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康多(George Condo)的畫中人物,是再創造藝術史上的原型,這個時代的icon,與日常生活裡的人的結果。
喬治·康多畫面荒謬化處理與諷刺中帶悲憫的情緒如影隨形,創作困頓的對象如童年時代的牧師、股票經紀人等,或是「人群從地鐵裡出來,其中一個壞脾氣的老太太正粗魯地推著身邊的小夥子、想要從人群中找到一條路,於是引發了某些奇特的爭吵——這種類型的表達要有趣得多。」
現實中的個體都是立體的,你會同時看到對象的兩面或三面,這就是他希望捕抓到並稱之為「心理立體主義」的東西;當然他融匯了眾多的視覺語言。如畢卡索,戈雅,倫勃朗,委拉茲開斯,提埃坡羅,阿爾欽博託,培根,馬奈等。但他的目的在於創造並非簡單挪用。
康多上世紀80年代走紅,他在不同的系列中有不同的嘗試,像系列作品「Drawing Paintings」,探討素描與油畫兩種表現方式的並置,「我喜歡素描,我也喜歡油畫,於是我想這兩者為什麼要有區別或等級?為什麼不將它們統一到一個整體中,就像我所談論的語言那樣,」「人物消溶了,直到它們最終再次成為某種意義上的顏料。我認為我這是想向我過去的一些人物說再見了。」
文/方所圖書部
圖/Sprueth Magers
一本書,讓你了解有趣的康多
▽
George Condo: Painting Reconfigured
George Condo|Thames& Hud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