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殺手」雀鱔魚驚現文成 含有劇毒誤食會致命

2020-12-05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它們有像剃刀一樣鋒利的鋸形牙齒,喜群居,是天生的殺人機器,獵殺一切可以移動的生物,將它們頃刻間分食乾淨……這是電影《食人魚》中的恐怖場景。

  而就在前幾天,承包了文成縣西坑鎮高嶺頭二級水庫養魚的老吳捕上了兩條怪魚:嘴巴像鱷魚,尖牙利齒,身體像黑魚。經漁政專家仔細辨認,怪魚便是與「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雀鱔魚。說起原產地,它可還有著「洋血統」,屬於外來入侵物種,破壞生態,還會攻擊人類,部分魚肉還有劇毒。

  水庫中撈出尖牙怪魚

  卻是雀鱔魚

  每當閒暇之時,老吳常在水庫中扔幾個捕蝦籠,抓點小魚小蝦。10月20日,老吳一如往常撈起捕蝦籠時,卻發現兩條從未見過的怪魚。「怪魚很是兇猛,不住地掙扎。」老吳說,怪魚身體和黑魚很像,魚鱗堅硬,魚頭長而扁,魚嘴很像鱷魚,張開後可以看到兩排齊刷刷的尖牙利齒。

  老吳擔心怪魚是保護物種,便將照片拍了下來發給文成縣水利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周小春。稔熟常見魚類品種的周小春一時間也認不出來,她說,乍一看這怪魚像是外來物種。仔細查了一番資料,又詢問了溫州市海洋漁業局的有關專家後,確定這怪魚便是雀鱔魚。

  當天下午,工作人員趕到水庫邊上。兩條雀鱔魚被放在籃子裡,手一碰它,張口便咬。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稱了一下,大的一條重5.7斤,長74釐米,小的2斤左右,長44釐米。

  上周五,工作人員挖了個深坑,撒上石灰粉,對這兩條怪魚進行掩埋處理。

  外來物種含有劇毒

   誤食會致命

  為什麼要進行掩埋處理呢?周小春說:「說起雀鱔魚,可是『臭名昭著』。成體可以長到3-4米,那就跟碰見鱷魚沒啥區別。」據了解,雀鱔魚,原產於美洲,是和「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該魚鱗質異常堅硬,被稱為骨鱗,是原始硬鱗魚類。雀鱔出現得非常早,繁盛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早期,生活在淡水區域,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1億多年,被稱為活化石。它曾作為觀賞魚類被出口到世界各地。

  據漁政專家猜測,這兩條抓到的雀鱔魚可能是有人不養了,而將它們扔到了水庫裡。但專家強調,雀鱔魚習性兇猛,被稱為「水中殺手」,會攻擊其他魚類,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雀鱔在文成被發現,說明這個外來物種正在適應文成的環境。沒有天敵,其他魚類將被吃光,讓養殖戶遭受損失,還有可能傷害到人。」有關報導顯示,2014年,一男子在江蘇南京賞玩雀鱔魚時,被咬傷3個手指。

  此外,專家建議市民捕捉到雀鱔後不要放生,也不要食用,因為雀鱔的肉有毒性,而且其魚卵含有劇毒,人誤食可能會致命。

  鼓勵漁民誘捕雀鱔

  獎勵一兩百

  高嶺頭二級水庫位於珊溪水庫上遊。而珊溪水庫是溫州的大水缸,供應著溫州市民的飲用水。

  這幾天,周小春正為水庫中發現雀鱔這事憂心忡忡。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她時,她正在前往高嶺頭二級水庫的路上。

  「用捕蝦籠就抓到了兩條雀鱔魚,我們擔心雀鱔魚在水庫裡繁衍下來,形成種群。沒有天敵的雀鱔,就像是老虎進了羊群,那就真是個災難了。」周小春說,對此,當地政府正鼓勵漁民對雀鱔進行誘捕,加大捕蝦籠的投放量,包括在珊溪水庫投放。抓捕到的每條獎勵100-200元。截至昨晚記者發稿時,當地漁民尚未抓捕到其他雀鱔。

