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烏海市人民政府東側200米,110國道西側20米有一個名為澳林花園的小區。從2011年起,幾百戶業主陸續購買了澳林花園2期8、9號樓,購房合同中約定好開發商在2015年11月30日前將房子交予業主。
然而在2014年樓房建起框架時,工地突然停了工。
後來,業主曾多次自發找政府、開發商、施工方協商,協商結果是讓部分業主交了全款或貸款部分,共1000多萬的購房款用於繼續建設,但工地依舊未開工。
「我們耗盡了全部積蓄,買了快十年的房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住上……」日前,多名烏海市海勃灣區市民向內蒙古晨報融媒記者敘述了他們買房的遭遇,稱澳林花園小區爛尾已長達六年之久。
業主馮女士說,「每次找開發商協商解決交房的事情,都是約定了時間後不交房。去工地發現,沒有工人、沒有材料,業主們這幾年租房子的錢,都夠再買套樓房了。」
從馮女士提供的一份網籤合同記者看到,該項目名為澳林花園小區8﹟、9﹟商住樓,開發商為內蒙古景瑞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瑞隆房地產公司)。
馮女士於2014年10月27日購買了澳林花園小區9號樓的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合同的交付日期一欄約定,景瑞隆房地產公司應在2015年11月30日前驗收合格後交付商品房。
澳林花園業主的購房合同交房期為2015年11月30日之前
同時,合同裡還約定了上水、下水、供電、燃氣、暖氣配套設施於2015年11月30日前開通,於2016年12月30日前道路硬化、綠化完成。
業主高女士表示,「有些業主是全款購買的,還有好多業主貸款都快還完了,可這套房就是遲遲交不了。」
「快十年了,看不到一點交工的徵兆,房子退不了,孩子結婚結不成。」業主張女士焦慮又無奈地說:「多次去找政府、開發商解決問題,可一年拖一年,到現在解決不了,業主們希望『爛尾樓』早日復工,讓自己有個安身之所。」
「2014年我網籤了合同,還有35戶業主沒來得及網籤合同,房子就出現糾紛,這35戶業主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起訴,終於勝訴將房子網籤。」高女士說。
晨報記者在梳理中發現,有資料顯示在2014年也曾有部分業主反映過澳林花園一期工程還沒有交工的同時,小區2期工程預售公告就已經刊登;澳林花園10號樓因一戶未達成拆遷協議導致無法正常開工;澳林花園一期在約定的2012年12月未交工,到2014年7月開發商還未動工等問題。
11月10日,晨報融媒記者電話聯繫到澳林花園小區內蒙古景瑞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項金平。
項金平表示,目前工程還沒有完工,還正在施工當中。對於為何多年沒有交房的問題,他說:「涉及到好多的問題,一時沒辦法解釋。已經答覆業主今年年底前將房屋交付,有些業主只付了房屋百分之五十的購房款,我們現在還拖欠施工工人的工資,所以現在要求這部分業主將尾款交付,給工人發工資。」
此前,作為澳林花園小區的施工方——巴彥淖爾市順達建築公司法人代表張根如在接受晨報融媒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公司是2013年6月承接的澳林花園小區8、9號樓的施工。起初,雙方籤訂合同約定,景瑞隆房地產公司用澳林花園小區的住房頂我們近8000多萬的工程款,後來因沒有按合同履行頂房,我們於2014年10月進行了停工。」張根如表示,一直到2019年8月,才又開始復工,主要進行了外牆保溫、塗料、水、暖、電等方面的施工。
施工工人停工協商工資
但就施工進度,張根如表示,澳林花園小區8、9號樓雖然在進行施工,但由於一些問題存在,施工進度很慢。
晨報融媒記者通過天眼查了解到,在2016年6月2日至2020年2月24日期間,內蒙古景瑞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項金平曾有6次限制消費令。
在2020年9月3日,內蒙古景瑞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變更記錄中,負責人由項金平變更為項鑫,景瑞隆房地產公司涉及4次借款合同糾紛。
早在2014年7月,在網上一權威媒體開設的「領導留言板」欄目,就有多位澳林花園小區業主反映稱,當年開發商項金平明確表態他的資金鍊斷裂,已經沒有能力完成工程建設,但小區2期工程預售公告已經刊發。
截至記者發稿前,澳林花園小區9號樓業主王女士說,「我們業主隔三差五會去施工現場看情況,發現工地只有較少工人在施工,業主們也了解到,開發商還拖欠農民工工資,開發商現在要求我們9號樓業主用商貸把購房的尾款交了,給施工工人發工資,再給蓋不了的10號樓購房的業主退款,目前仍看不出一點交房的意向,我們怎麼可能再把錢交給開發商。」
烏海市澳林花園2期8、9號業主們何時能盼來住房,本報將繼續關注。
來源:內蒙古晨報記者:王曉玲
責編:趙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