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水庫現北美兇猛魚類 漁政稱或是放生所致

2021-01-16 騰訊大浙網

10月19日,兩條有著鋒利牙齒的怪魚,出現在溫州文成西坑鎮高嶺頭二級水庫。水庫管理人員將其抓獲後,送交至當地漁政部門。經漁政專家仔細辨認,確認它們是有著「水中殺手」之稱的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雀鱔魚。截至20日晚上記者發稿,這兩條魚已經被深埋。

「雀鱔魚是來自北美洲的外來入侵物種,成年後可長到三四米長,不僅吃魚,還會吃人。這次在水庫裡抓到的雀鱔魚,較大的一條已經重達五斤。」20日,文成縣水利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周小春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我在文成水產部門工作了30多年,第一次在文成發現這樣的魚。雀鱔魚愛吃肉、食量大,生存能力強,若任其在本地繁衍,將對本地漁業造成巨大危害。另外,高嶺頭二級水庫就在珊溪水庫的上遊,如果還有其它的雀鱔遊到珊溪水庫,吃了水庫裡大量的養殖魚類,很容易長到三米長,那時攻擊性會更強。」

北美物種雀鱔魚怎麼會出現在文成?經文成縣漁政監察大隊調查分析,它們應該是被民眾盲目放生於此地。

據該大隊負責人陳建民介紹,近幾年,來文成放生的熱心民眾日益增多,但是盲目追求放生這種形式,就有可能放生不成變「殺生」:「有些人常常拉上一整車的魚扔到水庫裡放生,結果車上很多死魚也被扔到水裡,管理人員還要另作清理。此外,一些人放生時不尊重自然及科學之法,把巴西龜、福壽螺這類外來入侵物種運過來放生,往水庫附近的山上放生眼鏡蛇、蝮蛇等劇毒蛇類,三年來,這類放生舉動已經被我們攔截下十幾個批次,但是因為執法人手有限,這種行為很難徹底被制止。」

去年,有人在珊溪水庫碼頭上被一條長約十幾釐米的眼鏡蛇咬傷,在醫院救治了一個多月才脫險,這件事讓陳建民對民間無序的放生行為又多了一重擔憂:「如果放生過程不科學、不規範,不僅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會對人和自然造成負面影響。」

那麼,民眾該如何科學、規範地放生?

據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政漁監處副處長陸秀中介紹,首先要了解放生物種的相關生活習性,在合適的季節合適的地方放合適的物種;其次,應儘量避免放入數量過大的單一物種,多樣少量,才能把對生態環境的衝擊降至最低,提倡大家向正規的魚苗繁育場購買苗种放生;再次,應避免選擇「入侵物種」。入侵物種容易在引入地區造成危害,破壞生態平衡。

此外,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提醒廣大市民和單位,根據農業部2009年頒布實施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放生」行動,不能隨便進行。如想自行開展規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的,應當提前15天向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增殖放流的種類、數量、規格、時間和地點等事項,接受監督檢查。經審查符合相關規定的增殖放流活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也會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浙江新聞+】

雀鱔魚是一種食肉淡水魚,食量大,性格非常兇猛,屬於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據悉,我國有引進此類魚當作觀賞魚養殖。

資料顯示,該魚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若任其在本地繁衍,將對當地漁業造成巨大危害,極有可能危害本地的漁業資源,造成物種侵害。某地曾做過試驗,一魚塘中放養1—2條雀鱔魚,半年後一塘魚被咬食殆盡。

雀鱔和「食人鯧」一樣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不僅具有攻擊性,且堪稱頂級毒魚,與河豚一樣,在排卵期能產生劇毒物質,人吃上幾口就會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發現後千萬不要食用,並應及時上報漁政、水產部門。

