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2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它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哲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諸多方面。
學國學可以涵育我們的性情,懂得為人之道的真諦;可以幫我們重塑道德價值、提振人文精神。學國學是在為我們自己的文化延續慧命,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增長我們的智慧,還能提高我們處理問題的能力。
迄今為止,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在漫長的歷史中,先賢們用漢字組成美妙的文章,至今讀來,依然唇角含香,韻味無窮。用音樂延伸古詩意境,更讓人久久回味。
以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為依託創作的《一江水》,畫面實在是太唯美了。
晚霞照葉垂,明月逐人歸 ;風冷笛聲脆 ,人隔千山水。
當年青山翠,春潮 聲如雷;攜手伴同歸 ,如今幾人回……更增添無盡的鄉愁。
國學文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故世後稱「王文公」,名列「唐宋八大家」。
創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隨父王益定居江寧(今江蘇南京),王安石是在那裡長大的,對鐘山有著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為同平章事(宰相),開始推行變法。由於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這首詩寫於熙寧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進京之時。
■編輯:郭 麗
■校對:李玉萍
■初審:王慶明
■終審:房淑萍
秦 冀
■微信:cixianrongmei
■熱線:0310-2335552
■郵箱:cilicixian@163.com
愛磁縣的你
原標題:《全民學國學|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