兒節。日本女兒節源於公元八世紀的平安時代。當時日本的中心是京都,宮廷貴族女子間,盛行起為人偶換著裝的遊戲,還衍生出向河中投放人偶以求吉祥的習俗。這就是女兒節的雛形。到了江戶時代,人們定於每年三月三慶祝女兒節。每到這一天,民間都會舉行盛大慶典,祈願女孩們健康成長。
  • 三月三,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
  • 春暖花開三月三 最暖愛心薺菜蛋
    武漢市民防辦文翔支援社區「防疫」日記【3月26日】農曆三月初三 陰轉雷雨一到社區,就有幾位志願者姐姐們說,吃雞蛋!一時不明就裡,她們解釋,就是社區辦公室所在樓棟的一位婆婆,為感謝志願者,送來剛剛煮好的雞蛋。
  • 日本女兒節娃娃 琦玉縣1800個娃娃疊七公尺高金字塔
    女兒節有時候又翻譯成人偶節,桃花節.是希望女孩子健康成長的節日,有女孩子的家庭,這一天會擺上偶人跟白酒、菱餅(黏糕)、桃花等來表示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