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快樂養豬",每天收看養豬資訊
據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報導,截止周四中午,有超過11萬臺灣民眾聯署籤名,反對民進黨引進「美國豬肉」。「消基會」主持人抱著話筒慷慨激昂,呼籲臺灣民眾要保衛自己的健康。按照國民黨方面透露的計劃,本周日還有一場現場遊行。到時候藍營民眾齊上街,高呼口號要跟民進黨以及民進黨的豬鬥到底。另外根據臺灣民調顯示,有97%受訪民眾反對開放相關美豬進口。再往前,10月13號,國民黨「立法委員」帶著一隻模型豬衝進「立法院」,質詢正在做「施政報告」的民進黨籍「行政院長」蘇貞昌。
一句話,臺灣政壇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
到底是怎樣的一頭豬,讓臺灣政壇這麼熱鬧呢?
這頭豬沒啥稀奇,就是吃了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根據美國法律,養豬業從業者可以在豬飼料中添加瘦肉精以提高豬的瘦肉率。美國之所以能通過這條法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瘦肉精經過代謝後,在豬肉中殘留不多,主要殘留在豬內臟裡;美國人大都不吃豬內臟,所以阻力沒那麼高。
但這事放到亞洲就不行了。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吃豬內臟,所以對進口美國豬肉的熱情一直都不是很高,進口有嚴格標準,也經常發生增加限制、取消訂單等情況。這其中,臺灣由於消費習慣加上本地豬肉產業的抵制,一直是反對進口美國瘦肉精豬肉的。
沒想到今年8月28日,蔡英文突然宣布,從2021年1月1日起開放含瘦肉精美國豬肉進口。這可是惹了大麻煩,在島內引發巨大反對聲浪。
更重要的是,臺北、臺中、彰化、雲林和嘉義等5縣市地方條例規定,上市銷售的的豬肉必須零檢出瘦肉精。
根據中新社臺北11月2日電,臺當局早前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遭到多方質疑。中國國民黨1日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有97%受訪民眾反對開放相關美豬進口,更有96%的民眾對當局強制標示瘦肉精的政策沒有信心。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該調查在1個月內收集到近3萬份問卷。調查結果還顯示,有96.5%受訪民眾反對用瘦肉精交換所謂「貿易協定」;96.7%民眾不認同民進黨當局不經臺立法機構審查、社會溝通就自行宣布開放進口美豬。
臺當局行政機構與衛生福利事務主管部門日前發函,要求「改善」瘦肉精標準,引發全臺多個縣市強烈反彈,表示將制定「食品安全自治條例」限制銷售含有瘦肉精的肉品。臺行政機構隨後緊急改口,稱日前發函是請各縣市陳述意見,並非要求「修改」。而此次調查顯示,94.6%的民眾支持各縣市串聯禁售含瘦肉精的美豬。
另外,再看大陸,由於非洲豬瘟的影響,我國也進口了一部分豬肉彌補豬肉的空缺,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與美國農業部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自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生效以來,中國已大幅增加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其中多項產品進口創歷史新高。
報告稱,截至目前中方已向美方採購價值超過230億美元的農產品,約佔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規定目標的71%,其中中方對玉米、大豆、高粱、豬肉等農產品的採購量增長較為明顯。
9月海關總署發布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1-9月中國進口豬肉總量3215200.982噸,較2019年1-9月總進口量1325701.404噸,增幅為142.53%,其中進口美國豬肉總量580807.085噸,較2019年1-9月總進口量139427.959噸,增幅為3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