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嗎?一個外國人畫出了中國水墨的「禪意」境界

2020-12-11 蒲洧玄彩畫

法國畫家諾梅·羅徹(Noémie Rocher)的藝術之旅始於中國書法工作室,她的每件作品都是用中國墨水和丙烯酸樹脂交替分層繪製而成,表現出錯綜複雜的朦朧感、淋漓感,充滿了中國水墨的「禪意」境界。

法國畫家諾梅·羅徹

諾梅·羅徹1979年出生於法國,是在巴黎生活和工作的當代藝術家,她在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學習美術和哲學,接著又到英國倫敦市政廳吉爾杜爾學校(Guildhall school)進修美術課程。

後來,她進入著名的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工作室工作,達米恩·赫斯特是英國青年藝術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導了90年代的英國藝術發展並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1995年獲得英國當代藝術大獎特納獎,在達米恩·赫斯特的影響下,諾梅·羅徹的作品參加了高古軒的展覽。

諾梅·羅徹的靈感豐富多樣,從泰晤士河河畔到法國詩人安德烈·切迪德(AndréeChédid)的作品,以及一位親人的心血管疾病等因素都能激發她的創作熱情。

目前,諾梅·羅徹專注於浪漫主義和中國書法,她的作品繪製過程很複雜,要用墨水和丙烯酸顏料交替穿插,自然風乾,一幅畫的完成需要花費幾個月。

藝術評論家丹尼·莫伊尼漢(Danny Moynihan)認為她的作品屬於「形上學」的範疇,通過東方水墨畫與西方浪漫主義相結合,實現了東西方藝術表現的融合。

諾梅·羅徹的畫既黑暗又深沉,呈現出一絲憂鬱感,但是充滿了希望和力量。在畫家的畫中,憂鬱是充滿活力的,所有的畫面肌理都是流淌的、運動的狀態,仿佛可以一直延伸、注入到觀眾的靈魂深處。