相關焦點

  • 雀鱔魚出沒文成水庫 為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
    稔熟常見魚類品種的周小春一時間也認不出來,她說,乍一看這怪魚像是外來物種。仔細查了一番資料,又詢問了溫州市海洋漁業局的有關專家後,確定這怪魚便是雀鱔魚。當天下午,工作人員趕到水庫邊上。兩條雀鱔魚被放在籃子裡,手一碰它,張口便咬。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稱了一下,大的一條重5.7斤,長74釐米,小的2斤左右,長44釐米。
  • 「水中殺手」雀鱔魚驚現文成 含有劇毒誤食會致命
    稔熟常見魚類品種的周小春一時間也認不出來,她說,乍一看這怪魚像是外來物種。仔細查了一番資料,又詢問了溫州市海洋漁業局的有關專家後,確定這怪魚便是雀鱔魚。  當天下午,工作人員趕到水庫邊上。兩條雀鱔魚被放在籃子裡,手一碰它,張口便咬。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稱了一下,大的一條重5.7斤,長74釐米,小的2斤左右,長44釐米。
  • 北美毒魚混進長江 號稱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圖)
    萬州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種外來生物如果成群繁殖,會嚴重危害本地的水生生物,他們猜測是人為放生導致這條雀鱔混進長江流域的,最終,這條雀鱔被就地正法。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毒魚雀鱔到底有多兇猛。  臉皮厚  雀鱔全身長了一層菱形魚鱗,看上去就像武士穿的盔甲一樣異常堅硬,實際上它是由無機鹽組成的,許多已滅絕的遠古魚類也有這種魚鱗。
  • 男子水庫釣上鱷龜 專家稱生態殺手不能放生(圖)
    男子水庫釣上一隻20公斤鱷龜,專家稱鱷龜可養可吃但不能放生    近日,金州新區市民李先生在河邊釣魚時,意外釣上來一隻模樣奇特的巨大「烏龜」。經專家判斷,這隻大龜屬於原產美洲的外來入侵物種鱷龜。
  • 長江宜賓段現兇猛灣鱷 當地提醒勿「放生」外來物種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5日電(王哲葉昌榮)記者5日從宜賓市翠屏區農林畜牧局漁政站獲悉,長江宜賓段發現人為放生兇猛灣鱷,當地有關部門已提醒市民勿在天然水域「放生」外來物種。當地市民在長江捕獲的「小鱷魚」。
  • 韶關現劇毒怪魚 名列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圖)
    韶關現劇毒怪魚 名列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圖)  中新網韶關9月6日電(李凌 黃小廣)廣東新豐龍圍村村民老胡連日來發現自家魚塘內的魚莫名減少,開始還以為是有人偷魚,最終發現罪魁禍首是兩條從未見過的長嘴怪魚
  • 兇猛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缺少天敵將威脅土著魚類
    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外來物種鱷雀鱔如果真來到白雲湖,會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
  •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警告:千萬不要去江河放生,它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危害    漁政人員    它是雀鱔    重慶晚報記者聯繫上江北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他們到現場查看後,確定這就是雀鱔。
  • 專家稱雀鱔兇猛可比食人鯧 屬於十大兇猛淡水魚
    昨天下午四時,深圳公安邊防七支隊駐梧桐山十中隊的武警戰士來到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熱心地捐贈大前天夜裡在梧桐山西坑水庫抓獲的兇猛怪魚——雀鱔,而隨著專家對該魚的深入研究,發現該雀鱔竟然是和國家禁絕的外來物種「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
  • ...放生 雜食性魚類 兇猛魚類 外來物種 巴西龜-上海頻道-東方網