  外來入侵物种放生

  尚無法約束

  據文成縣漁政監察大隊分析,這條雀鱔魚疑為人為放生到水庫。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今年來,有不少人把巴西龜等外來入侵物種運到文成放生,甚至有人還將劇毒的眼鏡蛇、蝮蛇等放生。3年來的攔截數據統計,已經超過10多個批次。

  但是,漁業部門有關專家也表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海關對外來物種有準入名單,破壞生態系統的物種嚴格限制進入。同時,雜交、轉基因、外來物種禁止放生,放生的必須是本地物種。但是,在監管上還存在法律空白,也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

  周小春表示,她將會給浙江省海洋漁業局打報告,希望引起上級部門的重視。此外,她也表示,將加強對放生行為的監管,要求備案,並派駐工作人員現場指導。

  ●小知識雀鱔

  雀鱔魚屬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北美,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成年的雀鱔魚體長可達3m以上,有銳利牙齒,是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會攻擊遇見的所有其它魚類。和「食人鯧」同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也是「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

  ●附件

  「捕殺令」

  2002年12月25日,國家漁政漁港監督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以及公園、水族館等養殖、展示的食人魚進行檢查,一經發現立即沒收和銷毀。

  廣州:673條食人魚被毒死深埋。

  北京:海洋館清理掉300多條食人魚。

  長沙:23條食人魚「安樂死」。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的145條食人魚被全部凍死。

  ●連結

  「食人魚」竟長人齒

  專咬男人的「命根」

  據外電報導,美國伊利諾州一處旅遊勝地湖泊近日在發現一種外來的「食人魚」後,進入了戒備狀態,這種魚據稱原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因專咬男性生殖器而聲名狼藉。

  據介紹,幾年前,英國著名的探索類節目《河中巨怪》的主持人傑裡米·維德宣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某地成功捕獲一條大型食人魚,這條魚長著與人類相似的牙齒,體重達18公斤左右。當地至少2名漁民因被這種魚咬掉生殖器而流血死亡。