諾梅·羅徹在黑暗與光明之間進行對比,以一種對立的張力釋放她的藝術魅力,由此產生了詩歌,美麗和生命。

相關焦點

  • 當外國人拿起毛筆,他們畫的是水墨還是水彩?
    在她的作品中,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魚,她用中鋒墨線勾勒出魚的外形,然後再畫出鰓、鰭、嘴、眼,再以淡墨和部分留白進行裝飾,這種帶有禪意的意境美一直是她的創作追求。生活中很多藝術家都會飼養寵物,他們在獲得身心陪伴的同時也從與寵物的相處中獲得了大量的創作靈感。
  • 當外國人迷上水墨畫——這些畫看似「不正經」,實際饒有趣味
    當外國人迷上水墨畫——這些畫看似「不正經」,實際饒有趣味文/文涓對於一些人來說,不同形式的藝術其實有相通性,文化交融中,衍生出的新意也在藝術中呈現,展現出富有時代色彩的表現形式。自古以來,中西藝術就因為環境的影響,滋生出不同的特徵,但不乏融貫中外的藝術創作者,能從不同的藝術形式中集納總結,生出頗具創新力的產物。 就拿中外繪畫的特徵來說,中國傳統畫重視意境,西洋畫則側重形似,導致畫面在表現上有著很大不同。
  • 愛畫喵:這個老外,嘗試中國水墨筆法畫出許多樣態的貓
    愛畫喵:這個老外,嘗試中國水墨筆法畫出許多樣態的貓 在一些人的眼裡
  • 她的「中國風」紋身,把水墨韻味畫活了,老外都來找她紋身
    她的「中國風」紋身,把水墨韻味畫活了,老外都來找她紋身中國畫所獨有的水墨韻味,一般情況下,必須要通過宣紙和毛筆才能比較完美地體現,宣紙獨特質地,使得墨跡落在紙上之後,會產生非常奇妙的暈染效果,尤其在生宣紙上畫畫,但在人體皮膚上用紋身的方式畫出中國畫,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見過。
  • 水墨的轉向——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在紹興市美術館舉行
    水墨,承載了中國數千年的精神特質和審美內核,是文化身份的象徵。從單一固定形象意義的說明轉向多義性的形象暗喻與象徵,進入到當代真實生活的水墨創作將轉向何方?11月25日,由中國水墨畫學會、紹興文理學院藝術學院當代水墨研究中心主辦的「水墨的轉向——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在紹興市美術館舉行。紹興文理學院藝術學院當代水墨研究中心也於當天揭牌成立。
  • 一個歪果仁畫的中國水墨畫 動漫角色龍貓、黑武士亂入腦洞太大了...
    近日,網上熱傳一組龍貓版的中國水墨畫。據視覺志介紹,國外有一個中國文化愛好者最近正在鑽研中國水墨畫,不過他在作畫時手一抖,不小心將口袋怪獸、龍貓等動漫形象穿越到了畫中,感覺搞怪又有趣。 但經觀察者網編輯查詢,這組圖早在2009年就已經在國內論壇流傳,具體作者暫時未知(如知道原出處,請聯繫小編註明)。
  • 他的水墨山水,自然空靈,恰似從北宋穿越而來,一張畫一個世界!
    換言之,李華弌老師是在繼承中國另一脈的傳統,是對於文人畫邏輯之前更遠端的中國繪畫理念的追溯。他追尋的不僅是這個傳統的精神, 更包括一份做人、做事、創作、以至生活細節都「講究」的信念。——吳洪亮李華弌從北宋時期偉大的山水畫尋求靈感,又採用宋代風格的筆法,與師承董其昌(1555年-1636 年)的清代追隨者的傳統中國水墨分道揚鑣。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拉薩不比江南水鄉紹興具有明顯的中國傳統藝術韻味,但是,墨色的摻入使得以拉薩為主題的《拉薩節日》水彩作品顯示出了水墨畫的意境。《姑嫂》和《兩個藏民》是水彩人物畫向水墨畫借鑑的代表性作品。這兩幅畫在畫面的用色、構圖、筆法等方面大量借鑑了中國水墨畫在創作人物畫的時候所運用的技法,同時,我們還可以在這兩幅畫中看到水墨寫意山水畫和寫意花鳥畫的影子。
  • 外國攝影師眼中的水墨中國,太美了!中國的攝影師幹啥去了?
    英國的一位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下了中國的美麗,這一張張水墨照片浸染著只有東方的中國才具有的氣質之美,同時也彰顯著東方神奇的智慧。這位攝影師拍的作品如何呢?中國的水墨之美究竟有多美呢?一起來跟隨哲學詩畫進入。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他畫了一隻蟬,賣了8個億,放大十倍後,專家全都沉默了
    齊白石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十分了不起的書畫家。當然,白石老人的畫作時至今日,也都成為收藏家的寶物。在各大拍賣行裡頭,白石老人的畫作更是屢創新高。齊白石的《山水12屏》就是當代國畫記錄的保持者,當年拍出了將近10億的天價。然而,若論值錢,恐怕還要算這隻小昆蟲,它就是白石老人的《蟬》。這幅作品名為《蟬》,而其中也只畫了一隻蟬,然而這隻蟬最後卻賣了8個億。
  • 張傳銀國際設計CEO:設計的境界與禪意,源於空間自信
    它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色調,也是我們國畫所用的一個色調,像我們中國的中國紅,天安門紅,以及蟹青、月白、嫣紅,因為以前的顏色沒有化學顏料,全部都是源於自然的色彩,表現出一種自然的融合,所以表現出來很自然。總結一下設計方面,一個是自我知識的積累,一個是要跟現在的流行趨勢結合,不能置之於外。新浪家居:設計有很多靈感的導向,您覺得您現在的團隊設計風格、設計技巧更趨向於哪一種?
  • 別急著說你畫的是文人畫,先來看看文人畫的九大境界!
    當書法藝術裡吸納了表現出——人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作者的書法藝術中達到完美的升華時,「韻意」就從作品中顯露出來尚意之美,美在神韻。漢文化之所以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國人之所以不同於外國人,中國書畫之所以不同於外國其他書畫藝術,其思想來由皆應追朔到先秦孔學。孔子在塑造中國漢民族性格和文化——這一心理結構上的歷史地位是難以否認的,孔子尊稱為「孔聖人」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代名詞一點不為過。
  • 乾貨,古風水彩水墨畫的基本知識你知道了嗎?
    水彩和水墨,在西方和東方繪畫領域中,是以水為媒介的繪畫材料。水彩用色豔麗,強調透視、結構;水墨意境神韻,體現東方的浪漫主義情懷。水彩水墨畫是一種中西結合的繪畫技法,充滿活力同時能表現出東方繪畫中的墨韻。
  • 兒童創意美術課題《饞嘴的貓咪》,水墨畫確實漂亮又寫意啊!
    喜歡的話,請點擊關注小貝殼美術,每天為你推薦更多更有趣的少兒美術作品創作方法,讓我們在教育的路上與你同行!饞嘴的貓咪適合班級:兒童水墨班年齡:6—8歲同學們,你們都見過貓咪嗎?知道貓咪最喜歡吃什麼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一起畫一畫貓咪!
  • 水墨竹子畫作品欣賞 清雅動人的墨竹國畫欣賞
    鄭曉京老師的作品中,頗有中國傳統藝術的味道,他捕捉了不易察覺的自然景色,將其描繪在紙上並賦予詩意,如此和諧融洽的情景,也給人一種平淡天真、化古為新的感受。觀賞他的竹子畫,行筆力度適中,色彩從渾厚中透出典雅,極具當代的節奏美感和時代精神。 鬥方墨竹畫:
  • 禪意、清新、莊重、古樸……
    那些你印象中的「中式」都不過是它千般面貌中的一星半點。今天齊家慄子就來和大家總結一下,新中式到底有多百變——1、古樸雅致,禪意空靈一張老榆木桌子,一把漆膜斑駁的老式椅子,一扇舊舊的花窗……它們看起來樸實無華,低調內斂,但卻有歲月感、親切感、故事感,古色古香。
  • 想要魚缸更出彩,就飼養這種錦鯉,有著中國水墨畫的特點
    想要魚缸更出彩,就飼養這種錦鯉,有著中國水墨畫的特點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在家中飼養觀賞魚,不僅能修身養性,還能提高生活的品質,也為室內增添了很多的生機,魚的種類非常多,集中錦鯉作為一種風靡全世界的大型觀賞魚類
  • 新形態——中國當代水墨畫六人展即將在銀帝藝術館啟幕
    (▲ 展覽海報)主 題〡Title新形態——中國當代水墨畫六人展New Form——Chinese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of Six Artists主 辦〡Host銀帝藝術館 山東濰坊弘川現代藝術博物館Yindi
  • 抽象與形式 ——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自上世紀70年代起,吳冠中便以自身創作不斷推動著中國現代繪畫觀念的變革和發展,他專注於油畫,藉助西方油畫的色彩和厚度表現中國的物象景觀,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油畫民族化」的理想。80年代,吳冠中又積極探索中國畫的革新,將現代藝術中的形式美感融入水墨畫的表現,實現了「中國畫現代化」的突破,畫作既富傳統審美意趣,又具現代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