    對此,野生動物植物保護專家說,所謂「放生」,至少應保證被放生之物能夠生存,而市民從市場上買來的這些水產品,大多是都人工養殖的,放到河道裡根本無法生存,不但起不到保護生物的作用,還會汙染水體,對生態環境並沒有什麼好處。  至於人們覺得有招財闢邪作用的黑魚,專家則表示「不適合放生」。據介紹,黑魚屬於兇猛魚類,位於淡水水生生物食物鏈頂端,吃的是其他小魚小蝦的肉。
  • 長江驚現這種兇猛魚類,為何它們會出現?網友:都是因放生!
    長江驚現這種兇猛魚類,為何它們會出現?網友:都是因放生!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而在河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魚種。但是最近就發生了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有垂釣者在長江裡釣上來一條比較特殊的魚。
  • 北美毒魚入侵長江 兇猛習性與食人鯧齊名[圖]
    雀鱔是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最長的可以長到6米。(視頻截圖)  前幾天,萬州的陳祥安從長江裡捕上一條怪模怪樣的魚,經過漁政部門工作人員確認,這居然是一條原本生活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的毒魚雀鱔。  雀鱔這貨可真不是啥好東西,它與臭名昭著的食人鯧齊名,是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
  • 海南最大水庫,爆釣兇猛的石斑魚類,收穫19條野生淡水「石斑魚」
    海南最大水庫,爆釣兇猛的石斑魚類,收穫19條野生淡水「石斑魚」,淡水石斑魚可以算是海南淡水魚類很經典的路亞對象魚,淡水石斑魚性情極為兇猛,膽子大,好奇心強,所以作為路亞對象魚也是一些新手朋友學習軟蟲的不二選擇,這樣兇猛的石斑魚也是當地釣魚人十分青睞的一種魚類,淡水石斑的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海南特有的淡水攻擊性兇猛魚類
  • 上海發現兇猛毒魚 專家警告:不可食用不可放生圖
    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雀鱔現身浦江鎮恆星河。近日,閔行區漁政管理檢查站執法人員發現這條「怪魚」。專家提醒,這種魚的魚卵有劇毒,市民不可食用。  記者在閔行區漁政管理檢查站看到,此魚體長42釐米,體重312克。體形呈長筒形,嘴部前突,上下頜有骨板,有牙齒,酷似鱷魚嘴。魚體為青灰色,體表有暗黑色花紋,皮膚有硬鱗覆蓋,皮堅鱗厚,皮膚粗糙。目前,專家已初步鑑定,這條「怪魚」為魚類的活化石———雀鱔。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網友直呼:和恐龍同時代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網友直呼:和恐龍同時代時間:2016-07-18 17:08   來源:東北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專家鑑定確認屬於外來物種-----來源:東北網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近日,長江現兇猛食肉魚事件被當地的漁民曝光出來,據悉,7月16日上午8時許,武漢新洲區雙柳漁業隊漁民張傳洲
  • 上海本地「十三塊六角」難覓其蹤竟是巴西龜惹禍,放生幸運「錦鯉...
    原標題:上海本地「十三塊六角」難覓其蹤竟是巴西龜惹禍,放生幸運「錦鯉」卻成環境之大不幸    還記得上海本地的「十三塊六角」嗎?烏龜的背殼由十三塊六角形的圖案組成,故上海稱本地龜為「十三塊六角」,可而今卻已難覓其蹤跡,罪魁禍首,竟是被我們當成寵物來養的巴西龜。
  • 石津灌渠現外來兇猛魚種「雀鱔魚」魚卵含劇毒(圖)
    燕趙都市報記者任利 見習記者 王依/文 市民崔先生/供圖  一周前,市民崔先生在黃壁莊水庫下遊的石津灌渠內撈到了一條長相奇怪的「長嘴魚」,專家證實此魚為外來物種「雀鱔魚」,因其生性兇猛而被稱為專家稱,雀鱔魚對本地魚種存在威脅,且此魚魚卵含有劇毒,不宜食用,來源可能系有人放生。28日,黃壁莊水庫管理局表示,接到記者反映緊急匯報了領導並多方查問,目前暫未在水庫裡發現,並加強觀察。  市民發現一條兇猛「雀鱔魚」  「我經常釣魚,但這種魚還是第一次見。」
  • 長江現10種洋殺手:鱷魚龜襲擊人 清道夫吃魚卵
    原標題:長江現10種洋殺手:鱷魚龜襲擊人 清道夫吃魚卵  武漢江段驚現近10種「洋殺手」市場上買的魚也不能放生 一影響長江水質 二存在改變原種基因的隱患  原本善意的放生,有可能給長江水生資源造成惡果。昨天,武漢漁政部門向本報披露,市民向長江、漢江放生有害物種的行為,如今越來越頻繁,甚至一卡車一卡車地傾倒。