  據悉,這種魚平常以堅果、樹葉、水草、蝸牛等為食物。但如果食物不夠,它們會攻擊其他種類的魚。

  廣西柳州曾發現「食人魚」出沒,還連傷兩人。(溫州晚報 記者 童錫基/文 通訊員 朱偉 劉超/攝)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雀鱔魚出沒文成水庫 為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
    外來物種含有劇毒誤食會致命為什麼要進行掩埋處理呢?周小春說:「說起雀鱔魚,可是『臭名昭著』。成體可以長到3-4米,那就跟碰見鱷魚沒啥區別。」據了解,雀鱔魚,原產於美洲,是和「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該魚鱗質異常堅硬,被稱為骨鱗,是原始硬鱗魚類。
  • 石津灌渠現外來兇猛魚種「雀鱔魚」魚卵含劇毒(圖)
    燕趙都市報記者任利 見習記者 王依/文 市民崔先生/供圖  一周前,市民崔先生在黃壁莊水庫下遊的石津灌渠內撈到了一條長相奇怪的「長嘴魚」,專家證實此魚為外來物種「雀鱔魚」,因其生性兇猛而被稱為「水中殺手」。
  • 文成水庫現北美兇猛魚類 漁政稱或是放生所致
    10月19日,兩條有著鋒利牙齒的怪魚,出現在溫州文成西坑鎮高嶺頭二級水庫。水庫管理人員將其抓獲後,送交至當地漁政部門。經漁政專家仔細辨認,確認它們是有著「水中殺手」之稱的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雀鱔魚。截至20日晚上記者發稿,這兩條魚已經被深埋。
  • 「水中殺手」鱷雀鱔落網
    5月12日,記者向專家核實,該魚應為鱷雀鱔,是北美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有極強的攻擊性,其卵也含有劇毒,會給生態系統帶來巨大的破壞。根據網友發出的視頻顯示,村民捕獲的「怪魚」,長約一米,體色黃黑相間,腹部白色。嘴巴像鱷魚嘴,並長滿了白色鋒利的牙齒,為防止「怪魚」傷人,村民還將該魚的嘴巴捆了起來。
  • 白雲湖兩條「水中殺手」被抓住了 被證實是鱷雀鱔
    白雲湖兩條「水中殺手」被抓住了 被證實是鱷雀鱔金羊網  作者:何偉傑、劉婧婷  2019-02-18 廣州市水務局提醒市民要科學放生文/圖 金羊網記者 何偉傑 通訊員 劉婧婷2月17日下午,金羊網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方面獲悉
  • 「毒過蛇蠍」的世界劇毒植物:蓖麻子數粒即致命
    胡蘿蔔家族成員殺手:毒芹和水毒芹  胡蘿蔔家族有兩個大名鼎鼎的「殺手」:毒芹和水毒芹。水毒芹被美國農業部列為「北美地區毒性最強的植物」,其含有的毒芹素能夠破壞中樞神經,導致誤食者癲癇發作,症狀包括喪失意識以及肌肉劇烈收縮。並最終死亡。
  • 佛山文華公園驚現劇毒海芒果 遊人當心莫誤食
    中國園林網10月11日消息:記者張少鵬報導:果實劇毒的海芒果樹,現身禪城區文華公園。街坊遊先生意外發現此事,他希望有關部門儘快將其果實摘除,避免遊人誤食造成生命危險。前日下午,園林管理處回應,種植海芒果是出於生物多樣性和觀賞性考慮,會加強管理,暫無移植計劃。
  • 廣州一湖內驚現「巨型水怪」?專家稱:是「鱷雀鱔」,會破壞生態平衡!
    廣州一湖內驚現「巨型水怪」?專家稱:是「鱷雀鱔」,會破壞生態平衡!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吳工程師介紹道,「市民口中的『水怪』學名叫做鱷雀鱔,原產於美洲地區,是北美7種雀鱔魚種中最大的一種,在中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主要生活於純淡水,偶入鹹淡水,最長能長到3米,生性兇猛,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大小通吃,幾乎沒有天敵,被稱為最兇猛的淡水魚類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鱷雀鱔的內臟尤其是卵含有劇毒,誤食可致死。」
  • 廣州一湖內驚現「巨型水怪」?專家稱:是「鱷雀鱔」,內臟有劇毒
    鱷雀鱔 圖片來源:廣州水務局 魚卵含劇毒,誤食可致死 據悉,這三條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吳炎均工程師介紹:「市民口中的這個『水怪』其實原產於美洲,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在中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它們主要生活在淡水水域,偶入鹹淡水,最長能長到3米,生性兇猛,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大小通吃,幾乎沒有天敵,被稱為最兇猛的淡水魚類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鱷雀鱔的內臟尤其是卵含有劇毒,誤食可致死。」
  • 相思子非紅豆有劇毒 誤食會奪命
    然而這種「相思」有時候卻會成為劇毒。最近,有網友稱自己的叔叔嚼了一顆相思子,引得眾多微博大V紛紛轉發提醒:相思子是有劇毒的!圖源:新浪微博截圖很人不知道相思子和紅豆不是一種植物!人民日報早前就發文科普過相思子的毒性:見到這種豆子,不要隨意採摘、佩戴或食用!
