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君:嫁給老大,鍾情老二,和老三是青梅竹馬,結局她到底愛誰?
每個男孩子是不是都有一個古龍的武俠夢,行走江湖,快意恩仇。每個女孩子是不是也有一個自己的瓊瑤夢,恩恩愛愛,相濡以沫。用現在觀點來看,瓊瑤多多少少不符合現在的三觀。
但是作為影視作品,多多少少需要一點博人眼球的點,劇情的狗血也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文學作品上可以存在的行為,影視劇不等同於可以照搬,文藝復興時期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稱為經典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接下來要講的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三觀,一個女孩子同三兄弟之間的恩愛情仇,一部叫做《六個夢之婉君》的故事。
主人公婉君沒有父母,很小的時候就跟著自己的外婆同舅舅生活。雖說都有血緣關係,但舅媽卻是個「外人」,且舅媽是個勢利眼,容不得家裡有吃閒飯的人存在,年僅8歲的小婉君就被舅媽買到一大戶人家當作童養媳。大戶家姓周,有著三個兒子,而買下婉君也是為了給自己病重的大兒子衝喜。
大兒子周伯健重病,不便行動,就讓二兒子周仲康代替大兒子行成婚之禮。又讓年幼的小兒子陪婉君度過新婚之夜。踏入周家的第一天,婉君就與三位莊家公子接下的不解的淵源。機緣巧合,大兒子的病情好轉,大家也都認為是婉君的功勞,一時間婉君成了周家的紅人,受到了無數的愛戴。
二兒子與小兒子在年紀上和婉君相仿,自然玩到了一塊,而作為老大的伯健,只能跟在三人屁股後面收拾爛攤子。但伯健也沒有忘記婉君是自己的新娘,眼下的他只希望婉君能夠快快長大,早日成為自己真正的新娘,這位痴情種也非浪得虛名,用自己的能力,把婉君打造成一位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之間,婉君已從孩童成長為黃花大閨女,哥三個有了男子漢的氣概。各個意氣風發,郎才女貌。上周家說親的人幾乎踏破了周家的門檻,好友宋家相中大兒子的穩重,想要大兒子當自己的女婿,兩家結為親家,但都被伯健以婉君的理由拒絕。
此時的周太太才發現小婉君一轉眼的時間已經16歲了,是時候讓婉君和伯健行夫妻之實了。沒等婉君表態,二兒子仲康就不同意了。沒有得到大兒子同意的宋家,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二兒子仲康,但是換來了的,卻是二兒子仲康的拒婚。
仲康希望用自己的言行身教,讓婉君能對包辦婚姻說不,爭取自己的幸福。但從小就被受安排的婉君,早已習慣了被動,那張楚楚動人的臉下,是一個不甘於反抗的靈魂。
婉君同意了莊太太的說法。但伯康不幹了。多年的相處,早已在仲康的心中埋下了種子,喜歡婉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不過深埋在自己的心理。同時仲康也堅信,婉君不喜歡自己的大哥。
在當時,一個敢於和陳規說不,敢於反抗的仲康。也成為婉君心中的白馬王子,很快,婉君愛上了仲康。但婉君卻不一樣,她只會被動地接受,潛意識中不知反抗是何的婉君,是一隻鴕鳥,將自己的頭埋在土裡,她不會像仲康一樣勇敢地站出來說不。
兩人商量好私奔,但等仲康到了火車站,卻遲遲等不到婉君的身影,膽小的婉君還是選擇跟伯健回家。當然,在那個年代,這種晃蕩的事情是躲不過鄰居的七嘴八舌的。很快周家長輩得知此事,親戚也跑過來湊熱鬧。
周家父母相對開明,8年的朝夕相處,已然把婉君當自己的親生閨女看待,小兒子也表示自己非婉君不娶,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後決定,讓婉君自己做選擇,從三兄弟之中選出一個人來當自己的丈夫。但婉君怎麼敢?
也是三兄弟開明,覺得自己為難的婉君,沒有臉面在面對婉君,三人都離開了周家。離開周家,婉君也被趕出了門,受盡人間苦楚,飽受人間滄桑,在這期間,嫣紅替婉君受辱生下了表哥的孩子。
而周家這邊,二兒子和小兒子也都相繼成家立業,只有大兒子伯健沒有消息。有愧於婉君的周家,四處打聽婉君的下落,最終找到了婉君,為了彌補婉君不在周家時受到的苦楚。決定為婉君尋一戶好人家。
但婉君為了報答丫環嫣紅的恩情,像周家表態,兩人要嫁給同一個丈夫。周家自是知道婉君的心思,做主要把嫣紅嫁給表哥,但表哥是什麼貨色婉君會不清楚,為了避免嫣紅再次跌進火坑,她和丫環再一次離開了周家。
時隔多年,婉君帶著嫣紅母子找到了周家大兒子伯健。講述了兩人的遭遇,表示願意給嫣紅母子一個名分,同時向婉君求婚了。婉君看著嫣紅渴望的眼神,點頭答應了伯健的求婚。
整部劇下來,不得不感嘆「紅顏禍水」。折騰來折騰去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三兄弟也因此改變自己的命運,丫環無辜受到牽連,同時不得不說,兩人共有一個丈夫,到底是伯健不夠重要,還是婉君更愛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