  • 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為何會出現在白雲湖,又是胡亂放生惹的禍?
    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為何會出現在白雲湖,又是胡亂放生惹的禍?釣魚人自己的圈子,歡迎釣友關注轉發!比如說: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為何會出現在白雲湖,又是胡亂放生惹的禍?曾經有一份關於廣州白雲湖驚現鱷雀鱔的報導,工作人員耗費4天終於將其捕撈上來。
  • 扁嘴怪魚現身秦淮河:性生猛、有劇毒
    水族館老闆介紹,雀鱔魚屬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北美,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成年的雀鱔魚體長可達3米以上,是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會攻擊遇見的所有其他魚類。雀鱔和「食人鯧」同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也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在秦淮河曾經有人發現過這種魚。這位老闆說,雀鱔在市場上相對比較常見,價格根據大小來定,小的幾十元,大的上百元。
  • 這種玩具含有2克就致命的劇毒,很多家長買過給孩子玩,趕緊丟掉
    這種玩具有劇毒,內有毒素2克可致死,所以不要給孩子玩這樣的玩具了。其實這樣的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的,不久前,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最新發布的軟泥玩具比較試驗結果顯示:17款軟泥玩具中有13款硼元素遷移量超過歐盟標準要求,佔比76%。浙江省22家企業緊急召回22.9萬餘件缺陷水晶泥產品。
  • 大自然中都有哪些致命的植物?盤點世界十大劇毒植物
    大自然中都有哪些致命的植物?盤點世界十大劇毒植物在浩大的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事物。大部分的植物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有一部分植物卻非常神奇,也許它們跟自然界中的動物一樣,為了保護自己,所以擁有一項特殊技能,那就是自身帶有非常強烈的毒性。
  • 廣東佛山丹灶仙湖內驚現1.58米巨型魚 或含劇毒
    廣東佛山丹灶仙湖內驚現1.58米巨型魚 或含劇毒2016-01-08 10: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經過丹灶農林漁業局工作人員的鑑定,這條「魚怪」原來是鱷雀鱔,是和「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這種「淡水殺手」在國內暫時沒有天敵,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工作人員猜測有市民將鱷雀鱔當觀賞魚養殖,後在仙湖內放生,因此出現在丹灶仙湖內。  鱷雀鱔有多毒?
  • 這5類花是貓咪殺手!趕緊告訴你身邊的人
    生活中有些小細節會很容易對貓貓造成傷害,比如一些看似美麗無害的花花草草,實則是貓貓的隱形殺手。以下5類花,為了貓貓的安全,養貓人士還是敬而遠之為好。1、百合花百合花因高雅純潔的外形和濃鬱的花香受到眾多人的喜愛。
  • 好看但卻有劇毒的「紅豆」,連觸摸也要小心,千萬不要誤食了
    在古代,紅豆也常常用作相思之物,在情侶之間經常會互相贈送。但其實並非所有的紅豆都能食用,有一種紅豆叫做相思子,也被稱作雞母珠,這種紅豆是有劇毒的,對人體有著很大的危害,儘管它長得非常能誘惑人,但是最好不要觸碰。相思子並不是能吃的「紅豆」!其實紅豆是相思子的一種別稱,但是它與我們平常所吃的的「紅豆」有著很大的差別,只是在植物學上它們都統稱為紅豆。
  • 有人在瓊海一公園摘劇毒海芒果 幸被勸阻
    南國都市報7月29日訊(記者 陳康 文/圖)7月28日,瓊海的熱心市民蒙先生撥打南國都市報瓊海記者站熱線18889995552反映,前兩天,他在瓊海市政府對面的廣場公園健身時,看到有人採摘海芒果有毒的青果,幸好被及時勸阻,「也許採摘人並不知情,海芒果的果子雖然像芒果,但卻不能吃,它是有劇毒的。」蒙先生希望通過本報提醒更多人。
  • 河裡釣出80釐米鱷雀鱔,專家:含劇毒!
    鮑先生本想跟朋友分享成功喜悅和天賜美味,但在查閱資料後卻擔憂起來,這條大傢伙可能是「水中殺手」,不但兇猛的狠,還有劇毒。鮑先生懷疑這條魚是外來物種「鱷雀鱔」。據了解,鱷雀鱔是來自美洲地區的一種雀鱔魚,是大型的兇猛肉食魚類,最長能到3米多。帶著鮑先生的擔心,記者諮詢了市水產處漁業監督科的專家蘇學宏。
  • 南京護城河驚現福壽螺 這種螺吃了可致命
    【南京一護城河驚現福壽螺 疑系有人隨意放生】在南京西北護城河建寧新村段,這裡水面開闊、水清岸綠,河邊種植了大量美人蕉、菖蒲、金錢草等挺水植物。附近市民告訴記者,最近他們發現在這些水草上,以及堤岸護坡上吸附了很多如拳頭大小的紅色螺卵:「以前這個螺沒見過。」有的市民認識這種螺:「牆上全是紅的卵,是福壽螺,要不是跟水草進來的,要不是有人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